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變強的明軍
作者:狂妄之龍      更新:2020-11-20 00:00      字數:3104
  話說錦衣衛盜得圖紙,黎落千戶卻是不惜暴露兩個秘密據點作為掩護,總算是安然無恙的回到了家中。

  老父見兒子安然回來,而且麵帶笑容,自然知道已經得手。問詳細情形,黎落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隻是說完之後才發現,老爹的臉色有點奇怪。

  “父親,可是有什麽古怪?”黎落到底還有那麽點涉世未深。

  “若是為父沒有猜錯,你這次得手隻怕根本就是張弘斌那家夥故意放水,否則別說暴露兩個據點,隻怕把錦衣衛在陝西的全部據點都暴露,你也未必能夠拿得到這份圖紙。就算你僥幸可以逃出陝西,也未必能夠活著回到這裏。”黎老爺子非常嚴肅的說道。

  “可這也說不通啊,若我是張弘斌,涉及絕對的圖紙,豈會隨便送給別人?”黎落有點想不通。

  “把圖紙拿去給匠人看看不就知道了?”黎老爺子給出了一個中肯的意見。

  結果自然是送給了錦衣衛專門的匠戶查看,結果是圖紙是真的,按照這個圖紙設計出來的火銃,其威力遠勝大明原有的火銃,最難得的是換彈速度提高了三倍有餘。

  看到這個結果,黎落和黎老爺子都不知道說什麽才好,張弘斌那廝到底在想些什麽,為什麽會允許自己這些敵對分子,把那麽重要的火銃給帶出來?

  “好吧,如今唯有一個解釋,那就是在他的手中,有更好的火銃,所以這種已經落後了的,就送給了大明?對,應該是這樣,這份圖紙是代表著徐老爺子一家,與大明再無瓜葛的籌碼,讓我們不要再走徐老爺子那條路!”黎老爺子在降了一個多時辰之後,才給出了一個最有可能的答案。

  “也隻有這個解釋了,但是國與國之間,往往都是無所不用其極。難道就一份圖紙,就能夠阻止我們繼續尋找徐老爺子?”黎落有點不敢相信。

  “或許,他已經看出了我們的本心?”黎老爺子有點嚴肅的說道。

  好吧,錦衣衛和皇帝不同心,需要一份功勞換取皇上的信任和支持,但同時以如今皇帝的性格,這份信任能夠維持到多久,其實誰也說不清楚。故而一個聰明人,尤其當主人已經不信任自己了的情況下,應該給自己留條後路。

  若繼續再走徐老爺子那條路,那這條後路之一,就相當於斷絕了。

  “他自己想到的,還是他身邊有什麽高人?”黎落皺著眉頭嘀咕道。

  “這已經不重要了,如今我們最迫切的是,把這份圖紙送上去,換取一段時間的信任和支持,然後最大限度的把我們的權柄和影響力提高到足夠高的程度。如此就算對方打算撤換我們,也得掂量掂量。我們無意與新君為敵,我們錦衣衛永遠都是皇上的親兵,但絕對不是一個工具,我們是有血有肉的。”黎老爺子給出了總結。

  接下來的時間,圖紙和樣品很快就送到了京城崇禎的手中。

  聽聞是徐光啟與錦衣衛裏應外合,好不容易才盜取的圖紙,再聽聞錦衣衛指揮使給出的參數之後,崇禎立刻讓人拿去試靶。其結果他非常的滿意,甚至有點飄飄然。

  在他看來,有這樣的力氣在手,別說那些流寇,反賊,隻說蒙古和後金韃子,也得乖乖俯首稱臣!因為大明如今不僅有了防禦力器的佛朗機炮和紅夷大炮,還有了如此威力巨大,毫不遜色於強弓的火銃。

  給他半年的時間,武裝三十萬火銃兵,定能橫掃域內!

  好吧,回過頭來冷靜了,才驀然發現自己還是沒錢……有圖紙沒錢製造也是一件很鬱悶的事情,偏偏神機營給出的造價是每杆五十兩銀子。問可以不可能少一些,隻說威力會下降,耐久度會下降,本來總體威力比舊式火銃強大十倍的,偷工減料之後隻強大三倍而已了。

  但值得慶幸的是,偷工減料之後,每杆隻需要二十兩銀子的造價就可以了。

  足足便宜了60,隻要不是傻子都知道怎麽選擇,好吧,其實是崇禎表示自己沒錢了。

  在戶部擠了二十萬兩銀子,自己又補齊了三十萬兩銀子,合計五十萬兩銀子,扣除損耗率的20,必須要造出兩萬杆火銃出來,至少把一萬名火銃兵武裝起來才行!至於另外的一萬杆火銃,則作為火銃兵的備用品,畢竟大明的火銃用久了容易炸膛,可千萬不要在關鍵時刻掉鏈子才好。

