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臨沮魂斷
作者:筆下仙人      更新:2020-11-27 21:41      字數:10682
  麥城是一座小城,此時卻是熱鬧異常。

  關羽和關平在氣力耗盡之前還是衝出了重圍,來到了這座荊州的小城。

  “君候!”趙累將城防安排妥當之後,來到了關羽的身邊,“江東大軍圍上來了,呂蒙呂蒙將這個射了上來!”

  說著話,趙累將一卷布帛遞了過來,上麵寫著“漢壽亭侯關羽關雲長親啟”

  關羽將布帛拿到手中,沒有第一時間打開,而是看著上麵的那幾個字,那“漢壽亭侯”四個大字,這四個字代表了他的前半生,代表了他這一生的榮耀。

  沉默了許久的關羽最終還是打開了手中的布帛,他也想知道呂蒙到底想要說些什麽。

  “漢壽亭侯關雲長拜上:

  吾在江東久聞將軍英雄,年少之時亦曾得以見到將軍尊榮,時將軍之威武勇猛令人心驚,江東諸將隨亦勇卻難抵將軍之萬一!

  然時過境遷,十數年見將軍已從壯年而垂垂老矣,吾常聞魏王曹孟德曾言,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想來以將軍之英勇無畏,必然不會選擇老死於床榻之上,那益州劉玄德麵對將軍之危局不聞不問,甚至讓西涼之馬兒都督臨沮,此乃防範將軍之道爾,我江東人傑地靈,我主孫權更是求賢若渴,每想到將軍於如此地步,都捶胸頓足,怒罵劉備無道,不懂將軍之苦心!

  今日呂蒙鬥膽,向君候諫言,若將軍能棄劉備而投江東,則將軍日後定有重整旗鼓之機,定有重振雄風之時,還望將軍再三思慮!”

  一封勸降信寫的文縐縐的,看的關羽心中好笑,看完之後不由對趙累笑道。

  “這呂子明讀了幾天兵法,就連說話都變得文氣了起來,真是有趣!”

  趙累也跟著笑了起來,不過這笑容裏難免的帶了兩分心酸,他親眼看著自己的君候和自家的少將軍重歸於好,但是卻也走向了人生的末路,他真的希望能夠多讓自家的君候和少將軍多過幾天這樣的日子。

  “君候,那我現在就去回絕了呂蒙!”趙累說完之後就要往回走,不過剛剛走到門口就被關羽給喊住了。

  “等等!”關羽沉吟了片刻,突然改了注意,“去拿布帛和筆墨來,老夫要給那廝回一封信!”

  “諾!”趙累不知道關羽還有什麽和呂蒙好說的,但是他習慣了聽從命令,很快便將筆墨等物拿了過來,放在了關羽的麵前。

  關羽再次沉吟良久,提筆寫到。

  “江東大都督呂蒙拜上:

  老夫久聞江東人傑地靈,當年周公瑾才華橫溢,和江東小霸王孫伯符相輔相成創下了偌大的江東之地,又曾見過魯子敬雄才大略,如今見到呂蒙都督方知江東如今後繼有人也。

  然老夫又曾聽過,功高蓋主者必不得好死也,想那江東孫仲謀數次親征,非但不能開疆擴土,反而威嚴喪盡,反觀將軍,先下江夏,再戰廬江生擒朱光,如今更是將老夫手中的荊州兵不血刃而下!

  都督可曾聽聞急流勇退?老夫敢降江東,都督可敢接乎?”

  關羽文筆不怎麽樣,雖然他日日夜夜誦讀春秋,但也隻是讀春秋,論起別的來,關羽或許還真的不如呂蒙這個半路出家的二吊子。

  “將信帛給他呂蒙射回去,然後今日三更,你便帶著大軍去江東大營投降吧!”關羽揮了揮手,仿佛放下了所有的心事,“記得打著老夫的旗號和名字,去了江東大營立刻投降莫要反抗,現在呂蒙為了收攏荊州之心,定然不會為難你等!”

