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絕處逢生
作者:雨落在地上      更新:2020-11-12 02:27      字數:6266
  漆黑的夜晚,月亮冷冷清清的掛在天上,北風呼嘯。周圍樹木上的葉子早已掉光,隻剩下光禿禿的樹枝。樹枝積滿了雪花,冷風一吹整棵樹就開始搖搖晃晃起來,好像一位身穿白裙的黑美人在黑夜中翩然起舞。

  冷,好冷!

  李念迷迷糊糊中縮了縮身體,本能地往地上靠了靠,雪地傳來的冰冷卻生生將他一下子凍醒過來。

  李念緩緩的爬起來,他的肢體因被凍太久血運不暢而發麻,導致肢體僵硬行動時動作有些緩慢。

  他睜大了眼睛細細打量四周,此刻他正躺在一棵樹底下,他身旁不遠處斷了兩截約成年男子小腿粗的樹枝,而我剛好壓在那兩節粗樹枝上。

  李念嚐試著站起來,無奈左腿又腫又痛,痛得他不敢再用力。根據疼痛的程度來看,這腿輕則肌肉損傷累及韌帶,重則斷骨骨折。

  “虎子,虎子。”

  見得不到我的回應,李念顧也不上渾身的痛,忍著疼痛爬起身,跛著腳一瘸一拐的向我走過去。

  走近了些,發現我直挺挺的躺在雪地裏,一動也不動的,可把李念嚇壞了。他一下子癱在地上,手顫抖著把我抱起來,緊緊的摟在懷裏,哽咽道:“虎子,虎子,你醒醒啊,虎子。”見我依然雙目禁閉,他急忙探了一下我的呼吸,並摸了一下我的頸動脈。還好,她的呼吸還在,動脈仍跳。

  隻要還活著,一切問題都不成問題。

  李念低垂著頭把自己的臉與我的臉貼在一起,雖然已經提前做好了心裏準備,可他還是被我臉上的冰冷的溫度嚇了一跳。如果沒有探過我的呼吸和頸動脈搏動還在,他幾乎要懷疑我已經是一具涼透的屍體。

  兩個大難不死的可憐人在雪地裏緊緊相偎,從初次相遇至後來發生的一連串事情,除了用命中注定解釋之外,李念實在是想不出其他更好的解釋。

  淡淡的茉莉花香傳入鼻中,他望著樹上依晰可見的粗樹枝的斷痕,若有所思道:“看來,是這棵樹救了我們。”

  從那麽高的懸崖墜落,如若掉下來時沒有這棵擋了一下,兩人必死無疑。而這棵樹在成功的幫助我們之後,光榮的犧牲了兩條粗壯的‘手臂’。

  李念打心裏感激這棵樹。

  他回想起墜崖時的場麵,現在還有些後怕。

  本來他可以吹響陶殞,通過利用音律來幹擾,讓黃道真人等人暫時失去武功,從而逃走。

  可是瞧見她那副寧死不屈,倔強到死都不肯低頭的小樣。李念當下頭腦一發熱,突如其來的想嚐試上演一出‘苦命鴛鴦’的苦情戲,便果斷拉著我跳崖了。

  還好沒死成。

  環視四周,這裏除了一片白茫茫的雪之外就剩這些光禿禿的樹,別說人,連根野草都沒見著。找人幫忙是不可能的,眼下最要緊的趕緊是找個地方燒個火堆取取暖。免得跳崖沒死成,反倒在崖底被凍死了。

  李念帶著疲憊的身軀拖著受傷的左腿一小步一小步的在周遭四處尋找,還真在不遠處給他尋到一個黑幽幽的山洞。

  李念自顧自說道:“虎子,我們找到地方躲避雪了。”

