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人到了麽?
作者:蘇行歌      更新:2021-03-23 21:09      字數:2760
  這奏折不是永韶當地的百姓遞上來的,而是駐紮在臨縣的總兵處官員遞交過來的。

  那邊的人員盤根錯雜,趙凰歌前世曾去過那裏,也知曉一些。

  總兵的官員曆來與當地的藩王不成一派,總兵管兵權,藩王管民生。

  若戰事起,朝廷發放虎符,與總兵核對後,藩王方可用兵;至於尋常時候,他們便各自為政,互不幹涉。

  但這不過是明麵上說的罷了。

  事實上,大多數總兵被派過去之後,都會漸漸成為藩王的人。

  比如前世,趙凰歌想要收攏回這一部分權力的時候,遇到最大的阻撓便是總兵府。

  然而如今這一封奏折,卻是由總兵府遞過來的,要麽是現下總兵府還不被韶明王所掌控,要麽就是這裏麵出了些什麽貓膩。

  趙凰歌眉心皺的厲害,皇帝看了她一眼,沉聲問道:“可是看出什麽不妥了?”

  聽得他詢問,趙凰歌搖了搖頭,道:“隻是覺得不太對勁兒,但一時半會說不上來。”

  雖說她有前世的記憶,可是今生改變的事情太多,在沒有確切事實之前,趙凰歌不敢妄下論斷。

  她說到這兒,又沉吟道:“但有一點,雙方必然有一方在說話,若當真是逼的百姓幾乎造反,這事兒便嚴重了。”

  皇帝也是這麽想的,他點了點這奏折,道:“你有什麽想法?”

  趙凰歌倒是真有一個主意,斟酌道:“皇兄可要著人前去看看?不以查此事的名義,另尋一個由頭。”

  她說著,又道:“自然,我也隻是隨口一說,究竟要如何做,還需皇兄做主。”

  說這話時,趙凰歌始終謹慎,皇帝所有所思的看了一眼她,好一會兒才道:“其實,朕倒是與你所想不謀而合。”

  他話裏帶著別的含義,趙凰歌也不由得有些緊張:“皇兄想讓我做什麽?”

  她又不傻,自然聽得出來,對方的主意,必然與她有關的。

  否則,也不必一早將她叫過來了。

  趙凰歌這話說的直白,皇帝抿了抿唇,才道:“韶明王生辰是下月初二,離眼下不足二十日,朕打算,派人前去賀壽。”

  他話音未落,趙凰歌便明白了他的意思:“皇兄是想讓我去?”

  見皇帝點頭,趙凰歌卻是笑了起來:“的確是個好法子,不瞞皇兄說,我方才也是這麽想的——借著他生辰的由頭,去當地查探實情,若此事為真,不失為一個好機會。”

  她方才瞧見這奏折的時候,心中便有了個主意,起先還想著要如何勸通皇兄,讓她過去做此事,不想他們兄妹倒是想到一處了。

  念及此,趙凰歌又輕笑道:“皇兄肯安心讓我去做此事,臣妹十分歡喜。”

  畢竟自幼皇帝做事都將她安危放在第一位,如今肯讓她前往永韶,著實出乎她的意料。

  在聽得她這話的時候,皇帝的神情有一瞬間的陰鬱,歎了口氣道:“朕自然是不安心的,河陽,你可知道此去危險?若非朝中唯有你去才不招搖,朕哪舍得讓你前往?”

  他說這話推心置腹,趙凰歌彎唇笑道:“皇兄待河陽的心,河陽自然是知道的。”

  韶明王上了這樣的一道折子,不管此去的是誰,都會被人第一時間聯想到查案上去。

  唯有她不一樣,她才剛及笄,一個黃毛丫頭,誰會將她放在眼裏?

  可越是輕視,便越給了她足夠的機會。

  趙凰歌心知肚明,複又正色道:“您放心,我定不辱命。”

  聞言,皇帝深深的看了她一眼,道:“查此事乃是其一,你可知朕讓你去,最要緊的事情是什麽嗎?”

