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將死之人
作者:張凱風      更新:2020-11-19 23:41      字數:4107
  夏夜流火,蟬鳴淒切。

  猶在這萬籟寂靜的時刻,思緒如水而不止。

  鎖妖塔外,螢火飛絮,浩月當空。

  但這良辰美景,於楚囚之人,卻是煎熬。

  無數個這樣不知今夕何夕的日日夜夜,如飛火流星般在袁生的沉默無言中無情飛逝,昨天意氣風發的少年,似刹那芳華,轉瞬已逝。

  唯有聽到自己的心跳之音,他才發覺,自己還活著。

  在痛苦中活著,不如在痛快中死去。

  可芸芸眾生為了活著卻苦苦地在這不仁天地間掙紮。

  眼下就有人,為了活著,正試著啃食自己的手指。

  他就是被南宮家送來塔內的那個孩子。

  但每當他鼓起勇氣,要對自己下狠手時,又被疼的抹淚。幾番如此,還是沒能如願,填飽轆轆饑腸,最後也不知道是被自己的無用氣著了,還是被饑餓折磨得,癱坐在地上,嗚嗚地哭起來。

  “喂,小孩,吃自己很疼吧!”袁生帶著幾分譏誚對那孩子喊道。

  孩子自然聽不出他的話外之音,老老實實地應答道,“疼,嗚嗚,大叔,我可能真的快要死了!”

  說著,小孩把被自己咬破的手指,往前湊,他手指上,鮮血直流。小孩顯然是想給袁生看,可塔內漆黑如夜,伸手不見五指,哪裏又看得見。

  “吃自己太難,吃別人或許容易些。”袁生見這小孩如此受折磨,有些不忍。

  小孩眨了眨淚朦朦的眼睛,沉默了片刻,似心有所動。但他並沒有邁出心中翻湧著罪惡的那一步,他年齡雖小,卻尚懂得一點倫理綱常。自五歲與母親走失,他就跟著一位老乞丐四處行乞,老乞丐常常對他說,“做乞丐也要做一位堂堂正正的乞丐,生不為惡,死無所懼,坦然行走天地間。”

  就如老乞丐那隻破碗上的四個字“正大光明”。

  他雖不全懂,但已沾染了老乞丐的一身正氣,心中暗暗立誓,長大後要做一個浩氣長存的大英雄,就像劍仙袁秋塵,霸王南宮拓。

  “大叔,吃了你,我遲早也要死,他們騙了我,騙我說這裏每天都有雞吃,他們是壞人,你卻是好人。”

  “哦?我怎麽成好人了?”袁生打趣地問。

  “你寧願被我吃也不怨我,就是好人。”

  “好吧,可惜好人也救不了你。”

  “沒事,我不怨你,我走了!”小孩語氣傷感,像在與親人道別。

  “你要去哪裏?”

  “去一個離你遠一點的地方,免得我死了嚇到你。”

  “你是怕控製不住自己吧!”袁生看出了小孩的心思。

  “不是,我想都沒想過,大叔你不用擔心,真的!”小孩急急忙忙爭辯道。

  “你是想走得遠些,待餓到沒力氣了,也就爬不到我身邊,是嗎?”袁生非要點破這小孩自以為藏的很深的心機。

  小孩愣住了,這大叔好生厲害,怎麽我想什麽他全知道。

  片刻,小孩回過神來,急辯道,“不是,不是的,不是,不是”

  說著說著,他就痛哭起來,哭得整個瘦弱的身子跟著顫抖。

  人性本惡,卻心存善念,如花木雖出於淤泥,卻朝著陽光。

  這孩子本是可憐之人,被人欺騙至此,本以為到了福地洞天,卻不想落入絕死之境。這些都罷了,臨死前想把自己偽裝成一個絕無惡念的英雄好漢,卻被這個不解風情的大叔戳破,他一時真是苦不堪言,悲從心來,哭得傷心欲絕,撕心裂肺。

  聽著這孩子傷心的哭聲,袁生似有所動容,他凝固著滄桑和陰鬱的臉抽搐了幾下,他也被自己心中的善與惡拉扯。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在袁生猶豫不決之時,這孩子已哭暈了過去,倒在地上沒了聲響。