  “諾!”趙累沒有去詢問關羽為什麽要自己這麽做,也不想知道關羽要幹什麽,他要做的隻是聽從關羽的命令就是了。

  趙累將關羽的布帛,一箭射向了城下,江東的斥候很快就將布帛送到了呂蒙的手中。

  當呂蒙看完布帛之後,立刻陷入了沉默之中,而當潘璋大笑著跑過來告訴呂蒙,關羽願意投降了的時候,呂蒙的臉色更加的灰暗了。

  “都督,那關雲長號稱劉備麾下第一大將,如今卻也是落入了咱們手中,今日那關羽隻要降了,那都督您就是天下第一名將了!”

  看著喜笑顏開的潘璋,呂蒙也隻是淡淡的笑了笑沒有任何的回應。

  當天夜裏,麥城的城門,如約打開了,一員大將手持大刀騎著棗紅色的戰馬帶著千餘荊州軍一步一步的走向了江東軍的大營,而早已再次等待的江東軍也都是滿心的興奮。

  今日將關羽招降之後,自家主帥揚名立萬的同時,他們這群跟著出征的將校的地位也一定能夠水漲船高。

  隨著關羽大軍越來越近,營帳門口迎接的呂蒙的臉色,卻是越來越難看了。

  直到,“關羽”出現在他們的麵前。

  “哈哈哈!爾等江東鼠輩中了我家君候的計了!”趙累看著江東大營門前這一群群的將校,忍不住大笑起來,“我家君候早已離去,爾等鼠輩還想妄圖招降我家君候,真是癡心妄想!”

  趙累的猖狂讓江東士卒頓時生出了一種被戲耍了的感覺,一個個的臉上瞬間漲紅了起來。

  但是這個時候,一直臉色陰沉的呂蒙卻是突然變得開心了起來,看著猖狂大笑的趙累,心情一下子就好了,不過雖然心情放開了,但是也不能讓他這麽放肆下去了。

  “潘璋,朱然何在!”呂蒙一聲大吼,就要讓人將趙累拿下,但是他喊了之後,卻是沒人出來應承他。

  “潘璋何在?”

  “朱然何在?”

  這兩個人都是江東之主孫權的心腹,此次過來也有監督呂蒙的意思,此時呂蒙讓他們出手一是為了給他們一些功勞堵嘴,另外的也是想要給關羽一條活路,再生擒已經沒了希望之時,呂蒙隻能寄希望於,養寇自重了。

  但是當他第二次呼喊之後,等來的還是無盡的沉默。

  “都督!”親衛偷偷的跑了過來,在呂蒙耳邊輕聲說道,“潘璋將軍和朱然將軍的大營已經空了,人不知道什麽時候沒的!”

  “什麽?”呂蒙這一瞬間,如墜冰窟,渾身的寒毛都立了起來。

  在這個節骨眼上,他們兩個大將帶著麾下士卒去了哪裏,呂蒙就是用腳丫子想也能想到,但是重點還不是他們去了哪裏,而是誰讓他們去的。

  “誰讓他們出去的?為何沒人通報!”呂蒙對於現在外麵耀武揚威猖狂無比的荊州軍一點興致都沒了,他隻想知道,這兩個說走就走的大將到底是要幹什麽!

  “回都督,剛剛士卒來報,說是主公親自派人來下的命令,不讓不讓您知道!”親衛說話的時候頭已經徹底的低了下去,作為呂蒙的貼身護衛,他們可以沒有過人的勇力,但是他們絕對不會沒有腦子。

  呂蒙的臉再次變得陰沉下來,這次陰沉的可怕。

  “來人!”呂蒙衝著後麵大吼一聲,“將外麵這群惱人的荊州軍給我拿下,但凡不降者,就地格殺!”

  “諾!”江東士卒們可不管上麵的恩恩怨怨,他們隻在乎這群該死的荊州軍居然敢戲耍自己,在聽到呂蒙的命令之後,全都發了瘋一般,一股腦的衝了上去。

  至於呂蒙說的招降,在江東軍的眼中,這群家夥是不會投降的。

  “殺!”趙累看到江東軍終於殺出來了,也不想再繼續偽裝了,此時關羽千叮嚀萬囑咐的讓他見到呂蒙之後立刻投降的話,他已經拋到了九霄雲外了,此時他想到的就隻有一句話,“莫要給君候丟了臉!”

