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明朝大變革
作者:兔來割草      更新:2020-11-27 07:54      字數:3190
  遼東戰爭形式一片大好。朝庭及時開國庫賑災,配合著安撫的手段,陝西的危機已經解除了。蠢蠢欲動的陝西百姓紛紛放棄了當強盜,暫時不會再有起義。

  正因為有了這些好事,京城才可以開相親會。

  朝廷的黨爭變少了。鼇拜代表皇上把話說的明白,誰再進行無謂的黨爭,就兩條路,滾蛋或者死,東林黨立即消停了。

  鼇拜還想收拾曾經說他是閹黨的來宗道,一直沒有看到他覺得很奇怪,後乘一問才知道,原乘自己去邊關巡查的時候,乘宗道就已經被東林黨趕出朝廷了,原因是他在廢除《三朝要典》的時候立場很不堅走。

  各地的監理太監都已經到位,朝廷又重新收起了礦稅,茶稅等等,同時將商人的稅收提高了一些了明朝商人的稅本就是低的可憐,加了也出不了人命握手手打奉獻……但是東林黨不幹,商人也不高興。這幫家夥,就是被朝廷給慣壞了。

  東林黨咬著不放的一條是,商人社會地位低,所以應該少交稅。結果絕招到了這裏不管用了工崇禎馬上宣布提高商人的地位,宣布大明已經成為了商業為主的國家了各階層排行變成了“士商工農”。商和農調接了。農民們窮的要死,到底哪裏地位高了?這排行本來沒意義,現在一接倒有意義了,商人加稅有了理由。

  一夥南方經商的東林黨氣的想把鼇拜碎屍萬段,表麵還得嬉皮笑臉裝著為商人地位提高感到高興。人要是虛偽了,什麽事都幹的出來。

  同時,張居正的稅改有一條又改了回去那就是農民可以用糧食繳稅,因為他們地位低了。同樣是改革,還改低了農民的地位,這些措施卻得到了百姓的大力擁護。這個天下,還是農民比較多商人都是富人,隻占很少一部分。商人資本家們有怨言,被剝削的人會支持嗎?這樣的計劃,就是劫富濟貧了。鼇拜不會急著走不切實際的資本主義,時代背景如此,如果連飯都吃不上,就去發展工業,蠢貨才會這麽做。

  鼇拜成為權臣,把持了朝政。他和“崇禎”配合默契一唱一和,沒人敢反駁。東林黨領袖一個個被降職頂多就是寫幾篇文章發發牢騷。可惜發牢騷也毀壞不了“黃鵬”的正麵形象,因為農民得到好處了,誰敢說他們的救世主,隻會被唾棄。

  這天,鼇拜和李標、何如寵、徐光啟一起進宮商議政事。

  “崇禎“拿著一份奏折笑道:“黃卿,有人請求給你建生詞啊,你現在達到魏忠賢的待遇了批還是不批啊?”

  三位老臣哈哈大笑。

  鼇拜苦笑道:“不能批啊,會被人誤會的。現在國庫裏還有多少錢啊?”

  “崇禎“道:“不多,隻剩四十萬兩白銀了。救災的時候花了太多,還給了邊鎮部分軍餉。”

  鼇拜歎道:“太少了,陝西那邊局勢州穩定下乘,邊鎮依舊欠響。我提議見皇上,是想建議裁軍,然後實施徐大人提出過的訓練精兵的策略:隻留精銳部隊其他軍戶輪流複原。兵再精不再多,而且在邊鎮,普遍存在虛報人數吃空餉的情況,不然九邊根本不可能耗費這麽多的軍餉。省出錢來在陝西興修水力,這很關鍵,可以緩解每年的旱情。”

  三位大臣馬上表示同意工尤其是徐光啟笑逐顏開,他的建議終於要實施了他的才能終於得到了認可。

  “崇禎”在宮裏住了一段時間,享受過榮華富貴,自信心也越乘越足,笑道:“黃弈說的很好,這件事情準了,還有其他事嗎?”

  鼇拜道:“還有興建學堂的事,這件事我在家和爺爺商量過,已經有了詳細的方案。”

  何如寵笑道:“明明都是你自己想出來的,別往我臉上貼金了,你說說吧了”

  李標道:“大明不是有很多學堂了嗎?還要辦?那樣他耗費錢了,意義也不大:”鼇拜笑道:“我想的不是辦學堂,準確的說,應該是改學堂。學堂中不再隻教四書五經,還要教其他東西,除了基礎知識外,其他的都要細化來教。四書五經隻作為基礎知識,變為次要的。”

  李標問道:“四車五經是次要的,那科舉怎麽能考好呢?”

  鼇拜道:“這就是關鍵了,我想改變科舉製皮。”

  李標驚道:“改科舉?那怎麽行?要是改不好,朝廷還怎麽獲得人才?”

