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一次換屆
作者:狂妄之龍      更新:2020-11-20 00:00      字數:3635
  李自成在發火,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的民心開始躁動不安,不管哪個統治者都不會高興。

  隻是他不管在設計一些什麽陰謀詭計,這已經不是共和國需要關心的了。時間一點點的結束,對於許多議員和軍人來說,最不希望碰到的一個時期到了。

  換屆,辭舊迎新,共和國血液更替的一個特殊時期。

  在張弘斌那個位麵時空裏,在這個時期甚至最高領導人都會被替換掉。不過在這個位麵,除非自己年滿六十歲或者主動退休,否則太子是別指望能夠即位的。熬得老一些其實也好,老成持重,也少了一些衝動。國會年輕化就可以了,皇帝不需要年紀太輕的,年輕太小的很容易被人煽動,而且也沒什麽主見,一個不好就會誤國禍國。

  隻是苦了張靖,他的兄弟張才在澳洲幹得有聲有色,唯有他在軍事部門和行政部門不斷的調動見習。

  張弘斌不是不知道張靖也打算一展抱負,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

  一個合格的君王,必須要對每一個事情都有直觀的了解,才能夠駕馭得了這個國度。不僅僅是國內,張靖很快還要去南北緬甸行省觀察調研一段時間,然後轉戰東南亞、越王島和新大陸。未來至少八年的時間,他都會在不斷的視察,不斷的聽,不斷的看,不斷的工作之中度過。

  回來休整兩年,十年後第三次換屆,自己差不多四十歲那年,便是他正式成為帝皇的日子。

  這是張弘斌一開始就設計好的繼承過程,這也得到了張靖的認可。他很聰明,隻是不想張才那麽喜歡動腦筋。他也明白,自己的身份與張才和其他皇族的叔伯們不同,他要承擔的東西非常的巨大。

  而張弘斌也做好了決定,初步確定了,在未來八年的時間內,一統華夏。

  統一華夏這個偉大的使命,那是屬於自己這個造反者的,然而治理這個完整富足強大的國家,卻是他們這一代的。張弘斌甚至不介意,他直接把非洲和歐洲什麽的都給打下來,隻要未來共和國有這個戰鬥力。

  最近這段時間的新聞,都和換屆有很大的關係。扣除三支王牌部隊沒有大規模的換血,幾乎所有的軍隊、行政機構都會出現大換血的情況。這次換血,也會在今年舉辦的公務員考試結束兩個月後進行。

  不過比起公務員考試,那些報社似乎更關注的是這一屆的換屆情況。

  畢竟,開國元勳的楊洪、曹文昭、王二、李定國等此刻依然能征善戰,年輕力壯的將軍元帥們;以及從一開始就緊緊跟隨著張弘斌的何陵、張弘文等一幹國會議員們,都將麵臨著退休的局麵。

  他們其實還很年輕,要知道曆朝曆代,往往都是做到七十歲以上,實在是幹不下去了,才三次請辭後,由君王批準才能夠獲得致仕資格的。很多人就這樣老死病死在任上,這在古代沒什麽好稀奇的。

  公務員考試依然是順利舉辦,同時國家又輸入了一批新鮮的血液。

  對於張弘斌來說,五十歲身居高位,六十歲退休那是最理想的情況。一則不會因為年紀過大,而失去了血性。老成謀國固然是好,奈何老成也意味著謹慎過度,失去了進取拚搏的鬥誌。有些東西,不是你妥協,不是你耍小把戲就能夠得到的,很多時候,還是要靠硬實力,靠拳頭!

  六十歲退休不是很好麽?按照最新統計的共和國人均壽命顯示,共和國居民平均壽命達到了六十三歲。若是單單看陝西、山西和四川這三個老地盤的人均壽命的話,甚至可以提高到七十五歲。

  良好的醫療保障,沒有任何戰爭的陰影,日益完善的退休保障,以及周到的愛心公益幫助,使得這三個地區的百姓,就張弘斌來到這個時代時,平均壽命增加了二十五歲。

  是的,在張弘斌穿越那一陣,陝西的人均壽命僅五十歲……別說退休了,上位都熬不到。

  如今若按照七十五歲的平均壽命來計算,那麽退休之後,該名公務員或者職工,還有十五年的時間,可以優哉遊哉的陪伴著家人,享受著兒子和孫子輩的孝順。如此安度晚年,總比依然沉浸在官場之中,明爭暗鬥舒服得多。

  說起來還是這個時代好,百姓依然存在著信仰,懂得敬畏,而國家也在盡最大的努力,建設精神文明。

  兩個月的時間,在忙碌的情況下有時候一恍惚就到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換屆似乎還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卻不想回過神來的時候,換屆的時候,也就到了。

  第一屆,三峰會議召開,所謂的三峰便是帝皇、議長和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三人。

  在共和國,這三個人代表了國家的最高權力。當然,這次會議依然采用露天會議的模式,並且進行全國廣播。張弘斌就要讓所有人,公正公平,完全沒有任何春秋筆法,也沒有任何剪輯製作的情況下,了解會議的所有細節。

