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崇禎要滅清
作者:狂妄之龍      更新:2020-11-20 00:00      字數:3175
  華夏人民共和國有了一位王爺,而且這位王爺在遙遠的外邦搬回了大把大把的金子,這事情想瞞都瞞不住。

  人總是喜歡炫耀自己的所見所聞,在炫耀的過程中,總是喜歡誇大其詞。原本是運了四噸黃金回來,離開了緬甸行省到四川、廣西一帶就變成了十噸黃金;到了湖廣和長安不知不覺就變成了百噸黃金;到了北京城,已經變成數百噸黃金,讓聽得人都覺得天雷滾滾,一時半會被雷得說不出話來。

  誰都知道這數字絕對有問題,但大家都在傳運了黃金回來,那自然不會出錯。而且這量,隻怕也不在少數。

  崇禎流口水了……當然不是在大庭廣眾或者私下流口水,而是說他此刻真的是羨慕嫉妒恨了。

  大明的財政一直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好不容易進行改革之後,財政情況有所改觀,但總是有種沒辦法進行揮灑的感覺,就如同就如同戴了……咳,總是就是施展不出來,別提多麽揪心了。

  “海外黃金如此多嗎?”崇禎很糾結的聞了聞黎落。

  “黃金自然哪裏都有,多寡而已。”黎落非常平淡的回答到。

  “那我們為什麽不能出海?”崇禎真的很糾結。

  “除非我們可以避開南方共和國海軍的封鎖。”黎落也很無奈。

  “我們就這樣憋屈的,看著共和國越來越大,而我們卻隻能緊緊跟在後麵,日日自危?”崇禎真的有點呆不住了。

  “不能南下,北上便是。據臣在倭國的細作匯報,倭島的銀礦和金礦,似乎也挺豐富的。便宜了鄭芝龍和滿清,不如便宜我們自己。再則,這滿清雖然已經沒有了黃台吉,但隨著小皇帝福臨繼位,暫時算是安定了下來,同時也念念不忘要攻打我們。這次我們對共和國用兵,本來若是沒有他們拖累,或許我們也可以收複一些失地……”黎落據實回答道。

  “是啊,放著他們不管確實不是一件好事。回頭,讓國會給出一個章程,我們應該好好討論討論,如何把這礙事的政權和民族,給徹底消滅掉了!哼,清,水德。明,火德,好大的誌氣!”看得出來,崇禎對‘清’字也是耿耿於懷。

  對於共和國在海外賺到了大批的黃金什麽的,國會的議員們也是知道的。崇禎自從正式改革了行政模式之後,一般非重要情況也開始很少上朝,主要是在家裏陪陪小孩子,讀一下書報什麽的。如今既然來參加議事,那麽唯一的答案,就是又有什麽事請需要宣布。

  而這個時候能夠宣布的,自然是和共和國賺了一筆黃金這件事情有關。

  果然,崇禎一上台,就對所有人說到“聽聞我們的鄰居,在最近賺了一筆不菲的收入啊?八萬兩黃金,這是我們錦衣衛得到的確切數字。各位,對此有什麽看法?”

  “皇上,財政艱難,擠不出錢建立一支海軍了。再說,這茫茫大海,我們又缺乏海圖,出海那根本就是抓瞎,一個不好全部賠了進去,那就不好了。”財政部部長可憐兮兮的起來說到。

  似乎,他以為崇禎又要建立一支遠洋船隊,試圖突破共和國的海上封鎖。

  “我並非想要出海探索,而是前不久我們對共和國開戰的時候,各位有沒有想起來,誰td趁著這個時候,來撩撥我們?”崇禎此刻也鬱悶,或者說對這群不能領會自己意圖的臣子有點不滿。

  “這韃子自從有了海船之後,自海上往返倭島、朝鮮半島和大陸之間,卻是如同蒼蠅一般讓人覺得惡心。”軍部部長楊昌嗣說到。

  “說起來,我們最近有多少艘海船?那些海船,以及上麵的海軍,能夠和滿清打水戰不?”崇禎又問了一個問題。

  “我們最近的火器工藝,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大口徑火炮的鑄造方麵。無論是射速還是威力,都得到了很大的進步,微臣有自信,在海上對轟的情況下,我們的火器可以完勝韃子。但白刃戰方麵就……”科技部部長孫元化回到,這位徐光啟的得意門生,也算是他老人家留給大明的遺產之一。

  雖說,他本人此刻還活得好好的……

  “我們的海軍已經多次在近海與走私商人交戰,無論是操炮還是近戰都已經算是百戰精銳。”楊昌嗣起身回答道。

  “海船方麵倒是有二十多艘,隻可惜沒有寶船級別的存在,隻怕很難威懾得到對方的船隊。考慮到要留下一批作為緝私船,若是要對韃子開戰,那麽能夠調動的船隻,不超過十五艘!”海軍司令鄭成功起身回答道。

