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親情問候
作者:沐子666      更新:2021-08-16 16:57      字數:3249
  李娟自從來到陳新家裏,每天給陳新做飯做菜,晚上母女倆一起去散步聊天,日子過得很愜意。

  三天後,陳新收拾行李,搬去公司的簡陋宿舍住,隻留下李娟一個人在家。

  陳新臨走的時候,很不放心,叮囑:“媽,我不在家,您每天晚上關好門窗。白天呢,就出去外麵走走,找樓下的老人們聊聊天。如果有什麽事情,就立刻打我電話。我每個星期五會回來陪您的。”

  陳新為什麽不放心呢?

  因為媽媽李娟有頭腦眩暈症,爸爸陳巍然有冠心病。

  這兩個老人,一個獨自在家,全家人不放心,經常性打電話問候;一個呢,陳新上班後,也獨自一個人在家了,同樣讓人放心不下。

  陳新提著行李,老媽李娟送到樓下,又是再三囑咐:“陳新,去工作後,聽領導的話,跟同事搞好關係,不要任性。”

  陳新,也是全家人擔心的對象。

  陳新的個性太倔強好強,不能忍受委屈,這,是家裏最擔心的。

  來到宿舍安頓好後,陳新就開始正常上班。

  每天中午12:00吃飯的時候,就會給老媽李娟打一個電話,“媽,您吃了午飯沒有?可別舍不得花錢,隨便對付啊。您年紀大了,要愛惜自己的身體。生活費,我每周都會給您的。”

  陳新知道,媽媽李娟以前過慣了苦日子,總是舍不得花錢。

  以前讀書的時候,老爸老媽平時自己在家,就吃青菜蘿卜鹹菜,隻有幾個兒女放假回家,才會買點肉或者魚改善生活。

  沒辦法,父母勤儉節約了大半輩子,這個習慣是很難改掉的。

  “放心吧,陳新,我中午吃了,弄了番茄雞蛋湯,炒了一個青菜,炒了一個豆腐幹。”

  “這就好,每天按時吃飯,多出去運動運動。”

  到晚上6:00吃晚飯的時候,又給李娟打電話:“媽,晚飯吃了嗎?今天出去散步,跟人聊天沒有?”

  “晚上我自己包了餃子,煮了餃子吃。”

  “媽,您看您,又舍不得花錢了吧。拿著錢到超市,買回來的水餃又簡單又好吃,何必要那麽麻煩自己動手呢?”

  “超市的餃子太貴了,我一看,灣仔碼頭的餃子,一袋要好幾十呢?反正媽沒事,還不如自己動手呢。”

  “也行,隻要您不怕麻煩,怎麽高興怎麽來。我晚上還要加班,我去吃飯去了,電話掛了啊。”

  “掛吧掛吧,不用擔心媽。你弟弟、你大姐、你二姐,還有你爸,每天不停給我打電話呢。我看啦,他們都是怕媽一個人在家,不放心。”

  “您說對了,我們是都挺擔心的,把您一個人留家裏。”

  “好好工作啊,記得聽領導的話,不要跟同事慪氣,媽一個人沒事,每天吃了睡,睡了起來出去散步,跟老人們聊天,挺好的。”

  “那就好,我掛電話了啊。”

  陳新匆匆掛了電話,趕著吃飯了去加班。

  星期五晚上回來,李娟把菜理好了,沒炒,等著陳新回家,現炒的菜才好吃。

  李娟煎了一條魚,煲了個湯,炒了一盤青菜,炒了一個辣椒炒肉。

  已經吃了五天外賣的陳新,看到家裏的家常小菜,味蕾立馬調動起來,筷子迅速出擊,開始夾菜吃飯,含著滿口飯菜,陳新打趣,“媽,您是不是又跟以前一樣,我不在家,就吃青菜蘿卜鹹菜,我回來了,才舍得做點好吃的?”

  “瞧你這孩子,你爸媽以前啊,是為了省錢給你們幾個讀書。現在,家裏條件好了,媽媽又不是那小氣的人,哪裏還會這麽做呢。”

  吃完飯,陳新開始給獨自在家的老爸陳巍然打電話。

  “老頭子,吃飯了嗎?吃的什麽,不會又是麵條吧?”

  “今天炒了兩個菜,做飯吃的,怎麽能天天吃麵條呢。”

  “家裏都還好吧。我在陳新這裏,就是放心不下你一個人在家,總是擔心你吃飯怎麽辦?”

  老媽李娟伺候了老爸陳巍然大半輩子,基本都是李娟做飯做菜,陳巍然上桌吃飯。

  陳巍然也會做飯,但是他有大男子主義思想,不願意下廚房,隻偶爾露一兩下。

  “放心吧,我自己吃得好著呢。陳新怎麽樣,上班還順利嗎?”

