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亞絲娜不是追星族(求三江票)
作者:喪失親王      更新:2020-11-12 11:02      字數:2118
  網 ,最快更新最佳反派</a>最新章節!

  (感謝攻神餅夢、兩隻右手的男人兩位書友的打賞,餅子麽麽噠!)

  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同樣世界上也不缺各色各樣的人,但是卻有一種特殊的人,他們是為了贏而存在,他們的人生之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挑戰,與人鬥、與世界鬥、與命運鬥。

  淩易清楚的記得,老教授曾經說過:最難的不是創造奇跡,而是超越奇跡!

  古來今來的例子很好的證明了這點。

  拿破侖,所有人都知道,不過所有人隻看到的是拿破侖的戰功赫赫,而他的執政水平卻一直被人忽略。實際上,是他將工業時代徹底引入法國,讓當時的國民經濟在法國硬生生翻了一倍,而拿破侖三世則比較離奇,他雖然進過監獄,卻時時刻刻都想複製拿破侖的輝煌,而在好不容易成為法國最高領導者之後,他竟然沒有絲毫執政經驗。

  這到底是什麽原因所導致?

  對於這點,戴高樂曾經說過,拿破侖三世一生所有的功績都是暫時性的,可是他帶來的影響卻是永久性的。這句話非常經典,畢竟當時整個歐洲都在鬧革命,法國也不例外,拿破侖三世能夠成為國家領袖是因為法國實施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政策,這個政策就是凡是法國國民皆有資格投票選舉心儀的領袖。

  這一點和歐洲其他國家不太一樣,在歐洲其他國家,你起碼得有物業才能獲得選票,而法國,則變成了隻要你是法國人你就可以投票。

  那麽,不懂政治的法國人會投誰?肯定是拿破侖三世。曾經拿破侖對於法國來說就是戰神,在他的治理下,滑鐵盧三個字已經不再是歐洲其他國家侮辱法國時候的詞語,而變成神聖的象征。

  因為拿破侖敢用大炮將教皇逼到巴黎來加冕他這個法國皇帝,而拿破侖竟然嫌教皇老邁的身軀動作太慢,在加冕儀式上當著全世界的麵搶過皇冠給自己和自己的往後戴上,拿破侖的皇權,是搶回來了。那個時代可是神權至上的時代,而拿破侖就這麽強悍!

  拿破侖三世一直都想複製拿破侖的輝煌,可是他又沒有拿破侖的宏韜偉略,結果死在了戰場上。

  至於說,為什麽他不跑?理由很簡單,他辦不到。就像天朝古代那些喊著臣妾辦不到的妃子一樣,其實拿破侖三世也想說,他根本沒辦法一直贏下去!總有一天他也會遭遇‘滑鐵盧’,麵臨無數指責和抹黑。

  頂著這份壓力,早已失去信心的拿破侖三世隻有戰死這一條路。

  而淩易不同,沒有人逼迫他去一定要勝利,不然就會如何如何什麽的,他一直秉承輕鬆愉快的態度去迎戰,無論對手是誰都不在意,因為結果最終隻有兩個,不會因為對手不同而變化。

  既然如此,為什麽硬要給自己添加心裏壓力呢?

  中央祭壇並不像常人所想象的那麽空曠,就像噴泉廣場一樣。它的外部是殘垣斷壁般的石壁,將最中心的部分層層包圍起來,使得整體看起來就像中世紀的古羅馬鬥獸場,雖然看不見任何觀眾席.....

  憑借個人優勢,淩易成功在大部隊到來之前率先抵達中央祭壇。

  作為兼職的暗殺者,如果要在特定場合暗殺目標,肯定得先提前勘現場,大致製定一個暗行動計劃,其中要包括出手時機,自身位置、視野的優勢之類的條件因素,以及最重要的退路。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這個都是非常重要的,謹慎起見一般會製定好兩種方案,分別對應暗殺成功與暗殺失敗兩種結果。

  雖然淩易還不算頂尖的暗殺者,可是經過這半年來的‘生意’,他也正式脫離了菜鳥行列,邁出老手的境界。何況以他謹慎的性子,僅僅兩套方案反而還不夠。

  就結果而言,隻有成功和失敗,這沒有錯。

  可是如果因此而輕視過程的變化,到時失敗所對應的或許不是‘逃跑’,而是‘死亡’也說不定。

  先前說過,淩易前幾天來過這裏,也試著攻略過BOSS,可惜的是失敗了。

  不過為了攻略BOSS,他曾花了半天時間將這附近徹徹底底的調查一番,將凡是能利用得上的因素統統記在心裏,如今積累的情報足以讓他輕鬆製定出一套成功率接近百分之八十的計劃方案。

  另外,關於退路的構思。

  淩易心裏估摸著,就算事先派人偵查過,但蒂爾貝魯也不大可能知道那個?

  ☆

  臨時指揮部,雖說是指揮部但卻是以蒂爾貝魯本人為核心的小團體,然後便是幾個分支公會的會長以及一些攻略組的高手。他們處於隊型正中間,前頭是長槍兵與盾劍士組成的鋒線,集攻守於一體,這些玩家都是跟隨過蒂爾貝魯征戰過幾次,因此之間配合得非常默契。

  凡是被眾多玩家引來的怪物群不到幾分鍾就被徹底擊潰,也不見這條鋒線多麽犀利,可是當進入戰鬥狀態時總能發揮出恐怖的效果,這便是蒂爾貝魯賴以成名的壓縮戰術。

  依靠人數建立防禦優勢的同時逐步壓縮敵方的活動範圍,然後將鐵壁般的防禦線展開,給長槍兵們騰出進攻的空間,同時還不斷壓製敵方的反擊,直到長槍兵們取得有效傷害之後,才徹底放開手一舉擊潰敵人。

  就像掐住敵人的脖頸一樣,先是逐漸加大力道,直到敵人快窒息的那一刻才猛地捏斷它的喉嚨。

  可以說這是一種極為有效,但是極為殘忍的戰術。

  不過在戰場上,說殘忍不殘忍是沒有意義的。

  許多人反而對創造出這種戰術的蒂爾貝魯抱以敬佩之情,這讓蒂爾貝魯心裏頗為自傲,臉上的笑容就沒消失過,可是當他督見身旁的女性細劍使時,臉上的笑容有些不自然了。

  因為——亞絲娜表現出了與崇拜狂熱完全相反的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