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孔氏的謀算
作者:狂妄之龍      更新:2020-11-20 00:00      字數:2362
  1644年春,大順的亂兵已經基本得到了安排。

  被強行征調的,則安排與其家人回到故鄉,並給予一定的生活物資和三個月的口糧;對於原本的正規軍,則進行嚴格的篩選,合格的補充到共和國陸軍序列,不合格但年富力盛且無家可歸的征調為工程軍團,年齡不足或者過大的,則安排退役或者再就業;對於淪為賊寇或者流寇的,惡首堅決處決,從犯給予勞動教育。

  大順各地缺乏的物資,由共和國各地迅速運輸補給,尤其是各地糧食被嚴格限製價格,使得被征糧征得百姓們幾乎買不起糧的地區,總算又迅速獲得了穩定。

  所有人都對共和國歌功頌德,老百姓們打心底認為,共和國才是真正的華夏正統,當之無愧。

  而這些人裏麵,自然不包括殘存的一些仕子與家族。

  風流才子錢謙益顛沛流離了大半個華夏,先是遭到了滅族,然後打算去北京考公務員碰碰運氣,結果讓他吐血的是,他的年齡已經到達六十歲,不符合報考資格。新的改革之後,大明的公務員考試隻招募三十五歲以下的公民,說到底就是為了避免這種活到老考到老的老頑固。

  再說,年紀那麽大的一個老家夥,就算從底層開始做起他拚得過年輕人?能夠忍受年輕領導的職責?不管是為了國家著想,還是為了考生著想,這個製度製定了自然就要嚴格執行下去。

  錢謙益在大明失意,但又不想回到故鄉,索性留在了大明,辦了份報紙,名曰《士林報》。

  說是士人交流文化的所在,實際上卻是傳播帝王學說,鼓動一切回到大明崇禎初年時期的報紙。當時大明對報紙的管理沒有那麽嚴格,所以還給他辦了下去。

  眼看共和國得到了天下,錢謙益的心思又開始活絡起來。

  他的年紀或許已經太大不能勝任官職,但若是能夠把筆杆子搞好,說不得就可以操縱輿論,進而影響到國會。到時候當一個無冕的帝皇也算是個不錯的結果。

  不得不說,每個時代都有遺老遺少,尤其紮根華夏千年的世家文人階級。比起大順的狠辣,大明和共和國對士人的態度相對比較友好,但友好不代表世家就會買單。

  共和國和大明侵占了他們的利益,破壞了他們的根本利益,最重要的是大破了他們對知識的壟斷。

  年輕一代,尤其是庶出的或許可以買單,這是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的無奈之舉。但是大部分的嫡係子弟,都隻是默默的把怨念埋藏在心裏,這可不是僅僅獲得些工廠,賺了點錢就可以彌補的。

  畢竟高高在上的家族,就算沒有被打落凡塵,也開始變得一文不值,這樣的打擊比抄家滅族還要讓他們痛恨。

  於是,不少人都加入到了《士林報》的陣營裏麵,試著與錢謙益一起,用口誅筆伐來改變這個世界。至於那些更老的世家,則是默默隱藏在身後看戲,一方麵伺機而動充當著牆頭草,一方麵也在默默的總結經驗,方便下次給予更致命的一擊。

  這一天,在《士林報》的總部,來了一位神秘的客人。

  這位客人提前派了小廝來預約,然後在一個夜晚,在幾個人的護送下,小心翼翼的通過特殊渠道進入了《士林報》編輯部的總編室。錢謙益此刻就在這裏,等候著客人的到來。

  “共和國的番子無處不在,隻能用這種方法見麵,還望牧齋先生請勿見怪!”神秘客人掀開了包的緊緊的披風,露出了一張俊俏的臉蛋。

  “孔家身份特殊,謹慎點也是好的。”錢謙益自然不敢得罪這群老祖宗。

  山東孔家,那可是衍聖公的後裔。曆朝曆代或許沒有長存的世家,但絕對不會虧待了孔家。畢竟在一個獨尊儒術的時代裏,孔家這個孔老二的後世子孫就如同一堵牆,擋在君主們的麵前,讓他們束手束腳。

  哪怕哪個帝皇看不爽他們,也沒辦法滅了他們,隻能想辦法安排旁係繼承。甚至滿清時期,滿人對所有漢人刻薄,也沒辦法對孔家刻薄,隻因為其在漢人,尤其是漢人士人之中的特殊地位。

  “如今的孔家也沒有昔日那麽光鮮了,共和國並不尊孔,或者說對待孔孟已經沒有了以往帝國的寬容。我們孔家如今也不得不涉及商賈之道,搞得滿身銅臭……”來者自嘲道。

  “這點還請孔家放心,儒家對華夏意味深遠,共和國皇帝之前一直在征戰四方,看不見也就罷了。如今天下一統,已經沒有戰鬥的必要,如此孔家的價值才真正凸顯了出來。就算他看不見,我們《士林報》也會讓他了解到的。”錢謙益好歹也是孔門子弟,自然要出麵安慰的。

  再說,若是讓張弘斌尊孔,甚至恢複孔子的地位,那未嚐不能看做是《士林報》的勝利。如此一步步下去,比能夠讓一切回到正軌。說不得,到時候自己以古稀之年出任內閣首府……想想還有點小激動的。

  “簡單的口誅筆伐沒什麽意義,實際上我們孔家已經有所安排。聽聞陛下很快要東巡,而且要在泰山吉田封禪,到時候就是我孔家動作之時。還是為了能夠擴大輿論,還望牧齋先生能夠多多配合配合!”來者顯然沒有把錢謙益放在在眼裏。

  實際上誰都看得出來,《士林報》如今也是暫時沒有被取締,主要是共和國對新地盤的吸收重點沒有放在這一塊。但隻怕《士林報》已經開始收到了番子的監控了,被取締也不過是遲早的時候。如今他過來,不過是讓這份報紙,發揮它最後的餘熱罷了。

  “這個……不知道我該如何配合?”錢謙益心裏有點不爽,對這家夥的態度非常不滿意。

  但他也不好發作,正因為此刻的確需要孔家這個牌坊作為帶動一下《士林報的》的影響力。

  “為了不泄露天機,具體計劃會在陛下祭天前送達。不過在此之前,還需要牧齋先生先提前造勢,具體的方案在此!”來者小心翼翼的拿出一份方案,遞給了錢謙益。

  沒有直說,那是怕有人偷聽。

  “這……孔家所謀不小啊!”錢謙益隻是看了一眼這份計劃書,就似乎意識到了什麽。

  “這不僅關乎孔家地位,也關乎《士林報》提倡的觀點是否可以得到落實,相信這是一份雙贏的計劃。”來者完全不怕錢謙益不答應,實際上他的確沒有拒絕的可能性。

  “這……老夫明白了!”錢謙益也明白這個道理,簡單掙紮了一下,也就答應了下來。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