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遠程警戒雷達
作者:黃杉公子      更新:2020-06-02 18:19      字數:3421
  “除了海戰的對抗空間之外,其戰術機動相比過去也有新的變化。”

  會議室裏,蘇七月繼續做著陳述。

  “20世紀之前的海戰之中,海上兵力隻有進行機動,才能占領有利的位置,保障兵力的集中和發揮火力的優勢。”

  “進入20世紀之後,海戰武器的機動性能、作用距離和明後在那個精度都有了長足的提高,戰術機動日趨簡化。”

  “而未來的海戰,隨著導彈等發射距離遠、命中精度高的緊缺製導武器的出現和廣泛運用,海上兵力一些複雜的接敵行動將漸漸失去價值。”

  “戰術機動,也將由兵力機動轉向火力機動。”

  聽到這裏,李樹良的眉毛就是一揚。

  對於蘇七月剛剛講述這個海戰機動,他並不是如何認同。

  事實上,李樹良一直認為,戰爭是人的戰爭。

  武器裝備就算再先進,也不能忽略了人的重要性。

  而蘇七月剛剛這個觀點,可以說已經完全是唯技術論了。

  這對於李樹良來說,是很難接受的觀點。

  於是在蘇七月停頓的間隙,這位李副司令就開聲了。

  “蘇七月同誌,你說的海戰兵力戰術機動,將會逐漸退出,是不是太主觀了一些?”

  “咱們搶灘登陸、海上攔截,不都需要用到兵力機動嗎?”

  聽了李樹良的發問,鍾元年、秦忠培就都坐直了身子。

  顯然,他們二人對這個問題也十分關心。

  “李副司令的意思我明白。”

  蘇七月微微頷首,解釋道:“可事實上,在上世紀末的幾場海戰中,兵力的戰術機動,已經被武器的火力機動所代替了。”

  “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蘇七月伸出手指,舉例道:“比如艦艇上射程為20公裏的艦炮,其對敵殺傷麵積已經達到了1200平方公裏。”

  “如果射程提升至300公裏的話,殺傷麵積更是高達28萬平房公裏。”

  “再考慮到武器射程每增加一個數級,其殺傷麵積就擴大兩個數據的因素,那麽一個射程數千公裏的導彈,其彈道軌跡機動範圍之廣,不難估算出來。”

  “在這樣的大規模覆蓋之下,海上兵力的機動就顯得沒必要了。盲目出動兵力的話,貽誤戰機不說,甚至還會暴露自己的戰術意圖……”

  聽著蘇七月的侃侃而談,李樹良臉上神情由最初的不理解,漸漸變得平和。

  確實,如今世界幾大軍事強國的彈道導彈發展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程度。

  導彈的射程,越來越遠;精度也越來越高。

  在這種情況下,還用老的戰術思維去指揮海軍作戰,就不太適合了。

  注意到李樹良臉色的變化,蘇七月倒是一點埋怨的想法都沒有。

  事實上,現代化海戰,我軍還從未經曆過。

  李副司令他們這些高級別的指戰員,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海戰,也隻能出一個大致的判斷和設想。

  即便是這次n軍區搞了這麽大規模的海戰演習,也隻能是多給海軍方麵提供一些思路而已。

  因此出現一些誤判,也在情理之中。

  而自己因為有著前世的記憶,對未來海戰發展的方向,自然有更準確的判斷。

  沉思了片刻,李樹良就抬起頭,對蘇七月一擺手道:“你接著說,不用管我!”

  蘇七月點頭應了一聲,又從未來海戰的攻方態勢、兵力編製的集成、組合等方麵做出了陳述。

  目光看向大屏幕,蘇七月最後說道:“未來的海戰,總結下來就是幾個詞語——多維對抗、火力機動、小群組合、遠程打擊、軟殺傷戰。”

  “而這些作戰內容,都離不開一點——戰場信息化、數字化。”

  蘇七月一臉認真地說道:“在現代條件下,無論是海上發生的各種作戰行動,還是由海向陸的行動,包括各種機動艦艇、飛機的指揮與控製,都需要借助信息工具、通過信息控製來實現。”

  “進一步提高海戰兵力的數字化能力,和海上戰場的信息化建設水平,將是未來海戰的關鍵。”

  說完最後一句話,蘇七月的目光就看向了秦忠培。

  正是這位秦部長的一句話,讓自己不得不做出這麽多解釋。

  瞥見蘇七月的目光,秦忠培嘴角就是一揚。

  “七月同誌對海戰的分析很有見地,讓咱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啊!”

  一旁的鍾元年也唔了一聲,插口道:“沒錯!一個陸軍指戰員,能有這樣深入細致的分析,實屬不易。”

  轉頭看向默不作聲的李樹良,鍾元年就一揮手道:“樹良同誌,你是海戰的行家,你也來點評兩句?”

