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錢都上哪裏去了?
作者:兔來割草      更新:2020-11-27 07:54      字數:4332
  -->

  第一百三十八章【錢都上哪裏去了?】

  皇宮禁城乾清宮,崇禎正在書房翻看奏章,當值的小太監進來傳話。uc電子書“陛下,黃大人來了”

  崇禎放下奏折道:“快請他進來”

  最近朝廷百官吵成一團,互相排擠,鼇拜一直請假不上朝,這讓崇禎不太高興。

  鼇拜進門後,崇禎命太監搬了椅子,道:“坐吧。最近可好?”

  “天天修煉少林金鍾罩,身體好的很,少林的武功確實有獨到之處,隻要皇上能練出氣感,也可以修煉這套功夫。”鼇拜看著崇禎,關切道:“恕我直言,皇上精神看上去可不太好啊。”

  神宗在位時,每月逢三、六、九日上朝,早朝一月隻舉行九次,天啟帝時更是直接不上早朝,現在崇禎即位,改成了日日上早朝,快把自己累垮了。

  崇禎指著桌子上的一堆奏折,鬱悶道:“我每天上完朝就批奏折,一天隻睡幾個時辰,精神怎麽好得了?我是沒時間練功了。今天找你來,是想讓你幫我出點主意。我提的意見,總有大臣反對,沒有一條可以順利通過,你看奏折都堆成山了。”

  鼇拜道:“如果什麽事都想做到完美,那就什麽都不用做了。別聽那些大臣的,自己拿定主意就幹,就算有問題,先實施一部分看看效果,不好再停也比把事情壓著的好。真受不了那些什麽都不做的大臣。”

  崇禎笑道:“你現在都不上朝,還不是什麽都不做?”

  鼇拜苦笑道:“皇上封我這個太傅職位,太多人看我不順眼了。之前有人說我是閹黨,有人說我控製你,如果我再參與政事,肯定沒幾天就會有人說我把持朝政。如果我的建議觸動了一些人的利益,這群人還不得直接說我要謀反啊?我不上朝是自保,否則被他們抓住一點把柄,肯定群起而攻之……”

  崇禎又歎了口氣,自從他做了皇上,已變得老氣橫秋。“最近聽說你家裏住進了兩個外國人,立即就有人秘密上書說你圖謀不軌,那到底是怎麽回事?”

  鼇拜假裝生氣道:“我和徐大人是忘年交,通過他認識幾個洋人朋友。天主教會長龍民華等人希望我能說服你在京城修建教堂,請我去他們那裏看看,住在我家裏的洋人姑娘叫安娜,是葡萄牙人,那姑娘不知道怎麽看上我了,賴在我身邊不走,另一個人叫維埃裏,是安娜請來做翻譯,教她中文的。她有些本事,教了我不少關於數學的知識。我認識幾個洋人就是圖謀不軌,徐大人認識那麽多怎麽沒人彈劾他呢?”

  崇禎聽他一說,打消了所有疑慮。問道:“錦衣衛現在怎麽樣了?”

  鼇拜歎道:“紅樓損失了大量資料,沒法補齊。我已派人去各地尋找編外人員,恐怕要有幾萬人脫離錦衣衛了。”

  崇禎道:“你之前不是說過這問題了嗎?這不是你的錯。提供本章節最新手打”

  鼇拜道:“可是我們損失的不隻是人,更多是財富。紅樓是錦衣衛的根基所在,除了人員資料,曆史資料外,還有就是賬本。很多編外人員都是以商人身份在各地活動,現在紅樓被毀,這些人直接把屬於朝廷財富據為己有了,沒有資料記載,就沒法追查回來。”

  崇禎一拍龍椅,怒道:“楊衰朕一定要將你千刀萬剮”

  鼇拜倒是很想找到瘋狂,貴為上賓。“這些人”其實就是他的人。賬本在田爾耕府上有備份,田爾耕做著當皇帝的春秋大夢,也很重視財富積累,對錦衣衛了如指掌。鼇拜和蘇夢兒搜出賬本後隱瞞了朝廷。此時他們已經接收了大量商鋪,那些成了黑戶的錦衣衛很多投靠了鹽幫和黑石寨,不合作的都被掉了。

  鼇拜因此實力大增,獲得的財富是天文數字。

  諷刺的是,崇禎想治貪官,卻不知道自己麵前的就是大明第一貪官。要怪,隻能怪天啟帝對東廠和錦衣衛太過信賴,對外保密工作做的太好,知道秘密最多的錦衣四象,死了一個,另外三個抱團了,皇上也被蒙的雲裏霧裏。

  崇禎半響沒說話,道:“如果錦衣衛重建,大概需要多少錢?”

