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回 臆想中的空降登陸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5-14 02:08      字數:3017
  國防大臣提出的問題石破驚天,參謀不知如何回答,將目光看向指揮使黃雁,黃雁點點頭,將問題接了過去。

  黃雁:“大臣先生提的問題很好,非常有建設性,看到了未來戰爭的發展方向,想到了新式裝備在未來戰場上的應用,了不得。”

  黃雁:“就目前的裝備而言,還不具備空降作戰的條件,我們明帝國正在開展空降登陸作戰與反空降登陸作戰的研究,從發展的角度看,這些都有可能成為現實,提前進行研究,研究他的可行性,研究他的規律,務求做到有備無患,誰也不知道意外與明天那個先到。”

  意外與明天?天啊,你們明帝國的每一個人,講話都是這麽的富有哲理,能不能給我們留條活路?英格蘭眾人如是想……

  黃雁:“也許有人會覺得,現在有了飛艇,不是可以在任何地方登陸嗎?這個問題要看從那個角度來看,得出的結論會截然不同,對那些還處於冷兵器時代的敵人,飛艇部隊,也就是我們稱之為空軍的部隊,可以說是無敵的存在,予取予求,在戰場上,取上將首級猶如探囊取物。”

  眾人紛紛點頭。

  黃雁:“而對於掌握了熱兵器的敵人來說,飛艇部隊隻剩下送人頭的份,速度慢,升高有限,沒有任何的防護能力,在步槍的射程內,飛艇就是一個個活靶子,那怕有那麽幾個僥幸降落到地麵,由於沒有重武器,在對方的圍剿下,全部都將是敵人的菜,成就了敵人的軍功章。”

  眾人一想還真是這樣,高空轟炸可以在步槍的射程外(在沒有高射機槍的前提下),但登陸作戰必須著陸啊,在可是一個大問題。

  國防大臣:“黃指揮使,我請教一個問題,空降登陸需要具備什麽條件?”

  黃雁想了一下:“從目前我們明帝國研究的結果看,空降登陸最起碼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第一是突然性,要在敵人預想不到的地方實施空降登陸才有可能成功。”

  黃雁:“第二是速度,這個速度必須超過敵人的反應時間,否則就失去了突然性。”

  黃雁繼續道:“第三要具備足夠的投送能力,不但是人員數量,還要包括重武器。”

  投送能力,對英格蘭眾人來說,又是一個新名詞,往深一想,投送比運送更加貼切,明帝國的人就是會玩。

  投送這個名詞,明顯又是王景弘的傑作,當時一提出來立即引起轟動,投送---非常形象的描述了空降作戰的本質,空降作戰不單是運送的問題,最關鍵的還是投。

  黃雁:“第四飛艇必須具備抗打擊能力,起碼要具備硬抗步槍子彈的能力;第五是飛艇的航程要有足夠的冗餘。以上五點是我們研究機

  構得出的空降登陸必須具備的最基本條件”

  從以上的分析看,目前還真的不具備空降登陸的條件,眾人多多少少有點失望,包括聯合遠征軍指揮部成員。

  國防大臣:“黃指揮使,按照你剛才提出的條件,似乎永遠都不可能實現?”

  黃雁:“這個嘛,怎麽說呢,從科學的發展角度看,這些看似永遠無法解決的問題,隨著科技的發展都將迎刃而解,我們明帝國已經在開展新一代航空器的研究,貴國的留學生,其中的一部分將在大學學習航空科學,畢業後願意留在明帝國的,也將從事航空科學方麵的研究,就像飛艇,在他出現之前,又有誰能夠想到呢。”

  說到這裏,黃雁再次回憶起,王景弘在軍隊高級將領培訓班上作的報告,在報告中,其中就有一個未來戰爭的場景,波瀾壯闊氣勢恢宏,多方廝殺天地變色,人的生命變得如同螞蟻般渺小,同時又無時無刻表現出無比的頑強,比小強還要小強---

  高空,重型製空戰鬥機捉對廝殺,從視距外開始,一直打到狗鬥,戰況異常慘烈,從空中不時飄下的降落傘可見一斑。

  中空是多用途戰鬥機的天下,互相追逐,時不時還不忘往對方的地上目標發射幾枚導彈或者集束炸彈,慘烈程度比起高空的製空戰鬥機相對低一些,基本上是一觸即走,他們的任務主要是對地攻擊,就算如此,同樣傷亡慘重。