  “殺!”敢在這個時候還跟隨著關羽的,全部都是關羽的死忠之士,他們從來就沒有畏懼過生死,他們要做的就是跟隨著自己麵前的人,不給自家君候丟臉!

  千餘荊州軍,在數萬江東軍麵前,有沒有關羽和關平兩為猛將的帶領,哪怕他們個個都悍不畏死,個個都英勇善戰,也很快就被江東大軍給淹沒了。

  “殺啊!”趙累是最後一個倒下的,此時的他已經渾身傷口,鮮血淋淋。

  倒下之前,趙累手持一把斷刀,雙目無神的望向了西方,“君候,末將行走一步了,黃泉路上,末將為您牽馬!”

  “撲通”再也堅持不住的趙累一頭栽倒在地上,然後激起了一地的灰塵。

  隨著趙累的死去,江東軍大營這裏的戰事也就徹底的結束了。

  而呂蒙此時也將目光看向了西邊,那裏不單單有益州,還有馬超所駐守的臨沮。

  “來人!”呂蒙大聲的招呼一聲,“將這群人屍骨收斂了,然後大軍進駐麥城,剩下的事情交給都尉徐祥暫領大軍!”

  說完之後呂蒙便帶著麾下的親衛急匆匆的衝向了臨沮的方向,他知道現在自己去肯定已經晚了,但是他依舊要去,不為別的,就為了能夠親眼見證那個人的末路,或許很快,自己也會步入他的後塵。

  此時臨沮城外不遠處,一行二十餘人正在駐馬而立,看著不遠處靜悄悄的城池。

  “父親,前麵就是臨沮了,過了臨沮就是益州了!”關平走到自己父親身邊輕聲說道,“我們要過去麽?”

  關羽抬頭看了看明亮的月光,然後微微搖了搖頭,“當年為了自證清白,非要入川和馬孟起打上一次,結果老夫沒能去的了益州,反而讓這馬孟起來了荊州!”

  “那是主公知道父親的脾氣,不會懷疑父親!”關平輕笑一聲,“江東軍會去臨沮麽?隻有將臨沮打下來,荊州才會真正屬於江東!”

  關羽還是搖了搖頭,“除非江東的人都是傻子,否則他們不會如此,打下荊州也好,擒殺老夫也好,那都是因為荊州,都是因為江東離不開荊州之地,但是臨沮不一樣,那是益州和荊州的門戶,若是江東敢來臨沮,那就說明他真的做好了和主公撕破臉的準備,那個時候,真正開心的隻有中原的那群人,江東不傻,孫權更不傻!”

  關平聽完之後點了點頭,他沒有問主公會不會從臨沮出兵為自己等人報仇,為荊州報仇,現在的益州,就算真的有這個心,他們也沒有這個能力來報仇,自己的主公也不會是一個可以感情用事的人。

  “父親,說起來,主公進位漢中王之後,您都還沒有見過主公呢。”關平突然聊起了劉備,“這麽多年了,主公將您放到荊州,您怪過主公他麽?”

  “怪什麽?將荊州這個燙手的山芋給了老夫?”關羽哈哈一笑,“老夫乃是大漢的漢壽亭侯,更是漢中王親封的前將軍,可開府建衙,若是沒有這份兒苦,憑什麽拿這些東西?

  就是現在在益州養老的那些人,簡雍,孫乾,糜蘭等人,當年他們哪一個又不是豁出性命,將腦袋掛在自己腰上跟著主公闖蕩,主公沒有曹公的那份宗族之力,也沒有一個權傾朝野的爺爺。

  更不想孫氏一族在江東根深蒂固,沒有那麽高的家學淵源,不想孫文台,非但自己是江東猛虎,更是有一文一武兩個出奇優秀的兒子,能夠將江東發展的穩如泰山。

  當年主公說過很多次,他這一生,最幸運的就是遇到了我們這些人,遇到了我,三弟翼德,遇到了簡雍,遇到了白馬公孫,遇到了國讓子龍還有太多太多的人。

  當初陳登離開了主公,陳群離開了主公,世家放棄了主公,便是寒門中的國讓,也選擇了回到幽州,回到了那片塞外之地,那個時候莫說是主公,便是我等也一度認為自己是不是走錯了路。

