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爹惑兒來解
作者:狂妄之龍      更新:2020-11-20 00:00      字數:3283
  隨著公元1636年的到來,新一輪的科考也隨即進行。

  有意思的是,這次前來考試的不僅僅是漢人,還有不少少數民族的考生也在其中。不過張弘斌可不會設置什麽門檻或者福利,少數民族的考生允許他們參加考試,但是否考得上,全憑自己的實力。

  畢竟他一直叫囂著民族平等,所以自然不會拒絕少數民族報考公務員,甚至進入國會的權利;但同樣不會給予優惠,這是源自他以前聽說的一件事情一名考生為了考上更好的大學,其父母發現其外公具有四分之一的滿族血統,故而想辦法把這名考生的民族改為了滿族,以此獲取加分。

  後世的少數民族福利政策到底是是好是壞,說真的張弘斌不予評論。

  但總的來說,多少給人一種逼著漢人當少數民族的感覺……莫非當漢族和少數民族的人數一致,才能夠證明五十六個民族心連心,五十六個民族團結一致?算了,張弘斌本來就不是執政者,他想不明白這點。

  在這些少數民族考生裏麵,緬甸行省也有一批人參加了報名。

  或許他們打算為自己的家鄉,多少爭取多一些的權利。畢竟家鄉在共和國的統治下,他們擔心這些官吏會多多少少偏袒漢人而為難他們。若是能夠完全掌控緬甸行省的行政職位那就最好,隻可惜誰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為公務員考試的成熟,故而考生們已經完全可以在當地進行報名考試,不需要統一來到長安進行。否則幾十萬人蜂擁而至,不僅浪費時間,也浪費資源。

  再說,今年長安放出來了的公務員職位隻有十個,五十幾萬人爭這十個職位當真是有點懸了。都是在最基層做起,何苦非得在長安?隻可惜,還是有不少人看不透這點,這次公務員考試依然有十萬人來到了長安考點進行報考。

  結果,地方有些報考點明明已經放出去有三十多個位置,但報考的人才十多個。除非是真來搗亂的,否則基本上可以考得上了。隻怕到時候還要在別的地方調一些過來彌補空缺的部分才行。

  至於華夏各地,也不知道是不是打算和張弘斌搶人。不僅派了大量的情報工作者來到長安,勸誘拉攏這些考生,同時在他們自己的勢力裏麵也開設了科考。不僅僅是華夏本土,滿清居然也是這個時候開設了科考,隻是到底有沒有去參加這就不得而知了。

  幾個勢力一起進行科考,這場麵的確是挺壯觀的,隻是這種明顯有著針對性的行為,多少讓張弘斌有點不爽。

  還好,共和國的待遇和福利或許不是最好的,但製度去是最公正的,考生隻要有真正的才華,就能夠有出人頭地的那一天。不是說就沒有‘官二代’這種特殊的集體,但也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才華才允許走後門。而且能夠走的後門比率非常的低,那些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隻能乖乖當他們的紈絝子弟去了。

  正因為公平,所以大家更認可共和國。而其他的勢力真正要做到公正這點,或許大明還湊合,再過去就沒有任何勢力能夠做到了。最坑爹的自然就是滿清,頭三名必然是滿人,不管考了多少分。

  從入場到發榜,長安教育局的工作人員是最辛苦的。為此張弘斌不得不在別的部門調了一批人過去幫忙,這才勉強應付好了二十萬人的食宿問題。也不是說別人沒錢住宿,而是根本沒那麽多的房子給他們住宿。地方民政局不得不緊急搭設了一大堆的帳篷,這才勉強夠他們住宿的。

  幾天考試下來,有人歡喜有人愁。考試好的自然順利成為了公務員,考砸了但成績還湊合的,或許還會在簡單培訓後,填補一下各地空出來的職位。當然,要不要去也是考生自己選擇的。

  不過時至今日,就算是雲南和緬甸,治安和環境都好了不少。經過前期過去的官吏大半年的努力,多少也建設好了一個雛形,別的好處姑且不說,隻說要讓這些考生過去任職,卻是沒多少抵觸了。唯一可惜的是,張弘斌取消了在緬甸行省任職的相關特殊福利。這當然也使得,最初一批不想去的人,此刻是捶胸頓足,懊惱不已。

  沒有考上的,有些心理素質不過關又接受不了誘惑的,自然就去了別的勢力那裏當差。此刻廣西和交趾指揮使司剛剛被張獻忠打下來,他也需要大量的官吏。而李自成則是坐擁廣東和福建兩地,也打算安定下來了。