  光陰回轉,歲月漫漫。

  夏日又逢夏日,少年卻非少年。

  重陽,花好月圓之夜,塔門重新開啟,又一個小孩端著酒和雞從塔外緩緩地走來。

  百花穀,坐落在西湘孤鶩峰下,蝶飛蜂逐在燦爛的百花叢中,兩條清澈的溪流繞花穀而過,溪上流水潺潺,鴛鴦雙飛,一派歲月靜好的風光。

  春色未盡,萬物在這裏奮力地生長,映著朝暉落霞,連著萬千芳菲,成就了百花穀的姹紫嫣紅。

  八荒之地,自數這西湘最為富饒,一年四季,陽光充足,氣潤風和。

  天下六門,百花穀向來與世無爭,穀主劉玉冰,是位懸壺濟世的菩薩,人稱冰雪真人,因此即便江湖如何腥風血雨,刀鋒從未染血百花穀。

  西湘不戰,花穀無爭,這似乎成為了江湖中人的共識。

  在雙溪的環繞中,有一處碧草青青的溪畔,是為明溪畔。畔上,一位衣著青素的女子,牽著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在溪畔采擷一種叫離陽的花草,這花就像陽光一樣明媚動人,花瓣與花蕾間散發著微微的明光,晶瑩剔透,十分好看。

  小女孩跳著,叫著,笑著,真是活潑可愛,天真無邪。

  靈動這詞仿佛生來就該用在她的身上。

  “師父,快來啊,這裏有更多的花,好美,好漂亮啊!”小女孩撒開了女子的手,歡快地往前跑去。

  “傻丫頭,慢點,別摔著了!”女子秀氣的麵容上露出寵溺的笑容。

  小女孩采著花,這一朵很漂亮,那一朵更漂亮,女孩一雙水靈靈的眼睛忙得上下閃動。

  無意之中,她看到了溪水裏有個黑色的物體在浮沉,乍一看有些可怕,小女孩嚇得尖叫了起來,直起身子就往女子跟前躲去。

  “雲歌,別怕!”女子將女孩抱住,柔聲安慰道。

  雲歌,原來這孩子名叫雲歌,取自“雲中誰寄錦書來”。

  當年南嶽王嶽威,讀到此句時,才給自己的寶貝女兒想出了這個名字,為此他還在自己的王妃,夢如絮麵前狠狠地自吹自擂了一番。他本是個粗直的漢子,能取出這樣稍有點文氣的名字著實不易,歡欣鼓舞一遭也是可以理解,但卻遭了妻子一頓數落。

  “你當自己多體麵了,一個名字竟要想一個月,謝天謝地,幸得是你想出來了!”

  南嶽王聽了,隻能硬著頭皮笑嘻嘻地承著,這位人前威風八麵的南嶽之王,一把戰魂刀,也曾抵擋過千軍萬馬,而在妻子夢如絮麵前,他卻笨得有些可愛。

  因煩著女兒一直纏綿著妻子,南嶽王莫名其妙地打翻了醋壇子,借著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便把雲歌送到百花穀,拜了穀主劉玉冰為師,這樣他便又可整日圍著他那國色天香的妻子打轉。

  孩子離了娘親,按說應該鬧騰不休,幸得雲歌生如朝露,性若明雲,不出幾日便沉浸在這孤鶩峰百花穀的蜂飛蝶舞之中,歡快如舊。

  “雲歌,你瞧到了什麽了,把你這天大膽子的傻丫頭都嚇成這樣?”

  雲歌仍把頭埋在玉冰的懷裏,不住地搖頭,似害怕得緊。

  “別怕,有師父在,說,瞧見什麽了?莫不是你前些日子,瞧見的很醜很醜的癩蛤蟆?”玉冰逗笑著問道。

  “不是,”雲歌低聲地呢喃道,“是一個躲在水裏的妖怪!”

  玉冰笑了,她明淨如雪的臉是終於有了些人間的煙火之氣。

  “妖怪?你可知道妖怪長什麽模樣?”

  雲歌將眼睛睜開,將頭從玉冰懷裏探出來,她朝那溪水畔小心地望了一眼,見並沒有什麽動靜,心才安穩了些許。她指著溪畔的水中,一本正經地對玉冰言道,“剛才那裏有個妖怪,我看見了,他用一雙眼睛看著我,師父,你說妖怪會不會吃人的?”