  是的,就是鄭成功,鄭芝龍的兒子。

  眼看鄭芝龍已經完全變成了韃子的爪牙,身為兒子的鄭成功在勸說無果的情況下,果斷帶著五艘海船背叛了鄭芝龍,前來投靠大明。經過考核,而且經過實際比試之後,鄭成功以十七歲的弱齡擔任大明海軍司令。這些日子下來,也算是幹得非常的稱職。

  “韃子和鄭芝龍有多少艘海船?”楊昌嗣提問到。

  “保守估計大小船不少於三百艘。”鄭成功苦笑道。

  “多也沒什麽意義,尤其是那些主要用於白刃戰的小船,讓我們的海船直接撞過去,可以撞死一大批的。”黎落一直在旁邊,這是他第一次在正式場合提出意見。

  “陛下的意思,是要攻打倭島?”到了這個情況下,若還反應不過來,那就是傻子了。

  能夠進入國會的,豈會有傻子?

  “聽說倭國有不少黃金白銀,便宜了韃子真的沒問題?”崇禎饒有興致的問到。

  “據調查,倭國石見銀山和佐渡金山的儲藏量都非常的豐富,各地大大小小的礦藏也不少。”黎落給予數字支持。

  “說起來,不是說韃子和倭人幹上了嗎?具體怎麽樣了?”有人立刻想起了,之前似乎有過這樣的報告。

  “朝鮮半島,如今已經是韃子的地盤,裏麵的皇族已經死絕。倭島也不樂觀,這些韃子可是什麽都幹得出來,在倭島可是殺了不少的倭人。雖然我不管倭人是死是活,但看著他們被韃子那麽屠殺,也稍微有點於心不忍。聽說過包括倭國的天皇,以及幕府的征夷大將軍在內,都遷徙到了陸奧,甚至有可能會轉移到蝦夷(北海道島)那邊。”黎落非常平靜的回答道。

  “死了不少吧?”有人當成新聞來聽。

  “倭人保守估計原本有一千萬人的話,如今有個三百萬人幸存下來就不錯了。而且這三百萬人裏麵,隻怕還有八成是娘們,嚴格來說是營妓或者韃子府裏的侍女什麽的。”黎落笑道。

  “那在倭國的韃子,大概有多少?”楊昌嗣總算是問了一個嚴肅的問題。

  “不超過三萬人!”黎落回答道。

  “幹了!”所有議員你看我我看你,交頭接耳的討論了快五分鍾,這才齊聲回答道。

  看著他們總算是點頭,崇禎這才滿意的笑了笑。按照他原本的想法,若是真的不給通過,他就動用今年度的皇權,不惜一切,把韃子給滅掉。當然,順便把鄭芝龍也處理一下。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麵,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裏,兵分兩路攻打朝鮮半島和倭國。我們的南方被共和國封鎖不假,但是我們還有北方,我們要把倭國和朝鮮半島,變成我大明的後花園!然後,我們會南下對南直隸,也就是如今的大吳國動手,甚至在有必要的情況下,把福建和廣東給收複回來。如此三分天下(還不知道魏國已投降),好歹我大明也不至於要太擔心共和國的攻打。”崇禎當著所有人的麵,把未來的戰略構想說了出來。

  而很明顯的是,大家也覺得很有道理,所以這個構想幾乎沒有更改,就順利通過了。

  至於當務之急,自然是迅速組建一支船隊和兩支陸戰部隊,船隊要負責被一支陸戰部隊運送到倭島,然後就看陸戰隊的自由發揮。另外一支則是在遼東出發,度過鴨綠江直接攻入朝鮮半島。他們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滅清!

  是的,對於大明來說,那個政權太礙事了!

  國會通過之後,在短短的時間天時間裏,整個大明就如同一台精密的機器一般,迅速運轉了起來。一個先進的政治模式,使得所有的事情都變得更加的高速起來,短短五天的時間裏,包括船隊和兩支部隊,都迅速準備妥當,輜重也準備妥當,隻等開拔的命令。

  兩支軍隊,一支為盧象昇所領,直接對倭島上的韃子進行戰鬥;另外一支由馬祥麟指揮,負責對朝鮮半島進行攻略。同時還有一支水軍,以鄭成功和以前的趙王為主,負責對付在大海上遊弋的滿清,以及鄭芝龍的船隊。

  任務已經明確,輜重已經到齊,隨著崇禎在點將台的一聲高呼,眾將帶著本部人馬,朝著點將台上的崇禎深深的敬了一個軍禮,然後轉身開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