  從空戰角度看,最慘烈的要數低空的戰鬥,低空是武裝直升飛機的天下,互相間的攻擊都是近距離,而且還要防患高空的攻擊,以及地麵的防空部隊,一旦被擊中便是機毀人亡,除非你是內褲穿在外麵的超級人類。

  整個空域都是導彈、炮彈劃過的火焰,這是意誌與炮火的較量,雙方都是奮不顧身,一旦上天,懦弱與膽小隨之而去,不像地上,打不過還可以投降,在空中,不是勝利就是傷亡,二選一概莫能免。

  他們勇敢,他們無畏,他們心中隻為了那片傳說中的美麗草原……

  不對,他們隻為了置身於地上煉獄屠場的兄弟們!

  空戰的慘烈與地上血肉與鋼鐵的碰撞相比,隻能說是小兒科,空戰犧牲的將士都是可數的,個位,十位。頂死也就百位,而地上戰鬥犧牲的將士官兵無法數,一個連,一個營,轉瞬間就可能灰飛煙滅,血流成河,到處都是斷肢殘臂,坦克在陸地上是無敵的霸王龍,但在武裝直升飛機麵前又是紙糊的棺材,同時雙方都有屠龍的反坦克火箭炮,其發射的未敏彈同樣是坦克的克星,當然咯,武裝直升飛機在防空導彈麵前同樣不堪一擊。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矛與盾,這一對難舍難分的好兄弟

  在這場戰爭中,發揮得淋漓盡致,最防不勝防的還是士兵手中的反坦克火箭筒,一個不經意間,不知那個角落的士兵輕輕一扣,坦克,陸上無敵的霸王龍,就這樣心不甘情不願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悲催!

  在王景弘描繪的戰場情景中,這些都是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戰爭描繪,包括海戰也是,隻是海戰相對沒有這樣殘暴,被擊傷後可以投降,就算戰艦被擊沉,還是有相當大的生存機會。

  王景弘的這個報告在明帝國屬於高度絕密,當時聽課的全部都是將軍以上軍政要員,聽得他們膽戰心驚,聽得他們熱血沸騰,這場戰爭的描述前所未有,人類有史以來所經曆過的戰爭與之相比,怎麽說呢,算了,還是不比了,冷兵器的戰爭怎麽可能與熱兵器的戰爭相提並論呢。

  在王景弘的報告中,出現了許多新的名詞,戰鬥機,直升飛機,坦克,裝甲車,火箭炮,導彈,集束炸彈,未敏彈等,聽得眾人如聽天書,也不知道王景弘的新名詞是從那裏來的。

  在這場戰爭的描繪裏麵,唯獨沒有空降作戰,當有人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王景弘是這樣回答的:“大規模的空降作戰,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你們想一想,空降部隊最虛弱的時候,就是剛剛落地,防空火力還沒有建立之時,這個時候,隻要有幾發導彈從幾百公裏外打來,就有可能全滅,更別說敵人還有戰鬥機。”

  在眾人感到失望之時,王景弘還是送出了一份甜點:“但是,空降作戰非常有利於小規模的特種作戰,他們不需要太多的補給,也不需要重武器,他們執行的是暗殺,破壞敵人通信樞紐,製造敵方的恐慌等等,一句話,通過空降,特種作戰大有可為,作為一個將軍,必須將特種作戰時刻放在心裏,不管是實施特種作戰還是反特種作戰均是如此。”

  黃雁,作為當時的學生之一,王景弘描繪的未來戰爭場景,經常在夢中出現,平時更是不敢有忘,敦敦教誨銘記於心。

  這個時候,國防大臣再次提出問題:“黃指揮使,是不是具備了上麵的條件,空降登陸便可以實施了?”

  黃雁:“閣下的這個問題真的不好回答,戰爭是一個複雜,綜合的問題,當你具備了空降作戰能力的時候,你的敵人一定會加以防患,在重要的節點,以及可以影響到戰爭勝負的地方布下重兵,在這些地方實施空降就是找死,而在其他不太重要的地方實施空降,可能花了大力氣卻得不到想要的結果,對整個戰役不一定有幫助。”

  看到英格蘭眾人如聽泄了氣的皮球一樣無精打采,黃雁再補一刀:“缺少重火力,缺少防空火力,沒有後方基地是空降作戰永遠無法解決的問題。”

  噗的一聲,國防大臣一口老血噴出老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