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時刻準備著
作者:兔來割草      更新:2020-11-27 07:54      字數:3154
  至始至終,鼇拜也沒能見到金庸大俠推崇的傳奇將領長什麽模樣,不過這都無所謂了。庫>

  派去嵩山的錦衣衛已返回了京城,報告說少林寺確有很多高手,不過高深的功夫是不外傳的,秘籍帶不回來,如果想要學功夫,鼇拜必須親自上嵩山。

  邊關危機已除,這裏沒他什麽事了,他去見了魏忠賢一麵,以提高自己本領為由,請了兩個月假,準備去少林。他的職位本就是閑職,魏忠賢自然答應的很痛快。

  這時去少林,是一舉兩得的。

  鼇拜知道,按照曆史發展進程,天啟帝近期很可能會病死,京城將變成一個是非之地。朱由檢恐怕會和閹黨決裂,他留在這裏,夾在雙方中間,地位非常尷尬。替閹黨說好話的話,會得罪那些文臣,如果不替閹黨說話,閹黨又會看他不順眼,算計他就糟了。左右為難,怎麽都不討好。

  去少林寺待上一段時間,等天啟帝死了,自然有人去嵩山通知他,路途遙遠,等他接到了通知趕回來,怎麽也得耽誤十幾天,早就大局已定了。他置身事外,誰也怪不到他。

  沒人能想到鼇拜是故意躲出去的,還有比這更理想的情況嗎?他要在嵩山上遠遠的坐山觀虎鬥,時刻準備著。

  準備什麽?來中原半年多了,鼇拜一直有謀逆之心,卻沒建立自己的私軍。他很清楚現在不是時候,做什麽都是徒勞,他要等天時地利人和。

  兵法講究這三點,謀反同樣如此。

  金國在邊關持續騷擾,雖然在關外修城浪費了很多軍餉,但明朝國庫還沒有虧空,老百姓也沒有造反。他們還沒到吃不上飯的地步,有幾個地方嚴重一些,也隻是落草當了強盜而已,成不了氣候。

  鼇拜翻看了錦衣衛相關資料,近幾年國內唯一稱的上“民變”的隻有蘇州一次。去年三月,因周順昌事件,蘇州士民十分憤怒,齊呼冤枉,一時道路為之堵塞。到宣讀捕人公文時,蘇州士民不期而集者數萬人。但那一次並不是武裝起義,很快就平息了。重大的起義都是在崇禎繼位以後發生的。

  這可不是說魏忠賢是一代名臣,他掌權的時候讓天下太平了,鼇拜也了解了一些隱患,這些隱患都是從萬曆時期就開始積累的,到現在已經非常嚴重。

  這隱患,是朝廷欠下了大量的軍餉。明朝各鎮士兵、軍官都依靠月餉生活,一個月不發餉,其生活來源就會發生困難。而朝廷的邊餉,主要有銀和京運銀兩項,邊軍各鎮主要依此為生。

  資料記載,從萬曆三十八年至天啟七年十八年中,僅京運銀一項,朝廷累計拖欠各鎮多達九百多萬兩白銀。至今年,拖欠數到了驚人的地步。這些邊餉無法如額到位,拖欠十分嚴重。

  由於朝廷拖欠,士兵根本無法如期領餉,怨聲載道。天啟年間,像固原、延綏、寧夏三鎮,經常是數月無餉,經年無餉。像邊遠諸堡,甚至有三年領不到餉的。

  這些都不是起兵的好地方,但想要拉攏這幫快餓死的士兵很容易,鼇拜隻要做點“雪中送炭”的事情,將來要煽動他們造反也不難。

  地利,鼇拜已經有了。要奪天下,還有比在京城內部發動政變更方便的嗎?如果不是為了渾水摸魚,他才不願跑到朝廷來當官。他的計劃古今中外也很難找出第二個。

  他和崇禎暫時做朋友,是想借著皇權,試驗自己的一些現代主張能否實施,實施後效果如何,他要摸清楚老百姓喜歡什麽,地主喜歡什麽,商人喜歡什麽,最後把這些東西一中和,弄出一套大家都能接受的東西,定能得到各方支持。在他對治理國家做到心中有數之前,不急於行動。在試驗的過程中,如果惹的誰不高興了,他隻要說一句話“都是皇上讓我這麽做的”,就能把責任推出去了。小人自然崇禎來當,英雄他來!

  等到天下百姓隻知“黃鵬”不知崇禎,是為人和。他順勢起兵,大明怎能不亡?

