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上
作者:蔣勝男      更新:2020-11-11 13:20      字數:6942
  穆宗一怒而暈倒,及至醒來,已經是半夜時分,睜開眼睛卻見韓匡嗣坐在床邊。旁邊小侍說韓匡嗣方才為穆宗診病至現在。

  穆宗深恨自己被耍弄,當下沉聲問肖古如何處置。侍從便道蕭思溫奉皇命,已經將肖古抓住,亂馬踩踏成泥。

  穆宗方息怒,又下令將肖古諸弟子一並處死。他細思肖古之前裝神弄鬼,又得韓匡嗣說所謂的“神藥”不過是提神興奮及催眠之物,不但不能對身體有所補益,反弄得身體更加敗壞,更是深悔自己誤信肖古之言。

  韓匡嗣依舊如前一般,誠誠懇懇地為他開藥,道:“主上,您今日暴怒傷肝,加上心火暴盛,風火相煽,血隨氣逆,上衝犯腦,以致昏仆。臣給您開一帖藥,平肝熄風,再輔以針灸,清熱活血。”

  穆宗本是感情用事之人,此時因深悔前事,一把握住了韓匡嗣之手:“我今日方知誰是忠臣了,匡嗣,朕不應該不聽你的話,誤信肖古。”

  韓匡嗣手上動作一滯,歎息道:“主上放心,您的身體一向康健,臣為您調理一段時間就會好的。”

  穆宗握住韓匡嗣的手,忽然變得感性起來:“匡嗣,咱們相識也有三十年了吧。”

  韓匡嗣謙恭地道:“主上好記性。天顯十年,臣在長樂宮中初見主上,如今恰好三十年。”

  穆宗回憶往事,感慨萬分:“那時候,朕被述律太後責罰受傷,多虧你悉心治療。這情分,朕一直記著。”

  韓匡嗣知道穆宗有時候會忽然變得感性,若說是假,他確是出自真情,而且也會忽然給予許多令人意外的付出;但你若以為他是真的了,又不知道何時會翻臉,他是熟悉此人性情的,不管穆宗如何感性,並不當真,隻恭敬如故:“能為主上盡忠,是臣的福分,不敢說情分。”

  穆宗握著韓匡嗣的手,感歎不已:“朕的脾氣不好,前段時間讓你受委屈了。你還是隨朕回京吧,從此以後,朕隻信你一人。”

  韓匡嗣驚愕不已,抬頭看穆宗,卻發現穆宗鄭重地回望自己,當下忙退開半步,大禮跪拜:“臣不敢,臣為主上效力,乃是分內之事,不敢居功。若是主上要賞臣,臣請主上降一恩旨便可。”

  穆宗以為他要為自己或者家族求個恩旨,問他何事,韓匡嗣道:“女巫肖古,用人膽和藥,殘害人命,以至於民怨沸騰。臣以為,主上既然已識肖古亂言,當下旨以正視聽。往日之行,皆為肖古假借主上名義。主上聖明,識破肖古詭計,乃下旨將肖古處以極刑,亂馬踩踏成泥,此乃其應受之刑,亦是主上為無辜死者伸冤。並下旨,凡以殘害人命而獻藥者,皆如肖古下場。”

  穆宗怔了一怔,細想了想,心中感動,擺手道:“匡嗣,朕知道你這是為了朕的名聲,其實不必如此,朕並不在乎這些。”

  韓匡嗣肅然再請:“主上可以不在乎,臣不能不為主上在乎。”

  穆宗見他誠意拳拳,心下感動:“難得匡嗣你忠心為朕,朕豈能不領你的情。好,朕便如你之意,下此詔書。”

  韓匡嗣聞言大喜,退後一步三拜:“臣代那些死難之人,謝主上隆恩。”

  穆宗看著韓匡嗣,心中感歎,這個老好人還是一如往昔啊,甚至都不肯相信那些事真的是自己下旨做的,在他的心目中,還是固執地把自己當成是被壞人蒙蔽的好皇帝吧。不管怎麽樣,當世人都當你是惡魔的時候,哪怕你自己都相信自己是惡魔的時候,有一個人固執地相信你是個好人,總還是令人感動的。

  見穆宗答應,韓匡嗣也悄悄地鬆了口氣。肖古雖死,但以穆宗的性情,難保不會再出現第二個、第三個肖古之流,所以當日他知道穆宗迷信肖古之言,卻沒有想著除去肖古,而是對穆宗起了殺心。殺一個肖古容易,但是若穆宗信奉這種殘暴的巫術,他殺一個肖古,還會有肖古不斷地出現,終究是要避免這種事情的再次發生。

