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缺少奇謀的歐洲
作者:兔來割草      更新:2020-11-27 07:54      字數:3158
  第二百二十五章【缺少奇謀的歐洲】

  鼇拜大發善心,很快得到了回報。翻譯告訴鼇拜,這位姑娘名叫伊莎貝爾-阿佳妮,她想要報答他們,尤其是李岩。因為李岩救了她,她從來沒有見過這麽強大的男人。推脫了半天,她是還堅持要拿錢給弟弟治病後,來找他們。

  不隻伊莎貝爾沒有見過這麽厲害的人,黎塞留的侍衛隊長德尚也很驚訝。

  黎塞留讓他跟著做導遊是為了觀察鼇拜,鼇拜也猜到了這一點,故意不讓他們阻止李岩和法國人的衝突,想給他們個下馬威。如果黎塞留認為大明有很多這樣的人,那他肯定會老老實實的合作,除非是不想活了。

  本來看鼇拜和李岩的體型就感覺會很厲害,沒想到強到了不怕火槍的地步。回到府邸,德尚和翻譯官見了黎塞留,輕道:“偉大的主教,我們來了。”

  黎塞留已經聽說了衝突的事情,有很多人受傷,他問詳細情況。

  德尚道:“那位李大人穿的是普通的衣服,基諾拉男爵朝他開了一槍,他沒有躲,被打中了胸口,但是撩開衣服,隻是皮膚有些發紅。那些受傷的人,肋骨都被他用手掰斷了一塊,我想如果他想做,可以直接把人的心髒逃出來。他的動作……簡直不是人。”

  翻譯官道:“我從沒見過這麽厲害的人,十幾個人圍攻他都碰不到他的衣角。而且他可以空手掰斷長劍。”

  黎塞留道:“大明人有恃無恐,是有所依仗的。我聽說黃太傅是大明中最強大的,一人能抵千軍萬馬,看來不隻是他的智慧啊。這樣的人不知道大明有多少?”

  德尚道:“這是最恐怖的。黃太傅說,他的徒弟都是這種水平,其中有十三個人到法國來了。他們的代號是冷血十三鷹,主刺殺。他們的目標至今沒一個能活的。所以他相信戰爭會很快結束。”

  黎塞留咽了口吐沫道:“隊長,如果是這樣的殺手,你們能抵擋嗎?”

  德尚道:“如果是一個人,我們也許還能擋住,但如果是十三個,他們要殺誰,我想就算是國王也隻能逃命了。他們刀槍不入……也許是魔鬼的化身。”

  聽了這些話,法國才真正決定和大明合作,絕無二心。

  不過鼇拜等人晚上還是搬離了主教府邸,他們實在沒法忍受那麽多的貓叫。伊莎貝爾也到了他們入住的地方,說要當仆人,李岩最後無奈的讓她留下了。

  黎塞留很有本事,很快就讓人搞定了皇後項鏈的事,然後派人出去散布皇後和一位西班公爵的謠言。大仲馬說的是英國白金漢公爵,那是不可能的。法國現在和英國都支持新教,根本不會開戰,除非雙方領導人腦子進水。

  而且國王也沒有個皇後派人找回項鏈的時間,三天時間準備就開了宴會。英勇的火槍手全都圍繞在黎塞留身邊呢,根本沒人幫皇後。因為有大明的訪客在,路易十三更覺得麵子上掛不住,立即宣布驅逐了安妮皇後。這件事情的影響是重大的,沒有安妮,以後就沒有了路易十四這位著名國王,天知道以後法國會變成什麽樣。

  同時,葡萄牙貴族在國內也已經開始籠絡力量。西班牙人的橫征暴斂,使葡萄牙人民陷入極度貧困的境地,葡萄牙的艦隊、海防遭到嚴重破壞,它在東方的一些主要殖民地也漸漸落入英國、荷蘭人手中,從此葡萄牙迅速衰落,這已經讓他們憤恨已久。他們準備在西班牙對外大戰,無暇顧及國內的時候發動政變,恢複獨立。

  鼇拜等人巴黎待了兩個月,在翻譯的幫助下,他們了解了一些歐洲發展史。

  十六世紀時,歐洲各主要國家開始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啟蒙運動和資產階級,打破了封建製度和宗教神學的禁錮。產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直接推動了軍事技術的進步。武器裝備不斷改進。

  歐洲的發達是從文藝複興以後才普遍發達的,在古代隻有一些地區,像希臘、羅馬等地區才比較文明,其他地區很落後。古代歐洲是屬於農牧結合的生產方式,不如農業文明穩定,所以文化普及慢,古代漢人用竹簡作書,他們用的是羊皮記載文化,即使發明了紙,歐洲也是中世紀時期才得到的。許多思想不能被很好地記載和傳播,所以沒有經驗的總結。如今的歐洲文明,無法和大明相比,尤其在戰術方麵。

