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岩的決定
作者:兔來割草      更新:2020-11-27 07:54      字數:3175
  第一百八十三章【李岩的決定】

  鼇拜後背出了冷汗,說還是不說呢?

  這是他最大的秘密。他知道漢人肯定不能接受女真人當皇帝,就算他是為這群人好也沒用,人的思想就這麽封建。

  不說也沒用,李岩雖然不知道他的過去,卻更能確認他是女真人。讓李岩自己去胡思亂想更糟糕。他不管朝鮮,邊關撤兵的行為是很值得懷疑,搞不好會被當成臥底。如果是個不會功夫的人知道這秘密也好,鼇拜一動手就能了解了對方,眼前這位偏偏他還幹不過。

  說了的話,這家夥會不會立即翻臉呢?他能教出一個見風使舵的反骨仔徒弟,應該不會是那種思想保守,民族意識特別強的人,賭一把吧。

  曆史上的李岩,是個深明大義的人。李自成進了京城,部隊迅速墮落,隻有他保持著清醒,吳三桂後來領清兵入關,說不定就和他有關係,衝冠一怒為師傅。

  鼇拜深吸了一口氣,看著李岩,微笑道:“我給你講兩個故事,你選一個相信吧。”

  “你說吧。”李岩往石凳上一坐,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架勢。

  難怪李自成想幹掉他,他總是一副有恃無恐,天塌下來一肩抗住的模樣,當老大的人看了會覺得很不舒服。鼇拜笑了笑,在他旁邊坐下,輕道:“第一個故事,要從建文帝逃離京城,鄭和下西洋講起……”

  他先講了自己編造的皇族身世,李岩聽的時候一直麵帶微笑,看起來一點都不信。

  這故事雖然很像真的,但還是有錯漏。李岩眼光獨到,邏輯思維能力很強,要找出疑點來吐槽非常容易。

  等鼇拜講完了,李岩笑道:“真是很精彩的故事,第二個呢?”

  “第二個故事,你是除了我三位夫人外第一個聽到的人,連夢兒都不知道。希望你不要告訴她,我不想她對我失望。”鼇拜先把蘇夢兒抬了出來,希望李岩能看她的麵子替自己隱瞞秘密。然後他沉聲道:“我的名字叫鼇拜,來自女真族瓜爾佳氏,努爾哈赤手下的大將費英東是我的伯父,來大明前,我之前一直生活在金國……”鼇拜把自己在金國的故事告訴了李岩,主要包括他和多爾袞的關係,和姚芊羽的相識,以及對金國和大明的看法。金國製度的落後,女真人的野蠻,漢人奴隸的遭遇他都沒有隱瞞。李岩的表情隨著故事的發展,變的越來越嚴肅。

  故事講完後,他沉思了好一會兒,沒有說話。

  鼇拜問道:“這兩個故事,你信哪一個?我沒對你隱瞞,你也別跟我客氣了。”

  李岩歎了口氣道:“我還以為自己的故事就很傳奇了,不會有人比我故事更多,沒想到你的經曆更怪異,《快刀洪吉童》那本,是你寫的吧?”

  “是我口述後,夢兒找人代筆的。”鼇拜淡淡道:“你的分析能力是我見過的人中最強的。”

  李岩淡淡道:“不難猜,書裏的洪吉童很像你。我決定了。”

  “你決定了什麽?”

  李岩笑道:“我決定相信你講的第一個故事,雖然第二個才是真的。百姓和國家都需要你,隻要拋開了民族,你就是大明最了不起的人。你那套搶劫和禮數相結合的治國方案,我非常讚同,你確實能讓國家變的強大。我隻提一點建議,你最好心在狠一點,自己做皇帝。否則萬一哪一天,皇帝不信你了,不按你的想法做事怎麽辦?”

  鼇拜頓了一下,決定不隱瞞他,輕道:“真的崇禎已經死很久了,火葬的,屍骨都沒留下。現在的皇上是梁彬找到的模樣相似的人。這個秘密,隻有少數幾人知道。”

  李岩一拍手,笑道:“高,真高……這一手玩的漂亮。看來我也可以安心留在京城了。”

  “當然,你想做個什麽官?皇上以外的隨你挑。”鼇拜拍了拍李岩肩膀道。

  李岩笑道:“我不想當官,那樣活著壓力太累。你別高興太早,我不是幫你,而是監督你,萬一你以後想法變了,對漢人不利,我會幹掉你的。”

  鼇拜輕道:“除了你以外,其他人我也不放在眼裏。你隻要別添亂,就是對我最大的幫助了。”

