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錦衣四象
作者:兔來割草      更新:2020-11-27 07:54      字數:3234
  鼇拜雙手接過,隻見正麵刻著“錦衣衛”,背麵也有兩個字——“玄武”!

  明熹宗輕道:“錦衣衛有四大高手,以四象命名,有人測試了你的本領,確信你夠資格,所以朕決定授予你這個代號。[](p;試過我的本領的隻有梁彬,看來梁彬是錦衣衛的人,天靈山上那棟閣樓,也許是錦衣衛的一個根據地。鼇拜猜測著,將令牌收入懷中口袋。

  “四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源於中國古代的星宿信仰。在二十八宿中,四象用來劃分天上的星星,也稱四神、四靈。

  玄武是龜和蛇組成的一種靈物,鼇則是龍頭龜背麒麟尾的合體龍,這個稱號剛好和他的名字有關聯,他很喜歡。

  明熹宗笑道:“黃鵬,晉商之事,魏公公向朕詳細匯報了,他認為你可以參與這件事,你願意為朕分憂嗎?”

  鼇拜大聲道:“微臣義不容辭。晉商的行徑,嚴重損害了我大明的利益,應當盡快查處。”

  明熹宗笑道:“晉商的事情就交給你去辦,你要盡快熟悉錦衣衛的事務。”

  “遵命。”鼇拜應道。

  要想管晉商的事,就不能待在京城,要去山西看看。他輕道:“皇上,微臣還有一事啟奏。”

  “說吧。”

  鼇拜微笑道:“微臣已經定好了婚期,就在幾天後,想請幾天假先完婚再到錦衣衛那裏報道。”

  明熹宗笑道:“這個不用向我請示,朕不管你用什麽方法解決晉商的事,隻要有了結果,向我匯報就行了。”

  國家出了這麽大的事,身為皇上一點都不關心,全派給手下去做。國家讓這樣的人做主,真是悲劇。要說魏忠賢幹涉朝政,獨攬大權,確實如此。可是有這麽個皇帝,魏忠賢不幹涉朝政,朝廷怕是沒人管了,難道讓外麵的大臣說了算?那要是不為自己的親戚們謀點福利,就太傻了。

  鼇拜陪明熹宗在船上待了一個時辰,詳細講述了自己那些編造出來的經曆。

  聽他說完,明熹宗歎道:“你也是平民出身,身上沒有那麽多驕縱之氣,這很好,以後要多幫幫魏公公。[>

  鼇拜點頭稱是。

  明熹宗看著湖麵,輕道:“今年春天的時候,朕不慎落水,魏公公不會遊泳也不顧一切地跳進水裏救朕,幾乎搭上了性命。有些大臣居然還想治他的罪,還說是為朕著想,魏公公怎麽可能害朕呢?”

  原來還有這麽一出。皇上的身體不好,怕是這個原因了。鼇拜心中一歎,看來魏忠賢對於皇上確實忠心耿耿,連命都可以不要,也正是由於這種忠心才讓他得到了完全的信任。

  過了一會兒,皇上想讓妃子單獨相陪,鼇拜和魏忠賢一起告退。

  乘坐小船回到岸上,鼇拜笑道:“九千歲,要舉薦我怎麽也不說一聲,嚇了我一跳。”

  剛才當著皇上的麵叫魏公公,現在就改口九千歲,這小子很上道啊。魏忠賢笑道:“咱家想了又想,你如果沒個官職,太浪費人才。在錦衣衛中你雖然是副職,但指揮使田爾耕也是我的義子,都是自家人。你有什麽想法,直接找他商量就行。”

  鼇拜心中苦笑,自己竟和魏忠賢成了一家人。在來北京之前,這種事他做夢也沒想過。他看著魏忠賢,微笑道:“我以前沒當過官,如果做不好,九千歲可別怪我。”

  魏忠賢笑道:“咱家看你是個果敢的人,膽子也大,很像以前的我,就不要謙虛了。一個人本事大小絕不是看他讀了幾年書,能寫幾篇好文章,而是能不能看清形勢,敢作敢當。當年咱家根本不識字,照樣接受了司禮監秉筆的任命。那時我讓別人講解奏折,翻譯成白話,然後再讓人把我的命令翻成文言,用朱筆書寫在奏折上。為了完成任務,我早上一起床就聽奏折,然後說自己的意見,往往一幹就是一天。後來我不但完成了皇上交代的任務,還學到了很多東西,也會寫字了。你年紀輕輕,能文能武,肯定大有前途。”

  “九千歲說的是。”鼇拜又問道:“錦衣四象,玄武的位置難道以前是空缺的嗎?”

  魏忠賢臉色一變,停了下來,輕聲道:“當然不是空缺的。有件事你不要傳出去。其實皇上落水那次,是遇到了刺殺,前任玄武護駕被殺了。”

  刺殺皇上?誰這麽大膽子?他剛才就覺得奇怪,明熹宗有這麽多人護著,怎麽會平白無故掉進水裏,如果是遇刺,慌張落水就能理解了。

  “竟然有這種事,刺客是什麽人找的?”