  作為帝皇,張弘斌自然當仁不讓,成為了這次三峰會議的最高領導人,並帶頭說話。

  “各位公務員、鄉親們,在這個有著特殊意義的日子裏,我們齊聚一堂,共同為華夏人民共和國的未來進行集會。通過這次集會,我們共和國將辭舊迎新,進而變得更加的強大!”張弘斌依然不善言語,或者說他本來就不需要廢話那麽多,也不想。

  出自真心也好,還是出自禮儀也好,所有人都在第一時間鼓起了掌。

  “各位,按照我國的《憲法》關於公務員的規定,年滿六十歲的人,必須要退休。同時還規定了一點,那就是國會議員以及各部的部長,任期為五年一屆,五年後若國家、百姓認為他們依然有繼續幹下去的必要,盡可繼續連任一屆。兩屆之後,不過如何,都必須要換屆。

  為什麽要這樣?隻因為我們無時不刻都在相信,這個世界上永遠都是大江後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啊!

  我們總不能一直占著位置,卻不給年輕人一個發揮自己才華的機會吧?

  我們總不能,讓真正有才華的人,一直在地位的職位上空耗下去吧?!

  根據我國憲法規定的考取公務員最低年紀來計算的話,從一個基層公務員,升級到國會議員,以及各部部長級別的存在,一般都是在五十歲左右。兩屆之後就是六十歲,剛好到退休的年紀。

  然而我國的情況其實也有點特殊,那就是我國建立也不過十幾年的時間。

  我們的開國元勳們,從卑微到達今天這個地位,完全是火箭式的提升,這也就使得,掌握重要兵權、政治權利的,幾乎都很年輕,有些甚至還不足二十五歲。

  饒是這樣,他們成為部長,成為議員也超過了兩屆。不管他們年紀多麽小,也不管他們曾經為我國做過多少貢獻。既然憲法已經做出了這樣的規定,那麽已經連任了兩次的他們,就不得不麵臨著被替換的結果。按照我們現階段常說的一個詞,那就是換屆。

  若不如此,《憲法》今後還有誰會自覺遵守?

  可以說,每五年的一次三峰會議,都將是一次共和國大換血的時期,最遲不超過十年。

  在這一天,我共和國的高層將麵臨一次前所未有的變動,是好是壞誰也不知道?但不要緊,我們國家有完善的法治製度,有著良好的監督製度,同時……至少朕不還沒有退休麽?”張弘斌振臂高呼,隻是說到最後讓人有點無語。

  隻是大家也明白,皇帝陛下一天沒有退下去,那麽共和國就不會亂。這個國家還太稚嫩了,必須要有一個老人好好照顧它,讓它茁壯長大到可以獨立了,才好放手。

  這個老人自然不會是執政黨或者監督黨的那些人,別說他們自己雙方不會答應,隻說百姓們也不會同意。

  這個老人,由張弘斌來擔任,那才是真正的名至實歸。

  張弘斌演講完畢,然後又是各部部長、國會議員們陸續講話。同時還宣布一個決定,在議會上麵,創立一個顧問室,又退休下來,願意加入顧問室的老人們擔任國務軍務顧問。在國務和軍務的決定上,有著直接建議的權力,說穿了,就是通過這批退下去的老人,帶一帶那些剛剛上來,還不能很好處理事務的新人們。

  就這一點而言,也是大家討論並通過的,並一個國家高層的大換血,很容易出現許多問題。

  當所有人演講完畢,張弘斌便是帶著大家站起,正式向天下人宣布了這次換屆之後的名單

  李定國、楊洪、王二、曹文昭等老牌軍官退休,其中隻有曹文昭和楊洪兩人進入了顧問室任職;何陵、張弘文、以及馬玉等一幹文臣,也宣布退休,其中隻有馬玉和何陵兩人加入顧問室任職。

  在顧炎武的領導下,監督黨開始重組,同時由林鬆擔任新一屆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在肖遙的領導下,執政黨也開始重組,肖遙進入了議會任職,而墨染成為了新一代的議長;軍隊方麵最高領導人由曹變蛟擔任,牛金星任總參謀長;海軍方麵劉若錡還有一屆任期,暫時不變。

  還有兩個特殊的部門,僅僅是對少數工作者進行退休處理,主要負責人沒有更換。

  一個是情報局,依然由張琉負責,黎落成為副局長,算是羨慕死了不少一直等著升遷的副局長們;一個是研究所,除非是證明江郎才盡,已經沒辦法進行研究的,否則隻怕七十歲也不會出現退休的情況。

  不過適當的升遷還是會有,比如關刀成為了共和國第一軍工研究院院長,作為朱存媛的繼承人,繼續研究新型的火藥,並將針對當代的火藥進行優化,比如提升威力,減少成本什麽的。

  各部隊的軍官也有不少到了年紀的,在戰友們的敬禮下,默默離開了軍營。而同一時間,次一級的軍官之中,也有不少獲得了晉升,憑著過硬的戰鬥經驗和聰慧的頭腦,到達了一個新的高度。

  這不是共和國自毀江山,而是一個辭舊迎新的過程。

  其實事實如何,到頭來,還要看看這新一代的開山怪們,最終會有如何的表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