第八十四回 掀開一頁
作者:孤雲      更新:2020-10-14 14:29      字數:2745
  簽署建交協議後的第二天,由華洲大陸與西蘭洲籌集的糧食,藥品,日用品先後抵達湯加王國,看到密密麻麻的商船和碼頭上堆積如山的物資,國王與眾大臣哭了。

  毫無疑問,這批物資足夠湯加王國度過這次超級台風造成的危機,隻是他們的心裏充滿了疑惑,這麽快就將這麽多的物資運到湯加王國他們不奇怪,看了明帝國幾萬噸的運輸船,而且還不是幾艘,十來萬頓物資還不是跟玩似的,問題是,明帝國在華洲大陸和西蘭州才剛剛成立海外省不但半年,哪裏來這麽多物資?

  看出了眾人的疑惑,王景弘開口道:“我們在成立海外省的同時,生產同步展開,到現在剛好有一季的小麥收成,幫助你們綽綽有餘,至於藥品和日用品,加大生產就是,工業產品不受季節的限製,不要說幾萬人的消耗,就是幾百萬人的消耗都是等閑視之。”

  國王:“這些農產品和工藝品都是你們國有的嗎?”

  王景弘:“國家有控股的大型農業集團和工業集團,但他們的投資必須經過政府的批準,這個流程需要一定的時間,而民間公司不受這個限製,目前提供這些物資的全部是民間公司。”

  國王:“這些物資都是你們國家無償支援我們的,民間的公司不會有意見?”

  王景弘:“我想你可能有誤解的地方,民間公司一般不做慈善事業,他們隻注重利潤,他們賺錢後會捐獻給慈善機構,通過慈善機構去做慈善事業,這些物資都是我們國家無償支援你們的,換句話說,我們國家提供訂單向這些民間公司采購物資,然後支援你們,包括這次運輸費用,我們國家都是要支付給民間運輸公司的,對這些民間公司來說,因為需要的數量大,國家有信譽保證,因此價格相對會低點。”

  王國:“也就是說,國家不能通過行政命令征集這些物資?”

  王景弘:“對,在和平時期,國家無權這樣做,當然,國家處於非常時期,比如戰爭,重大的自然災害時期可以這樣做。”

  國王:“你們國家的商人真幸福。”

  王景弘:“我們明帝國所有人都一樣,隻要你不違反法律,沒有人可以傷害到他們的利益。”

  湯加王國的商業極之不發達,國王在想,也許是商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的原因吧。

  第三天,明帝國議會批準了與湯加王國的建交協議,湯加王國上下一片歡騰,有了帳篷有了糧食有了藥品,老百姓發現,超級台風過後,生活比台風之前更好,他們把太平洋艦隊的官兵當成了自己的子弟兵,特別是聽到明帝國為湯加王國的國土安全背書後,崇拜到了無可複加的地步,見麵就是“你好”“謝謝

  ”不斷,搞得太平洋艦隊的官兵怪不好意思的---其實我們也沒做什麽。

  湯加王國的京城相當簡陋,除了王宮稍微像樣一點,其他方麵乏善可陳,總人口三千多人,說句不好聽的,比之明帝國的一個小鎮都不如,在與湯加王國政府對接的過程中,規劃專家直接提出將京城整體搬遷到港灣地區,得到國王與眾大臣的一致同意,並且將新京城命名為---湯城(怒庫阿洛法)。

  法律方麵基本上照搬,他們是明帝國法律的縮減版,刪除了很多的繁文縟節,使之簡單明了容易執行,政府機構相對麻煩,一個小鎮要具備一個國家的功能,這樣的情形專家們還從未遇到過,正所謂麻雀雖小五髒俱全,但五髒也不能太大,否則麻雀的軀體承受不了五髒之重。

