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故都換新主(上)
作者:狂妄之龍      更新:2020-11-20 00:00      字數:2849
  這可是一支,足足集結了四萬大軍而且還是精銳悍卒的部隊。

  這可是一支,足足集結了四百門大炮的部隊,在來這裏之前,這支部隊還把西安以外的城池都給打下來了。

  如今兵臨城下,昔日的故都西安,此刻就是一座孤城,就算固守待援,隻怕也不會等到任何援軍了。他們可以選擇的結果隻有兩個,一個是選擇投降,一個是選擇死戰到底。

  實際上,如今西安城裏麵,也正在為這個話題,分裂成了兩個陣營。

  張知府是想要投降的,能夠在一個月的時間就把整個西安府打下來的軍隊,豈會是一支弱軍?再說探子已經說得很明確,對方在四裏外拜訪了四百多門火炮。這玩意,會是一支普通的反軍會具備的?

  這隻能說明,救世軍是蓄謀已久要造反,也不知道累積了多少代,進而疏通了關係,不僅購買到強大的武器,居然還把火炮這樣的大殺器給弄到了手裏。到底是那個天殺的,難道不知道火炮庫存數目不對被查出來的話,可是要夷三族的啊!

  留守武官麥泉卻是不同意投降,根據他的意思,按照他的一貫了解,反賊就算弄到火炮也未必會使用,隻看對方在四裏外布炮陣就可以說明很多問題。要知道大明的火炮,除了紅夷大炮以外,還沒有哪個火炮是可以打出四裏外的。而紅夷大炮一支都是國之重器,被看得嚴嚴實實的,盜竊或者私自販賣紅夷大炮的罪責可是比一般的火炮還要巨大,故而賊軍就算有通天的本事,隻怕也弄不到紅夷大炮。

  當然,那些火炮探馬也說了,和紅夷大炮完全不一樣,這就算是論證了上麵的那一點。至於探馬為什麽懂得這個,隻因為長安城的城牆上,每一個方向至少有四架紅夷大炮!

  好吧,對方的並不是紅夷大炮,而自己卻有四門,這就意味著若真的開戰,對方未必打得到自己,而自己卻是可以有效的打擊對方,會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對方不懂得火炮的使用問題。

  再則,長安也是前朝古都,這就意味著它的城牆之高聳和渾厚是一般城池所不能比擬的。就算遭受到火炮的一次次攻擊,無論是大門還是城牆,都不會發生任何的損傷。換言之,對方除了最原始的攻城以外,沒有別的可能性。

  若是這樣,守城未必不可,再說就算西安府已經沒有可以調集的士卒,但是在別的州府應該會有。眼看西安就要淪陷,身為同樣是大明朝的一份子,他們豈會不來幫幫忙?

  就這樣,雙方根據自己的意思,分成了對立的兩部分。

  有趣的是,在這個文官的地位和權力遠遠大於武官的時代,明明哪怕是三品參將,見到了七品縣令都得下馬問好的時代,縣城的守將隻怕也不過是一個四五品的小官,麵對知府這樣級別的文官,居然還有膽量反駁?

  那自然要知道,這位武官是誰了。

  原本是陝西參議,也算是難得的高級官吏,後來看到朝廷剿匪不力,果斷棄文從武,隻想著為國家剿滅匪患。奈何他不屬於任何一派,朝廷的諸公對他那是既不幫忙,也不落井下石,這是對他讀書人出身,進士及第身份的一種尊重。

  他的名字叫做洪承疇,在明末活躍在剿滅流寇的舞台之中,一度成為讓賊寇聞風喪膽的存在。最後兵敗被偽清朝廷俘虜,他可沒有表現出武人的豁達和文人的骨氣,他最終是選擇了投降,而且幫助偽清把江南百姓都變成了一等順民。

  這位可以算是難得允文允武的器材,奈何骨氣和民族氣節的部分都被其他的屬性給吞沒了,以至於當了一個貳臣。

  這位身上本來還掛著陝西參議的職銜,也不知道崇禎是喜歡他還是故意培養他,居然允許他棄文從武,但卻沒有剝奪他參議的身份。換言之,洪承疇隻能算是一個儒將,而不是真正的軍漢。

  前段時間,他本來是剿匪完畢,進入西安府補給,同時做好準備打算北上繼續剿匪,最終把救世軍給剿滅。

  卻不想才來到這裏不多久,就遇到了合圍,包圍西安城的,居然就是自己即將要去找的救世軍本身。隻是沒想到,和情報裏麵的救世軍完全不相符,戰鬥力和傳聞強大了好多倍。

  暗暗鄙視了一番那些為自己開脫的文官,洪承疇也不由得感慨這大明這樣下去會不會很危險?

