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明順的密議(上)
作者:狂妄之龍      更新:2020-11-20 00:00      字數:2147
  海軍出征,那就不是張弘斌需要關注的問題,軍部會盯緊的。

  再說,對一個群島開戰,以如今海軍的戰鬥力若還不能夠獲勝,那張弘斌反而覺得這天地之間,真的有鬼神?當然,若真的遇到了什麽超級大風暴或者大海嘯什麽的,以至於軍隊不得不退回來,那還是可以接受的。

  隻是這種很意外的事情並沒有發生,五天後,在通訊儀之中,張弘斌就通過張才了解到,海軍已經完成了對夏威夷的攻略,隨船的五百守軍已經開始在當地進行駐守,至於大軍已經繞到了他的領地進行補給,然後經南洋行省,返回台灣駐地。

  海南島這段時間的海軍一直都在關注來自大順和大明的海軍,畢竟台灣島的海軍出發了,天知道他們會不會趁機南下。隻是很可惜的是,他們看樣子是真的被共和國打怕了,寧可相互之間在陸地打打內戰,也不敢在海上與共和國作戰。當然,不排除張弘斌手中掌握的某人,對大明海軍高級將領的影響力。

  說起來,那家夥也倒黴,剛回到老家,就被帶到了這裏。張弘斌其實知道,這是黎落故意所為,否則按照大明如今的錦衣衛實力,先一步抓住他不是太難。如今這老小子,在長安活得不亦說乎,結束了常年的航海生涯,當起了老齡足球隊的隊員,整天和隊友一起玩耍,閑暇的時候去華夏大學聽幾堂課,倒也過得瀟灑。

  他在自己手裏的消息,自然會有專門的人手,傳到鄭成功一係人耳中。結果證明,這位的確不敢再輕舉妄動。若非如此,台灣海軍,也不敢這樣貿然出動。

  大軍回來了,帶著一塊新的國土回來了。要論開疆擴土,隻怕曆朝曆代,也沒有幾個比自己更強了。不過真要算起來,隻怕曆朝曆代的皇帝都要笑死自己“華夏尚未一統,你瞎打個球?”

  自內而外,攘外必先安內,多少年的優秀經驗,算不算是職業病了?

  國人和國人之間打架,有意思嗎?或許春秋時代,各個小國之間,會存在國家的區別,因為那個時候,世界就那麽大。就如同英國和倭國,感覺世界就那麽大,所以一個英國可以分成三個國家打來打去,一個倭國也可以分成七八十個小國家打來打去。

  如今已經不是春秋時代了,大家至少明白,華夏就是華夏,就算分裂成幾個軍閥割據,也改變不了華夏人的血脈。

  最終誰能夠懂得張弘斌苦心的,張弘斌不報與期待,對華夏進行內戰,並不符合政治經濟利益的述求。而戰爭的本質,其實何嚐不就是這二者的延伸?

  武力奪取這大明和大順這兩塊地盤,說真的還真不算太難,隻要張弘斌想要做,一年的時間足矣。

  但打下來呢?善後誰來做?!自然是自己這個勝利者!

  計算戰爭損耗,計算後續善後和撫恤,計算戰後重建,結果國會也好,財政部也罷,都發現成本太高。畢竟對手不是外國,可以直接燒殺搶掠一番彌補自己的財政損失。燒殺搶掠的結果,隻會搞得善後處理變得更加麻煩。就如同自己殺了自己的本家兄弟,到頭來掏錢安葬這位的還是自己。

  現階段,還是不要考慮武力奪取的那些事情了。優先考慮的,是直接把魏國吸納進來這件事情。

  這段時間,魏國已經完成了改革。托福,那些所謂的老世家、大地主都被武力消滅了許多。羅汝才算是被人恨得要死,他的強硬也被這些剝奪了不少權力的地主所不喜。

  有意思的是,不少沒有了家產,但好歹保住了性命的地主和世家,秘密找到了共和國的邊關官員,表示希望共和國取魏國而代之。哪怕共和國依然實施這些政策,他們也認了。畢竟,共和國也在施行這樣的政策,不同的是共和國施行的過程溫和許多,而羅汝才為了提高效率,暴力了許多。

  找到共和國的,基本上都不是傻子,看得出羅汝才其實一早就是共和國的人了。找共和國的原因,無非是給共和國一個名正言順把魏國吸納的台階,同時也爭取一些政治或者經濟上的補償。

  至於少數白癡,不是說沒有,曆史上就沒有少了這些目光短淺的白癡。

  這些白癡直接找到了大明,找到了大順,表示可以做內應,甚至傾家蕩產也要組織一批義勇軍,要為他們打前鋒。

  大明對此不理不睬,誰也沒有這個招惹共和國的意思。通過情報可以看得出,這些人剛離開境內,山西的共和隊就開始有規律的進行集結,這難道是一個巧合?

  大順更直接,直接搶了這些人的錢財,把這些人的女眷都給當成奴隸賣了。最後把他們男丁的人頭砍下來,送給羅汝才,隻說是“老兄弟,大家都是老交情了,我不幫你幫誰?”

  意味深長的一句話……

  對於共和國來說,魏國的經濟已經幾乎跟他們同步,一切已經變得非常的順利,是時候同化了。就算自己手中有羅汝才的三個兒子作為人質,時間久了,誰也不能夠保證羅汝才不會改變心思。要知道人這種動物,本來就是多變的。

  尤其,大順李自成那家夥,總喜歡跳出來惡心惡心共和國。

  張弘斌卻不知道,李自成和崇禎會麵了。

  一個反王和一個大明正統皇帝的正式會麵,想想都覺得滑稽,奈何這樣的滑稽事還真的發生了。

  他也不知道,鄭成功沒有南下並非是他不想南下,而是他必須保障沿海的安全,若是共和國海軍北上,就算是拚得一個人都沒有,也得組織他們繼續北上。因為兩位大人物會麵的地方,就在海上。

  在海上,隨船的人都是精挑細選的忠仆,整個過程也是非常的隱秘,甚至還留了替身在京城裏麵,情報局的人想知道,卻也是沒有辦法。情報局不知道的事情,張弘斌自然也就抓瞎了。

  地點是在膠州灣海域,選了一個風平浪靜的日子,雙方在一艘大福船上,見了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