  魏忠賢苦笑道:“不知道。”

  “不知道?”

  “對,那人武功極高,殺出了重圍。錦衣衛也追查不到他的身份,他們分析也許是綠林第一殺手,無名無姓,有個綽號叫瘋狂。”

  在京城刺殺皇上,確實夠瘋狂。鼇拜歎道:“朝廷這麽多高手,居然抓不住一個人。”

  “所以需要招攬你這種高手啊,誰也說不準那人會不會再來。當時咱家也差點被殺,幸好……”魏忠賢心有餘悸,說了一半打住。

  鼇拜狂汗。你不是想說幸好跳到了水裏吧?你丫其實不是去救皇上,而是逃命啊?你在水裏拉著皇上,是把皇上當救生圈了吧?看魏忠賢尷尬的表情,真有這種可能。

  對於錦衣衛的情況,魏忠賢沒說太多,讓他直接去找梁彬。梁彬是四象中的白虎,和他平級。

  回到家後,鼇拜把錦衣衛的令牌給眾人一看,何家一片歡騰。從三品,是很大的官,而且錦衣衛是有實權的。

  姚建國笑道:“太好了,黃鵬,我還沒見過誰升職這麽快。”

  鼇拜不以為然,笑道:“不過我做了錦衣衛,就有的忙了。和芊羽完婚後,我得去處理晉商的事情,怕是要離開京城一段時間。”

  何如寵道:“沒關係,家庭固然重要,男人也不能沒有事業。你放手去幹,早日立功。”

  人們都是以當官為榮,眾人都表示支持,他能在官場站穩腳跟,以後的日子才能更好過。他也很有幹勁,在金國的時候,沒法建立自己的勢力。他可以玩,願意混。但是現在,他已經脫離了控製,該為自己的將來努力了。

  孫承宗也在何府做客,聽說了皇上要打擊晉商後,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道:“沒想到魏忠賢真的聽了你的建議,看來是年輕人的時代了。可我始終想不通,魏忠賢為什麽會對你這麽好。”

  鼇拜笑道:“我給魏公公提了一些意見,勸他明哲保身。還有就是我讚同他的一項政見,比較談得來。”

  孫承宗對為魏忠賢的厭惡無法扭轉,皺眉道:“你讚同他什麽呢?”

  鼇拜輕道:“是稅收的問題。孫爺爺,東林黨提出增加遼餉,還想給南方商人減稅。這樣一來,北方的百姓會活的更辛苦,活都快活不下去了,哪還有心思打仗呢?南方富饒,又沒戰亂,商人賺那麽多錢,國家有難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多交稅呢?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當年萬曆皇帝想方設法斂財,才有了三大征的勝利。如果商人不加稅,百姓卻加重負擔。一旦遇到天災,財政一定會出問題。如果無法賑災,百姓活不下去,還可能出現民變。”

  如果商人減稅,那些官商一體的人,都會賺的盤滿缽滿,但是國家會變成什麽樣,誰也不敢說。孫承宗歎了口氣。“可是魏忠賢貪汙受賄,提拔了一群沒有參加科舉考試的市井之人為官,這成何體統?”

  “這個……孫爺爺,我應該也算沒有參加科舉考試的市井之人吧?”鼇拜撓了撓頭,笑道:“沒參加考試的人,未必不是人才。我覺得讓我考科舉的話,隻怕考到老也不會中的。”

  孫承宗又被他駁的說不出話來。歎道:“唉,你為什麽相信魏忠賢,卻不信東林黨人呢?”

  鼇拜正色道:“孫爺爺,如果是你這樣為國為民著想的英雄,我肯定深信不疑。但東林黨人都像你這樣正派嗎?他們難道就沒有貪官?現在很多人為了一己私欲,無惡不作。連邊關一個看門的小兵,都大肆斂財。難道這些貪官都是魏公公的人?如今官場已經很了,若是朝廷再繼續無謂的黨爭,也可能對大明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想要國強民安,先就要有錢,要讓國庫充盈,不管用什麽方法。萬曆皇帝的做法我是完全讚同的,他一人受非議,卻保了大明江山無憂。同樣,如果朝中沒有一個魏公公這樣的人,大家天天政見不合,黨政不斷,國家怎麽強的起來?魏公公也許貪財了點,但他為皇上辦事,不能說一點貢獻沒有啊。”

  現在的東林黨人,確實不像從前剛建立時那樣清廉了,其中也有很多貪贓枉法者,想到這裏,孫承宗點了點頭。“黃鵬,我說不過你。你的腦子很靈活,說的也有一定道理。我隻希望你不要受人影響,一定要做個清官。”

  鼇拜點了點頭,受影響?我可是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鼇少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