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後勤保障的重要性
作者:黃杉公子      更新:2021-05-11 23:44      字數:4332
  <b></b>“關於‘快速反應部隊’和‘偵查打擊一體化’的相關問題,七月同誌應該是最有發言權的。可能有些同誌也有所了解,目前軍區正在搞得如火如荼的‘偵查打擊一體化’試點,就放在他的旅……”

  會議室裏,秦忠培看向蘇七月,微笑著道“七月同誌,要不你再給大家講幾句?”

  聽了秦部長的點名,蘇七月輕輕點了點頭,應了下來。

  “過去幾年全球的幾次局部衝突都說明了一個問題現代戰爭中,陸軍的機動裝甲部隊,必須要同時具備偵查和打擊的能力,要無縫融入空中打擊力量,而不是簡單依靠空中打擊來實現生存和打擊效果。”

  “理論上來說,現代軍事中偵察打擊群新技術無論如何網絡化,都永遠不會提供完美的態勢感知或者完美的情報信息。”

  “與此同時,這些信息獲取之後的價值還不是一成不變的。經常轉瞬即逝之後,之前的信息就沒有了效果。有的,甚至還會變成反效果。”

  聽著蘇七月入情入理的分析,與會的幹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陣頷首。

  確實,現代戰爭中,戰場上環境真的是瞬息萬變。

  有時候前一分鍾偵查到的情況,下一刻已經完全變了。

  在這種情況下,隻有一直保持對戰場的“情監偵”,才能盡可能地避免出現問題。

  稍微停頓了片刻,蘇七月繼續開聲道“在這樣的常規態勢之下,我認為咱們陸軍部隊的偵察打擊群的力量建設重心,應圍繞努力獲取情報並快速利用下級單位搜集的信息而展開。”

  “我們需要將偵察打擊群的4ir係統和地麵作戰能力整合融入“諸兵種、全效果”作戰的框架內,才能更好地應對外部的挑戰。”

  聽到這裏,秦忠培饒有興致地插口道“七月同誌,你所說的具備這種作戰能力的偵查打擊群,大概就是你們旅一個合成營的規模吧?”

  蘇七月點頭應道“是的,秦部長,正常來說,一個最小規模的偵察打擊群,大概就是一個合成營七八百人到一千人的規模。”

  “人數太少的話,根本談不上‘偵查、打擊一體化’;人數太多的話,又顯得太過臃腫,不夠靈活……”

  聽著蘇七月的講述,秦忠培、何誌軍、呂軍祥三人對視一眼,都是不住點頭。

  蘇七月沒有注意到三位領導的表情,繼續著自己的闡述。

  “不誇張的說,偵察打擊群是未來陸軍地麵部隊最重要的尖兵。尤其是在小範圍的局部衝突中,這樣集‘偵查打擊一體化’的快速部隊,將會起到決定性作用。”

  目光掃向與會的幹部們,蘇七月聲情並茂地講述道“目前,我軍的天基、陸基‘情監偵’能力與及時傳遞情報信息的網絡,已經基本達到了相結合的效果。”

  “至於我們陸軍這邊,也能夠實時動用打擊力量和機動部隊。這樣的能力,在21世紀的作戰行動中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有了初步聯合作戰的能力,我們陸軍部隊接下來建設的主要目標,是提升部隊超遠程機動作戰能力。在戰時,要保證我們的陸軍部隊能有效地擾亂敵軍指揮控製係統,保護己方的信息終端。”

  “另外,分割敵軍大規模密集編隊,並通過攔截和摧毀敵軍重要作戰設施來隔離戰場,也將是我們陸軍部隊的重要任務……”