  至於大明,它的版圖暫時還沒有擴大,但合格的官吏他們一直需要。尤其近段時間隨著君主立憲製,以及《大明憲法》的製定,新的行政結構開始進行改革,這一改革同樣需要大量的官吏去工作,僅僅依靠臨時工也不是辦法。

  不管如何,隨著大移民的工作結束,公務員考試的完結,國會的眾人,尤其是張弘斌總算是鬆了口氣。

  “都說讓我擴張擴張……讓我往哪裏擴張啊?”張弘斌在吃飯的時候,稍微抱怨了句。

  “你這小子,說胡話了不是?華夏那麽大,你還沒有全占了呢!”張老爺子對於張弘斌吃飯的時候說話很不滿。

  “爸,三弟的意思是‘如今那麽點地方就有那麽多的事情需要管,若是再多上幾個地方,他忙也得忙死了。’”張弘文作為大哥,自然要稍微幫幫自己的小弟。

  “所以說,這小兔崽子一開始就走錯了路。別人曆朝曆代都是一口氣征服了天下再慢慢改造,哪有他這樣一邊治理一邊緩緩推進的?結果被政事拖住了後腿,這下吃虧了吧?”張老爺子還是有點怨氣的。

  他好歹也算是一個太上皇,雖然不理事,但也經常出去玩。和那些士紳之間聯係久了,被那麽說的次數多了,心裏就不爽了。似乎天下的士紳都在嘲笑兒子的發展路線一般,但仔細聽著似乎也有點道理……反駁沒辦法,隻能回來當年要兒子給出一個答案了。

  “爹,若我一開始就把華夏打下來,然後再慢慢改革。那麽在打下來的過程中,我要用什麽人來幫我治理這個天下?”張弘斌隨口回答道。

  “大明也不全都是貪官汙吏,也是有不少好官的……再說那些文人墨客,世家大族總不缺人才吧?”張老爺子自然是把自己聽到的話說了出來。

  “是啊,依靠世家大族……老爹你可知道,唐朝初期,這些世家大族甚至拒絕與李世民通婚,甚至尾大不掉,讓李世民想殺他們有殺不得?而且在大唐的整個曆史裏麵,這些世家大族不斷的給朝廷添麻煩,但朝廷又沒辦法滅掉他們,隻能一次次的容忍妥協,這樣的朝廷這樣的皇帝,你覺得當著就舒服?”張弘斌反問到。

  “這個……怎麽說?”張老爺子不傻,他似乎聽出了什麽。

  “說穿了,朝廷的所有官吏都來自世家大族,所有的人都收到世家大族的影響。而在當時,百姓就如同大明一樣,愚昧無知,隻知道聽從輿論的引導,而充當引導者的主力,就是世家大族。

  朝廷占據了足夠的份額,他們若是不幹了,這天下你打算讓誰來幫你治理?你要改革,他們不高興了罷工了,甚至發動輿論和你做對了,你要如何自處?要知道,到時候你要麵對的不僅僅是根深蒂固的封建世家,還要麵對收到他們煽動的百姓們,也就是說到時候你幾乎是要以全天下為敵。”張弘斌非常認真的說到。

  “我們共和國廣開民智,先不說什麽讓百姓認同共和國。首要的目的,就是削弱文人墨客,世家大族對百姓的輿論控製。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廣開學校,培訓合格的學子,讓他們有能力也有資格參加科考,淡化世家大族在朝廷的影響力。時至今日,就算是世家大族,也必須要在我們的建立的政治主張下低頭,不敢有半點僭越。

  說到底,因為我們從一開始就不是朝代的繼承者,而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創者。我們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局麵,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體製,最重要的是我們開創了一個全新的規矩。也就是說,我們從繼承者的規矩遵守者,變成了規矩的製定者,這使得我們具備了絕對的主動權,可以最有效也最安全的推行各種製度,而不需要擔心反彈。

  或許,這會使得我們征服華夏的速度下降許多。但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我們有足夠的人才,在我們打下一個地方之後,迅速填補上去。我們不必依賴任何所謂的世家大族,甚至輿論都會被我們牢牢的掌握在手中。我們隻需要遵守我們製定的規則,而不需要去適應過去的那些潛規則。

  所以說,在執政理念方麵,我是讚成三弟的。”張弘文也站了出來,為張弘斌解釋了起來。

  “人老了……這天下還是你們年輕人的天下……看樣子我是太老了……”張老爺子也不由得感慨,自己是老了。

  很多東西,已經固化了,沒辦法看得穿,看得清了……這年輕人的時代,還是不要繼續束縛住他們的腳步吧。

  兩兄弟見狀,自然又是一番奉承,好不容易才讓張老爺子笑了起來,一家好歹吃了一個和睦的午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