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自產的火銃
作者:狂妄之龍      更新:2020-11-19 23:59      字數:3502
  張弘斌不是那種身處異鄉,總希望身邊有一個知心好友傾訴心聲的存在。至少,他還沒有那麽的軟弱。

  阮存珠的身份很就調查清楚,或者說在西安府太轟動了,以至於想不調查清楚都不行。

  果然,是老秦王朱誼漶的女兒朱存媛,這丫頭翹家了,如今整個西安府的錦衣衛都在搜索這個丫頭。原因更簡單,明朝的藩王及其家屬,沒有詔令是不能夠離開居住的城池的,就算出個門都要接受嚴密的監視。對於他們來說,出門就是遭罪,還不如在家裏當宅男宅女。

  明朝對藩王很優待,土地的不斷的支付出去,在大明的土地上,藩王這個品種就占據了土地的五成以上。每一個藩王甚至還有屬於他們自己的商會,在當地強買強賣,隻要不違反祖宗規矩,朝廷對其視而不見。

  明朝對藩王很刻薄,不能夠過問軍政事務,不能夠出仕,不能夠科考,甚至沒有命令出城都不行。那算是啥?用形象的說法,就是清朝那些被圈禁了的王子級別的。他們的封地說是封地,還不如說是一座座牢籠,限製了他們的行動。

  這也沒辦法,誰讓當年燕王朱棣造反結果奪了這個天下,成為了大明的永樂皇帝。這位既然是造反得了天下,自然也擔心這些藩王造反奪了他子孫後代的天下,故而就活生生把自己的親戚當成犯人一樣軟禁在各自的封地之中。

  朱存媛若是一般的郡主,那麽她這輩子估計也差不多是呆在長安裏麵,然後選一個額駙隨隨便便過了這輩子。偏偏這丫頭腦袋裏裝著一個現代人的潛意識,她是不喜歡被束縛住的。故而算上這一次,這丫頭已經是第三次翹家。剛好,趕上了同州被救世軍占領,她這次翹家姑且算是初步成功了。

  一個大明郡主,而且根據情報還是秦王的掌上明珠,捧在懷裏愛在心裏的開心果。對於老秦王而言,這丫頭是非常重要的存在,相當於他半條命一般重要。

  就那麽重要的一個家夥掌握在手中,作為籌碼可以對攻陷西安府起到很大的作用。

  好吧,就算不能夠作為籌碼來使用,其潛意識的現代思維,或許可以在某些地方給自己查漏補缺。張弘斌沒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甚至他腦子裏麵很多現代的知識也正在隨著時間的流逝在一點點的消失。若是有個可以不斷提醒自己的存在,這會方便許多。

  基於這兩個理由,尤其是後麵一個理由,阮存珠這個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身份依舊暴露的丫頭,在張家安了窩。

  現階段,這丫頭還處於考察期,可以說是考核她是否是真正的穿越者,又或者是隻是潛意識有著未來的信息而已。同時還要考察的是她的人品,內衛不會允許一個具備威脅性意義的女子,居住在主上的房子裏,這是對張弘斌的不負責任。最後還要考察這丫頭對自己到底有多少用處,若是一點用處都沒有還到處耍大小姐脾氣,那麽她的待遇自然不可能會像現在那麽好。通俗的說法,就是張弘斌不養閑人。

  小妞的事情告一段落,乞巧節也宣布結束。期間到底誕生了多少對癡男怨女,張弘斌可沒空去理會。

  原本擱置下來的邊軍應對問題,又提上了議程。不過或許經過了乞巧節的緩衝,給了大家思考的時間,好歹是有了一個結論那就是明年開春之後開始針對西安府其他州縣進行攻擊,為期兩個月。

  兩個月的時間裏,不管打到哪裏,都迅速收縮防線,開始應對來自邊軍的威脅。

  根據張弘斌的了解,崇禎似乎又給曹文詔去了一份詔書,讓他‘順便’把陝北的匪患也解決了。換言之曹文詔要南下同州,至少還要在六月份以後。在這段期間內,救世軍三月份開始對外發動進攻,五月份徹底收攏防線,整治新地盤的治安問題,等到曹文詔的南下。

  張弘斌不會害怕一個曹文詔,邊軍不可否認是明朝正數第二具備戰鬥力的部隊,但按照朝廷的現狀,這必然也是一支士卒人數完全沒有滿足編製,而且士卒大部分都是炮灰兵,整支隊伍依靠少數的家丁兵來統禦的存在。

  再加上糧草不足,尤其沒有葷腥,這就意味著士卒沒辦法長期進行訓練,甚至一天一次訓練都做不到。這個問題在明朝中期已經出現,君不見戚繼光的戚家軍,三天一操練在當時已經算是嚴格了?