  那時候我們寄居在小沛之地,看著就連那個莽夫一樣的呂奉先都要一個陳宮跟隨,可是我們呢,主公仁義之名婦孺皆知,可是在世家的眼中卻隻是優柔寡斷罷了。

  當初白馬山上,老夫其實是真的動過心的,平兒你知道麽?老夫當年真的動過心!”

  白馬山上,關雲長約法三章,降漢不降曹,當初這件事被人傳為一段佳話,便是主公聽了都大讚一聲“雲長壯烈!”

  “父親那您最後為何斬殺顏良之後回到了主公的身邊。”

  關羽聽完之後陷入了短暫的沉思之中,眼中的神色也柔和了很多。

  “那個時候啊,曹公為了拉攏老夫,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每日送金送銀,各種名家竹簡,各種精美的物件,很多莫說見過,便是聽,老夫都未曾聽過。

  雖然老夫並不喜歡,但是當那些東西擺在老夫眼前的時候,那種震撼還是很大的。

  尤其是最後,在斬殺顏良,解了白馬之圍之後,老夫一躍成為了曹營中勇力的代表,之前隻是出於對曹公的尊敬而赴宴的那些文武,也慢慢的對老夫刮目相看,那時候老夫可是很自豪的!

  直到直到那個女人再次出現了。”

  關羽說道那個女人的時候,關平甚至可以看見,那種溫柔是他這輩子都沒有見過幾次的。

  “平兒,你不是一直很好奇為父心中那個比你母親還要重要的女子是誰麽?”

  “是!”或許是關平自知時辰不多,倒也不遮掩,“孩兒的確非常好奇。”

  “那是當年呂布麾下秦宜祿的妻子杜氏,當初秦宜祿替呂布出使袁術被賞識,直接給他說了漢室宗親之女,而杜氏便帶著秦朗留在了下邳。

  老夫當初第一眼見到杜氏並沒有感覺這個女人多麽的迷人,但是慢慢的看著杜氏頂著下邳城中的流言蜚語,看著他被下邳城中的人各種欺負仍然不溫不火,努力的教導著自己的兒子。

  那時候,老夫承認老夫心動了,也承認老夫為了杜氏,曾經專門去求過曹孟德。希望他能夠將杜氏賞賜給老夫,不過最後杜氏卻是進了他曹孟德的府邸,還隻是一名妾氏!”

  關平看著眼中透露著悲傷的關羽,也隻能勸說道,“父親節哀,若是那杜氏知道如今父親的威望,定然是會後悔的!”

  “哈哈哈,你放心,她可不是一個會後悔的女子!”關羽搖了搖頭,不禁再次回憶了一番才繼續說道,“當初老夫知道她成為了曹孟德之妾室的時候,那種感覺是很心酸的,為此還一度管曹操叫做曹賊。

  不過當我再次出現在曹營,被曹公一遍遍的宴請而不知該如何的時候,曹公再次將她送到了老夫的身邊,那天老夫記得十分清楚,老夫被許褚那廝帶著人頻頻勸酒,喝的有些醉了。

  然後回到房中就見到了一身素衣的杜氏,她說,這是曹公在物歸原主!”

  “曹操將自己的妾室送給了父親?”關平開始是十分的驚訝,後來突然想到這也不是什麽令人吃驚的事情,畢竟這種事情在某種情況下,那也是正常之事,現在這種事挺流行的。

  關羽不管關平在想什麽,而是自顧自的說道,“那天晚上看著送到老夫房中的杜氏,那種心情,揚眉吐氣一般,感覺這個時候,老夫才是這一生沒有白過,還十分得意的問她,若是早知今日,她是否會後悔當年入曹公府邸為一妾室!”

