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觸目驚心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7-20 00:11      字數:2355
  千戶大人的轉身逃跑加速了部隊的崩潰,這下是真的兵敗如山倒,各顧各自逃命,千戶大人的親衛一看不對,區區一個百戶,那裏擋得住瘋了一樣的流民衝殺,百戶大人一聲撤,帶著整個百戶加入到逃命大軍中,把千戶大人交待的阻擊任務忘到了姥姥家。

  這支親衛百戶,是整支千戶裏,唯一成建製,有組織撤退的軍隊,算是為這個千戶留下了一點血脈,否則肯定會被國王砍死。

  其他逃亡的官兵不是被流民殺掉就是被其他部隊收容,這個時代沒有歸建說法,誰收容到就是誰的兵。

  這個千戶一腳踢到鐵板上,痛得撕心裂肺,眼看到手的功勞不翼而飛,隨帶把整個千戶搭了進去,這個時候的千戶大人隻顧著逃命,還想不到後果,等遇到友軍證實安全以後,才發現問題比想象中的嚴重,一個不好被國王生吃了都不是不可能。

  見到零零星星的幾個逃兵,千戶大人知道自己這回玩砸了,回去不知向國王怎麽交代,一時之間想死的心都有了。

  直到一個百戶的親衛來到麵前,他才從渾噩中稍微回過一點神來,在親衛百戶的勸說下,最終打消了自裁的念頭。

  百戶:“千戶大人,我們雖然失敗了,慶幸的是我們這個親衛百戶還在,以千戶大人跟國防大臣的關係,我想國防大臣不會見死不救,隻要國防大臣能夠在國王陛下麵前美言幾句,應該可以度過這個難關。”

  這個百戶是千戶的死忠,而且相對有點頭腦,他的話一下子戳到了千戶大人的死穴,能活著有誰願意死?

  千戶大人一想,自己家族在北海道數一數二,大把的榮華富貴等著自己享受,就這樣一死了之不是白白便宜了家族其他成員,再說了,自己平時孝敬國防大臣那是天文數字,這個時候怎麽也得幫一把吧。

  抱著僥幸心理,千戶大人帶著殘兵敗將脫離了戰場,快馬加鞭先一步向國防大臣求情,心裏隻有一個念想:必須在戰敗的消息傳回函館之前,打通國防大臣這個關鍵。

  當然,該付出的財物肯定不能少,又不是自己的親爹,誰也沒有這個義務。

  在金銀珠寶一再加碼下,國防大臣最終答應幫千戶在國王陛下麵前開脫,把千戶大人感動得淚流滿麵。

  在國防大臣的斡旋下,最後國王的板子高高舉起輕輕落下,保留了這個千戶的編製,總算逃過一劫。

  說回網走的戰場,作為絕地反擊的高麗流民,他們沒有分散追擊,而是一直保持隊形,這樣雖然不能將殺戮最大化,但保持隊形可以應對突發情況,這個也是培訓的必修課,殺人不是目的,搶劫也不是,搞亂才是。

  這個看似不可理解的行

  為,為他們在接下來的戰鬥贏得了時間,正當流民就要衝出兩個小山坡之間的平地,以為劫後重生,馬上就可以龍遊大海虎嘯山林的時候,前麵出現了兩支大軍,剛剛出現的興奮之情,猶如被一盆冷水當頭淋下,消失得無影無蹤。

  人生的轉折來得太快,充滿了戲劇性,令人感歎命運的無常。

  看到黑壓壓的大軍,流民沒有時間傷春悲秋,不知誰一聲喊,追擊中的隊形立即轉向,他們沒有向海邊逃跑,而是搶占了左邊的小山坡。

  這個小山坡隻有不到一百米的高度,沒有什麽樹木,平坦,不算一個易守難攻的要地,但不管怎麽說,總是比平地容易防守,占領小山坡之後,流民立即建立防禦工事,同時清點人數,一統計令所有人大吃一驚,所有人加起來還不到一百人,其中還包括一些重傷員,輕傷的?幾乎都帶傷。

  冷兵器時代的短兵相接就是這麽殘酷,不管你是西楚霸王還是李存孝,想要毫發無損幾乎不可能,除非你是內褲穿在外麵的超人。

  不到一百人意味著三亭人馬折了兩亭,在兩個千戶的包圍中,想要逃出生天無異癡人說夢,就是兩千頭豬放在那裏讓你砍,也可以把不到一百人的流民生生累死,何況不是。

  所有流民都打消了生還的奢望,他們能做的,寄希望接下來的戰鬥,能夠給北方集團造成更加慘痛的損失。

  迎接兩個千戶的,首先是潰兵,從驚魂未定的潰兵了解到,這幫流民不好打,當流民出現的時候,兩個千戶不敢造次,立即組織防禦嚴陣以待,看到流民轉身搶占左邊高地也無動於衷,白白浪費了趁機追擊的大好機會。

  以他們以前的尿性,碰到這種情況肯定一擁而上亂刀分屍,但剛才的潰兵把他們嚇住了,在沒有完全了解對方有多少兵力和真正實力的前提下,兩個千戶不敢輕舉妄動。

  從戰術的角度看,也不能說有錯,像這種占盡優勢的情況下,穩妥才是上上之策,否則沒有人能夠保證剛才的一幕不會重演。

  正當兩個千戶大人想找潰敗的千戶大人了解情況時,發現這個千戶大人已經帶著親兵百戶脫離了戰場不知所蹤,無奈之下,隻好找潰兵了解情況,好不容易才弄清戰場情況,間接給了流民時間,這時候,高麗流民已經建好了防禦工事,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戰場一片狼藉,到處是斷手斷腳,受傷士兵的哀嚎,加上重傷士兵臨死前的哀鳴,觸目驚心妥妥的煉獄景象。

  兩個千戶大人商議後打消了速戰速決的想法,決定先圍起來再徐徐圖之,他們吸取了剛才那個千戶的教訓,首先在山腳下建立防禦陣地,一排的弓箭手,防止進攻不

  利撤退時悲劇重演。

  不是他們的戰術有多麽高明,而是血淋淋的教訓教育了他們。

  時間接近上午九點,雙方都是饑腸轆轆,看到北方集團的官兵在生火做飯,高麗流民也拿出身上帶的幹糧啃了起來,每次行動他們都帶齊一天的幹糧和飲用水,他們的目的是一擊即走,要麽成功收獲滿滿,要麽失敗命灑沙場,不管怎麽說,基本上不超過一天,就算有意外,也可以從當地搶到補給。

  現在已經是最後時刻,沒有必要藏著掖著,所有人都將身上能吃的拿了出來,除了烙餅,還有魚幹,他們吃得很慢很慢,恍惚吃得慢時間也會過得慢一樣,沒有人知道他們這時候想些什麽,他們沉默無語。

  十點,雙方用完不知是早餐還是午餐,體力也恢複得差不多,隨著兩個千戶大人的一聲令下,兩個千戶各自派出三個百戶,從小山坡的兩邊分別發起了進攻,隻聽鼓聲如奔雷般響起,在官兵們的呐喊聲中,戰鬥正式打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