  鼇拜搖頭道:“我和蘇小姐商量過,錦衣衛再想恢複原來那種規模,全國各地從收編外人員,花費肯定很驚人,新人也不值得信賴。所以我建議暫時不要考慮再重建錦衣衛了,那將會影響國家財政。如今邊關的勢頭很好,應以遼東戰場為主。女真人已經提出求和,願意納貢給我們,隻求關外通商,不過孫大人沒有答應。”

  崇禎道:“唯一能讓我高興的也隻有邊關的局勢了。原來對付韃子這麽簡單,隻是斷了交易,堅壁清野就讓他們活不下去了……現在邊關剛穩定,還有七地上報兵部請餉。朝廷真沒有錢了。你有什麽辦法解決嗎?”

  鼇拜道:“解決這個的唯一方法,就是讓富人多繳稅,全當劫富濟貧。現在那些大臣,哪個不是家財萬貫,平時朝廷定下的官餉一年就那麽多,他們錢都是從哪裏來的?我和洋人聊天,他們說起大明,都是讚美之詞,土地多麽富饒,貿易多麽達,其實現在除了商人和官員,國家已經窮了,農民百姓更活不下去,再不反腐,遲早出大問題。”

  “可是朕一說加商稅,滿朝文武集體反對。如果我強爭商稅,他們會罵我是昏君。”崇禎說著,扭頭悄悄抹了抹眼淚,道:“連你也沒有其他辦法了嗎?”

  鼇拜覺得崇禎太可悲了,二十歲不到,背負了那麽多的壓力。身邊還沒個合格幫手。

  崇禎一臉憂慮,又道:“宣府、大同、薊州、延慶等處皆有軍餉拖欠,前線軍士萎靡,軍心動搖。幾處邊關軍餉拖欠達半年甚至一年以上,許多將士在邊關把守,形情最好的衛所都隻能拿到三成的軍餉,好多士兵一家老小都在忍饑挨餓。已經有了軍心不穩之勢,全靠將官強行彈壓,若有萬一,恐隨時有兵變之憂。那些朝臣,根本就不管這些事,他們天天就知道逼著朕銷毀《三朝要典》,我現在該怎麽辦?”

  幾年前製定的《三朝要典》是天啟欽定的史書,共二十四卷,纂輯萬曆、泰昌、天啟三朝有關梃擊、紅丸、移宮三大案的那些破事,其中最大的反派,打擊的對象,當然是號稱“清流”的東林黨人。天啟帝當時的想法就是力捧忠於自己的閹黨,打擊東林黨,所以視這本書為名著。

  現在閹黨已經被鏟除了,東林黨人重新獲得了重用。他們現在急的不是在幹出一些名堂,而是為自己洗涮罪名,進行翻案。

  想要毀掉《三朝要典》就等於否定了先皇的結論,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於是朝臣們圍繞著此書的存廢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激烈到什麽也不用幹了。

  所謂清流,根本就是一群隻在乎名聲,不幹實事,掩耳盜鈴的齷齪分子。在他們看來,麵子大於一切。其實老百姓才不管這幫大人物誰好誰壞,他們隻想吃飽飯。而那些隻顧麵子工程的大官,往往都是讓人吃不飽穿不暖的類型。在自己的崗位上都幹不好工作,自詡正義又有什麽用呢?

  鼇拜知道,如果崇禎銷毀《三朝要典》,並對相關史書進行修改,為東林黨掃清障礙,肯定是沒有好結果的。但他卻提議道:“皇上,我建議把這書銷毀吧這個問題其實已經不需要再爭論了。爭論這是隻在浪費時間,閹黨都已經鏟除了,還有很多受了牽連,做都做了,還留著這書有什麽用呢?既然已經選擇了一條路,就不要再考慮回頭,如果不銷毀,東林黨那幫死要麵子的文人也不會善罷甘休,難道朝廷不幹活,就整天爭論這個?當機立斷,然後幹其他的吧。”

  本來朝中持銷毀態度的人就占了多數,現在一聽鼇拜也表態了,崇禎馬上下定了決心。“你說的對,打擊了閹黨,又不給東林黨完全翻案,這不是自相矛盾嗎?明天我就去了結此事。銷毀後,他們應該不會再爭什麽了。”

  鼇拜陰謀得逞,心中大笑三聲。銷毀後不會在爭?崇禎現在依舊對東林黨的危害認識不清,銷毀《三朝要典》,隻會使官員們的注意力都轉移到政治清算上來,這麽做不可能取得廣泛共識,隻會讓東林黨高興,造成進一步人心渙散。

  你一上台,就把先皇的一切都否定了,怎麽可能沒有反對意見?東林黨稍微出點事情,還會有人想給閹黨翻案的,你們就慢慢翻吧,一直翻到我準備妥當,把你們一網打盡為止。

  人心不穩,誰還會注意鼇拜在山西、張家口幹什麽呢?