  陳新在一旁搭腔,“爸,我上班挺好的,領導同事對我都不錯。而且,我剛去寫了一個會議紀要,得到大家一致表揚呢。”

  “這我就放心了。”

  陳巍然好像一直放心不下,這個又擰又倔又講原則的陳新,一言不合又辭職了。

  “爸,您看,您女兒還是小有能力的吧。瞧瞧您當初說的,陳新,反正你就一個人,沒有太大經濟壓力,要不,你幹脆去做個營業員,每個月掙點生活費,爸爸就滿意了。爸,您太小看您女兒了。”

  陳巍然在電話裏嗬嗬笑著,似乎對陳新的表現還算滿意。

  陳巍然和李娟這樣的老派父母,唯一的希望,就是兒女工作穩定,生活幸福,沒有其他期望。

  李娟又開始問:“家裏陽台上,我種的蕃茄怎麽樣了?還有黃瓜?不會我不在家,你都養死了吧?”

  “我經常澆水,黃瓜開花結果了,就是還有點小。蕃茄也開花了,長了幾個青蕃茄,我等著它變紅呢。”

  “老頭子,一個人在家,要按時吃飯,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免得兒女們擔心。”

  “放心吧,我知道。老太婆,你一個人在陳新家裏,她不在家的時候,手機每天要記得充電,有事第一時間給我打電話。你一個人在家,我也不安心。”

  陳新看著老爸老媽互相關心著,叮囑著,很欣慰。

  生在這樣一個家人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家庭,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陳新想起,自從自己上班後,每天晚上,二姐陳利都會打電話閑聊幾句,每次都是老三樣:“吃飯了嗎?今天工作怎麽樣?跟同事們相處還好吧?”

  陳材工作很忙,也隔三差五來個電話,問得跟陳利差不多。

  大姐陳靜呢,也會時不時問問陳新的工作情況。

  陳新知道,家裏人,無論是老爸老媽,還是幾個兄弟姐妹,大家時刻為她捏把汗,生怕她一個不開心,撂挑子不幹了。

  所以,陳新上班的這段時間,就成了這樣一幅圖景。

  陳新和幾個兄弟姐妹每天給老媽李娟老爸陳巍然打電話,擔心兩個老人獨自在家,唯有打電話問候才放心。

  幾個兄弟姐妹呢,輪流給陳新打電話,唯恐她工作不順心,又把工作給辭了。

  工作一個月後,星期五,陳新回到家,李娟說:“陳新,我看你這工作也差不多走上正軌,媽不放心你爸一個人在家,要不,你給媽買票,媽回家去陪你爸?”

  “媽,您坐車暈車,剛來就回去,我不同意。”

  李娟這才說了實話,“陳新,媽的假牙掉了,想回去弄牙齒。再說,這裏人生地不熟,媽待得也悶得慌。”

  “媽,您牙齒掉了,怎麽不早說呢。明天,我帶您去換牙齒。”

  “陳新,我聽人說,深圳換牙齒很貴的,媽還是回老家去換,便宜一些。主要是吧,你爸一個人在家。”

  陳新有些為難,她其實很願意媽媽陪著自己。可是,李娟說的也是實情,老爸一個人在家,大家確實也多有擔心。

  跟其他幾個兄弟姐妹商量好,沒辦法,陳新隻好買了票,趁著周末,送老媽李娟回去。

  李娟臨走前,還是再三重複:“陳新,這個工作待遇不錯,也是你擅長的,千萬別再意氣用事,三天兩頭辭職了。”

  “媽,放心吧,這回,我會好好幹,一定不會任意胡為,動不動辭職了事。”

  聽到這句話,李娟很滿意,坐高鐵回家去了。

  說這句話的時候,其實陳新也沒有想到,三個月後,自己真的又辭職了。

  人生,有時真的說不清楚。

  很多事情,我們沒有想去朝著某個方向發展,但是事與願違,偏偏著了道,朝著最不願意的方向行進了。

  “這是辭職慣性了嗎?”

  陳新也搞不清楚,不但搞不清楚,她甚至有些糊塗,自己跳槽了五次,從事了五份不同的工作,最長的九年多,最短的三個月,每次都是主動辭職。

  “我到底想幹什麽呢?”

  “我到底想幹什麽呢?”

  “我到底想幹什麽呢?”

  陳新一連問了自己三遍,還是沒有弄清楚,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麽?

  辭職了,當然不能告訴老爸老媽了。

  他們70多歲了,經不起陳新反複折騰。

  所以,陳新隻好善意謊言,繼續假裝在上班,每個星期五晚上回到家,就給爸媽打電話,假裝工作仍然在繼續。

  爸媽似乎不知道,陳新已經再次辭職了。

  善意的謊言,其實,也是為了家人少些擔心。

  網文寫作,公眾號更新。

  這,就是陳新現在在做的事情。

  但是,未來究竟要做什麽?

  陳新仍然很茫然。

  抬頭看天,天也是灰蒙蒙的,陳新努力抬頭,想看清楚遠方,卻發現,遠方雲山霧罩,那麽模糊看不真切。

  在一片模糊之下,陳新,對自己的未來更模糊了。

  陳新曾經偶爾想過出家。

  朋友說:“現在出家也要碩士以上呢。”

  原來,出家也有這麽高的門檻了,陳新倒是還能符合要求。

  “還是在塵世間修行吧。人生,就是一場永無止盡的修行。”

  陳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