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
作者:狂妄之龍      更新:2020-11-20 00:00      字數:3685
  哪怕是李自成,都沒有想到,共和國換屆還沒有滿一年,就開始發動了總決戰。

  不管是李自成還是宋獻策,按照他們多年來對共和國的研究,主要是針對張弘斌的研究發現,張弘斌對華夏同胞有著天然的護短性,同時也非常珍惜同胞。若可以,是不會輕易發動內戰,若是發動,必然是一擊必殺,最大限度的減少同胞的傷亡。

  所以,這次所謂的決戰,就存在了不合理的地方。

  一則,若是局部戰爭,李自成或許還會顧慮一二,但若是決戰他便可以隨時調動各三百到五百萬的大軍,四麵八方出擊,哪怕是用人命也要堆出一場勝利。最重要的是,若是這三百萬人采用的是散兵出擊的策略,以非常鬆散的陣型發動突擊,那麽火炮的殺傷力也就會被一定限度的削弱,至少可以確保後麵更多的人,衝到邊防陣地,對裏麵的敵軍進行敢死突擊。

  二則,共和國才剛剛經曆換屆,聽說不少文臣將領退休之後,離開了共和國,乘船去了美洲和越王島,局部去了緬甸行省。扣除三四個進入了所謂的顧問團,其他的基本上都各奔東西了。

  新上來的,基本上戰鬥經驗就比第一代的要差上許多,而且剛剛上位總需要好好適應自己的兵才行。這樣的情況下,沒有一年兩年隻怕都還沒辦法形成良好的戰鬥力,然而偏偏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方發動了最終決戰。

  這讓李自成有點不適應,總覺得哪裏不對勁。

  但是,麵對四麵八方開始集結的部隊,他也不得不立刻抓緊時間調集人手進行防禦。

  最重要的是,發動輿論,強製征兵,進行戰時訓練的同時,用戰士的家人威脅戰士不要命的加入戰鬥。人總是有感情的,聽著家人說“不要管我”之類的話,就算在軟弱無能的男人,都得被逼得雄起。

  “陛下,已經征兵了二百萬,但是我們的國庫存糧非常有限,最多隻能支撐五個月的用度!若是繼續征兵的話,很有可能堅持不到一個多月!”軍部部長馬守應在經曆了一個月的征兵之後,焦急的前來稟報。

  “我們江南一直都是魚米之鄉,稻米由於引進了共和國的技術,甚至可以一年三熟,為什麽反而沒有糧食了?”李自成有點不滿的看著馬守應,言下之意是在問有沒有貪汙了。

  “陛下,如今是戰時,而且他們還要進行戰時訓練,軍糧必然是需要雙份的。我們的肉食有限,最近又是休漁期,根本沒有魚肉補充。以前還好,都是在共和國那裏購買,但如今戰爭時期,對方不提供任何貨物!我們目前處於被對方合圍的狀態,根本沒有任何別的勢力還能夠為我們提供軍糧啊!”馬守應也是苦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這樣好了,五十萬精銳繼續戰時訓練,其他的進行短暫的軍訓,主要讓他們懂得遵守軍規和指揮就好。”李自成暫時也沒有辦法,隻能從戰士們的嘴巴裏摳糧食。

  “陛下,給屬下十萬兩白銀,屬下或許可以弄到一批糧食,最重要的是說不定還能夠弄到一批軍火。”宋獻策想了想,上前稟報道。

  “愛卿計將安出?”李自成立刻來了興致。

  “這個必須要保密,否則計劃就不靈了。但屬下可以保證,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弄到一批糧食和肉食。運氣好的話,可以弄到一批軍火,如今隻能那麽說了。”宋獻策告罪道。

  “許了!那,我若是給你二十萬兩白銀,是否可以多弄一些?”李自成似乎想到了什麽。

  “很抱歉,就算是微臣的路子,隻怕也很難保證把這十萬兩都花出去,更別說繼續花更多的銀子買糧食了。”宋獻策歎了口氣,被合圍又沒有別的盟友,他能夠走的路子真的很窄。

  “那好吧,其他的我想想辦法……”李自成聽聞也是無奈。

  “陛下,其實在我們的勢力裏麵,依然有不少世家大族偷偷買有武器備用的,我們可以花錢贖買這些武器,哪怕是最垃圾的武器,武裝給敢死隊,多少也可以提升一些戰鬥力。最重要的是,世家大族們隨著我們的統治又慢慢富裕了起來,他們的私庫裏麵應該也存放著不少的糧食,若是他們不賣火器給我們的話,那麽我們也有借口抄了他們的家不是?”馬守應卻是想到了別的東西。

  “老回回,你是不是老糊塗了?”李自成卻是板起了臉,“那些不屬於我們的勢力,我們早在之前和大明決戰的時候,就已經清理幹淨。剩下的基本上都是依附我們才能夠壯大起來的勢力。他們的人在我們這裏盤根錯節的,和我們有著密切的關係,這個時候你動他們,豈非亂我軍心?”

