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回 意外插曲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7-20 00:11      字數:2282
  一石激起千層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英格蘭足球隊與明帝國聯合遠征軍足球隊即將舉行比賽的消息,在媒體鋪天蓋地的狂轟濫炸下,猛烈衝擊著歐洲大陸,從思維,聲音到視覺,完全顛覆了他們的認知,一時之間,從歐洲到英格蘭的車船票是一票難求,沒辦法,從歐洲的角度看,明帝國的運輸能力已經是逆天的存在,就算如此,也遠遠滿足不了球迷的需求。

  而英格蘭方麵的酒店客房更是一早被訂滿,想要一間客房比要一張車船票還難上幾十倍,當然,低一個檔次的客房還在接受預定,就不知道到時這些球迷住哪裏?難道明帝國商團要違約?可能嗎?

  這時代的歐洲大陸,包括英格蘭,商業才剛剛起步,看到酒店被訂滿後,英格蘭商務大臣幹瞪起雙眼兩手一攤:鵝是真的沒辦法。

  眾人一臉懵逼,外交大臣:“根據我們得到的消息,前來觀看比賽的球迷將超過8千人,而酒店能夠提供的客房還不到七百間,這個差距太大,處理不好的話,極有可能出亂子,要是出現外交糾紛,那就得不償失了。”

  眾人一時無計可施,最後還是財政大臣出了個餿點子:“要不我們問問明帝國聯合遠征軍有什麽好辦法?”

  就這樣,外交大臣臨危受命前往聯合遠征軍駐地,厚著臉皮向聯合遠征軍求救。

  雖然是求救,但方式與華夏文明格格不入,像華夏文明,有求於人的時候,就算不是低三下四,也是彬彬有禮好話說盡,而這些還沒有完全開化的野蠻人不一樣,一副高高在上的老爺麵孔,一開口就是甩鍋:“黃指揮使,加大宣傳力度是你們提出來的建議,現在出問題了,你們要負責。”

  什麽嘴臉?動不動就甩鍋,一萬年都改變不了,就像原時空的鷹醬一樣,自己抗疫不利,造成疫情失控,殃及無辜老百姓死傷無數,他們的大統領不但不檢討自己的失誤,而且反過來不斷的甩鍋,甩給華夏,甩給世衛組織,甩給前任,甩給衛生專家。。。。。。

  反正是不停的甩,甚至出現荒唐的一幕,大統領竟然號召老百姓喝消毒水防病,這都哪跟哪呀,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搞成這樣也沒誰了。

  了解清楚情況後,黃雁說了一句:“你們等著吧。”

  說完轉過身去不再理他:丫的,你誰啊,在我麵前頤指氣使的,也不看看自己有幾斤幾兩,給點顏色就上大紅,為什麽不撒泡尿照照。

  看到沒人再理自己,外交大臣一臉臭屁,氣急敗壞的打道回府,回到皇宮一說,眾人不解,再詳細了解,才知道外交大臣把事情搞砸了,與明帝國關係搞僵,這可比球賽出亂子還要嚴重幾百倍,氣得

  國王當場撤了外交大臣的職務,將他踢出皇宮。

  撤了外交大臣,一時之間沒有合適的人選,臨時決定由國防大臣兼任,不久,國防大臣來到聯合遠征軍駐地,作為一個職業軍人,國防大臣沒有原外交大臣的囂張和跋扈,也沒有圓滑世故,更沒有考慮麵子,考慮對各方麵的影響等問題,而是直來直去,有一說一。

  說實在話,軍人真的不適合當外交官,容易把話說死,但不可否認,有的時候又容易達到目的。

  國防大臣與聯合遠征軍指揮部成員客套了幾句,然後直奔主題:“黃指揮使,我們現在碰上了困難,希望能夠得到你們的幫助,另外跟你們通報一下,原來的外交大臣被國王撤了,現在是我兼任。”

  哇,效率滿高的,這麽快就換了外交大臣,黃雁心裏想,還是與這樣的軍人打交道來得爽。

  黃雁:“你們碰到的問題,從根本上來說就不是個事,我們明帝國商團早就想到了這個問題,而且想到了解決的辦法,你們如果去那些相關的商團了解,不但不會認為是一個困難,而且會感到又是一個商機。”

  國防大臣一臉疑惑滿滿的不信:“黃指揮使不是開玩笑吧,我們都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能不能給我說說具體的辦法?”

  “好吧。”黃雁說完向其中的一個參謀一指:“你來給國防大臣先生說說商團的具體辦法。”

  “是。”參謀:“整個倫敦的客房不到七百間,其中還包括了原來的客房,要滿足所有的球迷不但不現實,也沒有必要,這樣規模的球迷隻是一個特例,如果建設太多的酒店,平時會虧到連阿媽都不認得,但又不能不考慮到特殊的需求。”

  是啊,這不是無解才來向你們求救嘛。

  參謀:“這些都是商業運作的事情,商團未雨綢繆,一早就從最近的基地調撥了一批帳篷過來,你們如果到歐洲大陸去了解,你們會發現商團總部還在接受客房預訂業務,不要說是八千人,就是八萬人也沒有問題。”

  帳篷?對啊,怎麽就沒有想到呢,國防大臣心裏在埋怨,埋怨英格蘭的相關人員連這麽簡單的辦法都想不到,當然咯,國防大臣首先把自己排除在愚蠢的行列,看到國防大臣的表演,指揮部眾人暗笑不己。

  看到問題解決,國防大臣道謝後,回皇宮複命去了。

  黃雁轉頭問經濟學家:“那些商團調了一大批帳篷以及配套的生活用品過來,比賽結束後會不會造成浪費,或者說造成虧損?”

  經濟學家笑道:“王總多慮了,首先嘛,兩天的房租就收回了成本,然後收起來,等下次有重大活動的時候再拿出來使用,我相信,很快在

  歐洲大陸就會不斷有各種比賽,有利可圖,根本不需要政府去推動。”

  黃雁:“是這樣啊,那不是一本萬利。”

  經濟專家:“差不多是這樣子,想要明帝國的商人虧錢,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就像弘欣集團搞的房地產,那是什麽價?可以說是天價,開始根本沒有人看好,結果呢,到最後一房難求,而且弘欣集團一分錢都沒有投入,全部都是銀行和民間的錢。”

  眾人聽後,還是不懂,心裏想,這麽貴的房子,誰買誰傻。

  沒想到是,等他們凱旋回到帝都,發現每個人的家庭都買了新房,更加令他們無法理解的是,房價還在漲,買了就是賺了,開發商也賺了,國家也賺了,銀行也賺了,小股民也賺了,問題是,誰虧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