  鍾副司令發了話,李樹良當然不會拒絕。

  他輕輕點了點頭,表示道:“老實說,七月同誌的一些觀點,我還是不能完全認同。”

  “但不能否認的是,七月同誌提到的幾個點,都是海戰的關鍵。他的一些見解,也很是發人深省。”

  說到這裏,李樹良用欣賞的眼光看向了蘇七月:“很難想象一個陸軍裝甲部隊的指戰員,對海戰如此精通。確實很了不起……”

  李樹良這話說出之後,會議室裏不少軍官、技術人員就都忍不住張了張口。

  在d海艦隊中,李副司令的要求嚴格是出了名的。

  平時從這位大佬的口中,幾乎不會對部下進行任何的誇獎。

  能夠得到他一句不錯的評價,就已經是非常難得了。

  可是現在他對蘇七月,卻給出了如此高的評價,這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會議室裏沉寂了片刻,大家都在思索著蘇七月剛剛做的那番講述。

  對於海戰,這位年輕的上校真的給出了一個全新的答案。

  這讓大家對未來幾天的演習,就更期待了。

  一方麵,大家想要看看蘇七月的“預言”,能不能在這次演習中實現。

  另一方麵,眾人也很想聽到這位年輕軍官對演習局勢的判斷。

  就連鍾元年心中都暗暗得意:看來點了蘇七月這小子的名,還真是作對了。

  “看,藍方的雷達陣啟動了。”

  目視著大屏幕上的一個畫麵,前排的一個大校低聲對身邊的人提醒道。

  蘇七月同樣聽到了這位大校的言語。

  他抬頭一看,果然看到藍方一排排雷達開始了運作。

  “國產ylc-4遠程警戒雷達!”

  看到屏幕上雷達陣之後,蘇七月暗暗念叨了一句。

  ylc-4雷達是一部波段全固態、全相參兩坐標遠程警戒雷達,主要擔負遠程警戒任務。

  該雷達可以綜合四部其他雷達的情報,其終端數據容量相當大。

  而且其情報和狀態都可入網,實現遙控和遙測。

  當配有測高雷達時,能兼負引導任務,為空中交通管製提供目標數據。

  由於其具有探測距離遠、可靠性高、易於維修等優點。

  在蘇七月的印象中,這款雷達前世生產出來並通過試驗之後,就成了我軍防空雷達網中的一部骨幹雷達。

  當然,這個年代的ylc-4雷達還未經過改款。

  性能方麵有沒有自己記憶中那麽先進,還不一定。

  同樣看到這個雷達的,還有n軍區作戰部部長王棟。

  王部長作為軍區作戰部長,在這個雷達的研製和試驗中,一直是全程參與了。

  作為華夏雷達事業發展的起始地,n市在國內軍用雷達的研製方麵,一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華夏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專門進行雷達研製的第十四研究所,就坐落在n市。

  而n軍區近水樓台先得月,更有機會參與到最先進的雷達研製之中。

  這個ylc-4雷達的研製,n軍區這邊就有過參與。

  最後試驗,也是放在n軍區搞的。

  因此,王棟對這個“ylc-4雷達”的性能自然是了若指掌。

  此時看到藍方第一時間就用上了這套雷達係統,王棟就不禁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在觀察著藍方雷達工作的時候,王棟不經意地瞥了一眼蘇七月。

  對於這個年輕人剛剛的那一番話,王棟很是驚歎。

  他之前對蘇七月並不如何了解,隻是通過鍾副司令的隻言片語,知道了有這麽個人。

  之前鍾副司令點了蘇七月的名,讓他前來觀摩這場演習的時候,王棟還有些不解。

  現在看來,領導的這個安排,確實有見地。

  這個年輕人雖然是信息安全方麵的專業,可他在軍事理論方麵的水準之高,同樣不可小覷。

  其講述的幾個點,更是讓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

  “唔,對了!”

  想到這裏,王棟腦海中突然閃過了一個念頭。

  “這個蘇七月不是信息安全方麵的專家嗎?那他對雷達的了解,應該是極具專業性咯?正好借著這個機會,來聽聽他對這方麵有什麽看法……”

  思忖至此,王棟就向前湊了湊,微笑著對鍾元年開聲道:“鍾副司令,好像之前聽您說過,蘇七月同誌在國科大的時候,就是信息安全專業畢業的吧?”

  鍾元年聞弦歌而知雅意,當下就應和一聲道:“沒錯,確實如此!”

  “怎麽,王部長也有問題向蘇七月同誌詢問嗎?”

  聽了這話,王棟就莞爾道:“是啊,咱們這個ylc-4雷達,研製出來也有段時間了。七月同誌作為專業人士,肯定有所耳聞。”

  “我想聽聽他對這款雷達,有什麽樣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