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礙事的閹人
作者:狂妄之龍      更新:2020-11-19 23:59      字數:2228
  西山別館,和以前比起來已經空了許多。孩子們已經不知所蹤,家丁也隻有三十人左右在這裏訓練。

  “少爺,你交代的事情已經辦妥了!”王二風塵仆仆的走回來,卻是顯得非常的精神。

  “恩,接下來這大半年的時間,我們每一步都必須要謹慎再謹慎,所以倒是辛苦你了。”張弘斌笑道。

  “沒事,以前渾渾噩噩的活著,如今好歹也有有了一個人生的目標。如今想起,隻覺得之前三十年的時間,算是白活了。”王二憨厚的撓了撓腦袋。

  張弘斌就是他的導師,帶領他進入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讓他看到了許多以前沒有看到過的景色。之前幾個月,他走遍了周邊的大小勢力,同時更是把‘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悲涼情況看了個通透。

  百姓掙紮在死亡線上,但是城裏麵的達官貴人,甚至那些有點地位的鄉紳,依然過著醉生夢死的好日子。以前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自己沒本事買地,沒知識考舉人,活該受苦。如今卻是覺得,自己那麽苦,未必就是必然的事情。一個國家在看到百姓如此艱苦,卻不給予任何幫助不說,還加大了對百姓的盤剝,這本來就違背了身為一個國家應該承擔的責任。

  實際上他也明白了,朝廷的諸公,包括皇上,隻怕都懶得承擔義務了。既然有權利可以享受,為何還要計較那所謂的義務?義務就代表著付出,誰又會喜歡付出?更別說,就算不付出,也可以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一切東西的情況下。

  想明白了,就鐵了心的跟著三少爺走造反這條有前途的路子。他這段時間聽的都是三少爺的教導,三少爺的知識淵博讓他佩服,尤其是對世界和國家的理解方麵。既然三少爺那麽能幹,想來預料到大明將亡的事實,也不會有錯吧?

  “隻是少爺,我就是想不明白,春賦的時候百姓隻怕就已經按耐不住想要造反了。可為什麽,我們要等到秋賦的時候,才動手?”王二最終還是提出了疑問。

  “因為現在指點江山,決定朝廷政策的人,依然是魏忠賢……他不下台,這把火燒不起來。”張弘斌搖了搖頭。

  實際上,他一開始也也把朱由檢即位的時間算錯了,今年的確是崇禎元年,但八月份他才登基,隨即改元。其實是要到明年1628年,在鏟除了魏黨之後,朱由檢同學才徹底失去了對大明朝政的掌控,地方被東林黨禍害得厲害,這才逼得百姓不得不反。

  今年春賦,大家的日子或許過得還很艱難,但既然魏忠賢還在位……隻怕這位公是不會坐看百姓受苦的。

  不否認,他是一個貪官,掌管朝政怎麽看都是一個十惡不赦之人。實際上大明在這最艱苦的一段日子裏,這位還堅持處理災情,救助窮苦地區的百姓,這和他出身微寒有一定的關係。

  曆史隻為勝利者書寫,而史官卻都是讀書人。魏忠賢是閹人,他很大程度就站在了讀書人的對立麵。故而身為讀書人最大的敵人,魏忠賢在大明的名聲,就隻能越來越壞,讀書人會把最邪惡,最陰狠的名詞,都套在他的頭上。

  “少爺,你這話我就不明白了,如今到處都說魏忠賢獨攬朝政,不把皇帝放在眼裏,乃是禍國殃民的罪魁禍首……為什麽反而在你的嘴裏,還成了我們的救星了?”王二想不明白。

  “輿論的引導,這也是國家賴以統治的關鍵。就說以前,若非他們不斷引導你們,說百姓耕地交稅天經地義,你們會乖乖的耕地交稅嗎?同樣的,在一部分人,主要就是那些出身士人的官員,他們也有屬於他們的利益述求,同時如今他們也掌握了大明的輿論引導的權利。故而在輿論的引導上,必然會向他們有利的地方進行引導。”張弘斌知道王二的眼光還差點,於是把事情的真相說了出來。

  “我明白了,那些當官的,覺得魏忠賢礙了他們的事情!隻要魏忠賢倒台,他們才有資格重新掌控朝政,獲得更高的權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本來是魏忠賢幹的好事,就通過引導放在他們的身上;而他們做出來的壞事,卻是引導著輿論,把髒水都潑到那所謂的閹黨身上!”王二也不是白學的,他很快就明白了過來。

  “是啊,魏忠賢他很礙事,他的存在同樣礙了我的事!”張弘斌歎了口氣。

  “那,為什麽秋賦的時候,又可以起事了?”王二就想不明白了。

  “到時候,你就知道了,有些事情,你必須自己去想,我未必會完全告訴你!”張弘斌沒好氣的說道。

  若是讓屬下,把自己的想法弄得清清楚楚,那如何保持一個上位者應該有的威嚴?

  王二也不說話了,隻是下去休息,過了幾天,又帶著一批物資,離開了西山別館。

  看著王二離開的身影,腦袋裏麵卻是超市裏麵的場景,看著還有五百兩的升級餘額,張弘斌一陣苦笑。

  轉眼,春賦的時候就到了。

  大明一年征收兩次稅賦,尤其萬曆年間開始征收遼餉,更是讓百姓苦不堪言。

  去年大旱,今年也沒下幾場雨,誰都知道今年隻怕又要……眼看家裏隻剩下有點應急糧,不到萬不得已一般人根本不會動用。可是如今大家卻糾結了,眼看春賦就要交了,家裏就隻剩下這玩意,這春賦到底交還是不交?

  就在大家迷惑的時候,朝廷又下了一份詔書,言明去歲陝西幹旱,朝廷憐憫百姓生活不易,故而今年同樣免稅。

  那一刻,陝西各地百姓,都歡呼了起來。

  “說吧,魏忠賢那廝,真的很礙事。”張弘斌在人群之中,轉身拍了拍王二的肩膀說道。

  “恩,的確是很礙事……但身為一個曾經的百姓,我似乎不怎麽討厭這種礙事。”王二非常中肯的說道。

  “前提是,他能夠一直把持住朝政。然而實際上,經曆了那麽久的妥協,那些士人已經對皇上失望透頂了。”張弘斌聳了聳肩,一副幸災樂禍的表情說道。

  “這和魏忠賢有什麽關係?”王二實在是想不懂。

  “八月,你會等到答案的。”張弘斌搖了搖頭,也不回頭就直接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