  而今天,趁著穆宗被肖古激怒,深感上當而情緒激動的時候,他便催著穆宗,下此旨意,表麵是說為了穆宗名聲著想,卻是借這一個旨意,能就此杜絕再有肖古之類的人在穆宗身邊興殘害生靈之事。

  這,才是韓匡嗣最大的目的。

  這,也是韓匡嗣終於可以暫時放棄向穆宗下手的原因。

  肖古被抓走以後,韓德讓與燕燕換了侍衛衣著,從行宮安然脫身,此時日已西斜了。走在幽州城街頭,燕燕並沒有輕鬆多少,依舊苦著臉兒。韓德讓本走在前麵,轉頭看到燕燕沉重的小臉,露出無奈的神情,上前拉住燕燕的手,溫柔地問她:“真嚇到了?”

  燕燕抬起頭看向韓德讓,從恍惚中回過神,她看著韓德讓,好一會兒,才垂下頭去,沮喪地問他:“德讓哥哥,我是不是很沒用?”

  韓德讓略微驚訝地看著燕燕,沒有說話。

  燕燕略有些蕭索地雙手負後,老氣橫秋地走開幾步,回眸看著韓德讓:“德讓哥哥,我很會闖禍,從小到大,大姐沒少在我後麵為我收拾殘局。我其實是故意的,爹爹和大姐都那麽忙,隻有我闖了禍,他們才會回過頭來注意到我。但是,我一直覺得自己很聰明,很知道分寸和底線。可是這一次,我差一點就……原來真的是我太自以為是。”

  韓德讓的目光隨著燕燕的傾訴越發柔和,他柔聲道:“我認識的燕燕可不是這麽容易就沮喪的姑娘。以後做事多幾分小心謹慎,多想想自己和家人。真有什麽煩心事,可以來找我商量。”

  燕燕連忙點頭:“嗯,我會的。”

  韓德讓看著燕燕,微笑:“燕燕,你知不知道,你今天的行為,救了很多的人。”

  “我?救了許多人?”

  “肖古鼓惑主上,以活人心去和藥,這段時間已經殘害了不少人命。如果今天不是你誤打誤撞,除去肖古,還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因此喪命。甚至,會有人為了阻止此事而犧牲……”他想到父親的決心,而今,這個決心終於不必用上了,想到這裏,他看著燕燕的眼光更是充滿感激,伸手輕輕撫了撫燕燕的頭發,柔聲道,“燕燕,你不知道,我有多感激你。”

  燕燕看著韓德讓的眼神,他從未用這樣的眼神看過自己,這樣的眼神,可以讓人心甘情願地溺斃在其中,她隻覺得心兒如升上九霄雲天,又似泡在了蜜水裏。她想,他不但沒有用這樣的眼神看過自己,她也從未見過他用這樣的眼神看過別人。但現在,他這樣看著自己,是不是可以認為,他對自己有了別樣的感情:“德讓哥哥,為什麽你要感激我……”

  韓德讓動了動嘴唇,他自然不會將原因說出來,便換了一個理由:“如果今天肖古不死,就會有人為了解決這件事而冒險送命。大家不是沒有想過除去肖古,隻是主上沉湎於巫術,就算殺了一個肖古,也會有更多的肖古出來。沒想到你今天的行為,讓主上能夠親自下令處決肖古……那麽,這活取人心的巫術,終於可以被阻止了。”

  燕燕雖然聽不太懂,但也覺得高興:“這麽說我做對了?”

  韓德讓笑了:“也不能說是全對啊,隻能說,你是個福星,什麽事情誤打誤撞都能夠得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燕燕本來惴惴不安的心,此時終於轉憂為安,得意地道:“那是,我爹說,我從小到大,運氣一向都好。”

  韓德讓想到今日一連串的誤打誤撞,心中也不禁有些讚同,若不是她傻傻地不知道綁好肖古,也不至於剛好在被追捕時,有那個真肖古出來為她頂了禍。但看著燕燕得意的樣子,誇獎的話到了嘴邊又吞了回去,沉著臉訓道:“但運氣不會每次都有,你以後做事多幾分小心謹慎,多想想自己和家人。”

  燕燕心中高興,知道他這話,純是為自己的安危著想,隻笑嘻嘻不住點頭連聲應是,兩人手拉著手往前走。一抬頭見太陽就要落山了,她忽然來了興致,指著前麵一座高台:“德讓哥哥,咱們快跑,上那個高台,瞧瞧能不能搶在太陽落山前跑到頂上去,咱們和太陽賽跑,怎麽樣?”

