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是皇室得了好處,還是她?
作者:蘇行歌      更新:2021-03-23 21:08      字數:2206
  若非今日的殿試,趙凰歌不會知道,曾經有這樣一群人,存在於北越,抱著一顆拳拳熱忱之心,想要報效朝堂。

  幸好,今生這一切都改變了。

  那些人裏麵,趙凰歌甚至還看到了幾個熟的麵孔,而如今,這一群人,他們便是一顆顆火種,被再次點燃。

  有了他們,她相信北越會越來越好。

  蕭景辰起初還沒明白她的意思,可在聽了這話之後,卻後知後覺意識到了什麽。

  趙凰歌的一雙眼都凝在殿中那些學子們的身上,蕭景辰的目光卻落在了她這裏。

  她的心思單純又直白,攤開來,明晃晃的昭示著她對北越的一片心。

  蕭景辰念及此,又忍不住看向殿內。

  但他看的卻不是學子,而是皇帝。

  那些學子們對答如流,皇帝顯然也是十分滿意的,連帶著常年病容的臉上,也帶上了喜悅。

  同樣都是為了北越,又是如此的至親,為何皇帝會覺得——趙凰歌有私心呢?

  私心。

  皇帝先前與他說的話,蕭景辰記憶的真真切切,甚至於就連當初在嚴華寺中……

  他也曾因此戒備過趙凰歌。

  可如今,小姑娘分明一心為國,皇帝卻依舊固執己見。

  蕭景辰自己有眼,更有心,人言是對是錯,他看的出來。

  他無聲歎了口氣,心知需的尋個機會,與皇帝談談。

  ……

  這日的殿試,直到正午錯後方才結束。

  此番前來的學子們不少,且裏麵頗有一部分,都是先前已經得中之人,也正是因此,皇帝對學子們的文采更是滿意。

  等到結束之後,他並沒有當時宣布結果,而是讓這些學子們先行回去,待得明日一早,便在京中鬧市張貼皇榜。

  學子們走後,皇帝又與三公討論半日,期間還叫來了蕭景辰與趙凰歌。

  趙凰歌才見識了學子們的學問,並未過多的說自己的意見,隻是在他們討論名單時,偶爾開口,將那些人的優劣都逐一擺了出來。

  最終的那一份名單,與趙凰歌先前所想相差無幾。

  她這一場風寒引出了舊疾,忙碌的間隙便咳嗽幾聲,待得忙完之後,皇帝先擺手要她回去:“說了讓你歇著,怎麽就是不聽?”

  朝臣們已經先走了,殿內隻剩下蕭景辰與他們兄妹。

  趙凰歌聞言隻笑吟吟道:“皇兄不必擔心,並無大礙,不過臣妹是得回去了。”

  這時候不早,她回去卻是想讓皇帝多休息。

  見趙凰歌行禮要走,皇帝並未阻攔,隻是等到她走之後,又看向蕭景辰,問道:“國師可是有話要說?”

  方才蕭景辰便看了他幾次,皇帝瞧出他的意思,這會兒便先開口詢問。

  殿內沒有其他人,蕭景辰說話一如既往的平和:“公主此番,也算是一心為國了。”

  他話中的意思,卻讓皇帝收拾東西的手一頓,而後看向他,問道:“國師此言何意?”

  蕭景辰本就想與皇帝溝通一下此事,畢竟先前的時候,他曾與自己隱晦透露過趙凰歌的野心。

  但他現下已然知道趙凰歌並非這樣的人,這其中的誤會,便還是溝通清楚的好。

  皇帝卻不知他這意思,聽得蕭景辰對趙凰歌近來的功績侃侃而談,看著他的目光,便也漸漸地冷卻了下來。

  待得蕭景辰說完後,他卻是重複著最後一句話,反問他:“國師覺得,皇室得了好處,全因她無私?”

  “正是。”

  蕭景辰頷首,皇帝靠在龍椅上,眉眼中一片沉鬱之色。

  他的眉心疼的有些發緊,皇帝無聲吐出一口濁氣,緩緩道:“赫連家一案,牽涉甚廣,但發展到如今,倒無人將目光落在河陽身上——可這事兒,是她起的頭兒。”

  趙凰歌借著煙花作坊的案子去查赫連家,這期間,她原本安排了學子們,打算借故生事,誰料想,赫連家膽大包天,竟然真的對學子們下手。於是她先前的布置都作廢了,畢竟有現成的證據,又何須再偽裝?

  而她放出去的消息,引得世家們爭鬥博弈,侵吞赫連家的同時,自身也被無形損失。

  到如今塵埃落定之後,瞧著是大半的人都或多或少的從中抽取了利益,但其實,真正獲利的,隻有皇室。

  眾人都心滿意足,唯有趙凰歌深藏功與名。

  皇帝捏了捏發脹的眉心,又將手收了回來,點在那些名單上,淡漠道:“你說河陽無私,朕卻有一個疑問——到底是皇室得了好處,還是她?”

  惡人是她做的,卻無人記得她設局誘人深入。

  但那些善事,卻被人銘記在心。

  別的不說,單說今日那一批的學子們,又有多少,會從此感激河陽長公主趙凰歌?

  而他們,都將是未來朝堂上,新的血液。

  皇帝這話,讓蕭景辰微微蹙眉。

  佛家心如止水,他卻身在俗塵,如今聽得對方這話,更是忍不住擰眉,輕聲道:“皇上怎會如此想?”

  這事兒,他幾乎從頭到尾都見證,更知道趙凰歌一顆心大公無私的。

  而且,即便是真的如皇帝所說,趙凰歌心存私心,可獲利的也絕不僅僅是她。

  畢竟:“得了好處的,乃是百姓與皇室江山。”

  而百姓是北越的、江山是趙家的。

  河陽長公主趙凰歌,也是趙家人。

  皇帝瞬間明白了他的意思,聽得蕭景辰這話,卻是久久未語。

  皇帝不開口,蕭景辰便垂眸站在原地,任由對方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帶著審視與打量,還有些滋生而出的不信任。

  良久,才聽得皇帝輕聲開口,詢問他:“國師為何如此信她?”

  這是皇帝的不解。

  他猶記得,僅僅在月餘之前,他們之間似乎還是劍拔弩張的關係。

  再早一些,蕭景辰甚至還輕薄了趙凰歌。

  不,應當說,是趙凰歌汙蔑他輕薄。

  蕭景辰的人品,皇帝還是知曉的,而後來的旁敲側擊,更讓皇帝證實了此事。

  然而如今,他們卻互相信任,關係緊密。

  這不是個好消息。

  至少對於皇帝而言,絕不是一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