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澶淵之盟7
作者:蔣勝男      更新:2020-11-11 13:36      字數:2244
  雙古上前將和議書取來,送到燕燕手中。

  燕燕道:“繼忠一路辛苦了,先下去歇著吧。”

  見王繼忠退下,坐在一旁的隆緒立刻按捺不住,焦躁地道:“母後,你什麽時候派了人去向宋國求和?如今我們可是壓著宋人打,為何要求和?”

  燕燕看著隆緒,眉頭一皺道:“跟你說過多少次,為人君者要能沉得住氣,不可如此焦躁。”

  隆緒道:“母後,你為什麽要議和?如今我們還大占優勢,一直壓著宋國打。他們龜縮在澶州城裏,根本就不敢出來應對。”

  燕燕道:“你的眼睛就隻看到這一時的勝與敗嗎?愚蠢!你可知道,自從宋主親征到了澶州城,每天都有無數勤王軍向澶州城進發,他們的兵力隻會越來越多。你沒看到如今的天氣,一日比一日更寒冷,我們深入宋國腹地,一路上糧草運送越來越艱難。”

  隆緒聽得臉色不佳,道:“照母後如此說,那宋國又何須議和。他們隻要將戰事拖延下去,我們就必須退兵了。”

  韓德讓道:“主上放心,我們固然一時奈何不得宋國,宋國卻也不可能反製大遼。一則,他們新君剛剛即位,人心不穩。二則,趙光義兩次北伐已經耗盡宋國元氣,我料他們如今國庫空虛,也堅持不了久戰。如今,是我們攻入了宋國,這議和是城下之盟,優勢還在我們這邊。”

  隆緒聽到此處,方才重新振作起來,隻是仍然有些懨懨地道:“母後和皇叔是不是早就知道,宋國不可欺,此番南下也隻是走個過場。”

  韓德讓道:“也不能這麽說。我們南下主要是為了凝聚人心,奪回瀛莫二州,如今都已達到目的了。”

  隆緒撇了撇嘴道:“可是剛才,王繼忠說的,宋國可是要我們返還所有占領的土地。”

  燕燕道:“哼,我們大遼已經占有的領土,他們不能通過戰爭奪回去,難道還想通過和談奪回嗎?真是癡心妄想。王繼忠本是宋人,他去談判,難免內心傾向故國。宋國的這些條件,大有談判的餘地,回頭更換了使節過去再談,總要宋國臣服。”

  隆緒別扭地道:“是我們大遼先南下的,最後以和談結束戰爭。兒子是怕後世史書說我們打不過宋國才求和。”

  燕燕失笑道:“傻孩子,能發起戰爭再按自己的計劃結束戰爭的人才是真正的勝利者。我們此番南下,本就是以攻為守,收集諸王及八部親貴的軍權,為你收攬人心。此番征戰下來,這個目的已經達到了,也是時候結束了。”

  兩邊的和議密集地談判著,兩邊都有議和之意,隻是為了具體的條件商議不下。遼國要索回後周柴榮時失去的關南之地,而宋國卻不肯出讓。遼國索要歲幣三百萬,而宋隻肯給三十萬。

  宋國的崇儀副使曹利用,和遼國的飛龍使韓杞,作為談判使臣,兩邊往來,唇槍舌劍,難分高下。兩邊拉距不下,眼看就要談崩。最終兩邊都有心退讓一步,宋真宗便讓使臣把歲幣的數額定在百萬以內,就可答應。因為計相丁謂算出,兩邊罷戰之後,兩國的榷場貿易一旦開展,每年就有可能有百萬收入,就算把這百萬收入都付與遼國,對於國庫收支來說,也不算是損失。

  而燕燕與隆緒商議的時候,也是把歲幣估算在五十萬到八十萬之間。為了達成目標,該打的戰,還是要繼續打的。

  所以這幾天的仗,反而打得更加熱鬧了。

  燕燕帶著隆緒站在大營裏,遙望著澶州城頭的激戰,笑道:“沒想到這宋人竟如此強項。我們猛攻了兩日也沒有絲毫動靜,我倒是小看了趙桓。”她轉向隆緒:“若兩國和議達成,你和他要約為兄弟。他有這番堅守的膽魄,倒是做得你皇兄。”

  隆緒道:“母後,前兩日還為宋國不識相而氣壞,這會兒倒誇上敵國之君了。”

  燕燕滿不在乎地道:“那是兩回事。”

  就在此時,韓德讓手執書信,匆匆而來。

  燕燕見他麵容嚴肅,心生不祥道:“怎麽了?”

  韓德讓將書信遞給燕燕道:“胡都堇寄來的,北方有變。”胡都堇是楚王耶律隆佑小名,聽了這話,一邊的梁王耶律隆慶臉色也變了,叫道:“出了什麽事?”

  燕燕連忙拿過書信,一邊拆一邊問道:“北方?是大姐出事了嗎?”

  韓德讓搖了搖頭,麵露不忍。

  燕燕低頭看信,沒注意到韓德讓的神色,然而她隻看了幾眼,立刻臉色大變,厲聲地道:“這不可能!”

  隆緒道:“母後,出了什麽事?”

  燕燕麵色變得慘白,一把抓住韓德讓的手,情緒激動:“德讓,一定是有人蓄意挑唆,陷害大姐。她不可能背叛我!”

  隆緒擔憂地看著燕燕,忙勸道:“母後,大姨母一定是被人脅迫了,說不定是那撻覽阿缽幹的!”

  燕燕深呼吸了幾口氣,恨恨地道:“當然。她肯定是被達攬阿缽那賤奴迷惑、脅迫的。德讓,立刻派人去南京城查探冀王府的動靜。”

  韓德讓道:“好,你別太緊張。沒事的。”

  燕燕閉上眼睛思索了片刻,再睜開眼睛,咬牙道:“派人去澶州城告訴宋主,關南之地我們不要了,歲幣三十萬即可。盡快達成和約,班師回朝。”

  隆緒驚愕地叫道:“母後!”

  燕燕沒心思再在陣前觀戰,竟不搭理隆緒,轉身離去。

  隆緒正想追上去,被韓德讓攔下:“別過去。你母後她需要一個人靜靜。”

  隆緒擔憂地道:“皇叔,大姨母真的會叛變了嗎?”

  韓德讓歎氣地道:“若不是罪證確鑿,如何有人敢來稟報。北方若亂,則上京危急,那才是大遼的根本所在。所以你母後也顧不得關南之地了。”

  澶州城下,遼軍兵馬陸續撤退。

  燕燕、韓德讓、隆緒三人騎在馬上,最後遙望了一眼澶州城,轉身離開。

  公元1005年,宋遼兩國在澶州城下簽訂和議,規定宋國每年給遼國歲銀10萬兩、絹20萬匹,史稱“澶淵之盟”。從此兩國以兄弟相稱,往來通使,開始了長達一百二十年的和平時期。

  澶州城頭,宋真宗帶著群臣在城頭望著遼軍撤退。

  宋遼邊境,百姓抱頭痛哭。兩國士兵興奮地拋卻武器歡呼。

  和平終於到來,從此鑄劍為犁,千裏江山,不再是戰場,而為良田、為榷場,繁華時代,就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