  他緊緊咬著牙,強忍著腿痛硬撐著扶起我一同站了起來,又一小步一小步的朝山洞走過去。

  每走一步,腿上的痛就多添幾分。李念明白,若是骨折那一部位的骨不幸劃破了腿上的血管和神經,他即將麵臨的不僅僅是這條腿會瘸掉的危險,更可能會因失血過多而死去。

  值得嗎?李念苦笑。感情這種東西是沒法去衡量的,隻有願或不願。他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自己會一見鍾情不可救藥的愛上別人,並且到了非她不娶、豁出性命的地步。

  值不值得李念不敢妄下定論,但他敢肯定自己絕不會後悔今日所作之事。

  山洞很黑,黑到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步,也不知道裏頭會不會有什麽山豬野狼之類的毒蛇猛獸。

  思想片刻,李念覺得這麽冒冒失失的闖進去可能會給我帶來不必要的危險,還不如將我放在洞口,自己再去拾些柴火來生了火,探清楚洞裏沒有什麽危險再帶我進洞裏。

  於是,李念將我放在洞口便動身去尋柴枝。約莫過了一刻鍾的時間,他拾得了不少幹柴枝,有些是從雪地裏扒出來的,有些是被他用內力震斷的樹上折下來的。

  抱著一騾幹柴,李念摸著黑進了山洞裏。他從衣兜裏摸索了一會,竟摸出了一塊灰黑色的打火石和一枚帶有齒緣的鐵輪出來。

  “幸好沒有丟掉你們兩個小家夥,這下終於派的上用場了。”

  打火石和鐵輪是他當年逃離李宅時,身上僅帶的物品。

  李念一直藏在身上,視若珍寶。

  在去年冬至節的深夜裏,李念獨自一個人悄悄潛回家中。那是他八歲離開家後,第一次回家。

  雖然叫家,但家不像家。它的存在對於李念來說簡直是個可怕的夢魘。

  隻要回到這裏,看到這裏的一花一草,一瓦一房,和那些熟悉的麵孔,都會讓李念感到渾身不舒服。

  要不是遇上師傅,可能他就會死在自己親生父母的手裏。

  父親李剛,古龍城裏最大的鹽商,同時也是城裏最大的巨富。

  李家除了販賣官鹽之外,還偷偷的從販賣私鹽的商戶那裏購買大量的鹽來,而且這種私鹽的價格還比官鹽要低。

  因此當他們拿到了這些私鹽之後,便會將它與官鹽混合起來,如此一來,李家便可以獲得雙重利益。久而久之,自然便成了富可敵國的巨商,一家上下幾十口人都過著極其奢靡的生活。

  李剛十九歲的時候娶李念的娘馮曉曉,那時候的她才剛滿十七歲。

  李剛和馮曉曉是青梅竹馬。

  由於家境貧困,父親早早去世,留下了母親和馮曉曉以及五個妹妹相依為命。馮曉曉是家中老大,同時也是最苦命的一個。由於是家中最大的孩子,她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幫母親做事情,分擔她的家務。

  雖然日子過得清苦,但好在有李剛陪在身邊對她噓寒問暖。那些日子對馮曉曉來說,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能看見李剛。李剛不僅為人圓滑,會說話,會逗人開心,很能討女孩子歡心。而且他長得相貌堂堂,身材高大,特別是笑起來很勾魂邪魅,令人著迷。

  像他這樣的男人,自然是有著不少女子傾慕,馮曉曉便是其中的一個。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話說的一點都不為過。

  可是上天沒有可憐這個懂事、善良的姑娘。在一次上山砍完柴後回來的路上,馮曉曉遇到了一幫歹徒。這些歹徒個個長得凶神惡煞,滿臉橫肉。他們見馮曉曉生得頗有幾分姿色,便生出歹意圖謀不軌。

  馮曉曉心裏自然是害怕,可麵上仍強作鎮定。她緊緊拽住捆紮著幹柴的藤蔓,手心裏冒出了冷汗,連頭都不敢回地加快了腳步想甩脫這些賊人。

  那幫賊人又怎會好心放過她?幾乎是搶著衝上來生拉硬拽的將馮曉曉拖進了旁邊的草叢裏。

  馮曉曉是哭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可自己是一弱女子,哪裏逃得出這些身強體壯的賊人魔爪?