  這個過程,一同前來的地方行政長官全程參與,最後還是他提出的辦法解決了這個現實問題,他提出由地方政府升級為國家機構,再加上外交職能,這個辦法解決了政府機構臃腫的問題,地方政府的各職能部門本身就是精簡到無法再精簡的地步,稍加擴充便成了政府機構,得到專家們的讚賞,對這個地方行政長官高看一線。

  不久,新的政府機構成立,地方行政長官毫無懸念成為了湯加王國第一任執政官,至於議會,恐怕要等第一批留學生回來後才有可能成立,人才啊,就是缺,這是沒辦法之事。

  這個時候,國王正式退出權力中心,得到明帝國內閣的同意,國王與王後將與第一批留學生一起,在太平洋艦隊啟程之日,搭乘一艘運輸艦前往明帝國進行正式訪問,他們一到明帝國便樂不思蜀,東遊西蕩,什麽都覺得新奇新鮮,期間,國王還偷偷去了幾次夜總會,那是從未有過的體驗,感歎少活十年都足了,他們一呆就是三年,等到他們回到湯加王國,一座現代化的港口城市等著他們。

  看到一座現代化的港口城市出現在眼前,國王與王後在震驚中,真正感受到了基建狂魔的恐怖,在明帝國的時候,雖然能夠感受到明帝國日新月異的變化,但怎麽都沒有這樣一座現代化城市突然出現在麵前震撼。

  第一任執政官執政當日,發布的第一個命令是,湯加王國的貨幣采用大明元,這個決定嚇了太平洋艦隊指揮部成員一跳,這個也太徹底了吧,已經不是讓大明元流通的問題,而是將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交給了明帝國,眾人錯愕的看著王景弘,王景弘又是標誌性的摸了一下鼻子,裝逼得不行,是不是所有人都想上去暴揍一頓不知道,超過半數是肯定的---王督,能不能不在我們麵前裝逼。

  王景弘:“表麵上看,好像湯加王國吃了大虧,實際上

  是他們賺了大便宜,你們想想,湯加王國有什麽?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發現湯加王國有什麽資源,想要吸引我們明帝國商人的投資,使用大明元是最好的辦法,省去了兩個國家貨幣互換的麻煩以及匯率的損失,解決了融資的問題,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可見這個執政官看得相當透徹。”

  往深一想還真是這樣,而且還有一個好處,隻要明帝國不倒,湯加王國的金融體係就不會受到投機者的攻擊。

  接著通過電報往來,湯加王國政府獲得了一筆明帝國央行的授信額度,這個額度之大,不要說建設一個新的京城,就是開發半個國家都足夠,有了央行的授信額度,湯加王國政府便可以在明帝國的各商業銀行貸款。

  說實在的,拿到了這麽大的授信額度,湯加王國政府也不知道怎麽用,對他們來說,這不是一步一步探索的問題,而是跨過千年進入工業社會,沒有任何的經驗可以借鑒,不得已,執政官向太平洋艦隊請教。

  對這些商業運作,王景弘興趣欠缺,由各方麵的專家負責解惑。

  規劃專家:“我們太平洋艦隊還有遠征任務,不可能為你們進行長遠的規劃,我的建議是,貴國政府通過我們明帝國央行,尋找一個有能力的公司進行遠景規劃,這個規劃可以分成短期,中期和長期的三部分,短期規劃通過後,立即委托明帝國的相關機構進行招投標,比如新京城的建設等,其中包括了市政建設,民居建設和其他配套設施,總之,他們會出一個非常詳細的方案,什麽時候做什麽,什麽時候開始做那個都是一清二楚,你們政府負責出錢和協調就行。”

  執政官:“就這些?好像有點簡單喲,難道有了錢就能夠解決一切。”

  規劃專家:“有了錢是不是可以解決一切我不知道,我隻知道,有了錢真的可以任性,這個世界上用錢買不到的東西真的不多。”

  接下來的經曆,使得執政官對金錢有了深刻的認識,從此,湯加王國掀開了新的一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