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深宮血色(46)【為秋落辭歸燕加更十四】
作者:宮九格      更新:2021-02-05 18:00      字數:2260
  惠庭山實在是怕了去戶部。

  第一次回京述職去戶部,他什麽都不懂,硬是在戶部門外轉悠了一個月也沒進去戶部的大門。

  並不是戶部的大人多麽苛刻。

  實在是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戶部的小吏一見他是外地來的官員,便以為他油水豐厚,張口便暗示跑腿費。

  他無奈遞了自己剩下的盤纏上去,那小吏看著那一串銅錢,麵色大變,當即將錢扔在地上,訓斥他一頓,說什麽他竟然妄圖賄賂朝廷命官,害得他差點兒被兩邊的侍衛叉出去。

  他也算是運氣好,撞見了戶部的一位官員出門,才將他的述職卷宗送了進去,不然,他要猴年馬月才能述職。

  隻是,從那以後他就知道了,戶部自有一套收錢的規矩,要想把卷宗遞進去,須給小吏跑腿費。

  遞進去之後還要給書記官潤筆費,因為各地送上來的卷宗不一,各有各的版本,便有一位書記官按照戶部的格式將所有的卷宗一一謄錄,方便上官查閱。

  若是這潤筆費掏的不到位,那麽好些個描述自己功績的詞句便會統統不見。

  卷宗給到了戶部官員的桌子上還不算完,還要看今年有多少空缺,這才是謀關係的時候。

  有關係的多掏一些錢,即便評級不佳,也能謀一個好職位。沒關係的,即便評級優等,也隻能到了一個窮地方去當官任職。

  評級一般也沒有錢的,有些等許多年都等不到一個職位,隻能月月年年來戶部這裏耗著。

  有許多人從青年等到了壯年,戶部會給安排一個小吏的職位。

  這職位對於考中了進士的人來說,不是授官,而是降職,吏和官之間是天差地別。

  很多人因此一怒之下辭官而去,終身不入朝廷任職。

  他年年都沒有錢掏,若不是因為在政上的確做出了一些業績,也沒有差錯把柄被抓住,隻怕也會落一個辭官而去,落魄終身的下場。

  這樣來了幾次,他是徹底怕了進京述職,每次在戶部過一遍,都如同在鬼門關走一遭。

  不過,他已經四年沒有回京,如今新皇登基,朝政清明了許多,或許戶部變了也說不定。

  這樣想著,他便耐下心,等明日到了戶部去再看。

  他細細想了自己在任上做的事情:抓盜匪,挖河渠,鼓勵農桑,整頓吏治,一樁樁一件件都深得民心,並沒有什麽有差錯的地方。

  他實在想不明白,為什麽這次會匆匆命他回京,和惠子俊聊了一番後,發現京中除了皇帝突然散去六宮之外,並沒有什麽大事情發生。

  他也不敢在亂猜,當即決定第二天到了戶部再說。

  第二日。

  惠庭山早早就去了的戶部,外麵已經有了許多官員在等待,其中有幾個是他四年前見過的。

  如今再相見,那四個和他相視苦笑。

  其中一個道:“惠縣令,四年未見,你依然是縣令,未知何時能升調?”

  惠縣令拱拱手,笑了一下,未敢多說話,免得被戶部的官員忌恨。

  這幾個等在外麵的,各有各的冤屈,有的是從軍中退下,遲遲未能安排職位,還有的則是人窮付不出潤筆費,政績被寫的一塌糊塗,評了個差等,在這裏等著補官。

  他自問無法幫他們一把,卻也做不到冷眼旁觀,隻能匆匆拱手離去。

  他走到裏麵,一個小吏抬頭看見他,油滑笑道:“惠縣令,這不到回京述職的日子,你怎麽來了?須知不在任上擅自回京,可是大罪。”

  惠庭山忙拿出來戶部命他回京的調令,那小吏才沒話說,隻是蹙起眉頭想不明白為什麽,又想最近職位空缺,說不定這是讓惠庭山給別人騰位置,心中對他更輕視了幾分。

  小吏將東西收下,見卷宗裏果然空空如也,沒銀子也沒銀票,當即寒了臉,冷冷道:“惠縣令可真是個大大的清官哪!”

  話中的諷刺意味濃烈至極,讓人怒不可遏。

  惠庭山卻已是老油條,聽聞此言,麵不改色的拱拱手就出去了。

  這次的調令來的奇怪又緊急,他私心裏猜測一定是有什麽緊急的事情。

  這小吏老老實實將他的卷宗交進去就是了,若是不老實交進去,也該拿不到他卷宗的人著急。

  到時候,倒黴的是這小吏。

  若非他猜測的,他也不著急,反正他女兒出息了,他有了那大宅子住,不用像從前一樣,害怕在京城多待一日,就要多花一日的錢。

  心裏有了底氣,就沒有那麽慌張了,連帶著走路都有風。

  那小吏看著他背影狠狠啐了一口,伸手就將他卷宗扔到一邊的架子上。

  反正每天那麽多文書要看,就讓那姓惠的等著落灰。

  惠庭山走後,又一個壯漢走進了戶部,熟練地遞了卷宗進去,那小吏瞄了一眼卷宗,笑成了一朵雛菊,說道:

  “這文書寫得可不怎麽樣啊!還需要好好潤色潤色才成。”

  那大漢笑了一下,又遞了一遝紙張進去,笑道:“那是自然,怎能讓裏麵的大人白辛苦,寫字費紙,下官已經準備好了。”

  裏麵寫字的小吏聞言出來,將東西接過去,用眼睛一瞄,隻見是一張一百兩銀子的銀票,心中很是歡喜,便點撥了幾句。

  “李大人明日下午會來戶部,你明兒早早來這裏等著,不會白跑,不過,需得好好準備才是。”

  那大漢大喜,忙拱手連連稱謝。

  兩個小吏心滿意足的客氣一番,一副和氣畫麵。

  惠庭山看見這一幕,心情很是鬱鬱,長歎一聲,也不再觀看,轉身朝著外麵去了。

  外麵那四個人滿麵悲憤,卻無可奈何,他們來這裏其實也是等上官,好說一說自己的情況。

  隻可惜,每次李大人都被人前呼後擁著,他們根本就無法上前,隻有那交了錢的,在裏麵等候,反而能和李大人攀談幾句。

  這戶部真是腐朽透了,他們心知肚明,卻隻能忍氣吞聲,免得最後什麽都得不到。

  一群人正唉聲歎氣著,忽然,兩側裏兩隊士兵衝了出來,呼啦啦就將那大漢和戶部的幾個小吏統統抓了起來,又朝著戶部裏麵衝了進去。

  惠庭山大驚,其餘人也議論紛紛。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戶部要變天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