  趙凰歌猜到了幾分,點了點頭,壓低聲音道:“名正言順。”

  建祠堂不算大事,逼死了百姓雖說事情大,可也沒有大到需要皇室之人過去。

  這些事情,隨便派幾個心腹前往,都可以做到。

  之所以讓她去,最大的緣由隻有一個,那就是削藩。

  名正言順的削藩。

  借著查霸占田產之事,去收攏韶明王的把柄,一旦將那些罪證積到了一定程度,便可以名正言順的收歸他們的權力。

  這是皇帝的目的,也是她的目的。

  她一點就透,這四個字說到了皇帝的心坎裏。

  皇帝的笑容便也多了些:“不錯。”

  藩王手中的權力的確是他所憂心的,他一直在想要如何在自己死之前,將這些事情都處理妥當,韶明王便將把柄遞到了他的麵前。

  皇帝考慮良久,也猶豫了很久,才最終下定決心。

  他看著眼前的少女,才十幾歲的年紀,正該是單純無憂的時候,然而她眉眼中的光芒,卻總讓他恍惚想起先帝。

  他的父皇,被朝臣們盛讚為明君的英宗趙明誠,每每誇讚趙凰歌時,都說此女最肖他。

  縱然皇帝不想承認,可是他苦惱之事,興許,趙凰歌真的可以做到。

  念及此,皇帝複又坐直了身子,正色道:“你此番前往,朕是都放心的,唯有一點——萬事小心。”

  皇帝殷勤叮囑,趙凰歌莊重的行了禮,這才道:“皇兄放心。”

  因著此事要緊,所以皇帝與她商議了行程,約定了後日一早便出發。

  在商議完之後,趙凰歌目光猶疑了一瞬,因輕聲道:“皇兄,我有一個不情之請,不知您可否答應?”

  聞言,皇帝溫聲問道:“何事?”

  “我想,讓國師一同隨行。”

  這是趙凰歌方才便在思考之事,紅蓮教的事兒尚未有定論,自永韶到上京變故太多,若蕭景辰可以一同前往,在那裏查根源必然會更加方便。

  說不定,他還可以幫著自己一同將真相查明白呢!

  然而這理由,在未曾清楚事情原委的時候,必然是不能跟皇帝講的,否則蕭景辰先前私下行動的事兒,便暴露在皇帝眼前了。

  君王多疑,她不願意讓皇帝對蕭景辰起疑心。

  所以趙凰歌斟酌著,編造了一個理由:“他是國師,前去可以說是為皇叔誦經祈福的,且他胸中有韜略,過去也能助我一臂之力。”

  她將理由擺的倒是直白,皇帝卻是打量了她一會兒。

  分明前不久,她還與蕭景辰互相看不順眼,但如今,她大概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在提起來蕭景辰的時候,她的語氣有多麽尊敬和信任了。

  皇帝到底還是答應了下來:“可以。”

  不管如何,東皇宮的忠心,他還是相信的。

  得了皇帝的應諾,趙凰歌臉上的喜色越發多了幾分,歡喜的道謝:“多謝皇兄!”

  她也不算完全撒謊,有了蕭景辰,她便是如虎添翼。

  眼見得趙凰歌含笑道謝,皇帝則是擺手道:“你這兩日暫且不必去兵馬司,好生休養兩日,晚些時候,朕將你所帶的人手都調派給你,後日一早便帶人出發。”

  趙凰歌應聲,見皇帝神情疲憊,叮囑他也好生休息,這才請安退下了。

  隻是出門時,不知怎的,她總覺得仿佛有人盯著自己似的。

  趙凰歌站在白玉階下,四下看了一圈,卻並沒有看到可疑的目光。

  她這才收回了眸子,帶著錦心回了棲梧宮。

  待得趙凰歌走後,皇帝方才問王順:“人到了麽?”

  聞言,王順忙的恭聲應道:“回皇上,早就來了,現下正在偏殿候著呢。”

  他說著,又輕聲詢問:“可要老奴現在將人帶來麽?”

  皇帝捏了捏眉心,看著桌上攤開的奏折,點頭道:“帶進來吧。”

  說這話的時候,他一麵將奏折等物都收攏了起來。

  才做完這一切,便聽得腳步聲響起,旋即有男人渾厚的聲音響起:“屬下,叩見吾皇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