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東林黨果然是個純粹的利益團體
作者:小波不停      更新:2021-09-12 01:02      字數:2243
  春雨不絕的杭州城中,有一位老人正在茶館裏的角落裏喝茶。店裏的老板和很多熟客都知道他是誰,可並沒有一人上前去搭理他。

  在昏暗的角落裏,獨自喝茶的這位老人,就是曾經名滿天下的東林領袖錢謙益。與之前重星捧月般的待遇形成強烈反差的是他如今的處境,現今的他成了誰都不想搭理的臭狗屎。

  連黃宗羲、顧炎武這樣的東林故人,回杭州的時候都不曾過來看一眼這位故交,可想而知他活的有多悲慘。

  大明官方將錢謙益定位了文賊,將他批判的一文不值也就算了。如今的東林也和他切割的一幹二淨,甚至認為正是有他這樣的小醜,東林才變了質,成為國之蛀蟲的。

  “聽說了沒,黃教授等人此次來杭州是想和幾位學界泰鬥商議,辦一個新東林大學。”

  “大學不是朝廷辦的嗎?黃教授他們辦的哪門子大學?”

  “說是私立大學,不用朝廷的錢!”

  “這樣的大學出來能幹什麽?朝廷管分配工作嗎?”

  “好像是管,但也不全管!”

  “東林不都是一幫國賊嗎?他們辦的大學能教出什麽好?”

  “東林也不全是國賊,也有一些仁人誌士的,隻不過被某些小醜給帶壞了風氣。黃教授他們辦大學是為了重振東林,聽說這次的新東林大學要改變以前東林人的各種壞毛病,將東林人為國、為民謀利的精神重振。”

  “這有可能嗎?他們不會是想弄個大學出來,想辦法黨爭奪權,繼續當吸血青蟲吧?想想也是可笑,你說以前那些老爺們吃香的喝辣的,還不納稅,讓升鬥小民們身背重稅,供他們作威作福,這麽荒唐的事,居然也能發生,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可不是!好端端的大明朝就是讓這些人給造沒的,要不是李總裁他們重振國朝,咱們還要被滿韃子欺淩。”

  “他們在滿韃子的時候還鬧過抗稅的事,結果怎麽樣?對付這些恬不知恥的人,還是滿韃子那套管用,刀架到脖子上,就隻能跪著說水太涼了。”

  茶館裏的閑人們你一言我一語的批判著東林黨人的是非,經過這些年的輿論普及,百姓們看清了這個士紳利益集團的本來麵目,現在的東林人一點群眾基礎都沒有,是人人唾棄的國家公敵。

  世道變了,坐在茶館裏的錢謙益感覺自己就像是一具已經死去多年腐爛了的骷髏,沒有人在意他的感受,隻是把他當做曾經東林人士的標本已供眾人取笑。時代已然無情的拋棄了他,哪怕是僅剩的東林人士,也對他的生死沒有任何興趣。

  杭州府旁邊的一處山莊,因為黃宗羲、顧炎武等人的到來,難得一見的匯集了一些東林故舊。這樣的集會,放到以前,必定會是一場盛會,可現在怎麽看都是一副蕭瑟的景象。

  堂屋正首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緩緩的拿起手中的茶杯喝了口茶後,猶豫半天才開始說話。

  “太衝、你和寧人等人張羅要辦大學的事,我等前幾日收到信後就有過合議。辦學興教當然是好事,然而目前來說,卻有幾件難事。你信中所說,要辦一所理工科大學,咱們這些人都修的是文事,辦理工科大學與我東林之主張是不是有些南轅北轍了?還有就是辦大學所耗銀錢可不是從前辦書院所能比的,一年怕是得幾十萬兩銀子吧?眼下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要湊這麽些錢出來,不是易事,關鍵是這錢需要年年往出支,家業再大也撐不起這麽大的虧空啊!”

  黃宗羲聽完此間莊園主人的說話後,微閉著眼睛陷入沉思。他從這人的話語中,感受到了杭州東林人士對辦學之事的莫然。他們覺得在當下的這種情形下,辦個理工大學沒什麽意義。除了花錢以外,實際好處一點都撈不著。辦個法政類的大學還好說一點,辦理工大學幹什麽?東林人的日子本身就過得艱難無比,再去花這冤枉錢根本沒必要。

  “辦理工大學未必不能興文事,之所以要辦這所大學,是因為朝廷隻答應解決私立理工類和工商類大學畢業生一半的職事安排,要是辦其它大學,朝廷根本不安排職事,咱們就不可能招上學生。再說理工類大學生,就是不進入朝廷,找差事也不是難事。我和寧人等人,也是沒辦法才行此策的。至於辦學所耗的銀錢過巨的事,眾位可能有所誤會。辦理工類大學,也就是剛開始幾年耗的錢比較多,時間一長,學校就能自負盈虧,這點大家無需擔憂。”盡管與會的人興趣缺缺,可黃宗羲還是想盡可能的說服他們,讓他們支持自己辦大學的事業。

  “學校能自負盈虧?這怕是不可能,除非向學生收學費。可現在朝廷的大學都是免費,咱們辦的大學收學費怕是沒人入學。”

  顧炎武見黃宗羲一時打不開局麵,連忙接過話頭,說道:“陳兄此言差矣,我和太衝等人在軍政大學教了幾年書後,別的感受倒是沒什麽,但弄清楚了一件事。大學辦好了,還真能聚財。諸位知道嗎?軍政大學一年的支出少說也有百萬,可朝廷每年撥下的正經經費卻一半都不到,剩下的這些錢全是學校自籌的。”

  “學校自籌?他們能從哪裏籌到錢?沒聽說軍政大學向人納捐的事啊?”

  “這就是要辦理工大學的關鍵所在,大家知道嗎,軍政大學每年向各個生產蒸汽機企業收的專利費就有二十多萬兩,這還僅是蒸汽機一項專利,其它各種專利雜七雜八加起來,每年進項就是四五十萬兩。同時他們還和各大企業以及各省的官府合作共同研究新項目,這些機構給的經費就不在少。其實長安的好些個大學都這麽幹,他們每年的進項比一些外邊的大工廠一點不差。”

  “辦大學還有這些門道?要不是我等今日見了太衝、寧人兄,還蒙在鼓裏哪。如此說來,辦東林理工大學倒是可為之事。”

  大道理不如大利益,盡管東林人張口閉口都是聖賢之言,但要想把事情落到實處,還是得談錢。之前黃宗羲在信中說了無數辦東林理工大學能如何完成曲線救教,對東南學子有多少好處,能為東南數省培養多少人才,這些人都無動於衷。可一聽說辦大學,還有利可圖,這些人一下子就來了精神,東林黨果然隻是個相當純粹的利益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