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敲打貴妃
作者:晚生末學      更新:2020-11-12 08:20      字數:2474
  雍墨頓了頓,沒有繼續說下去,也不敢繼續說下去,隻能等著公冶尋稷的開口。

  “官員選拔涉及朝廷權勢,自是人人相爭,大皇兄主選武,而我則是主選文,前幾日舅舅來了信希望我能夠出頭爭一爭,我自然是無法拒絕。舅舅想擴張蕭家在文官的影響力我也能夠明白,你說我有什麽理由拒絕,不是隻能在朝廷上據理力爭了!”

  公冶尋稷緩緩開口,話中帶著些許無奈,說著邊起身走到那落窗旁,看著青天,像是粉紅色的瓷釉一般散發著晶瑩的光輝,惠惠流雲,濃濃清風,朱紅色的宮門下垂著蔫巴的落櫻。

  “若是沒有蕭將軍,殿下會主選文還是主選武?”

  雍墨聽著公冶尋稷的話,看著他的背影在窗前駐留,忍不住開口詢問道。

  “選文選武?”公冶尋稷冷笑一聲,帶著濃濃的自嘲之意,接著說道,“我根本不會開口!”

  雍墨聽著公冶尋稷說的話,直接怔了怔,他到底是未曾料到公冶尋稷的態度。或許公冶尋稷和公冶景行的關係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麽糟。

  朱紅窗外,微風輕起,惠惠流雲,濃濃日光,那豔陽下的落櫻更加蔫巴了,輕風吹過也無法帶走……

  慈寧宮。

  “太後娘娘風姿綽約,儀態萬千,您這個年紀正是最有韻味的呢!若走出去外人定會以後您是臣妾的姐姐呢!”

  “滿宮裏就數貴妃最會說話!”

  殿內是盈盈的笑聲傳出,隻見蕭貴妃坐在下座微微前傾身子,臉上掛著的是濃濃曼蜜的笑容,嘴裏不停地朝高座的太後娘娘奉承著,太後娘娘也是聽著蕭宛知的笑,咧開嘴笑著,這樣看起來不言其它,不觀察入微,恐怕真要以為這是多麽和樂的一副母女場麵。

  隻因為蕭宛知不是皇後,隻是個貴妃,即便是位同副後的皇貴妃也隻能稱其為“太後”,隻要皇後才能同皇上一眼稱其母後,說到底不過是妻與妾的差距了。

  太後娘娘看著蕭宛知笑意盈盈的臉依舊是風韻猶存,想起當初蕭宛知也是風靡蘭陵城的絕色美人,倒是已經仙逝多年的端元皇後也不及蕭宛知的美貌。太後娘娘的笑意稍稍收斂,眼神不禁暗了暗,看著蕭宛知緩緩開口,倒是佯裝一副無意地樣子。

  “貴妃打理六宮,每日都要忙著後宮事務,如此操勞,不必來陪哀家這個閑人,倒是貴妃多休息休息才是!”

  聽太後娘娘如此說,蕭宛知眼神暗了暗,閃過一抹異樣的情緒,原本掛在臉上的笑意也僵了僵,不過瞬間便恢複了模樣,接著笑意更濃了,“太後娘娘嚴重了,臣妾能夠承孝您膝下,陪伴皇上左右,已是臣妾這一生莫大的福分,沒有什麽操勞不操勞的!”

  太後娘娘勾起嘴角輕笑點了點頭,臉上是一副極其滿意欣慰的表情,心裏卻是冷笑嘲諷,奉承好話聽聽就行了,不過是場麵客套話,真正聰明的人是不會在意的。

  “說來,貴妃是皇上東宮時便伺候的側妃,又為皇上誕下了恒王這個一個文武雙全,品德兼優的皇子,這些年倒是委屈你一直屈尊貴妃之位,若不是皇上對先皇後念念不忘,執著堅守,這皇後之位你本也當得!”

  “臣妾惶恐,能夠為皇上誕下皇子,為太後娘娘多一個孫兒,臣妾已是莫大的榮幸,至於皇後之位臣妾不敢肖想,臣妾也是一直念著皇後姐姐的!”