  “杜氏可後悔了?”關平很想知道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女人應該說些什麽,才能讓自己的父親這般念念不忘。

  關羽平淡的搖了搖頭,“那晚,杜氏看著老夫那副猖狂的樣子,隻是很淡然的說了一句話,若是早知將軍如此,定不會和將軍相識!”

  “為什麽?”關平感覺到不可思議,關羽那時候斬殺顏良解白馬之圍,以軍功封大漢的漢壽亭侯,是全天下武將都羨慕的對象,那個時候便是曹氏的那些宗族大將,都還隻是列候!

  “開始老夫也想不明白,直到那晚文遠也出現在老夫房中!”關羽悠悠的歎息了一聲,“文遠告訴老夫,若是想要繼續如此的話,那麽十年之後天下將再無關雲長之名。”

  “這兩個家夥!”關羽搖頭笑了笑,“一人給老夫說了一句讓老夫聽不懂的話,然後弄得老夫興致全無,不過因為這兩句話,老夫將杜氏鬆了回去,將曹孟德給的所有東西全部封存,每日穿著主公給的那一身衣袍鎧甲,看著春秋。

  直到老夫在江東見到了一個叫周公瑾的人,老夫才明白杜氏的話,而當老夫在荊州聽到了文遠逍遙津大敗孫權的時候,老夫才懂了那晚他說的那些話!

  周公瑾天下聞名,文韜武略曾讓無數人這幅,卻依舊溫文爾雅氣度恢弘,張文遠不懼艱險,視孫權大軍如無物,這份氣概和膽量,讓老夫也不由的心服口服。”

  關平其實還是不太理解為什麽關羽會這樣,不過他現在卻也來不及問了,因為他聽到了馬蹄聲。

  “父親,他們追上來了!”關平策馬回身,既然關於不打算去臨沮再受辱了,那麽今日在這裏,關平不能丟了關家的臉麵。

  “呼!”關羽也收拾好心情,將手中的冷豔鋸翻轉,轉身麵對聲音傳來的地方,他們的身邊是僅剩的二十餘名荊州士卒,那些人都是關羽的親衛,僅剩的親衛!

  “關羽老賊,哪裏走!”最先衝過來的是孫權的鐵杆心腹,潘璋潘文珪。

  “老夫今日就沒想著走!”關羽冷哼一聲,也朝著潘璋衝了過去,大刀直接朝著潘璋的頭上砍去。

  而緊隨其後的朱然則是被關羽身後的關平接住,四個人捉對廝殺了起來。

  至於關羽身後的荊州軍則是最先退出戰場的,在江東士卒的圍攻下,他們沒人能夠堅持的了太久。

  也正是因為江東士卒的拚命保護,潘璋才能到現在還沒被關羽給斬了。

  “吳文則那個牛鼻子老道果然有一手,知道這關羽匹夫回來此地,今日合該我等兄弟建功!”潘璋一邊大聲且猖狂的笑著,一邊督促著身邊的士卒衝上去和關羽廝殺。

  作為江東大將和孫權的心腹,在江東他這個大將的身份是公認水分最大的。

  先不說貪生怕死,貪婪成性,就說看見自己麾下有富有著,殺之取其錢財這件事,就不是一般的人能夠幹得出來的,但是潘璋幹得出來,還幹的十分痛快。

  雖然他帶兵打仗的確是有一套,帶著數千人能打出上萬人的氣勢來,但是他的士卒和他這個人一樣,欺軟怕硬,如今若非是關羽已經是真正的窮途末路了,恐怕潘璋也不敢親自帶兵前來。

  “潘璋小兒!”關羽一刀將麵前的士卒劈死之後,衝著潘璋怒吼道,“有膽和老夫一戰,躲在士卒後麵貪生怕死,你也配當將軍麽!”

  不過任憑關羽如何辱罵,潘璋就是咬死了不往前衝,隻是不斷的指揮大軍衝殺過去,和關羽決一死戰。

  “刺關羽的馬!”潘璋對關羽有些束手無策,但是他麾下的將校馬忠卻是一個激靈的家夥,看住關羽年老體衰的缺點,直接大吼著,“讓關羽下馬,刺他的馬!”

