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各地的響應
作者:狂妄之龍      更新:2020-11-19 23:59      字數:2860
  衛所大敗的消息,隨著潰軍傳遍了西安府各地。不多時就有人發現了這座京觀,還有木板。

  百姓驚訝者不乏其人,更多是暗暗叫好者,誰不知道清溪村的慘事,這些草菅人命的兵賊死有餘辜!

  至於進行了一次完美伏擊的救世軍,最後到底去了哪裏,誰也不知道,隻知道他們去了白水縣西北,卻誰也不知道具體是到了哪裏。

  京觀最終是被官府的人清理了,這樣的東西留著完全就是給官府打臉。更別說木板上麵寫的,了解的人都覺得臉滾燙滾燙的,唯有厚臉皮的官吏,依然保持著唾麵自幹的從容。

  救世軍消失了,隻是此刻同州也沒辦法派出新的衛所士卒去剿滅他們了。想要剿滅他們,就必須要向別州的衛所求援,這個過程是漫長的。至於本來應該有上萬人的同州衛所,怎麽才能夠派出去一千多人,剩下的去了哪裏這些事情,被選擇性的遺忘了。潛規則,知道就好,沒必要高調,對誰都沒好處。

  救世軍消失在了人們的眼中,反而是受到了救世軍的鼓舞,各地的勢力開始蠢蠢欲動。

  他們本來就和救世軍的大將修羅,有著秋後起義的約定。隻是今年眼看風雨還不錯,再加上免一年的稅賦,已經覺得起義無望,差點就忘記了這個約定。

  誰能想到到了八月,新皇即位卻鬧出了追繳稅賦的戲碼。這下可好,他們都覺得如今是天賜的造反時機。

  當然,誰都不會率先觸頭,或者說大家都在等待救世軍的出現。

  他們等到了,救世軍打下了白水縣,名聲算是徹底火了起來。前後不足十多天,又是以數百人成功夜襲了近千前來追剿他們的衛所士卒,那人頭京觀,把前去探聽情況的小卒子,看得是熱血沸騰。回來和頭領一說,更是聽得熱血沸騰。於是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救世軍提供了武器,而且已經打響了第一炮,那麽剩下的他們自然也要參與進來。

  各地開始陸續出現造反的勢力,混江龍、出山虎、掃地王、橫天王等賊寇打出旗號公然造反。陝北的王嘉胤、王自用、老回回、高迎祥等人也是同時舉起了反旗。起義隊伍在陝西開始壯大,吸納甚至裹挾百姓,開始了各自的王霸大業。

  暫時,王嘉胤等後來的成名起義軍,其活動範圍暫時還僅限於陝北。大概是尊重陝南的救世軍,故而沒有要南下的意思。再說,最初階段,可以供他們搜刮的地方太多了,暫時也沒必要南下。

  但是陝南這邊的,尤其是西安府這邊的反賊,卻是對陝南地區開始了攻擊。各個村子不管要不要起義,都會被裹挾起來,他們都是一群徹頭徹尾的反賊,一群剛剛拜托了束縛的反賊。這樣的人,第一時間不是想著日後如何建立一個盛世王朝,而是像這樣壓迫了他們那麽久的社會進行報複!

  轉眼間,因為救世軍的出現,讓人開始對義軍有一絲幻想的普通百姓,這下子也是對所謂的義軍畏如猛虎了。

  或許,大家可以認可救世軍,但卻沒辦法認可這樣和大明軍人一樣,迫害他們的反賊們。

  有意思的是,所有反賊都有意識的躲開了白水縣。或許這裏是他們這些反賊的聖地,所以不想玷汙。又或者知道這是救世軍劃下來的地盤,所以不敢侵犯半分。到處都是錢糧美女,沒必要為了一縣之地,和救世軍鬧矛盾。要知道,救世軍可是全滅近千衛所士卒的悍軍啊!