  這樣的軍隊對上天天操練,夥食管飽,頓頓見葷腥,而且軍餉也給足的救世軍,在先天方麵就不可能獲勝。若是打贏了,那也隻能是後天的方麵。比如曹文詔和他侄兒曹變蛟的戰鬥力,又比如他們的軍事指揮能力什麽的。華夏的兵法,本來就是為了讓弱勢的一方最大限度戰勝強大一方而製定出來的,當然前提是弱勢方同樣具備一定的戰鬥能力。

  張弘斌不懂得那麽多的軍事問題,他隻知道太祖爺說過一句話“在戰術上重視敵人,在戰略上鄙視敵人。”

  曹文詔這個人,張弘斌還些印象,畢竟很多小說都把他吹得天下無雙,至少也是一個一等一的良將。如此看來,他的戰術絕對是老辣的。但後來卻是死於李自成的計謀,殞命於姬家山,這同樣證明了這位在戰略方麵還存在不足。

  如此,對付曹文詔的辦法,就應該向戰略方麵偏移。

  不過對於戰術上的問題,張弘斌同樣非常的重視。

  比如,他深知領地工業,尤其是軍工產業必須要發展起來的關鍵意義,故而他在黃龍山專門劃出了一塊工業區。從最基本的鋼鐵冶煉到武器打造,在這裏都專門有人負責。

  實際上大家對這個也有很大的意見,畢竟既然買的武器那麽便宜,為什麽還要浪費時間去研究?要知道,按照如今的成本,打造一副連弩,足夠買三副連弩的。那麽簡單的算數,張弘斌難道就不會計算?

  隻是他們沒有想過,買的永遠是買的,造的不僅東西是自己的,技術也屬於自己。別的不說,這些武器比如連弩,其每一個零件都是標準的,而且是超出這個時代工藝的存在。這就意味著,或許可以在報廢的連弩這裏,把需要的零件拆出來組裝一下,就可以恢複一副連弩的使用。但連弩的每一個零件,張弘斌卻沒辦法造出來,造出來也不合格。

  張弘斌不是來這裏的那個二道販子的,他有可能要很長一段時間生活,甚至一輩子生活在這裏。不否認係統購買的武器可以最有效的讓自己的勢力變強大,但考慮到長遠的目光,那發展自己的軍工工業卻是非常必要的。

  此刻,張弘斌就視察了黃龍山的工業區,並且優先查看了火銃製造的工廠。

  “老木頭,我要的東西做得怎麽樣了?”張弘斌遠遠看到了工頭沐慕,邊對他喊了句。

  老木頭是他的外號,畢竟他今年也五十歲了,乃是同州衛所的匠戶頭子。

  更重要的是,他的同州唯一會造銃的匠戶。

  “剛才還是不合格,不過主上您吩咐的模具量具標準化倒是已經完全落實了下去。我們也試著製造了一杆火銃,並且試驗了一下,在裝滿火藥的情況下,可以連續射擊十次。說到底,還是鋼材的問題……”老木頭既像是在自我誇耀,又卻是在感慨著什麽的語氣對張弘斌解釋道。

  “把樣品給我看看!”張弘斌頓時來了興致。

  所謂的火銃很快就拿到了他的手中,這是明顯用地條鋼,甚至剛糟糕一些的鋼材打造出來的火銃。上麵的每一個部件都是統一的,這就方便的更換零件。最優秀的還是它的激發裝置,這是燧石發射裝置,而不是傳統的火繩。

  樣子很不錯,設計得也很合理,張弘斌也不懂得火銃怎麽樣才算是好,反正這把火銃給他的感覺就很不錯。

  簡單的測試還是必須的,張弘斌可是專門用顆粒火藥填充充足才進行試射。第一次射擊,五十米外的輕甲被很輕鬆的洞穿。接下來的第二次射擊,則是一百米外的靶子,事實證明到了一百米外,彈藥會歪上許多,畢竟火銃還沒有膛線,不過在一百米外依然可以洞穿輕甲,卻是非常值得高興的事情。

  最後的結果,是這類新火銃的有效射擊範圍是一百五十米,在一百五十米內可以造成有效傷害。最高射程是二百三十米,在二百三十米外就會失去飛行的動力掉落在地麵上。連續射擊,而且是在火藥填充充足的情況下,可以連續發射十到十二次,之後就有炸膛的可能性。當然,這個測試張弘斌是不會親自測試,別人也不會允許的。

  “繼續加強對煉鋼的研究,經費要多少我都支付給你們。不過我需要得到的,是在半年後,至少一萬支這樣的,甚至比這樣更優秀的火銃,可以裝備到部隊裏麵去!”張弘斌指著火銃,對老木頭說道。

  “屬下定當努力完成任務!”老木頭也不敢把話說死。

  “能夠順利完成的話,你就在工商部任職,同時所有參加這次研究的工匠,都有足夠的賞錢!”張弘斌笑道。

  “屬下定當完成任務!”老木頭沒有猶豫,拍著胸膛保證完成任務。

  千裏而來隻為官,一個實缺的官職,讓自己從一個低賤的工匠頭子變成主管工匠的官員,這樣的身份變化,讓老木頭欲罷不能,恨不得一天當兩天來使,也得在預定計劃時間之前,把張弘斌交代的任務給完成了不可。

  “注意質量,所有火銃上麵給我刻上標號,若是在關鍵時刻出現技術性的故障,那麽我會追究你們的責任!”張弘斌卻是又非常嚴肅的交代了一句。

  “這個屬下自然是明白的!”老木頭惶恐的說道。

  “好好幹!”張弘斌拍了拍他的肩膀,離開了工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