  江東士卒聞言頓時找到了關羽的命門,不再朝著關羽招呼,而是不斷的將手中的長矛刺入關羽的坐騎之上。

  “嘶聿~”關羽座下的戰馬縱然也是千裏挑一的寶馬良駒,據說還有當年呂布座下赤兔的血統,但是在這般情況下,也是難以保全了。

  數十根長矛不斷的刺入,讓那匹神駒直接摔倒在地,血流不止,連累關羽也被掀翻了出去。

  本就體力不支的關羽在地上這麽一摔,渾身更是如同散架一般,沒多久就徹底失去了力氣,被江東士卒給控製住了,同時關羽的長子關平,也在這個時候被人打落下馬,將刀架在了脖子上。

  “關羽老賊,你可知自己也會有今日?”潘璋這個時候再次躥了出來,衝著關羽大笑不止。

  朱然也拎著一身是血的關平走了過來,將關平如同死狗一樣扔到了關羽的身邊,關平可沒有關羽的待遇,被擊落下馬控製住的關平瞬間就被江東士卒淹沒了,若非朱然眼疾手快,恐怕現在這個家夥已經成為一灘肉泥了。

  “關雲長,你可願降?”朱然沒有像潘璋那麽對關羽折辱,而是直接問了主題,“我主孫權求賢若渴,若是關將軍願意投降,朱某保證,關將軍會在江東東山再起!”

  看著一臉貌似很真誠的朱然,關羽輕輕的撫摸著關平的頭發,一臉的冷笑。

  “江東狗賊,安敢再次招降,老夫乃是大漢漢壽亭侯,乃是漢中王麾下大將,怎能投降爾等鼠輩!”

  看著關羽這幅惱怒的樣子,潘璋也是一臉的冷笑,“朱然,都說了不要在這裏浪費時間了,這等老賊,不殺之又有何用!”

  “可是主公”朱然還想再勸說一番,但是潘璋沒有給他機會,潘璋一聲怒吼,其麾下部將馬忠就手起刀落,將關羽給斬了,緊跟著無聲嘶吼的關平也被馬忠一刀斬了!

  而就在他們血濺三尺之地,距離臨沮不過數裏,而過了臨沮城往西二十裏,便是劉備所在的益州!

  此時麥城通往臨沮的管道上,呂蒙突然感覺到心中一痛,然後一陣心慌就突然的出現了,“關雲長怕是已經不保了!”

  而關羽屍體往西,數裏之外的臨沮城,一個麵白短須,一身英氣的中年美男子正在城牆上,一個雄壯黝黑的漢子跑到了他的身邊,“大兄,關羽死了!”

  “可確定麽?”那個中年美男子斜著眼看了一眼壯漢,“這種事可不能出問題!”

  “大兄放心,是我麾下的弟兄親眼見到的,江東的人將關羽的腦袋一刀砍了下來!”

  聽到這麽確定的話,那帥氣的中年人也滿意的點了點頭,“明日便讓人去告訴主公吧,關羽已經死了!”

  “諾!”壯漢應了一聲之後,還是有些不放心的追問了一句,“那江東之人會不會來臨沮?現在我等的麾下隻有一些跟隨我們的老卒”

  “放心,他們不敢!”那俊美的中年人就是聞名震懾西涼的“神威天將軍”錦馬超!

  而那個長相粗狂黝黑的漢子,則是馬超的心腹,馬家唯二幸存之人,馬超的堂弟馬岱!

  “江東關羽哎!”馬岱看了看荊州的方向,嘴裏喃喃的歎息了一聲,也跟著馬超的方向,走下了城牆。

  {ps:寫到這裏,關羽北伐到呂蒙白衣渡江再到關羽敗走麥城於臨沮授首也就全都結束了,在這裏關於作者為什麽這麽寫,我要解釋幾句。

  先說一下荊州之戰的一些疑點,之前水淹七軍的時候已經解釋過一部分了,就不再多說了,單單說呂蒙白衣渡江和關羽敗走麥城。

  呂蒙的白衣渡江,有說的是假借吊喪荊州,也有說的是假借商船,在這裏我取得是後者,因為前者有些說不通,那一陣子江東也好,劉備和曹操兩方也好,沒有什麽重要的人死亡,而商船就很容易了,畢竟那個時候,荊州的商船還是很多的,而張世平的出現單純就是為了迎合這個商船,畢竟是戰時,能夠一個個將烽火台拔除,若是商船沒有關係,那也是不可能的。

  第二,就是關羽失去荊州到底是大意還是故意,雖然所有人都說關羽大意失荊州,但是作者卻從荊州的連番大戰中看到了那麽一些不一樣的地方!