  馬守應有點惶恐,生怕李自成借機殺他。

  卻不想李自成摸了摸胡子,略微思考了一下說道“不過國難當頭,他們若是不出點力氣也不是意思。要知道唇亡齒寒,若是一點表現都沒有,我都要懷疑他們會不會在敵人到來的時候舉手投降了。而且我們的人盡數出動,若是他們在背後拿著武器作亂那也是很不好的事情。這樣好了,按照高出市場價20的價格,從他們的手上購買武器。同時告訴他們,希望他們能夠出售一批糧食給我們,若是不答應……也別抄家了,拿走50的財產和糧食就好,算是罰款。”

  馬守應大汗,暗道這不是五十步笑百步麽?

  但他還是不得不拱手高呼“陛下英明!”

  “下去吧!如今戰況一觸即發,辦事小心點。”李自成很滿意馬守應的奉承,揮了揮手示意他可以離開了。

  宋獻策回到家中,立刻派人聯係了自己相熟的三個商隊的會長。

  這些商會都有一個共同點,一則他宋獻策在裏麵也有股份,而且知道了許多隱秘的交易資料。二則,這些商會都和共和國有聯係,可以有秘密的渠道,在海上走私一部分貨物。是的,現在雙方開展,但商會的那些走私密道,基本上都還在暗地下,故而若是運用得好,或許還能夠花更多的錢,在共和國走私一批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說起商品,宋獻策就覺得鬱悶。

  比如現在,要說商品很多人首先就會想到共和國的商品。他們那裏的布匹似乎更加的細密柔軟,他們那裏的稻米更加的綿軟噴香,他們那裏的火器更加具有威力,他們那裏有許許多多自己沒有的特產,他們那裏……太多太多了,已經算不過來了。

  這也就使得,市麵上的許多商品,主要都是來自共和國。所謂的工坊,基本上都有共和國的分子,對方用技術入股,表示若沒有股份,不僅沒有技術,而且也不會允許對方出售這種商品。

  共和國的商會非常的團結,所以隻要一家不答應,那麽其他家也不會答應,而且開價也會更高。

  故而,如今說大順帝國本體的商業情況,其實基本上已經被共和國所壟斷,本土的產品幾乎沒有,更多的不是代售就是代工。通過大順帝國這裏更廉價的勞動力進行生產之後,在本土進行高價出售,最後又賺取大量的銀錢回共和國。哪怕是支付了稅費,實際上共和國依然非常瘋狂的,在掠奪大順帝國的財富。

  奈何,別說宋獻策,就算是其他所有的文臣武將,都沒辦法處理這樣問題。甚至於,有些還對此沒有覺察。

  究其原因,就是本土的技術跟不上,別人更喜歡更好的商品,而且共和國的商品已經打出了信譽,打出了名氣,所以除非強製執行,否則本土品牌根本賣出去。最重要的是,若是強製執行的話,對方可以立刻斷掉一些高端的原材料,到時會鬱悶的還是大順帝國,不僅沒辦法生產這些商品,同時還要麵臨失業者的憤怒。

  所以宋獻策心裏很明白,說是雙方還沒有開戰,其實大順帝國很早就淪陷了。

  當晚,宋獻策就走私的事情進行洽談,對方也沒有獅子大開口,不過50的漲價也是必然。畢竟如今是戰時,誰也不知道自己的走私過程之中,會不會被對方的軍艦發展,進而來上一炮什麽的。最重要的是,這個走私渠道一旦被發現,那麽對於這些商家來說,也是一筆很重大的損失。

  宋獻策自然應允,十萬兩白銀直接調撥了過去。本來他很早以前是打算用紙幣來支付的,奈何走私商人表示,走私必須要用金屬貨幣才能夠支付,否則的話共和國那邊不收。若非是看上了大順帝國的金屬貨幣,別人何必冒險走私?

  以至於,大順帝國的金屬貨幣正在不斷枯竭,同時隨著共和國的銀行越來越多,李自成甚至想要發行自己的貨幣都不行。如今滿大街都在使用共和國的紙幣,這讓李自成也徒呼奈何。

  次日,商人帶著十萬兩白銀出發了,約定五天內必然會有答複。

  但僅第二天,大順帝國又出現了一件讓人吐血的事情。那就是在大順帝國的銀行表示,今後的存款利息要下調。同時市場上的商人表示,所有貨物提價。從那天開始,除非是在工坊做工的還有點折扣價,否則基本上所有的商品都上漲了50以上。李自成甚至沒辦法強製讓他們降價,因為降價的結果,就是對方威脅說,他們要退股。

  退股不說,最重要的是,作坊會立刻停止工作,原材料會停止進口,活生生逼迫工人造反的節奏。提價的理由對方也說了“戰時對方關閉的邊境,我們身為共和國的公民,才好不容易弄到了原材料,但價格也被迫提升。這樣的情況下,成本都提升了,若是售價不提升的話,我們賣個毛啊?”

  於是,在接下來的四天時間裏,不僅僅共和國的那些商品價格不斷提升,就連本土的那些土特產也自發的升了價。百姓們根本買不到多少自己想要的東西,對政府那是怨聲載道。

  這個時候的百姓,可不是以前那種任勞任怨的老黃牛了。學習共和國開化的結果,就是百姓們有了自我,有了文化,懂得如何維護自己的權利。

  執政黨的投訴信箱堆滿了上訴信函,要求平息價格。

  更多的是,停止戰爭,雙方和談!

  看著這滿山的請命書和上訴信,李自成也是頭痛腦殼暈,他總覺得,自己是不是還沒有開戰,就已經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