  歐洲人打仗的方法非常簡單。談不上兵法理論。兵法當然也有很多,羅馬的克拉蘇當年圍剿斯巴達克他們時,用了反間計,這是很有辦法的。

  聖女貞德在進攻英隊時就是在夜晚打的。但總體來說他們的戰略戰術很少。

  歐洲自從有文明的出現,古希臘文明、古埃及文明,都是崇尚神明的,他們往往把古代著名的君主或者將領或者名士都給神化了,而在他們看來,打仗就要光明正大,那些搞夜襲、截糧草,派刺客、下毒等等,在他們看來這都是相當可恥的,甚至是到了寧死也不做的地步。所謂的“騎士精神”就是由此而產生的。並且,西方人口相對大明少的可憐,一般大戰役雙方戰場能集結萬人部隊,已經是相當稀少的,因此他們的糧食都沒有像明軍打仗那樣,用輜重運送,而是像成吉思汗部隊那樣,吃幹糧,士兵隨身攜帶,所以“截糧草”也就沒意義,另外所他們打仗,真正交戰的時間比較短的,勝負很快會分出來,在那麽短的時間內是很難出什麽計謀妙計的,還有一點,自古代羅馬以來,歐洲的作戰戰法都是以方陣式的,他們認為將步兵組成放陣足以防禦,也能夠很有力的打擊對方,所以不需要那麽複雜的計謀來,有的隻是政治上的計謀。

  歐洲沒有專門的軍事專著,隻有軍事曆史著作,如古希臘希羅多德的《希臘波斯戰爭史》和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著重於史實的記述,隻是簡單地涉及軍隊的組織、訓練、謀略和戰法。歐洲的傳統打法,優勢就是人的身體素質好,排成規則的陣形就有優勢,實力保證自己即使不用太多的兵法也能保持主動。

  所以,歐洲打仗基本就是兩軍硬碰硬。

  “二更造飯,三更出發,人銜枚,馬摘鈴,焚敵糧草,賊不得食,軍必自亂”,這種通過斷敵糧草使其不戰自亂的方法是沒有的。鼇拜和法國將軍吉瓦什說起這種方法的時候,吉瓦什的看法居然是,這是不是太損了點?

  在鼇拜看來,這一點也不損。他發現這些人不會靈活運用自然條件,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讓這幫人排成大方陣來和人硬碰硬,戰爭肯定會打的很艱難。他說道:“我可不認為紳士風、道德和打仗有什麽關係。打仗是要死人的,這可不是小孩子玩遊戲。用最恰當的方式,抓住對方的弱點,置他們於死地才是王道。”

  翻譯說完,黎塞留笑道:“太傅,我支持你的說法。難怪之前還被邊境金國壓得透不過氣的大明可以變的這麽強大。你是我見過手腕強硬,最冷血的人。”

  鼇拜笑道:“我就當這是誇獎吧。主教大人,我可以派我的人做為謀士來參與這場戰爭,法國出兵,隻需要兩成兵力,我就有信心讓你們戰勝人數多幾倍的敵人。前提是你們的將領必須放下那些騎士精神。打仗就是要卑鄙,狡猾。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夜襲攻城,刺殺對方首腦,這些事情都要做。”

  然後,他說出了自己的計劃。讓法軍做出開戰時主戰場的沙盤模型,要將該位置的主要地形,山川、河流,水壩,城鎮全都標注清楚,進行戰爭推演。將對方可能做的一切全都算計到,然後才發動戰爭。

  能打,裝作不能打。要打,裝作不要打。鼇拜說的理論讓法國人聽的都很震撼。

  黎塞留道:“可是我們現在驅逐了皇後安妮,他們不是就知道我們準備開戰了嗎?”

  李岩笑道:“很簡單,讓他們知道,讓他們有所準備,然後法軍出征的時候,實力不足,才更能將他們引出來。要讓他們知道我們的第一步計劃。然後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後幾步。法國出兵,要的不是勝仗,開始一定要打敗。敗的越快,就讓對手越自信。到時候大明隻要表態,一定不加入戰爭。甚至派人和天主教聯盟一方有一點小協議,就可以引的他們上鉤了。要想以少勝多,就要用奇謀。不然你們以為我們怎麽能以兩萬兵力打敗十萬敵軍?”

  法國人聽了以後,信心又曾強了幾分,西班牙人畢竟是歐洲霸主,想要在明軍不出兵的情況下拿下他們,很難。可是鼇拜現在告訴他們,重要的不是人數占優,而是打法。

  當他們知道了李岩就是幹掉十萬八旗軍的主將之一,都肅然起敬。。。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