  後麵發生的事,不用說都能想的出來。一幫賊人輪番糟蹋了馮曉曉之後揚長而去。

  馮曉曉當時萬念俱灰,眼睛的眼淚已經哭幹了。整理好衣服後,背著起那捆丟在旁邊的幹柴回了家。回到家中後,她精神恍惚不知不覺的走到了城中靠近東邊的一條湖邊,張開雙臂‘撲通’一聲跳進了湖中。

  這一幕,恰巧被在湖上泛舟李剛看見了。李剛不熟水性,雖然心裏十分著急,卻不敢以身犯險貿然跳進水中救人,隻得命令跟在身邊的兩位隨從去救馮曉曉,自己則站在船頭幹著急。

  不幸之幸,馮曉曉被其中一個叫王金龍的隨從及時從水裏救了出來。王金龍家住在湖邊的胡同裏的小巷,家裏是靠打漁為生,雖然掙得不多,卻也夠日常開支。由於從小在湖邊長大,王金龍的水性極好。他幾乎沒有花費多長的時間,就從湖裏將馮曉曉營救上岸。所以馮曉曉除了喝了不少水進肚子之外,其他並無大礙。

  李剛命船夫泊船靠岸,對馮曉曉一番安撫問候後,便遣人送來轎子護送她回家。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馮曉曉每一天都過得痛苦不堪。那天被歹徒蹂躪的回憶,時時刻刻都浮現在腦海裏揮之不去,令她食不下咽、嚴重失眠日夜不睡,日漸消瘦幾近崩潰。

  看著馮曉曉一天天憔悴下去,馮母是看在眼裏痛在心裏。每日早起去幫別人做事情賺點錢補貼家用之外,還得忙完之後急急忙忙趕回家照看馮曉曉,生怕她再次想不開做傻事。

  李剛每日忙完手頭的事情,都會抽空過來陪馮曉曉,哄她吃東西。每當他想套馮曉曉的話時,她隻是默默流淚緊緊抱著李剛不說話。

  幾次下來,李剛見她始終不肯透露半句,便放棄了。抱著瘦得快要變成紙片人的馮曉曉,李剛心裏既難過又心疼。為了能更好的照顧到心上人,李剛私自找媒婆到馮家做媒,並送了聘禮,並在古龍城裏放出不日要迎娶馮曉曉的消息。

  一時間,整個古龍城熱鬧了起來。

  古龍城最富有的李家要辦喜事了!