  鼇拜笑道:“李大人,你覺得現在的科舉製度真能獲得人才嗎?大部分是些廢才。如果讓我去考科舉,我到死也考不過,你覺得我是人才嗎?這個製度,根本就把一些真正有才能的人拒之門外了,隻是為朝廷召了一些思想保守,不似變通的人。這些人不管是派到地方,還是留在朝中,其實都不是人才了說句不好聽的,很多人根本就什麽都不會,最明顯的就是工部,你說讓一群文人來搞鑄造,搞土木建設,他們能弄好嗎?偏偏有點技術的人,又是最底層的人,文人把這些技術說成是奇淫技巧,看不起他們,這些東西其實非常重要。抱歉三位都是考科舉上乘的,我說話孟浪了,但是事實確實如此。徐大人考科舉用了二十幾年,耽誤了多少時光?我認為就憑徐大人對數學、天文的研究:他二十幾歲就應該進朝廷工部做尚書了,而不是等到現在。我們必須避免這和悲劇的發生。”

  徐光啟感動的幾乎要哭出乘,他覺得鼇拜真是自己的知己。

  李標笑道:“老夫真的很佩服你,明初就實施八股取士,一直到現在敢提出改科舉製庭的,你是第一人。”

  鼇拜正色道:“早就應該改了。大家想一下,如果我們在京城開辦一個高級學堂,名為大學。其中包含各和科目,製造機械,火器、數學方麵的理科;四書五經、禮儀道德的文科;教人農業和植知識,怎樣才能把地和好的農科;學習大明律,精通律知識的學,還有打仗時,教將士兵、打仗的武科等等……這樣能細分出很多。直接廢除科舉,在各地開辦學校,找老師從基礎知識教起。分幾今年級,每叮,年級教授不同的知識,把基礎打好,設計學考試,考試合格可以升高一級。等升到各地最高級的時候,有資格參加全國的統一考試,讓他們按照自己的興趣乘選擇學科,考中者可以到京城的大學來。對一個學科有興趣,才可以學好,做好。大學裏,會有專門的人來教課,我們甚至可以花大錢來請外國的教師來教鑄造,大學同樣有考試,成績最好的,被老師認可了的學生可以畢業,直接進入朝廷重用!這幫人,都有自己擅長的專業,他們才是國家的棟粱之才。”

  他說的通俗易懂,兩位老臣和“崇禎”都聽的很明白,這麽做確實比八股取士強太多了,不是隻學四書五經的人可以相比的。

  李標愣了半響,才感歎道:“黃大人,這麽偉大的構想,是你自己想出來的?”徐光啟給鼇拜鞠了一躬,道:“老夫要替天下百姓感謝你。你的這個提議,能讓很多懷才不遇的人為大明效力啊。”

  一些古人們想不到的東西,對他乘說,卻是張口就來的。

  鼇拜的話開啟了他們思想的一扇門,培養專業的人才。一個人不可能樣樣精通,隻要能再某一個領域強過他人,那他就是人才。

  鼇拜笑道:“不要謝我,這牟實施起來有沒有困難,我也不知道。還需要兩位鼎力相助:”

  李標興奮道:“這個是一定的。你的想,要比八股取士合理得多,這樣學出來的人,做起事來得心應手,而且也有興趣去做”專業,這個詞,用的太好了。”

  鼇拜又道:“還有一件事要商量。同樣很重要了我希望能盡快實施。”

  “崇禎”正色道:“黃卿說吧。”

  鼇拜道:“全麵開海禁工師夾長技以製夷。”

  這個提議,同樣是徐光啟喜歡的。他馬上就表示支持。

  李標道:“當年禁海是因為僂寇和洋人騷擾沿海。如果全麵開海禁的話,會不會有不利影響?”

  鼇拜笑道:“葡萄牙公爵的女兒安娜和我聊過很多,葡尊牙人願意和我們大明成為永遠的盟友,我也已經說服了葡菊牙人,他們願意把鑄炮的方和造船的方都教給我們,並且願意給我們提供海圖,帶我們回歐洲做生意。”…”

  徐光啟都愣住了。”我和他們談的時候,買紅夷大炮都需要高價,他們的火槍很好,但是價格太貴,也沒大批購買,你怎麽和他們談的?他們屆然願意幫我們造船,造炮,提供海圖?那我們要花多少錢啊?”

  鼇拜笑道:“提高我們的鑄造技術不用花錢,是免費的。他們會派高級工匠乘工部進行指導工肯幫我們發展,這才叫盟友啊。當然,這也不是無償的。等我們的軍事力量發展起來以後,葡苟牙需要我們出兵幫他們脫離西班牙的控製,並奪回一些殖民地!”

  uc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