  首先就是關羽出兵的時機,建安二十三年十月,宛城因為曹仁的役使,而舉南陽反叛,這一場叛亂持續了足足的四個月,其中不單單是曹仁麾下的樊城守軍,包括許都來的第一波援兵龐德,也都被拖在了宛城,而且在這四個月裏,宛城還不斷的聯係關羽,希望關羽能夠出兵攻打樊城。

  但是這麽好的一個機會,關羽失去了,足足四個月,曹仁在宛城的四個月,乃至屠殺了宛城之後,關羽都沒有任何的動作,這中間若是沒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愚鈍了足足四個月,這不是一個名將該有的!

  再說水淹七軍,很多人都水淹七軍那是關羽借助了天時運氣好,但是作者認為,這非但不是運氣而是實打實的實力,最明顯的就是洪水爆發之時,關羽非但早有準備,甚至還在於禁的眼皮子底下打造出了足夠的戰船。

  畢竟造船那麽大的動靜,若非是足夠隱蔽,於禁不可能不會懷疑!一旦於禁懷疑了,那麽便不會不想到連日的陰雨天氣,當然最重要的還有就是曹仁的安排,也讓人很是不解。

  說完曹軍這裏,說說關羽,關羽的確是孤傲,親士卒而遠世家,這是事實的,但是他不傻同樣是事實。

  就如同剛剛說的,一個能夠在襄陽城下大破曹仁,借助洪水水淹七軍的天下名將,不可能愚鈍四個月一樣,關羽在前兩年也就是漢中大戰剛剛開始的時候,就因為大意,被孫權和曹氏聯手給坑了,那一戰長沙,桂陽二郡不戰而降,零陵的郝普在最後一刻開門投降了,一下子讓荊南之地都拖離了關羽和劉備的掌控。

  最後還是各種手段齊出,才從江東手中強行要回來了一個零陵郡,但即使如此,江東對關羽來說,那也是實打實的狼子野心,就算呂蒙再會裝孫子,長沙和桂陽的前車之鑒就在眼前,關羽也不可能真的就相信了呂蒙的話,關羽再傲氣也不至於傻到這個地步。

  第三就是荊州的必要性,世人皆知諸葛亮曾經說過隆中對,將天下三分,給劉備畫出了戰荊州,下益州,然後兵出兩路,合力取關中,最終以弱勝強!

  但是和諸葛亮一樣,在大略上,江東同樣有一個給孫權提供了一個很長遠的大略,那就是魯肅的榻上策!

  榻上策起源比諸葛亮的隆中對要早的多的多,那時候荊州的話事人還是劉景升,益州還是很有潛力的一個勢力,所以榻上策的建言就是,北方爭出霸主之時,則江東大軍過江,占據荊州,以雄踞荊揚之勢,同樣是聯合益州的劉氏,然後揚州攻打淮南,荊州攻打豫州。

  同樣是雙管齊下,同樣是三分天下為初,以弱勝強為主幹的一個驚天謀劃,在榻上策中,荊州之地,也是作為江東最重要的地方,換句話說,有了荊州的江東,那是再現楚國之強盛,若是沒有了江東,那不過是一個偏居一隅的吳地罷了。

  所以這一點,或許初出茅廬的諸葛亮沒有想到,但是在荊州一呆就是十年,和江東先後四個都督都打過交道的關羽,他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