  前世金國走了大運,在李自成和明軍大戰之後當了“黃雀”。鼇拜也著重把金國的因素考慮在內。他既要謀朝篡位,還不能讓大明因內鬥傷了元氣,這樣金國就別想撿漏。

  隻要手中有兵,鼇拜並不把皇太極放在眼裏。他對女真人的行動方式了如指掌,在中原對上皇太極,他有九成把握打贏。如果不是還需要金國牽製,他隻要畫張地圖,描述一下八旗守軍的布軍地點,找滿桂這樣的猛將領軍十萬打過去,幾個月前可能金國已經被打殘了。這樣的機會,還有很多。

  寧錦之戰後,戰爭的格局已經發生了重大改變。少了朝鮮的資助,毛文龍的部隊很難掀起風浪了,不餓死在那邊就算不錯。蒙古看到朝鮮被攻打,明朝坐視不理,心態上肯定也會發生變化。加上寧錦之戰,八旗軍剛打完朝鮮,立即和明軍幹了一架,奪了十七城,展示了武力,蒙古很多部落可能會選擇和金國站到一起。

  如此一來,金國的實力有可能得到加強。他們變強一點,對鼇拜來說,同樣是件好事。邊關戰局壓力倍增,老百姓就會加稅,隻要加稅加到活不下去,他們就會起義。否則無論幹什麽,他們都隻是圍觀。百姓起義了,鼇拜就能建立勢力。

  而且,隻有金國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謹慎的皇太極才敢帶兵打到中原來,隻要他來了,鼇拜就讓他有去無回。

  就去少林的事,鼇拜和家人商議了一番。鳳凰的小腹隆起已經很明顯,這時候他要出遠門,海藍珠有些不高興,反對道:“你為什麽非要這個時候走呢,孩子出生的時候你要不在家怎麽辦啊?”

  “親愛的,我最多兩個月就會趕回來的,因為信王的關係,現在幾方勢力都想拉攏我,我留在京城,真是一個頭兩個大。我武藝很久沒有進步了,等孩子出生,我做了父親更不能到處亂跑,到時就沒空再去少林了。”

  現在鼇拜成了紅人,閹黨、東林黨、浙黨等人三天兩頭宴請他。一些想出人頭地又苦無門路的人,更是花錢送禮,想方設法的巴結他。有的人甚至跑到何府都想耍賴,硬要讓他把禮收下,不辦事沒關係。

  鼇拜不知道用什麽詞匯來形容這個時代一些封建的人。很奇怪,也很矛盾。

  這些人總喜歡和自己平等的人過不去,他們互相攀比,互相仇視,一有機會,就想給對方找點麻煩,下個“絆腿”。說著些人壞吧?偏偏他們對壓迫著自己的那些官員很好,極力的阿諛奉承,竭盡全力的討好。

  鼇拜覺得貪官該死,行賄者更該罪加一等,因為很多貪官都是那些行賄者慣出來的。但這樣的論調在明末並不適用,行賄是沒辦法的事……有誰願意送禮?想混口飯吃,過年過節不給上司送點什麽,已經行不通了。你不送禮,旁人也不會說你清高,隻會說你呆。明朝已經腐朽到了骨子裏,根本不是一般的方法可以整治過來的。

  不容易,所以鼇拜更要努力。他最欣賞的,就是那種有點呆的人,比如哈日查蓋。

  說通了三位夫人,他去找了這位首徒。這次他想帶哈日查蓋一起去。這小子太厲害了,不但力氣大,而且學功夫特別快,萬中無一。他甚至懷疑不出幾年,哈日查蓋就會青出於藍超過他。一起去少林,讓他學了新功夫多個強力打手。鼇拜很清楚,在同一起跑線上開始學功夫,哈日查蓋的悟性比自己更高。

  隻是半年時間,哈日查蓋就已經能勝梁彬了。最近兩人切磋了一次,哈日查蓋自從學了鼇拜那套防禦為主的刀法,練的頗有成就。兩把腰刀在手,防的水泄不通。鼇拜看著都覺得心驚。舞的興起時,拿火槍打他搞不好都能防住。

  殺手瘋狂沒再出現過,鼇拜感覺還是謹慎點好,出門後萬一碰上瘋狂,二對一未必就沒有勝算。叫哈日查蓋一起,也是出於這種考慮。

  “黑鷹,跟我去趟少林寺學功夫,大概要去兩個月,我們明天就出發,你準備一下吧。”

  哈日查蓋,在蒙古語是“鷹”的意思,因為他黑,何府的人都習慣稱呼他為“黑鷹”。名字反而沒人叫了。

  哈日查蓋揉了揉鼻子,嬉皮笑臉道:“師傅……”

  “有什麽話就說,有問題嗎?”

  哈日查蓋輕道:“有,可不可以不去?”

  鼇拜汗道:“不行。我知道你和石榴關係好,等練好功夫回來,我幫你們兩人說媒,讓你們成親怎麽樣?”

  這兩人整天在一起,早就有感情了,別人的事情石榴喜歡到處宣傳,自己的事卻一直保密,還是海藍珠和鳳凰看出了端倪。鼇拜早就想當這個媒人了。

  “真的,那我這就去收拾。”哈日查蓋大喜,屁顛屁顛的跑回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