  蘇七月說完這番見解之後,會議室裏就是一陣靜謐。

  顯然,他說的這些都是大家之前沒有想到過的。

  即便是一些軍事專家,在總結全球局部衝突的時候,也不會聯想到這麽深遠。

  秦忠培雖然沒有說話,但是心中已經是樂開了花。

  之前總部開會的時候,他就向杜總長力薦過蘇七月,認為這個年輕的部下是未來“那支部隊”擔綱的唯一人選。

  杜總長對自己力薦非常重視,也很認可。

  但是這種事情,即便是杜總長也沒辦法一言決之,最終還是要通過會議大家認可才行。

  上周的會議上,第一次討論了那支“快速反應部隊”的建立問題。

  幾名大佬也各自說出了自己看重的軍事主官人選。

  蘇七月、龍凱峰、朱海鵬、範英明,都有大佬點過名。

  其中,後三人被提名的時候,都有過一些質疑聲。

  比如說領兵能力、軍事素養,作戰創新等方麵,這三位都有或多或少的欠缺。

  隻有蘇七月被提出來的時候,沒有人去質疑他在各方麵的能力會有不足。

  唯一有異議的,就是他的年齡了。

  這也沒辦法,畢竟自己這個部下現在也還沒到三十歲。

  即便撇開他特戰基地主任、特種作戰學院院長這種兼任的職務不說,他也是實打實的正師級的幹部了。

  不滿三十的年齡,還是太紮眼了點。

  因為大家的分歧比較大,最終總長拍板,用一場別具一格的跨軍區演習,來確定這支“快速反應部隊”的創建者。

  而蘇七月也被確定為這場模擬演習中,分量最重的藍軍指戰員。

  總長這樣的決定,其實證明蘇七月在他心目中,已經領先於其他三個競爭者一個身位了。

  他的理論水平,以及對信息戰、信息技術的了解無人能及,隻要這場演習正常發揮,最終脫穎而出應該是板上釘釘的事兒。

  今天這個會議,秦忠培特地要求蘇七月暫時不管軍區那邊的內部演習趕回來,就是想提前了解一下他關於“快速反應部隊”這方麵的想法。

  雖然之前和蘇七月有聊到過類似的問題,可終究不是正式的談話。

  一晃半年多時間過去了,這個年輕人到底有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做出進一步的思考,秦忠培也沒把握。

  然而這個會開下來之後,秦忠培就徹底放心了。

  毫無疑問,自己之前的種種擔心都是多餘的。

  蘇七月的能力擺在那兒,不可能因為手頭有工作要忙,就忘了去思考、去琢磨。

  他對現代戰爭的理解,目前依舊是領先很多人一個檔次的。

  “陸軍偵查打擊群的出現,其實是‘情監偵’技術發展的必然產物。裝備了精確火箭炮、巡航導彈和中程彈道導彈的陸軍打擊群,是與空天和海上部隊共同遂行聯合一體化打擊行動的理想組織編隊。”

  “在未來戰爭中,我們的陸軍偵查打擊群有能力,也必須在係統摧毀敵軍戰術、戰役和戰略層級一體化防空力量中發揮關鍵作用,從而解放的空天力量,使其能對敵軍在作戰區域的整個戰略縱深實施自由打擊。”

  蘇七月繼續講述道“當前,我們陸軍偵查打擊群,已經算是初見成效。但是其缺點和不足,也還比較明顯。想要在未來戰爭中發揮更大作用,就必須拿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改革方案來……”

  聽到這裏,秦忠培眼神就是一凝。

  他側頭看向蘇七月“七月同誌,我們的陸軍偵查打擊群的缺點和不足是?”

  蘇七月聞言,很快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秦部長,缺點和不足肯定是存在的,比如說後勤保障方麵。”

  “未來力量投送的現實任務,決定了後勤保障必須從戰術層級嵌入偵察打擊群,並從戰役層級滿足聯合特遣部隊的需求。”

  蘇七月蹙眉說道,“但是目前我們陸軍的後勤保障,過於集中在軍、師、旅這一層級,剝奪了下屬營級戰鬥部隊獨立進行作戰任務的能力。”

  “另外,我們的後勤部隊在長途運輸方麵,能力也比較不足,暫時還不具備際運輸的能力。未來,可運載和容納重型戰車的新型運輸機或運輸艦的新裝備成型之後,才能彌補這一空缺……”

  聽著蘇七月的這番陳述,大家都是默默點了點頭。

  確實,目前我軍戰機、戰艦製造上,技術還有短板,相比全球頂尖的水平,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