  (赤壁之戰時,關羽作為劉備的親衛,沒少和江東第一任都督周瑜打交道,然後第二任都督魯肅更是關羽的老對手了,和樊城的曹仁一樣,都是關羽的常規操作,之後呂蒙無論是為將還是為帥都是再和關羽打交道,最後一個陸遜,也隻是短暫的認識罷了。)

  而關羽知道荊州在江東人心中的位置,再加上呂蒙的前車之鑒,所以關羽的很多舉動都很耐人尋味了。

  水淹七軍之後,關羽直接借著洪水殺向了樊城,這時候滿寵為了阻攔曹仁,告訴曹仁, 洪水不會持久,一旦退去,那關羽麾下的水軍便沒了作用!這時候,滿寵說關羽帶領的是荊州的水軍,那也就是說,在此之前,關羽就靠著一群上了岸的水軍,打了曹仁,打了呂常,打了於禁和龐德!

  參考一下江東水軍上了岸的戰鬥力,再看看關羽,不得不說,他的戰績十分彪悍了!

  而洪水退去,徐晃出現的時機就很巧合了,徐晃出現的時候,剛好是關羽立好大營,然後幾次試探之後,徐晃竟然直接帶著大軍衝進了關羽的大營中,將投降關羽的胡修和傅方給斬了!

  徐晃帶著一群新兵,衝進了關羽已經設好的大營,斬將梟首而還,暫且不說這過程,就說這個結果,真的是關羽輸了麽?關羽除了死了兩個降將和折損了一些聲望以外,沒有任何損失,但是徐晃卻是直接走向了末路!

  在此之前,徐晃一直是作為一路偏師的主帥或者曹氏大將中的副將存在,可以說是外姓將領中的佼佼者,但是在這一戰過後,曹操稱讚他是長驅直入,說他有周亞夫之風,然後直到曹丕上位,他都是曹家二代將領中夏侯尚的副將,再也無法掌握兵權了。

  換句話說,關羽用兩個降將的腦袋,引誘徐晃打了曹氏的臉,同時逼得曹操和曹丕將他雪藏,間接斷了曹氏一條臂膀!

  然後再說關羽逃往,這就是更加讓人想不通了。

  三國誌和華陽國誌等等史書,都記載了,關羽曾經派人前往上庸求援,也就是說,在呂蒙占據了南郡之後,關羽還是能夠派人前往上庸的,那也就是說,關羽大軍和上庸還是有路能夠走通的,隻不過應該不能讓大軍行走,但是這不妨礙他逃往啊!

  而且如果說關羽不去上庸,是因為他不想在劉封那裏丟麵子,那麽臨沮都督馬超那裏,他會更加的沒麵子,先不說他曾經拿馬超當擋箭牌,想要回荊州和他比武,就說最起碼的一件事,劉備將麾下大將中,唯一一個和關羽有矛盾的馬超放到臨沮,是為了什麽,難不成關羽不知道麽?

  張飛都閬中,黃忠攻破漢中之後和趙雲一起留守成都,而馬超卻去了臨沮,這中間若是沒有劉備想要讓他和關羽互相監督的想法,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而最後關羽死在臨沮之後,馬超沒有救援也沒有受到任何責罰,甚至連最為魯莽的張飛對此都沒有發表意見,也證明了這件事,馬超前往臨沮就是和關羽互相防備!

  最後的最後,說一下關羽死之後的事實,曹仁乃至整個中原和關羽鬥智鬥勇了將近十年,最後讓江東摘了桃子,所以哪怕江東說多少,他們之間的關係也不會和之前一樣了。

  呂蒙拿下了整個關羽手中的荊州,真正做到了功高震主,在不久之後,暴斃而亡,同時曹魏的徐晃,於禁,龐德等或廢或死,江東的呂蒙也步入了後塵,而本應該損傷最終的荊州關羽呢。

  關羽真正死在身邊的史書隻記載了兩個人,長子關平,都督趙累,如果真有周倉的話,在三國誌平話中,周倉活到了諸葛亮北伐,木牛流馬出世的時候,而三大謀士,王甫死在了夷陵之戰,馬良說降了武陵蠻人也沒死在當時,伊籍更是活的好好的,這完全不是全軍覆沒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