  韓德讓此時因大難方脫,不禁也升起幾分久違了的少年意氣來,笑道:“好吧,那咱們就跑上去。你可不許跑一半要我拉著。”

  燕燕不服氣:“才不呢,我一定跑得比你快。”話未說完,她便乘著韓德讓還未開始跑,取了個巧,自己偷偷搶跑上前了。韓德讓怔了一下,看著小姑娘的得意樣兒,笑著搖搖頭,也一起跑了上去。

  兩人便真的起了與太陽賽跑的心思,一口氣跑上那高台頂。燕燕跑得上氣不接下氣,堪堪比韓德讓快上一步先到頂峰,瞧著西邊落日餘暉,將天空染紅了半邊,層層分明,格外美麗。

  燕燕在台上興奮不已,跳躍高呼:“噢,我比太陽跑得快了,哈哈哈……”

  韓德讓倚在台邊,笑看著燕燕興奮不已的樣子。他自然是故意讓了燕燕一步的。今日她多方涉險,他也怕讓她受驚,落下心事來。所以離開行宮以後,便不直接帶她回去麵對蕭思溫這些長輩,而是帶著她逛幽州城,尋些別的事情來讓她放下心情。瞧著這小姑娘興奮雀躍的樣子,看她恢複得倒快,如今已經全無心事了。

  燕燕跳了一會兒,這才回過神來,笑著拉住韓德讓的手:“德讓哥哥,你瞧這夕陽多美。”韓德讓“嗯”了一聲,道:“是啊,素日我們都在平地上看,如今在這高台上,另有一番韻味呢。”

  燕燕站在高台上,四下望去,歎道:“這台好高,簡直可以一眼看到城外去。”韓德讓怔了一怔,歎道:“原來,是在這裏。”

  燕燕不解:“什麽?德讓哥哥,這是什麽台?”

  韓德讓道:“我聽說這城中有一座高台,比城牆還高,叫燕雲台。不想我們誤打誤撞,竟到此處。”

  燕燕好奇地問他:“燕雲台,是什麽意思?這是什麽時候造的?”

  韓德讓沉吟片刻:“當年……據說是石敬瑭獻了燕雲十六州之後就有了,有人說,這是太宗皇帝為了南征而造,也有人說,是本地百姓造起來望著南方的。”

  “為什麽要望南方?”

  “希望……南方聖主出吧!”

  “現在為什麽又廢棄了?”

  韓德讓沉默了,沉默到燕燕以為他不會回答了,才聽得他長歎一聲,道:“人,不能隻有盼望。與其期望別人的拯救,不如自己努力,去改變現狀。”燕燕聽不懂韓德讓話中的意思,但能聽出他話語中的痛楚和無奈。一時也不知道說些什麽好了,隻得轉過話題:“下麵在做什麽?”

  韓德讓往下看了看,道:“宋兵退了,他們在慶祝。”

  “慶祝什麽?”

  “慶祝自己終於又活過一次,人就是這樣,一息尚存,便能夠重拾樂觀與信心,繼續活下去。你看這燕雲十六州,百萬黎民,在這片土地上已經活了幾千年,一代代薪火相傳。我們都是過客,隻有他們才是永遠。”韓德讓忽然指著城頭道,“你看看這城牆內外,那些戰爭的遺骸,你看到了嗎?”

  此時太陽還未完全落山,殘陽如血映著戰場。但見城牆內外,還殘留著這些日子殘酷戰爭留下的的痕跡,那些殘肢斷臂、處處血痕,那些翻倒的帳篷、殘破的車輛和器械,倒斃的戰馬和無人收拾的屍身。

  燕燕看著屍身,她第一次這麽接近戰場,她倒吸了一口涼氣,臉色驟然變得雪白。韓德讓見了這場景,一時忘形,忽然想起眼前的人,並不是素日與自己一起指點江山的耶律賢,而隻是一個小姑娘,心下頓愧,忽然伸手遮住了燕燕的眼睛:“別看。”

  “不是你讓我看的嗎?”

  “我後悔了。”

  燕燕問:“為什麽?”

