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抱團去北美種地
作者:小波不停      更新:2021-10-14 00:36      字數:2119
  那裏有好地種,那裏就能吸引大明人。北美過來的一艘艘商船,拉的何止是棉花?拉的那是赤裸裸的誘惑!

  重臣們三三兩兩的商量如何擴大自家農場的規模,底下的人也沒閑著。按照當時朝廷頒布的政令,隻要有功勳在手,就能在那地方分到地。

  以前中低層官員對這玩意並沒多大興趣,他們又不像朝中重臣那樣隨便能拿出好幾萬兩銀子,誰有那個閑錢往那地方去填。地確實是免費分的,可往過去送人,開荒、置辦農具、耕牛、種子、修水渠不花錢啊?開一千畝的荒,前前後後要花的錢不在少數。

  現在形勢不一樣了,雖然要花的錢數沒變,可投資後的回報卻開始有譜起來。按目前的情況來看,幾千銀元投進去,有個三五年絕對會連本帶利的賺回來。這可是永久地契,以後數十年甚至數百年都是穩賺不賠得買賣。這樣的好事,可不能讓上邊的人獨享。大多數有資格免費拿地的人,開始動起心思。

  在北美免費開地,受益最大的當然是軍官階層。特別是團以上的軍官,基本上都有資格拿地,唯一的區別是麵積大小而已。而政府官員受益人數就少很多了,除了一些頂級大佬以外,其它人隻有羨慕嫉妒恨的份,誰讓他們在大明複國戰爭中出力相對較少、獲得的勳章少哪!

  去北美開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需要大筆投資外,還得有人、同時最好是能抱團行事。軍界的這些人,恰好最適合幹這事。師、旅長們要嗎是出身入死的袍澤、要嗎是講武堂畢業的同學或校友,有這層關係在,聯絡一下,共同組織一波人去金州開農場,豈不美滋滋?

  宣化城郊的一處軍營中,旅長田大興剛下班,就急匆匆的往家裏趕。一進自家的小別墅,便把夫人叫了過來。

  “夫人、咱們家中現在能拿出的現銀有多少?”

  自家丈夫從來不操心家裏有多少錢的事,今天怎麽突然問起這事了?莫不是出了啥意外。或者又要給他老家墊錢?田夫人謹慎的看了一眼丈夫,小心翼翼的回道:“沒多少,也就兩三千兩銀元吧?這些年你往家裏墊去了不少、咱家又買了點股票,家裏家外開支也大,你一年也就七八百兩銀子的俸祿。”

  “三千兩?差不多夠了!是這樣的,咱家不是在金州分了五百畝地嗎?這幾日有好幾個相熟的同僚來信商議,想著大家合起夥來把這些地給開出來。。我算了一下,有兩千兩就差不多夠了,你完了準備一下,估計過完年就得用這筆錢了。”

  “金州的地?可是在大洋對麵的那個金州?”

  “除了那裏,還會是什麽地方?朝廷也隻在那地方給咱們分了地。”

  “去那麽遠的地方開荒,這靠譜嗎?”

  “怎麽不靠譜、我聽軍中的同僚說,今年朝中在那地方開了田的大人物們,都開始賺錢了,一船船白花花的棉花往天津運,這還不靠譜?”

  “那地方那麽遠,咱們也不知道地好不好,這事是不是再考慮考慮?”

  “這有什麽可考慮的?消息我都打聽了好多,聽人說那邊的地都能比得上江南的地了,都是上好的水澆地,隻要把水渠修好,旱澇保收,天底下真沒多少那樣的好地。”

  “真的嗎?隻要地好、開出來倒是挺好,是能傳子孫的產業。那地方除了能種棉花,麥子能種不?”

  “麥子當然能種了,隻不過往大明運有些不合算而已,種棉花賣的錢多,需要的人力也少些。”

  “種五百畝地,怕是要雇不少人吧?人從那裏去找?”

  “你就瞎操心,人還不好找,我家老三、老四他們家就能派過去,你哪弟弟、妹夫不也是人?老家村子裏找些種田的人,還能少了?我軍中還有不少退役的大兵,到那裏都是種地,把他們招上過去也是好勞力。”

  “招人過去,得給人給工錢,咱們能養起那麽多人?那麽遠的地方過去,肯定是攜家帶口的,你算過要花多少錢嗎?”

  “這事我和同僚都算好了,招的這些人過去,隻給壯勞力平常市價的工錢,其它眷屬,咱們隻給買個船票即可。去那邊的船票錢金州總督府還貼一部分,花的錢並不多。到金州開地,也就剛開始投些基建的錢,有三兩年,便開始進錢了。”

  “這麽低的待遇,能招上人嗎?不說別人、就是咱家那些親戚,也未必願意去。在大明也能掙上這麽些錢,何必要去那麽遠的地方?”

  “這你就想差了,有的是人過去。雖然咱們給的工錢少,可架不住還有其它收益啊!我們招人的時候,要給人說好,到那邊去隻給咱幹三五年活,隻要在那邊立住了腳,他們也可以給自家開田,金州的政策是每個男性壯勞力,也能免費開一百畝地,十年內免稅。”

  “這麽好?如此說來招人確實不是難事。不過、咱們幫人過去立住了腳,過個幾年他們給自家去種地了,咱們的地誰種啊?這不是白便宜他們了?”

  “嘿嘿、這事我們也考慮到了,你知道嗎,那地方可以買到昆侖奴,隻要咱們的地變成熟田,到時候便買些黑娃娃種地,那些人幹活勁大,還不用給工錢,也就買人的時候花點錢。那般時候,咱家雇不了幾個人,就能把地經營好。”

  “按你這說法,去金州開田這事,怎麽有點太好了?咱們有這麽好的運氣?”

  “不然哪?這可是總裁大人給咱們有戰功的人爭下來的福利,地方官員還沒那個福氣享受哪,趙師長、劉軍長他們前幾天就已經開始行動了。唯一不美的就是免費分的地太少了,我想好了,等咱家在那地方立住了腳、有了進項,就再從銀行貸些款,買個一兩千畝的地,一畝地也就幾兩銀子的事。那般時候,咱們可不用不再靠著我這點俸祿過日子了。”

  夫妻兩人嘀咕了半天,越說這事越興奮,當天夜裏便商量叫那些人去金州給自家開荒,甚至連夜擬定了個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