  新郎是李家的獨子,李剛。

  新娘是貧苦人家出身的女兒,馮曉曉。

  李剛的爹娘自然是不同意這門婚事的,門不當戶不對的還不算,對方還是古龍城裏窮得出了名家庭。這傳出去,城中不知有多少人等著看李家的笑話,攀上這麽一門窮酸親戚。

  為了打消李剛的念頭,李剛的爹娘可謂是煞費苦心絞盡腦汁想盡了一切辦法。

  可李剛是個死心眼的人,他認定的事情,絕不會輕易妥協。他把自己鎖在房裏,七天不吃不喝。最後餓奄奄一息,差點把自己餓死在房中。

  百般無奈之下,李剛的父母隻能不情不願的同意了這門婚事。

  成親三個月後,馮曉曉懷了身孕。之後的事情一切都向著美好發展,李剛和馮曉曉這對苦命鴛鴦總算是苦盡甘來。

  可是天公不作美,就在馮曉曉還有一個月便要臨盆時,她之前被歹徒玷汙的事情東窗事發了。

  原來,當時除了馮曉曉和那幫歹徒之外,現場還有一個人在,那人是個嗜酒成性的鰥夫。

  這個鰥夫,名叫張有財,正住在馮曉曉家的附近。

  那天張有財在街上撿到了一袋金子。天入黑以後,他就揣著那袋金子去了百花樓喝花酒。

  人一旦喝醉了以後,天大的秘密都敢往外說。這不,張有財把馮曉曉那件藏了一年多的事全部抖了出去。

  一傳十十傳百,事情不僅被好事的人傳的沸沸揚揚,連事情的原本都被添油加醋加了不少料進去,導致事情真相被扭曲。

  本來是馮曉曉上前砍柴遇到歹徒,硬硬被傳成她為了錢偷偷摸摸上山去私會那幫歹徒。謠言說多了就會變成真的,當然那所謂的‘真’的,是指聽的人會當真,正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心。

  那段時間,許多人在明裏暗裏笑話李家。李剛的爹娘閉門不出,每日唉聲歎氣,給馮曉曉甩了不少的臉色看,還說了許多極其難聽的話。

  之前那些眼紅馮曉曉嫁入李家的人,更是私下到處大放厥詞造謠生非,說馮曉曉肚子裏的孩子根本不是李剛的種,而是那些歹徒的種,笑話李剛戴綠帽子喜當爹。

  流言蜚語,鋪天蓋地而來。

  李剛本就因新婚之夜,床單上未見落紅的事而心懷芥蒂。時隔一年,當他終於得知馮曉曉當年跳湖的原因時,頓覺五雷轟頂憤怒不已。他感覺自己受到了天大的欺騙和侮辱。

  李家家大業大,曆來娶進門的女子不見得有多貌美,但皆是家世清白的大家閨秀。

  李剛後悔得捶胸頓足恨不得抽自己兩個嘴巴。當初怎麽就瞎了眼要自降身價將這樣一位家世貧寒失去清白的女子迎回家門,害得整個李家淪為古龍城裏天大的笑話。

  他當晚就摔門離家去了百花樓,整夜未歸。第二天中午時才回來,還帶回了一幫百花樓裏的姑娘。

  李剛還特意把這幫女人帶到馮曉曉麵前惡心她,說她還不如這些女人。起碼人家光明正大,不像她不幹不淨,見不得光。

  馮曉曉滿腹委屈,卻並未作任何解釋。因為她心裏明白,這種事擱任何男人身上,都會讓人無法接受。對他們來說,這是種見不得光的奇恥大辱。馮曉曉隻好將希望寄托在未出世的孩子身上,試圖用孩子來挽回他們的感情。所以,她一直默默忍著,忍到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天。

  馮曉曉一味地委曲求全和容忍,卻換來了李剛的變本加厲。不久,李剛三天兩頭讓家裏人幫忙物色古龍城裏那些名門望族中未出閣的女兒,隻要看上眼的都一律娶回家。就連馮曉曉生孩子時,他都沒有來看過一眼,隻顧著和那幫新娶的小妾夜夜笙歌到天亮。

  一百度的開水都能變涼,何況是三十七度的人心。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馮曉曉對李剛徹底寒了心,兩人的關係越鬧越僵。

  每日除了麵對各種風言風語之外,還要忍受著公婆及丈夫的冷眼相待,馮曉曉對生活徹底失去了希望。她恨那些喪盡天良的歹徒,她恨那些惡意誹謗她的人,她更恨李剛在她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沒有伸出援手,擔起一個為人夫的責任,反而對她落井下石。恨來恨去,最後連自己辛辛苦苦生下來的兒子,她都記恨上了。