  兩人對視一眼,哈哈大笑。

  李岩沒有爭雄的野心,他更像一個獨行俠。憑借一個人的力量是改變不了世界的。鼇拜依靠的也是眾人的力量,他會武功,但是更喜歡用頭腦來解決問題。他們是沒有利益衝突的。

  李岩成了自己人,威脅解除,就等女真人派兵入關。

  雙方都在等,其實時間可以預測。金國特別喜歡在過年的時候出兵。

  皇太極想把朝鮮的幾位將領召回,留下豪哥做主。但是阿濟格、多爾袞兩兄弟受了箭傷,沒法再參加中原的戰鬥了。皇太極隻好留下了嶽托、碩托、多爾袞、阿濟格、豪格五人。留下了鑲白旗、正紅旗以及蒙古士兵們穩固朝鮮境內的防守,準備將朝鮮變成了金國的一個省。

  阿濟格和多爾袞都是故意受傷的,這是多爾袞的安排,看到箭射來故意沒躲。多爾袞告訴阿濟格,隻要順利,很快就可以為額娘阿巴亥報仇了,還能奪回應該屬於他的漢位。

  阿濟格是個爆脾氣,他因為寧錦之戰後頂撞皇太極,連旗主的位置都丟了,現在多爾袞是鑲白旗的旗主,他相信自己的弟弟。

  兩兄弟聚在帳中,阿濟格輕聲問道:“你到底有什麽辦法可以奪回汗位?我們現在就這麽一旗的兵力,多鐸年輕,在正白旗也沒有實際權利,我們三兄弟根本沒法成事。”

  多鐸在額娘去世後一直沒有緩過勁來,過的特別墮落,每天吃喝玩樂,成了一個紈絝子弟。他要領兵征戰,恐怕還要等很久。正白旗的士兵,實際是由副都統控製的。

  多爾袞道:“我們隻要等著就行了。皇太極這次去中原有些太急了,我們八旗軍不熟悉中原的地形。在關外打野戰有優勢,出去了還不知道是什麽情況。皇太極很可能會敗,如果他死在了中原,我們在朝鮮幹掉豪格,就能控製局勢的。大哥(代善)知道很多內情,他會支持我的。”

  阿濟格皺眉道:“你覺得去中原會敗,為什麽不早說?去中原的可是我們八旗軍的主力,如果他們敗了,大明會不會趁虛而入?”

  “不知道,但是皇太極不認為會敗,他覺得打破僵持階段的好機會,隻要進了中原,就算攻不下北京,搶掠一番也能緩解經濟壓力。我如果勸他,隻會遭白眼,不如讓他去打好了,隻要他出事,打下朝鮮的我肯定威望最高,這就是機會。以後的事情,現在考慮也沒用。”

  多爾袞對阿濟格也沒有說實情,鼇拜的事,他不打算對任何人說。如果說了,幫不了金國太多。隻會壞了鼇拜的好事。

  有意思的是,鼇拜也在等,他不打算參與到和八旗軍的戰爭中,把重要的事情,都交給了幾位將領。

  孫承宗下達了撤軍命令後,親自到了薊州鎮,這裏的守軍也已經減了一半,薊遼總督劉策對朝廷這種安排非常不滿,幾次上疏要求加固防禦,朝廷沒有理會。

  雖然沒缺軍餉,邊關守軍的士氣卻很低落。因為八旗軍有可能從這裏打過來,如果真的來了,他們一萬左右的守軍擋對方幾萬,下場肯定非常淒慘。

  如果不是孫承宗親自到這裏坐鎮,隻要對方露個頭,不用打,士兵們也許就撤退了

  劉策見到孫承宗後,坦率的說明自己的看法。“孫大人,以前你強烈要求加強了喜峰口的防禦,說是韃子有可能從那裏繞路,繼而攻擊薊州,直逼北京城。現在卻又把士兵們撤走了,這是為什麽?難道大人真的相信韃子打完朝鮮後會和我們議和,讓出遼陽和沈陽?那是不可能的。大人深得皇上信任,現在派兵固守的話還來得及。”

  孫承宗歎了口氣,輕道:“你說的有道理,但這都是朝廷的安排,皇命難違,我們隻能服從命令。”

  劉策發現孫承宗來到薊州鎮後,就總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人好像老了許多,士兵們是按照他的要求撤離了邊關,沒去救朝鮮。事情按他想的方向發展著,他卻沒有一點高興的樣子。主帥尚且如此,士兵們哪還有士氣可言?

  在總督府,一個白麵長須的男人進了孫承宗的房間,勸慰道:“孫大人,你這副表情,會影響士兵們氣勢的。黃太傅想出這個方法,很有可能讓我們一舉取得勝利,你不是也同意了嗎?為什麽現在又猶豫起來了?”

  這人的名字叫孫元化。明萬曆四十年舉人,曾從徐光啟那裏學習火器和數學,後經侯震暘保薦從軍遼東,他是大明的火器專家,也是孫和鬥,孫和京的父親。

  孫承宗道:“我沒有猶豫,為了我的家人,我早想開了。”。。

  更多到,地址

  uc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