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股市與救災
作者:小波不停      更新:2021-10-14 00:37      字數:2304
  當李振新收到電報火速趕往京城處理長江水情的時候,天津港的股市已經炸開了鍋。

  “南方那邊已經下了十來天暴雨、沿線周邊的省份幾乎都受了災,朝廷在昨天在京城已經頒了政令、讓中原等地的糧倉隻進不出,隨時準備調糧南下。下一步的救災政策李總裁過去後應該很快就有布置。”

  天津這地方就是信息靈通,昨天京城發生的事,今天已經原封不動的在天津股市上流傳開了。

  “如此看來、今年的糧價會止跌?”

  “自然會止跌、南方估計很難收上糧了,今年不但是糧價會漲、棉價也應該要漲、若是李總裁調軍南下參與救災的話、與軍資相關的物價也會漲。”

  “哪咱們手裏的這些股票,怕是大多都會漲吧?”

  “漲肯定會漲、就看能漲多少了!從昨天到今天、常氏糧油硬是從七兩一漲到了八兩二,估計還會漲的!現在市麵上都買不到他家的票了。”

  聽著交易所裏一幫人興奮異常的討論南方水災消息傳到天津後股市行情的變化,伍三德和老六等人是心如刀割。

  眼瞅著這輪做空馬上就能落袋為安了,結果最後幾天居然出了這樣的事,真是讓人欲哭無淚。

  若是現在趕緊將常氏糧油的票子持在手中,他們倒是不至於賠錢。可問題是、市麵上收不到股票,票價又一直往上漲。照這個趨勢、保證金怕是很難保住了。

  “三哥、還有兩日就到了交割期、這次咱兩人怕是要交代在這裏了!你說常氏的股價不會漲到九兩吧?”

  “到九兩之前,能把票子收上來就不錯了,不然咱們還得倒欠開莊人的錢!”

  “是啊、這風向怎麽說變就變哪?”

  “誰讓咱們倒黴哪?遇到這種天災,有什麽辦法,天要亡我等啊!”

  資本對人的異化相當明顯,股市裏股民的心態和大眾的心態就明顯不一樣。南方受災、普通百姓都是報以同情,擔憂災情的影響,而股市裏的這幫人隻關心股價。受災在他們看來是難得的利好消息,天津這邊股市上買賣的股票基本上都是華北這一片的工廠和企業,南方那邊出問題,正好讓這邊的企業產品增加銷量和利潤,他們當然會歡欣鼓舞,除了少數像伍三德這樣做空股市的人。

  李振新抵達京城後迅速和張同敞們商議了救災措施,先想辦法把受災群眾轉移和安置到安全區域。九江地區的江堤能守則守,不能守則放棄,以目前的條件來說硬守江堤難度頗大,隻能盡力而為。

  “寧宇、別山你們今天連夜去武昌和南京坐鎮、協調沿線的地方官府進行救災,我這邊就在京城留守,替你們把家看好。中原、山東等地鐵路沿線的糧倉,若有需要,你們直接用手令調用。此次救災有幾個原則,以人為主、盡量避免百姓死傷、交通優先、切不可讓受災地區出現長時間失聯的情況,救災物資要想盡一切辦法送到災民手中。緊急情況下可以調動軍隊,參與轉移群眾、恢複交通的事宜。”

  “我們準備一下這就動身、萬幸現在有鐵路可以直接過去,想一想沒有鐵路發生這麽大的災,朝廷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辦法總比問題多、那時候有那時候的方式,現在條件好了自然能更好的減少損失。”

  “是啊、以前若是出了這事,都不知道有多少百姓要流離失所!”

  “沒時間感歎了,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水災過後,會出現很多百姓無家可住的局麵,我這邊先從北方的軍營裏調撥一部分帳篷出來,你們到了地方後看情況進行分配。”

  打發走了李定國和張同敞他們後,李振新就忙乎起籌措救災物資的事。現在大明的軍隊不像以前,從軍營裏調東西出來並不是難事。要是放到之前,這事根本想都不用想,從哪些丘八手裏拿東西,比從鐵公雞身上拔毛都難。

  短短幾日功夫,樞密院就籌措了十萬床被褥和兩萬多頂帳篷緊急運往災區。與此同時北方的軍需廠裏加班加點的生產救災物資,估計一月之內還能往災區支援二十萬床被褥、五萬頂帳篷,以及數百萬件鍋碗瓢盆。

  救災是當前頭等大事,各地的百姓也被動員起來,向災區捐款捐物。放到後世,支援災區捐錢就行了,現在最需要百姓們捐的是物資,尤其是被褥和生活用品,這玩意比錢都重要。

  災情發生二十多天後才緩和下來,九江段江防最終是沒有撐住,出現了潰堤現象,造成了過百萬的百姓無家可歸。據大概預估,這次大災受災百姓超過千萬,其中房到屋塌緊急撤離的百姓大約有三百萬之多,死亡百姓最少有五萬。

  看到這樣的數字,李振新是震驚不已,可朝中的大部分官員卻覺得很容易接受。在他們看來,能把這麽大的災情處置成現在這個局麵,已經算是創造了奇跡,說實話放到以前,根本是想都不敢想。

  “玄著、這兩日,寧宇和別山他們有沒有傳來什麽消息,他們定的救災措施是什麽?”

  “別山五日前的來信說,讓朝廷免去今年受災省份的農稅,還有建議朝廷發兩千萬兩的救災債,用以災後民生恢複。”

  “受災麵積這麽大,兩千萬怕是不夠?直接發三千萬吧,要盡快讓受災百姓有事可幹,具體的事就讓寧宇和別山就地相機決斷吧。災後防疫的工作,別山他們有無安排?”

  “已經從各省抽調醫護隊趕赴災區了,這事朝廷有預案,不會出大問題。”

  “那就好、寧宇那邊有沒有特別交代的?”

  “李副總裁倒是沒有專門交代什麽,就是對通信效率多有抱怨。他說朝廷能不能加快建電報所的速度!”

  “這不加緊在建啊?現在這情況,催的再緊也快不到哪裏去。”

  “是啊、早知道電報這麽好用,去年就應該大力做這事,那時候要是開建,說不準今年的受災損失會降低不少。”

  一幫子時候諸葛亮,現在知道電報的好了?去年怎麽沒這意識?李振新對這幫人真是氣不打一處來。

  “今年糧食供應有無問題?受災地區可都是糧食主產區。”

  “應該沒問題、今年北方、尤其是遼東糧食大體上都能豐收,再加上之前的儲備糧,應對目前的災情是夠用了。國政院已經發了臨時管製措施,暫時禁止各大酒廠繼續釀酒,把餘糧都拿出來確保百姓用糧。”

  “這就好、隻要糧食供應不出問題,其它的事都好辦。接下來的時間,主要做的事是幫著百姓重建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