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回 湯加王國(四)
作者:孤雲      更新:2020-10-14 14:29      字數:2585
  這個村莊的傷員有點多,醫療隊足足忙到晚上才處理完,累得一個個趴在地上不願起來,這還是在合成連官兵幫忙的情況下,否則恐怕要工作到天亮。

  太平洋艦隊的其他人也沒有閑著,搭帳篷的搭帳篷,煮飯的煮飯,安慰村民的安慰村民,總之,這是村民自台風之後第一次吃到熱飯,而且還相當豐富,不少受傷的村民,原本絕望的目光中,逐漸恢複了光澤,希望永遠在。

  這次前往京城的代表團,隨行的物資不少,但沒有工程隊,不可能幫村民起房子重建,帳篷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為村民解決短時間內的遮風擋雨問題。

  當了解到太平洋艦隊在港灣地區所做的一切後,從村長到村民無法淡定,經過商議,他們向港灣的村長提出並村的要求,他們也想過上幸福的生活,當然,如果太平洋艦隊願意幫助他們重建,他們也願意不遷。

  這個村長有相當高的眼界,他知道太平洋艦隊幫忙重建是不可能的,也不現實,整個國家受災的地方那麽多,幫得了一個幫不了兩個,畢竟太平洋艦隊的物資也不是無限的,他內心非常清楚,隻要代表團到了京城,不管達成什麽協議,哪怕是所有的村莊都受益,他們也得排到最後,以其這樣,還不如現在就提出並村要求。

  對於並村,港灣的村長和村民代表覺得無所謂,港灣地區實在是太大了(相對湯加王國的人口),就算是將整個湯加王國的人民全部遷入也是綽綽有餘,而且太平洋艦隊的經濟專家一直在強調,經濟要發展離不開人口數量,現在的幾百人根本形成不了經濟規模,長期看,吸引人才人力才是發展的關鍵,問題是,並村不是他們能夠決定得了的,需要政府的批準。

  港灣村長將顧慮說了出來,表示自己做不了主,這個村長聽後準備解釋,王景弘揮揮手開口道:“你們組成一個代表團一起進京吧。”

  說完多看了這個村長一眼:有意思,挺聰明的,這麽快就搭上了明帝國的戰車。

  村長:“好的,謝謝王督!”

  任何國家的村莊合並都是政府行為,不可能私下進行,這個村長當然知道這一點,提出這個要求並不是要港灣的村長答應,而是希望得到明帝國的背書,王景弘要求他們組團同行,那就表示王景弘認可了並村的請求,隻要太平洋艦隊認可,朝廷沒有不同意之理,除非不想得到明帝國的幫助,以湯加王國目前的狀況,沒有明帝國的幫助,能不能度過這個難關還真不好說。

  對王景弘的決定,港灣的村長與村民代表難以理解,王景弘懶得解釋,隻是表示並不並村最終由政府決定,一同前往可以提高辦事效率。

  由於這個村莊的傷員比較多,隊伍不得不在這裏停留了一個星期,直到這些傷員沒有什麽大礙才重新啟程,在出發前,給村民留下必要的藥品,以及足夠三個月的糧食,出發的時候,村民是拉著太平洋艦隊官兵的手依依不舍,其他沒有學會,你好和謝謝倒是學了個十足十,場麵是一片你好和謝謝之聲,把太平洋艦隊的官兵們感動得熱淚盈眶---多好的人民啊......

  就這樣曉行夜宿,期間還幫助了兩個受災的村莊和一個小鎮(大城市),這兩個村莊受災不是太嚴重,留下了一些藥品和糧食後匆匆而過,而小鎮人口不多,還不到一千五百人,放到明帝國,別說是鎮,就是大一點的村莊都不如,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真的無法比較。

  前麵的幾個村莊屬於這個小鎮的管轄範圍,相當於明帝國的省政府,管轄內有差不多四千人,在湯加王國屬於中等的省份,前往了解受災情況的三位工作人員,除了負責人是由中央政府派出的外,另外兩名工作人員就是這個小鎮派出的。

  這個小鎮有一條不到五百米的街道,一眼就可以望到盡頭,代表團的到來受到小鎮政府的熱烈歡迎,通過交流,政府詳細了解了沿途的現狀,對明帝國太平洋艦隊無私的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看到港灣的規劃圖和現場施工相片,所有的政府官員露出無法置信的表情:這哪裏是什麽村莊,比京城還要繁華,比京城的規模還要大有木有。

  小鎮,地方政府所在地,與正在建設的港灣村莊比,唉,還是算了,天上與人間比有意思嗎?

  行政長官:“王督,首先感謝你們對我們湯加王國,對我們地方政府,對沿途村莊的幫助,看了你們無償建設的村莊,我激動無比,這樣的村莊就是人間仙境,在這裏我弱弱的問一句,我們地方政府搬到港灣你們也沒有意見嗎?”

  地方政府搬到港灣,兩個村莊的代表一下子傻眼,這都還沒有建好就來搶了,能不能給條活路?這些代表滿臉的不忿,隻是攝於政府的權威,一個個敢怒不敢言。

  看到眾人的表情,太平洋艦隊指揮部成員感到無奈,哪裏都一樣,這麽好的東西一定會引起其他人的眼紅,看來推動湯加王國的法律健全迫在眉睫,否則再好再多的支援,村民也得不到。

  王景弘思考了一下:“正在建設的村莊和其他配套設施是我們明帝國無償送給村民和村莊的,那些經營性資產我們希望政府和村莊共同擁有,這個也是我們這次進京要跟你們朝廷談的,在這裏我要說明一下,這次無償贈送的隻是規劃的一小部分,其他方麵的建設需要你們政府完成,我們不可能贈送一個完整的城

  市給你們,作為地方政府,我倒是認為搬遷到港灣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說到這裏,王景弘指著規劃圖:“我建議地方政府定位在這個村莊的對麵,或者翻過這座山,麵向海洋重新規劃。”

  直麵海洋?我們沒有聽錯吧,我們有一個能力嗎?

  行政長官:“直麵海洋規劃,我們國家恐怕沒有這個能力。”

  王景弘:“說得對,你們國家現在是沒有這個能力,但你們可以與我們明帝國進行合作,隻要你們的法律允許,我們明帝國的商人可以在你們國家建立水泥廠,至於鋼鐵,同樣可以向我們明帝國的公司購買,有了這兩樣建築材料,直麵海洋進行建設就沒有問題。”

  行政長官:“原來如比,隻要你們明帝國願意幫助我們國家,我們地方政府全力配合。”

  王景弘:“你們地方政府管轄下一共有多少人口?”

  行政長官:“一共不到四千人。”

  王景弘:“我建議你們全部遷到港灣,說實在話,想要在港灣形成規模經濟,起碼要有三萬人以上。”

  額的媽啊,三萬人是什麽概念?目前的湯加王國也就三萬多人。

  聽到王景弘的建議,行政長官開口道:“這麽大的規模不是我們地方政府可以決定的,我跟你們一起去京城吧。”

  剛聽到王景弘同意地方政府搬遷到港灣時,村民代表心情鬱悶,等到王景弘將建設位置指到村莊對麵的時候,村民代表喜形於色,這可是重大利好,村民的利益得到保障的同時,人口的增加同樣促進村民收入的增加,天大的好事啊,反轉太快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