  “妖怪自然是要吃人的,可我們的小雲歌這樣可愛,妖怪也舍不得吃呢!”

  “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

  劉玉冰一邊安慰雲歌,一邊抱著雲歌朝百花穀腹地的一間木屋走去。

  在她們的身後,深暗的溪水裏翻出幾波水泡,一雙黑色的眼睛從溪水深處冒出。

  第二天,劉玉冰在前院裏攤曬草藥,雲歌提著花籃蹦蹦跳跳地往外跑,似早已忘記了昨日的事情。

  “別跑遠了,為師煮了蜂蜜茶,你玩一會兒就回來吃。”

  “知道了,師父,我采滿了這籃子花就回來。”雲歌一邊跑一邊回應著。

  離陽花,隻開在花穀東邊的明溪畔,雲歌又來到了這裏,采著一朵又一朵的離陽花,陽光溫和地照在她身上,光芒凝聚而不散,使她周身散發著明亮的清輝。

  這潛藏在溪水裏的妖怪似乎也對雲歌有所偏愛,偏隻有她來才肯從水底浮出來,那雙黑如暗夜的眼睛,緩緩地從深處探出,靜靜地,遠遠地,看著這個如陽光一樣跳躍的女孩,眼神裏透出不盡的愛慕。

  雲歌忽然感覺有人在盯著她看,她不由得朝那妖怪看她的方向看去,又見到了那雙黑色的眼睛,但這一次,卻不似昨日那般可怕,仔細瞧著,反而覺得有些可愛,甚至有些可憐。

  雲歌素來膽大,她看著漂浮在溪水上的那雙眼睛,露出明花般燦爛的微笑。那眼睛似自卑了,竟不敢再看雲歌,慌忙就要沉下去逃離。雲歌忙對他喊道,“別走,留下來陪我玩好嗎?”

  那眼睛猶豫了,但他沒有沉下去,片刻之後,他緩緩地從水麵升了起來,原來他並不是妖怪,而是一個眼睛大而黑的人,確切地說是一個比雲歌大不了多少的男孩,他全身,身上長滿了青苔,頭發蓋麵,又長又髒。

  小雲歌看了卻不怕,她走到男孩的麵前,替他撥掉頭發上的水草,那一刻,她在他的心裏,就像太陽一樣明亮。

  “我叫嶽雲歌,你叫什麽名字?”

  “我叫”他有些難以啟齒,因為他也不記得自己的名字,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誰,從哪裏來。

  “我,我沒有名字!”他吞吞吐吐半天,終於說了這樣一句話。

  “人都有名字,你怎麽會沒有名字呢?”

  雲歌很難理解,這世上竟然會有人沒有名字。

  他有些羞愧,低下了頭,不再說話。

  雲歌拉起他的手,安慰道,“沒關係,我幫你取個名字吧!”

  男孩一聽,心裏止不住地高興,他興奮地點頭,以致頭發上的水珠,甩到了雲歌花一樣好看的衣服上,他立即想為她拭去衣服上的水珠,但他又怕自己的手弄髒了她的衣服,手剛伸到一半又縮了回來。

  雲歌卻全然不在意這些,扶著腦袋沉吟了半刻,忽然心中想到師父時長念道的一句“昨夜風雨吹輕舟,花月浮沉人未留”,便開心地對男孩說道,“不如你就叫輕舟吧,你看如何?”

  男孩點了點頭,清瘦的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容,他笑起來雖不好看,但卻真誠。

  “以後我們就是朋友了,我們一起去見我師父吧!”說著雲歌就拉著輕舟要去見劉玉冰。

  輕舟卻僵住了,他似乎並不願意見雲歌以外的任何人,他似乎很怕見人,所以白天他總躲在水下麵,也不知道他為何沒有被淹死,直到晚上才出來尋些小動物吃,如此一來性情早似野獸一般,見人也總是怯怕。

  雲歌看出了他的心思,便安撫道,“我師父不但人長得美,心也是最善良,她是我見過除了我爹爹和母親之外最好的人,她不會傷害你的。”

  輕舟此刻最信任雲歌,聽了雲歌的話,便鬆開了腳步,跟隨雲歌朝花穀的木屋走去。

  陽光普照,照在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孩子身上,溫度卻是一樣的。

  天生萬物,從未厚此薄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