  再則,不少起義軍的武器本來就來自救世軍,想要獲得更多的武器,他們不得不注意救世軍的態度和臉色。

  整個白水縣,如今卻是成為了戰火之中的綠洲,百姓最後的希望之地。一時間,各地的難民,紛紛湧了進來,原本就有是十多萬人口的白水縣,如今卻是增加到了五十多萬!還好,大概二十萬人左右的難民部隊,在停留了三天後,朝著西北方向前進,和救世軍一樣,消失在人們的眼中。

  剩下三十萬,在白水縣縣令馬玉的安頓下,到了各村落開荒種田,好歹是安置了下來。

  整個陝西亂成了一鍋粥,求援的文書陸續送到的崇禎的禦案上麵。當然偶然也有報功的消息,但附著的是求餉的奏折,蓋因這些衛所,已經有段時間沒餉銀發了。

  “混賬,該死的亂世軍,該死的救贖!”崇禎憤怒的把筆洗給丟到地上,頓時碎成了一團。

  救世軍在朝廷這裏,自然不能夠用本名,畢竟這名字太正義了。故而在官麵上的稱呼,是亂世軍。

  “皇上息怒,當務之急是決定是剿還是安撫!”首輔李國卻是立刻諫言。

  “這都反了,還安撫個什麽?”崇禎怒吼。

  “非也,如今群寇不過是擄掠鄉裏,至少還沒有傳來哪個州縣陷落的消息。就算是最開始的亂世軍,占領下來的白水縣,也被奪了回來。流寇說到底都是大明的百姓,之所以反,還是小人作祟,誤導皇上給陝西加賦,百姓苦不堪言,這才不得不反。若是好好安撫,免了他們兩年的稅賦,大部分的反賊必然回歸田地農桑之中。”李國不是東林黨,正好他覺得東林黨越來越強大,所以剛剛好借機打壓一番。

  “非也,反賊窮凶極惡,殺我大明士卒,毀我大明村落,乃十惡不赦之徒,豈能安撫!?”次輔是來自東林黨的,自然要力挺剿匪。

  “敢問,若是要剿匪,我們需要出動多少士卒,士卒的軍餉如何,糧草幾何?先不說國庫如今空虛,隻說地方衛所的戰鬥力,我們還能夠相信?”李國立刻反駁。

  “那你說該怎麽辦?若是那些賊寇明麵上接受安撫,實際上還是擄掠鄉裏怎麽辦?”次輔立刻指出。

  “采用募兵製,招募一支軍隊哪怕人數不多也好,好好訓練一番,戰鬥力怎麽說都比地方的衛所厲害。若是接受安撫,則皆大歡喜,如是不接受的話,則由這支軍隊來負責剿滅這些流寇。至於糧餉問題,可由當地的官府支援一些。如此雙管齊下,則流寇可定!”李國卻是祭出了王牌。

  “好了,就這樣吧!至於招募新兵的錢,由內帑出十萬兩銀子,剩下的錢糧問題,由地方解決!對了,誰人統兵為佳?”崇禎卻是下達了決定。

  兩人聽聞,卻是欣喜了起來。內帑就是皇上的私房錢,皇上用自己的錢,那就是最好不過的,戶部主事隻怕也會高興的。

  “西安府參將楊洪乃是當地人,熟悉當地情況,也有一定的人脈。難得的是他本人也精通戰陣,可領新軍!”李國立刻推薦他一派的人出來。

  “不可,楊洪此人不過是憑履曆上位,沒什麽真材實料。倒是天啟二年進士,常州宜興縣盧象昇卻是難得的文武雙全,或可帶領新軍剿滅流寇!”次輔哪裏容得李國繼續放肆,直接把東林黨培養的盧象昇推了出來。

  “盧象昇從未經曆過戰陣,而且他今年也才二十七歲,太年輕了不中用!”李國立刻反駁。

  “楊洪也好不到哪裏去,就是年紀大了點,今年二十九了!”次輔立刻針鋒相對。

  “夠了,且讓楊洪給我剿滅了賊寇好了!”大概因為這次的動亂,崇禎有些不相信東林黨了。

  “遵旨!”見皇上下旨,兩人也沒必要繼續吵下去了,直接領命。

  聖旨很快就傳了下去,不多時就來到了陝西。

  正在家中練武的楊洪,很快就接到了聖旨。已經二十九歲的他,似乎看到了升官發財的希望,欣喜之意躍於臉上。隻是隨即得到知府的軍令,讓張福給他當副將之後,卻是立刻把臉拉了下來。

  他知道,張福是知府的侄子,是一個不學無術的主,說是副將,隻怕是來混履曆的,指望能夠借勢升官發財。最糟糕的是,所謂縣官不如現管,眼看錢糧都得靠地方來支援,楊洪已經預料到,這個張福隻怕是不會放過指揮權的。

  自己這個主將,到頭來隻怕是一個擺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