  韓德讓長歎:“這麽慘烈的戰爭,不應該讓你這種小姑娘看到,會做噩夢的。是我的不是,不應該讓你來。”燕燕扯下他的手,轉頭去看他:“你本來是想讓我看看生死的殘酷,免得我今天害怕了,明天又闖禍。但你現在怕嚇到我了,是不是?”

  韓德讓搖頭:“不,我不是故意想要去嚇你,就算你明天要闖禍,我也不該在今天嚇你。人要長大,但我不願意你這樣長大。燕燕,你是應該生活在幸福中的小姑娘,不應該直麵戰爭。是我的錯,我向你道歉。”

  燕燕卻搖頭:“既然你、爹爹,都要麵對戰爭,那我也遲早要麵對的,何必掩蓋真相。”韓德讓詫異,沒有想到素日單純天真的小姑娘,竟有這樣的見識。他頓了一頓,道:“是,燕燕,你長大了。”

  燕燕卻是才說了這一句,便又恢複了原形,長長一歎:“唉,可我真不喜歡戰爭。德讓哥哥,為什麽人要打仗呢?”

  韓德讓沉聲道:“為了野心。”

  燕燕仰頭看向韓德讓。隻見韓德讓身子挺得筆直,眺望遠處,此時天漸漸黑了下去,黑暗掩蓋住了他的身形,他的話語也顯得縹緲遙遠:“自盛唐覆滅以來,這片大地上的戰爭已經持續了六七十年了。你所看到的這些還不是戰爭最慘烈殘酷的一麵。每一次戰爭,都有無數百姓要為上位者的野心獻出生命作為祭奠。契丹人南下,漢人北伐,這幽州城下,來來去去,死的都是無辜的百姓。唉,寧作太平犬,勿為亂世人……”

  燕燕輕歎:“我們這裏已經算好了,至少幽州以北,已經幾十年沒有戰爭了。我聽說南方列國,這幾十年來,一天也沒有停止過戰爭呢。”

  韓德讓長歎:“是啊,南方列國,幾十年來已經白骨如山。這燕雲十六州,倒不知道是……唉!”想當年契丹人南下,燕雲十六州受災,漢民紛紛逃到南方去。可等到中原列國混戰之時,這契丹人所統治的燕雲十六州倒成了難得的安定地區,不但沒有再逃亡,甚至還有南方的漢人逃向燕雲十六州。也就是在那個時候起,他們這些漢臣,也終於死了南投之心,而著力去經營好這北國之地的百姓安樂,去努力讓胡地從漢俗,做化胡為漢的奮鬥。

  他不欲再說下去,隻岔過話題,道:“我聽說,如今長江以北基本上都已經被趙匡胤所剿滅,我也但願趙家江山能夠長久一些,免得黎民又受民災。”說到這裏,不由心中暗歎。之前他們甚至以為一統天下的會是周主柴榮呢,可柴榮屍骨未冷,江山已經改朝換代。也不曉得這趙宋江山,能有幾年。與其寄望南方,還不如自己努力吧。

  燕燕道:“我爹說,宋主有一統中原的野心。德讓哥哥,你說他還會再來嗎?”

  韓德讓搖頭:“我不知道。”他頓了一頓,又道,“雖然不知道這次他為什麽忽然退兵,但他再來,怕隻是時間的問題。可憐因他這一次無功而返卻受攻擊而死的那些士兵百姓,無論是宋國的還是遼國的。等他下一次積蓄好實力出征,又是一番殺戮。可憐燕雲百姓卻永遠為這種來來回回的拉鋸戰不停獻出生命。”

  燕燕看著眼前一切,忽然長歎一聲:“是啊,任何一個英明之主都不會放棄易守難攻的燕雲十六州。”

  韓德讓有些驚訝地看著燕燕:“燕燕?”

  燕燕指著遠方,仿佛前麵有一張天下輿圖:“當年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遼國才有南下的資本。燕雲以南是富庶繁華的千裏平原,大遼鐵騎縱橫奔馳晝夜,即可飲馬黃河。隻要大遼強盛,旦夕之間便可攻入南朝腹地。若是失去燕雲十六州,山海關、喜峰口、古北口、雁門關,一步一個關隘,光是為了越過長城一線的天險,大遼就不知要費多少力氣,死多少契丹男兒。更別提燕雲富庶、百姓勤勞,這些都是大遼不可失去的財富。宋國雖然想要回燕雲,可大遼更不願失去燕雲。”