  這就導致了我軍長途運輸的能力稍有不足。

  在家門口作戰的話,當然沒問題。

  可如果是遠程作戰的話,這個問題可能就會被不斷放大。

  “像武器、彈藥等危險品,重特大貨物的運輸能力,我們的運輸保障體係已經具備了一部分。但是我們的運輸保障係統,必須要在條件適合情況下,才能具備這樣的卸載能力。”

  “可戰爭打開之後,如果我們的作戰區域沒有專業的條件,我們運輸保障係統的卸載能力也就成了空。”

  蘇七月最後的點醒,讓與會幹部們都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確實,對於陸軍偵查打擊群來說,後勤保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戰場上,沒有後勤保障的全力支持,這仗根本沒辦法打。

  蘇七月講述完之後,呂軍祥第一個開聲附和。

  “我同意七月同誌的意見,後勤保障部隊的堅實作用,是必須要高度重視的。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忽視後勤保障的問題。”

  呂軍祥的分管工作中,有一部分就是後勤保障這一塊,所以他是非常讚同蘇七月觀點的。

  此時秦忠培已經完全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臉上的表情也是無比放鬆。

  聽了呂軍祥的表態,他就微笑著點頭道“後勤保障的重要性,確實值得大家深思啊。呂副部長,回頭你就這個問題去下麵的部隊走一走,看看大家都是如何來確保的。”

  呂軍祥唔了一聲,滿口答應下來

  秦忠培似乎想到了什麽,又提醒道“對了,呂副部長,這個調研的對象,就選擇軍區吧。正好他們那邊幾天之後又連續三場演習,你可以過去看一看,了解一下情況。”

  軍區連續三場內部對抗的事兒,總部作戰部這邊當然是知道情況的。

  此時秦忠培提了一嘴,呂軍祥就唔了一聲笑著說道“是啊,秦部長。本來,我也是想請七月同誌幫忙的呢。”

  蘇七月目前在軍區工作,作戰部的大佬們想要觀摩、調研的話,自然是去軍區最方便。

  呂軍祥這麽一開聲,空軍作戰部部長董飛龍也跟著開聲道“算我一個,呂副部長。都說軍區的空軍部隊戰鬥力最強,我也想去看看,他們是如何配合地麵部隊作戰的。”

  空軍在幾大軍區都有部隊,軍區空軍的戰力,一直為人稱道。

  董飛龍這麽說,倒真是沒有任何客套的意思。

  呂軍祥、董飛龍說話之後,其餘幾個幹部也紛紛表示,想去看看情況。

  聽了大家的踴躍發言,秦忠培就啞然失笑道“大家還是別一股腦往軍區跑了,去的人多了,給人家軍區也添不少麻煩。到時候影響了演習,那反而好事變壞事。”

  被秦部長點了兩句,大家這才收了聲。

  轉頭看向蘇七月,秦忠培就微笑著表示道“七月,你明後天就要趕回去指揮演習了吧?正好順便,你就帶呂副部長、飛龍同誌一起去觀摩一下。後續如果有需要,再讓其他同誌也分別過去學習一下。”

  對於秦部長的要求,蘇七月當然不會拒絕什麽。

  “是,秦部長。”

  聽說自己二人可以和蘇七月一起趕回去,呂軍祥、董飛龍自然是誌得意滿。

  其餘沒輪上的幹部,未免長籲短歎起來。

  看著大家悵然的表情,秦忠培身邊的何誌軍不禁微微一哂。

  他看向蘇七月,心說七月這小子還真是個香饃饃,大家名為想去學習觀摩軍區的部隊建設情況,實際上怕是大部分都想去看他如何指揮作戰才是。

  何誌軍的猜測沒有錯,在座的幹部和蘇七月共事也有數年了,也聽說過不少他的“事跡”。

  但是真正親眼看他指揮作戰,還一次沒有。

  這次軍區連續三次內部對抗,第一場就有這位同僚登場,大家當然都想去見識一下。

  會議開到這裏,基本上該說的也說的差不多了。

  秦忠培又問了問何誌軍、呂軍祥,見這兩位副手都沒有什麽要補充的,就宣布了散會。

  沒有任何懸念的,蘇七月被秦部長親自留了下來談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