  在崇禎看來,卻是解決了一個煩心的問題,又說道:“再說軍餉吧,快想個辦法。很多托太久了,錢也遲遲湊不起來。”

  崇禎卻沒想到,造成這個局麵,還是黨爭。如今的內閣府李國普,隨著朝廷對魏黨清算力度加大,日子越難過,他平日時時刻刻留意著底下的人,生怕有人暗中使壞,搶去了他輔的寶座,所以對幾位大臣處處壓製,事事掣肘。戶部尚書是他的人,一提到撥付欠餉,就頂著、拖著不辦。宣府,薊州等地是重要軍防之地,也照拖不誤。幸好八旗軍人少,戰鬥力不行,要是和大明實力相當,借著兵變打進中原,直接就亡國了。打擊政敵比打擊外族還重要,明朝的大臣就是這麽牛b。

  鼇拜問道:“欠餉總共加起來有多少了?”

  崇禎看起來都想用腦袋撞牆,輕道:“一百三十萬兩。”

  鼇拜激動了……尼瑪這群不打仗的兵吃的不是飯,是能量塊啊。大明養了些變形金剛嗎?如果他是皇帝,毫不猶豫就裁軍,隻留精銳,讓其他人退伍開荒種地去,自己養活自己。他皺眉道:“大臣們都怎麽說的?”

  崇禎搖頭道:“還是增加遼餉。”

  “那其他稅就不能加嗎?比如鹽稅?”鼇拜提議道。反正鹽幫是搞私鹽的,收不到他們頭上,無所謂。

  崇禎無奈道:“朝臣上疏說江淮鹽商這兩年虧本,今年的稅收隻有兩百萬貫,還怎麽加稅?”

  鼇拜聽蘇夢兒說過,江淮官商也搭賣私鹽,魏忠賢一垮台尤其嚴重,私鹽的數量一下變成了鹽引數量的幾百倍,暴利壟斷的情況下還敢說虧錢交不起稅,皇帝還信,這真是大明特色。

  鼇拜站了起來,激動道:“兩百萬貫,這你也信?那些鹽商的房子隻怕都是金子蓋的了”

  以史為鏡可知興衰。馬克思說:有些人是沒有祖國的。其實不隻是沒有祖國,為了錢連祖宗都能不要。

  崇禎不知道說什麽好,輕道:“你是說,並不是虧錢,而是江淮官商都貪汙了?”

  “我就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皇上你見過大明百姓沒鹽吃嗎?這兩年既然大家都有鹽吃,那就是從來沒有斷過貨,沒有停止過買賣。既然買賣和以前一樣多,怎麽會沒錢呢?稅怎麽會比以前少了呢?皇上如果信的過我,我舉薦幾個人去收鹽稅,管理江淮鹽商,如果不能提高稅收,我提頭來見”鼇拜一拍胸脯,正氣凜然道。

  崇禎一聽能增加稅收,笑道:“你說真的?你準備怎麽做?”

  “當然是先派錦衣衛把那些負責這個貪官家給抄了抄了這些人的家,肯定有不少錢,正好做軍餉補那些拖欠的窟窿。(一半是我的)這時候不狠一點,其他地方也都學著上疏說虧損,以後哪還有稅收?”鼇拜一本正經道:“我其實也沒很信得過的人,用我的嶽父、叔叔可以嗎?他們來京時皇上也見過,都是武將出身,性格豪爽。我誓他們不會把錢收進自己腰包的(錢當然是會進我腰包,他們給我打工而已)”

  崇禎一拍椅子道:“好,朕賜你尚方寶劍,收鹽稅的事情就交給你來辦了”

  !--如果不是某章的最後一頁-->

  !--end-->

  !--如果是某章的最後一頁-->。。

  最新最快章節,請登陸\(o)/諾書網_o~!,閱讀是一種享受,建議您收藏。

  uc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