  聽到太後提及皇後之位,蕭貴妃放在椅子上的手不禁用指甲緊緊地扣了扣,留下絲絲點點的印痕,心中不由得咒罵道,“你個老太婆,這個時候了還來挖苦本宮!”

  即便是如此心中不滿,蕭宛知也不敢表現出半分不滿,隻能強忍著牽強地扯出一抹笑容,表現出一副賢惠和善的模樣。

  端元皇後是太後娘娘的親侄女,是寧國公府的人,難不成太後娘娘還能偏幫著寧家的死對頭蕭家出來的女兒嗎,真是笑話!不過是一字一句的試探和打量罷了。她蕭宛知又不是鬥不過,在後宮也混了十幾年了,什麽都早已能與新人一步了然於胸。

  “貴妃如此辛苦,後宮事務繁多,哀家和皇上也正商量著看看找個合適的妃嬪幫著你,你也少受累,不知貴妃意下如何?”

  太後娘娘看著蕭貴妃的臉,輕聲說著,同時眼神也在細細打量著。

  蕭宛知聽到太後娘娘這話時,心中一突,看來太後擺明了是要分掉蕭宛知管理後宮的大權,如今這一說,像是征求蕭宛知的意見,其實不過是來日賜妃嬪協理六宮之權時好方便堵住宮中悠悠眾口。

  蕭宛知的心中仿佛點燃了一團火,欲燃欲裂,透露出貪婪的火星,絲絲森跡。

  “太後娘娘和皇上仁德體諒臣妾,臣妾自然是願意的!”

  這幾個字蕭宛知幾乎是咬牙切齒的說出,心中便是這樣的寒意,說出來的話中倒是平淡無奇,聽不出半分不喜,所以呢,宮裏待久了且有地位的女人你根本就不知道她那句話是真,那句話是假?不過是偽裝地太好,其實,無論何人處於今時今日的地位,隻要不是腦子過於愚蠢,都不會開口拒絕,隻有默默承受。

  “都說貴妃禦下極言卻又不失賢惠公平,哀家看著也是這樣的!”

  太會看著蕭宛知,緊緊盯著她,不錯過她臉上的半分情緒,混跡多年的太後豈會不知蕭宛知的心思不過是試探罷了。

  “太後娘娘過獎了,臣妾不過是做好份內的事!”蕭宛知朝昭裕太後微微頷首,臉上倒是裝得客氣得體的模樣,心中卻是緊緊地撕扯一般。(注:太後娘娘尊號“昭裕”。)

  “說來,恒王也不小了,也到了該娶妃納妾的年紀了,不知蕭貴妃可有合適的人選?”

  昭裕太後看著蕭宛知的模樣,不由得勾了勾嘴角,眼裏是滿滿地精明,像是突然想起了一般開口問道。

  聽到昭裕太後提及自家兒子的婚事,蕭宛知心中不由得一緊,生怕她塞了個什麽隨便的女子進來,但是蕭宛知也不好直接說意有娶自己的娘家侄女,隻能細垂了眉眼。

  “恒王的婚事自然是太後娘娘和皇上做主,臣妾倒也沒有考慮過什麽太多的人選,身為皇家媳婦自是溫柔賢淑,貞懿德行為重。不過太子殿下到還沒有大婚,恒王身為太子的三弟,也不好越過太子去!”

  “蕭貴妃這點倒說得不錯,為皇子選妃自然同朝廷選官一般,重要的便是德行,然後才是家世才貌。依哀家看啊,我東闕也沒有兄未娶弟等候的規矩,若是有合適的人選,倒也不必顧及這些俗教。隻是這人選啊,皇家禮儀可是要好好學學,莫要丟了皇家臉麵,禮儀不全的,全都不用!我泱泱東闕素來是禮儀之邦,絕不能失禮於人前!”

  昭裕太後看著蕭貴妃麵上極其細微的擔憂,便猜到了蕭宛知再想些什麽,有些話自是要敲打敲打,不然會越來越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