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整個世界亂成一鍋粥
作者:小波不停      更新:2021-08-18 15:27      字數:2091
  好端端的在北京呆著,突然來了一份戰書,這上哪裏說理去?

  1666年6月,鄭成功從呂宋帶來了一份西班牙人的戰書。戰書上說、由於大明屢次侵犯西班牙人的利益,且無視他們多次警告,故此西班牙王國聯合其所有的領地,向大明發起全麵戰爭,除非大明退出呂宋島、金州灣等原西班牙領地,否則戰爭不會停止。

  剛收到這份戰書的時候,李振新覺得西班牙是在犯神經病。兩國雖然多有衝突,可想要展開全麵的戰爭也沒那個可能,兩個國家的本土相隔萬裏,西班牙人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帶著大批艦隊跑到大明近海找不自在。別說是西班牙無敵艦隊,哪怕是全歐洲所有國家的海軍全過來,大明也足夠有自信讓他們有來無回。這和戰鬥力沒關係,純粹是體量和地利的問題。

  唯一的能進行的戰爭的地域,也就是北美洲西海岸以及呂宋島南部,這兩個地方雙方的戰爭一直沒有完結,用不著他們宣戰都在打,他們搞個宣戰書豈不是多此一舉?

  翻了好幾遍戰書後,大明國事總裁才琢磨出味來,他們所謂的啟動全麵戰爭,可不是要傾盡全力來大明找死。而是以封鎖航路為手段,想要利用海軍優勢全麵圍堵住大明。說白了就是想以兩國交戰的名義,做攔路搶劫的強盜,攻擊所有運送大明貨物的商船,造成封鎖航路,遏製大明發展的結果。

  大明近海他們不會來找死,能動手的地方隻能是外洋航線。在外洋航線中從天津到呂宋這條航線他們同樣沒有優勢,而東瀛到北美這條航線是新航路西班牙人對此一無所知,也沒有據點。坐看右看,他們這是在打搶同大明做生意的別國商船的主意!

  核心就是,就是以和大明做戰的名義,去搶被人商隊的明貨。這樣、一方麵自己能發財,另一方麵還能影響大明本身的收入,造成大明和國際主流航線脫節。

  大明現階段,還沒有在全球航線與西班牙人全線作戰的儲備。不過這有什麽關係哪?如今工業製成品是賣方市場,航路斷絕著急的不是大明,而是做海貿的歐洲各國。大明缺的不是市場,而是原材料,同歐洲各國的海貿能獲得的原材料並不多。更何況、歐洲其它國家也不是吃素的,不會做視西班牙人徹底斷絕航路。

  綜合來看,與西班牙人展開全麵戰爭,最嚴重的後果也就是讓世界航路更加混亂一點而已,影響不了基本盤。

  “總統、吾準備奏請陛下,接受西佛朗機王國的戰書,將其國定為大明敵國,著令大明軍民遇其國軍民即滅之,其國永不可與大明進行商貿往來。”李振新琢磨透了西班牙人的戰略意圖後,便跑到國政院與吳貞毓等人商議應對措施。現如今大明官方,名義上是三巨頭模式,皇帝、總裁、總統三人同時聯署的文件方為正式國書,是最具權威的文件。

  “邦德、應戰自然是應有之意,可你怎麽不做軍力部署?隻是發份國書有什麽意義?這畢竟是國戰啊,我大明立國以來,鮮有敵國直接宣戰的,吾覺得還是要謹慎一些為好。”

  “軍力部署不早都做了?第三艦隊負責南洋海域與敵作戰,第一艦隊匯同海岸警衛隊,守護沿海航線,第二艦隊負責東瀛到新金州航線的安危,這就夠了。再調動其它軍隊,也沒用處啊!”

  “全靠海軍是不是有些太過托大了?特別是鄭家的艦隊能頂用嗎?吾怎麽看著,整個國戰,真正與敵作戰的主要靠鄭家的艦隊!”

  “放心吧,鄭大木是海中蛟龍,西佛郎機人在東亞海域沾不到他的便宜。”

  吳貞毓擔憂鄭成功那邊靠不住,在李振新看來是有點過慮。南洋現在是鄭家的基本盤,他應該比誰都上心。若是在這片海域,他都無法控製住西班牙人,哪就有點太對不起鄭家的名聲了。

  若是他們真的出工不出力,哪正好可以讓真正屬於大明的海軍頂到南洋去。估計大木同學,不會看到這樣的事發生,與公與私,在對西班牙的戰事中,鄭家都必須頂在最前線。

  1666年七月,東亞霸主大明和這個時代的日不落帝國西班牙,爆發了正式國戰。

  率先動手的當然是西班牙人,他們從歐洲調了一千多艘艦船,在呂宋海域和北美西海岸兩個方向,向大明艦隊和軍事基地展開了瘋狂攻勢。與此同時,還開放了民間商船私掠運送明國商貨許可,凡是裝有明國商貨的船隻,都會受到西班牙人的艦船搶掠。

  一時間整個世界航線,都陷入了戰火的籠罩。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整個世界第一次全麵受到戰火影響的戰事,具有非常巨大的曆史意義。

  從東亞到北美、從太平洋到印度洋,甚至是大西洋,都受到明西兩個帝國全麵開戰的影響。亂七八糟的戰事層出不窮,簡直是亂成了一鍋粥。

  西歐各國,本來就和控製世界主流航線的西班牙人衝突不斷,當大明和西班牙人開啟正式戰爭的時候,他們一下子就成了大明天然的盟友。最吊詭的是荷蘭人,理論上來說他們也和大明還處於敵對狀態,可麵對西班牙人這種不要臉的的瘋狗式打法,利益受損最嚴重的同樣是他們。東亞航線是海上馬車夫的黃金航線,被明西兩國的戰事一攪合,整個航線都陷入了停滯狀態,這簡直是要了荷蘭人的老命。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他們隻得和西班牙人拚命,組織艦隊在大西洋和印度洋和西班牙人對著幹。

  而這場戰事真正的主角之一大明本土反倒是風平浪靜,並沒有受到多大影響。唯一的變化是登州、天津和錦州的三處造船廠,接到了更多的軍艦訂單。仗主要是靠大木同學打,但朝廷也不能毫無表示,船隻和軍火的供應總得支持一下人家吧?大木辛辛苦苦把西班牙人的戰書遞到北京,不就是為了這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