  至於為什麽損耗率會高達20,這是慣例,不管工匠手藝如何都是損耗20。這還是京城,若是地方的匠戶隻怕損耗率超過35以上。從大明建國以來,這個損耗率都是這樣規定下來的,想要提高顯然是不可能的,畢竟人工製作的情況下,很難保證所有的火銃都是合格甚至優良的。

  隻是他們不知道,在救世軍這邊,合格率低於98的話,總工程師當月的薪水會被扣掉,其他的工匠被扣除半月的工資。下個月還是這樣的話,那麽上下所有人都會被開除。對張弘斌來說,浪費就是在謀財害命!

  自己又不是沒有給足薪水,薪水甚至比大明朝的還要豐厚,這樣的情況下還敢亂伸爪子,他不介意直接剁掉。

  至於大明朝……該怎麽樣就怎麽樣吧……

  打造,可不是說打造出來就可以打造出來的,崇禎搜集了許多的匠戶,好不容易才讓月產提高到了1000杆火銃。沒有流水線,每一個匠戶都是獨立打造火銃,這就使得效率大幅度的下降,尤其當匠人掌握了完整的工藝,大明的噩夢就來了。

  後金為什麽可以順利入關,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無孔不入的間諜和收買。

  匠戶,尤其是可以生產強力火銃的匠戶,絕對是他們拉攏的對象。此刻的後金,還沒有尊儒,沒必要那麽講究收買士農工商之類的劃分,什麽實用就用什麽,百無禁忌。

  經曆了三個月的時間,第一批三千人的火銃兵開始武裝完畢,並且開始投入使用。

  這個時候,時間已經進入了崇禎四年,也就是公元1631年。

  大明沒有把所有的火銃兵集結起來使用的意思,其實已經有人提議,火銃兵不同弓箭兵可以拋射,就算用沐王爺(沐英)發明的三段擊,三千人也足夠打一場大型戰役。最多,需要的是在火銃兵的兩翼和後麵,配上一些近戰步兵提升一下防禦力。

  崇禎從諫如流,自然是應允,其實他也覺得,數千火銃兵擠在一起,也的確沒什麽效率。

  結果三千人僅僅實彈練習了三發左右,便開始隨著地方衛所部隊奔赴戰場。朝廷沒辦法提供更多的實彈練習,每天消耗的鉛彈和火藥那是天文數字,朝廷也沒錢了。

  在這次投入火銃兵作戰之前,大明朝對付流寇幾乎沒有用到火器。一則火炮太貴火銃太爛索性不用還好,二則地方衛所沒多少銀子也買不起好的火銃火炮,所以都是以近戰為主。

  如今投入了三千人的話火銃部隊,配合虎蹲炮開始朝著北直隸周邊的賊寇進行清剿,其結果卻是大獲全勝。

  在三月份到來之前,合計剿滅大小賊寇三十多夥,總計擊殺賊寇五萬人次。所有的首級都是青壯,沒有任何老弱婦孺,這就表明這個戰果絕對沒有殺良冒功。其實也得看看是誰負責統兵,這支火銃兵的統兵大將,卻正是明末名將之一的盧象昇。

  棄文從武,盧象昇憑著個人魅力和公平的待遇,很快就獲得了武夫們的認可。

  難得的是,他克扣軍餉很有限,留了不少的銀子給士卒。士卒拿到了錢,而且還能夠吃飽飯,自然效死。

  經過這差不多一個多月的清剿,盧象昇也打出了自己的名頭,崇禎表示很看好他。

  同時,要把他麾下的軍隊擴大到五萬人,其中火銃兵五千人,讓他南下,去剿滅流寇。盧象昇自然領命,隻是看著剩下數萬幾乎沒有任何武裝的部隊,就算牛人也隻能苦笑。

  還好,火銃和虎蹲炮不缺,軍隊還是具備一定戰鬥力的。

  不足的裝備,可以用竹子湊合,最重要的是,之前剿滅賊寇的過程,多少也收繳了一批武器裝備,可以湊合一下。

  三月初,盧象昇不同於曆史,卻是提前被任命為三省軍事總督,全麵監督和剿滅江西、湖北、湖南三地的流寇;洪承疇也得到了五千火銃兵,負責剿滅四川、貴州、雲南、兩廣的賊寇。大明的策略變了,不再自北向南,而是自南向北。想來崇禎也了解到,朝廷的主要經濟收入就是江南,那裏絕對不能夠有問題。

  其實,就在前不久,江南以匪患阻礙運輸為由,停止或者延遲運送本年度的稅收,這才是根本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