  韓德讓聽著這番話,看著燕燕的眼神,越發多了一些尋味,這個小姑娘,雖然單純天真,但終究還是後族之女、宰相千金,她從小到大受的畢竟是後族教育。後族的姑娘,不隻是為後為妃,如述律太後那樣,還能夠親自率兵征戰,甚至皇帝不在的時候,有獨立執掌朝政的能力啊。

  他的眼神越發地深沉,後族許多姑娘縱然接受騎射之學、禦兵之術,但契丹人對於漢文化接受者並不算很多。便如述律太後,也是資質天生,又加上後天種種環境,才能如此。

  而蕭思溫,不但按照後族的教育來養育他的三個女兒,甚至還讓她們研習漢學,有著天下政局的大觀念。果然如外界所說,雖然後族三支各有消長,但大遼的下一任皇後必出蕭思溫家的傳說,看來並非空穴來風啊。

  他的心中為燕燕的驚人之論而感慨,不想這發表驚人之論的少女轉過頭看著他,忽然吐了吐舌頭做了個鬼臉,頓時自己破了那層高深的麵具,笑嘻嘻地道:“德讓哥哥,你怎麽不誇我啊?”

  韓德讓怔了一怔,不禁失笑,順著她的話誇獎道:“你說得很對。我隻是沒想到,你竟會對這些有興趣。”

  燕燕卻搖搖頭,笑道:“有時候爹爹和大姐會在家裏談古論今,我偶爾聽聽罷了。”韓德讓方有些放鬆,卻聽得這丫頭又出驚人之語:“其實,我覺得德讓哥哥想燕雲百姓免受兵災之苦也很簡單啊。”

  韓德讓饒有興趣地問她:“哦?你說該怎麽辦?”

  燕燕明亮的眼睛望著韓德讓,大聲道:“宋兵敢北伐,就是因為我們大遼主上昏庸,有隙可乘啊。如果君王英明,調度合理,以攻為守,以北漢為屏障,宋主隻怕連幽州城下也到不了!”

  韓德讓嚇了一跳,掩住燕燕的嘴:“輕點聲。”他的手一觸到燕燕,才感覺到自己失態,連忙縮回了手,臉也紅了。

  燕燕卻撲哧一聲笑了,眼睛亮晶晶地看著韓德讓。

  韓德讓歎息:“小丫頭,這還在外麵呢,你怎麽什麽都敢說啊!”

  燕燕執著地看著韓德讓:“那你說,我說得有沒有道理?”

  韓德讓沒好氣地道:“好了好了,何止有道理,你就是道理。”

  燕燕又笑了,笑聲燦爛,如銀鈴落於夜空。

  夜深了,韓匡嗣回到府中,疲憊地坐下。

  韓德讓已經相候多時,見他回來,也不說話,隻為他解下冠帶,奉上熱茶。

  韓匡嗣飲了一口茶,屏退左右,韓德讓方關心地問道:“父親,宮中如何反應?”

  韓匡嗣道:“沒事。”

  韓德讓打開藥箱,看到那隻紅色的藥瓶,拿起來打開看了看,鬆了口氣,跪到韓匡嗣椅子邊:“父親,肖古已經死了,取活人心和藥的事,已經被製止了。父親,您不需要再拿性命冒險了。”

  韓匡嗣長歎一聲:“是啊,燕燕這孩子,真是個有長生天庇佑的孩子……”轉而問道,“你那邊如何?”

  韓德讓道:“我在宮中便把密函交與思溫宰相,出了宮以後,我帶燕燕散了散心,後來送到思溫宰相那兒,也看了密函。”他頓了一頓,“奇怪的是,那密函中,並未提及思溫宰相家的事情。”

  韓匡嗣“哦”了一聲:“那其他人呢?”

  韓德讓道:“那密函中凡涉案之人,皆有明證之罪,尤其是涉及李胡父子,更是不留餘地。可偏偏對思溫宰相家的事隻字未提,連烏骨裏和喜隱的事情也一並瞞下了。”

  韓匡嗣有些吃驚:“太平王為何如此?思溫宰相可知其中緣由?”

  韓德讓搖頭:“思溫宰相也不知道。我猜太平王必是另有圖謀。”

  韓匡嗣問:“他在圖謀什麽?”旋即又自己搖頭,“恐怕隻有回上京才能夠知道了。”

  過了數日,穆宗下令,班師回京。

  然而,宋國的強勢兵鋒卻成為遼國上下揮之不去的陰雲,宋人隨時可能卷土重來,下一次,遼國還能如此好運嗎?誰也不知道。

  (第一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