  不過隨即就有點放心了,敵人根本不懂得火炮是怎麽使用的,居然在射程外進行布陣。那火炮的外形,和紅夷大炮完全不同,就連他見過的佛郎機大炮也不同。這種不知道在在哪裏買來的大炮,天知道能打多遠,希望可以打出二裏遠吧。

  唯一值得重視的是,對方的士卒卻是退到了火炮陣的後麵,那麽遠的距離就算是紅夷大炮也沒辦法攻擊到。更別說對方的陣型鬆散,大炮的炮彈也很難造成很大的傷害。退一萬步說,炮彈飛出四裏遠需要一個過程,按照那麽鬆散的陣勢,真要開炮說不定這避開的幾率就會很大。

  而且,他們站得鬆散,結果就是感覺漫山遍野都是敵人。也難怪,張知府那家夥會怕死得打算不防守就投降了。

  沒關係,隻要把火炮陣地犁過幾次,對方的炮陣就會失去作用,到時候麵西安這座巨城,對方就算人數在多也沒轍。自己這邊就算沒辦法防守到敵軍自己受不了撤退,也可以守得到援軍的到來。不管結果如何,救世軍的失敗那是必然的下場!

  正想著這點,卻不想有一個士卒走了進來。

  “報告各位大人,城外有亂世軍士卒前來通報,讓我們開城投降,否則一旦破城定當西安的文武官員夷三族!”士卒慌慌張張的向在場的所有人匯報到。

  “夷三族!不行,快點開城投降!”張知府二話不說就要下達開城的命令。

  不僅僅是他,不少的文人居然都在這一刻害怕了。別說他們,就連不少武將也是開始蠢蠢欲動。

  “怕什麽,不過是一群賊寇罷了!別忘記了,在西安這裏不僅有五千守軍,我這次來也帶了三萬百戰精銳。再說,對方隻是圍住了其中一麵,在必要的時候隻要大軍兩麵出擊,對方隻怕自顧不暇都不錯了,還有辦法繼續攻打城池?”洪承疇大吼一聲。

  “對啊!那幫家夥就是一群沒什麽文化的賊寇!看看,就圍了一麵,就不怕我們自左右兩側發動攻擊?”有下屬遊擊將軍立刻附和到。

  “對對,就是這樣,對方不足為慮!”很多人都認可了這一點,文官也開始安心了一些。

  “張知府,別忘記了,若是投降的話,你的名字會被記入大明錦衣衛的檔案裏麵,到時候就算西安光複,您這位投降賊寇的知府,導致西安淪陷的知府,隻怕也得去菜市口走一遭吧?”洪承疇又轉頭對張知府說道。

  張知府縮了縮脖子,卻是沒敢反駁,畢竟這是事實。

  “各位將軍,點齊人馬,在我們的紅夷大炮給他們初步傷害之後,就隨著在左右兩側大門殺將出去,一舉殲滅賊寇!”洪承疇以參將的身份下達了出兵的命令。

  “遵命!”回答的是所有將士們的吼聲。

  半刻鍾之後,張弘斌已經確定,城內不打算投降,他給出的時間的最後答複期限,已經過了。

  “你說,他們是不是以為我隻在一麵排兵布陣,就覺得我們救世軍都是一群不通兵法的白癡了?”張弘斌笑道。

  “若少爺您是白癡,那這天下也沒多少是聰明人了。”李定國恭維道。

  “時代在變化,兵法也要跟著變化,隻懂得引經據典的,那是書呆子,不是將軍!”絕情淡淡的說到。

  “那我們的敵人如今小看了我們,我們應該怎麽回答他們?”張弘斌指了指前麵,這次是大聲呼喊。

  “殺殺殺!”所有的士卒都是怒吼,那聲音直通天際,甚至把守軍都嚇得顫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