  思起這些往事,李念心裏百感交集。

  說到底,他的娘親不過是一個命運多舛的苦命的女子而已。

  每次想起她對自己各種的虐待時,李念都以次為借口為她開脫。

  娘的臉色這麽難看,肯定是爹爹又給她氣受,讓她心情不好。隻要他給她暴打一頓,待她把氣出了,心情自然便會好起來。

  就這樣,李念給自己找了一個不恨她的理由。直到八歲那年,他爹丟了一塊天天掛在腰身的祖傳和田玉佩。當時,全家人都懷疑是馮曉曉偷偷拿去賣了補貼娘家。

  在偌大的李家中,不管她如何解釋,甚至連舉手發毒誓這種事都做了,卻沒有一個人相信她。

  因為李念五歲時莫名得了怪病——癲癇。而這種病大部分都是從父母那遺傳下來的,可是李家祖祖輩輩包括李剛和他父母,沒有一個人有這種病。所以大家更加確信,之前懷疑的事都是真的。

  李剛的父母甚至放了狠話,如果不把玉佩還回來,便讓李剛一紙休書休了馮曉曉。

  馮曉曉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她的確曾偷偷從李家中拿過不少金銀細軟補貼過娘家。馮曉曉不傻,她清楚那塊玉佩對李家來說有多重要,所以她從未對玉佩動過不該動的心思。

  不是她偷的東西,讓她上哪裏去找一塊相同的玉佩還回來?

  氣昏了頭的馮曉曉把氣全撒在李念身上,提起棍子就是一頓暴打。李念被打得滿屋子跑四處逃竄,李家卻沒有一個人肯出麵阻止。大家都覺得這個孩子不是李家的骨肉。

  李念絕望了,他突然意識到繼續在李家呆下去的話,遲早會被娘親給活活打死。

  李念逃出李家後一路狂跑,也不知跑了多久,跑著跑著竟累得暈倒在路邊。那天他的師傅鬼王剛好從那裏路過,一眼便了瞧見暈倒在路上的李念。

  這孩子遍體是傷,從頭到腳沒竟有一寸皮膚是完好的,鬼王心裏深深的同情這個苦命的孩子。他傷得這麽重,若不能得到及時的救治,肯定會慘死路邊。考量一番,鬼王決意帶著李念回萬鬼山醫治。

  在萬鬼山養傷的日子裏,李念每天早起幫忙打掃衛生、做飯縫衣等雜活。雖然各方麵做得不夠嫻熟,但貴在願意腳踏實地動手去學,再苦再累都不曾埋怨過半句。

  鬼王見他天性活潑,心思靈敏,勤快誠懇,乖巧聽話,便將其收入門下當關門弟子。

  鬼王一直是江湖中赫赫有名且如謎語般神秘的大人物。他武功蓋世,逢比武必贏。最令人懼怕的不是鬼王一身絕世的武功,而是他那隻時時刻刻攜帶在身上的陶殞。

  凡是與鬼王過過招的人,非死即殘。死了也好殘了也罷,兩者隻會帶給身體上的傷害。

  陶殞一響,七竅流血;殞聲入耳,生不如死。

  聽過鬼王吹響陶殞的人,不僅每日要麵臨七竅流血的恐懼,在夜幕降臨之時還會產生幻覺進入自己內心最陰暗最恐懼的事情裏。日日複夜夜地重複循環,直到最後被折磨得精神崩潰被活活嚇死。

  沒有人知道他的武功出自何派師承何人,更沒有人知曉他來自何方住在何處。

  由於他每次出現時,臉上總帶著麵具,所以沒有見過他的真實樣貌。有過幾個武功上乘膽大不怕死的的人,妄想摘下他的麵具,通過打敗他來揚名立萬。結果,一個兩個不是成了他的手下亡魂,就是心智盡失變成了像瘋狗般逢人就咬的瘋子。

  江湖中關於他的傳言豐富多彩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一個性情暴戾、嗜殺成性的惡人;也有人說,他是一個俠義心腸、鋤奸扶弱的大俠。

  不管鬼王是好人也好壞人也罷,在李念的眼中,他是一個比自己親生父母還要親的親人;是在他黑暗的人生中,給他帶來無限希望的一縷曙光;是當暴風雨來臨時,可以給他遮風擋雨的家。

  生他者父母,育他者鬼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