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京城的糧價居然跌了!
作者:小波不停      更新:2021-06-02 20:13      字數:2290
  “季兄,今日去巡撫衙門,有何收獲?”

  “能有什麽收獲?王兄你這是等著看笑話啊。無非就是穩住糧價,這些老生常談的話題。唉、咱們糧商苦啊,遇到豐年,朝廷不讓降價。遇到饑年,又不讓漲價。這生意還能做?與其這樣還不如弄個工坊,省的被朝廷天天惦記。”

  “嘿嘿,要不季兄現在轉行,將你的存糧全轉給我?”

  “王兄,你這是準備落井下石啊,想的倒是挺美!糧價雖然沒法大漲,可也不是毫無利潤。我季家做了好幾代糧食生意,豈能輕易放棄?怎麽,你那邊江南的糧路打開了?說說情況吧。”

  “打開了,江西那邊說是能漲價一倍收貨,隻要運過去就能拿著錢,這生意怎麽樣?”

  “價格還是有些低啊,隻不過比在咱們中原賺頭大一些。我這邊給你一萬石麥,你看怎麽樣。”

  “有些少了,能不能再勻一些?”

  “不少了,現如今糧食基本上都是通過糧食交易所購的,誰家進了多少糧,有多少存貨,官府心裏跟明鏡似的。大量的糧食流出,朝廷不會不知道。咱們要謹慎一些,雖然朝廷還沒有頒布法令,限製糧食流出,但做的過分了,說不定有禍患。當年老西子們吃的虧,咱們可不能再犯。錢是好東西,可也得有命賺不是。”

  “季兄說的是,其實我也沒打算多做米麥上的生意。江南那邊米麥漲了五六倍,能吃起這玩意的已經不多了。我的意思是得在混合麵和粗糧上下功夫,季兄有沒有想法?”

  “混合麵和粗糧?你打算怎麽做?”

  “聽說今年甘肅、綏遠降水豐富,馬薯和苞穀都豐收了。如今又有鐵路相通,我的意思是從那裏多收些這東西,然後打成澱粉,弄成混合麵運到江南去。這東西價格便宜,利潤比賣米麥還大,是救饑、發財的好東西啊。”

  “這玩意收的人不在少數,咱們摻和進去,也就是喝個湯。王兄你是咋想的?我還以為你有好主意哪。”

  “嘿嘿,季兄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啊。要是平常人做,這生意也就是賺個平常錢。但季兄你不一樣,據我所知你家每年賣出的麥有二十萬石,現在基本上都是磨成麵往外賣吧?一年下來剩下的麥糠肯定不在少數。你說與其把這些麥糠當飼料低價賣出去,何不如混些苞穀麵和澱粉,再加少許白麵,當吃糧賣到南方去?”

  “什麽意思?加了麥糠,這混合麵還能是麵啊?這玩意怎麽吃?朝廷那邊對混合麵的比例有要求,可不容許加麥糠的。”

  “江南那邊都餓的吃土了,加了麥糠怎麽了?還不一樣填飽肚子啊!朝廷是不容許混合麵中加麥糠,可咱們做的這種混合麵又不在朝廷的治下發賣,朝廷會管這事?”

  奸商就是奸商,姓王的糧商為了賺錢,可是絞盡了腦汁,居然想到了這麽天才的辦法。按他想法,買往江南的混合麵是和了兩成白麵,三成玉米麵、兩成澱粉,三成麥糠的特製混合麵。這麽和下來,憑空就多了三成左右的糧食,這生意還能不大賺?能做這生意,離不開近幾年蒸汽工業的發展。蒸汽磨麵機,使得幹這事方便的多,要是以前搞這種偷奸耍滑的把戲,不但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時間上也趕不上趟。

  商人們想盡辦法賺錢,朝廷這邊卻在想盡辦法穩糧。總得來說今年糧食少了兩成,但這不意味著有重大缺口。按著去年的收成,其實全國的糧食是稍微多出來一部分的,停了釀酒工業,再加上之前的一些儲備糧,維持整體糧食供應平穩並不困難。現在主要的問題是,河南和湖北這兩個人口大省糧食缺口嚴重,還有就是有一部分糧食會流入到江南那邊。

  “雲貴、廣西、還有粵北的稅糧結餘,全部投入到兩湖地區。還有約談糧商,讓那邊的糧商把收上來的糧,在這兩省多投入一些。綏遠、甘肅、還有四川的餘糧,則全力保障中原地區的糧食供應。其它各省,全力保障自身省份的糧食供應。”

  “總裁,近期有糧商像江南一帶販糧,咱們是不是要頒布法令,禁止向這一帶販糧,以全力保障我們的糧食供應?”

  “別山,我記得你是江西人啊?怎麽對自己老家下手也這麽狠?對於糧食流入江南,咱們也不能過分控製,總得來說朝廷這邊應該還是有一部分餘糧的,隻要流入江南的糧規模不大,我看還是不宜控製。當然,對於米麥這種主糧還是要有限製的。對了,現在長安、京師、洛陽、武昌等主要城市糧價怎麽樣?大城市的糧價穩定至關重要,同時也是全局糧價的風向標。實在不行,就向主要城市發混合麵的糧票,限量低價保證城裏人不餓肚子,從而平穩糧價。”

  “目前來說,這方麵還沒問題,武昌的糧價整體漲了一些,長安和洛陽漲的不多。”

  “京城和天津哪?糧價還穩的住吧?”

  “京城和天津沒啥問題,最近市場上的米麥還略有降價哪。吾還專門到各個糧商和官方糧食公司的糧庫去調研了。糧庫存糧豐盈,起碼半年內不愁這兩地沒糧?”

  “糧價略有下降?這是怎麽一回事?不符合常規啊!”

  “主要是海商們運過來的糧食太多,他們為了免稅,可是拚命的往過來運糧,天津港都有點快收購不下了。好在天津港馬上要封凍,不然文強都不知道該怎麽辦。”

  “海商們拚命運糧?今年江南不是受災了?糧價都漲的不成樣子!孫可望那邊,聽說在嚴查糧食走私。他們哪來的糧食往過來運?”

  “主要是從東瀛和占城,還有鄭賊占據的大員和呂宋往過來運。江南的糧價雖然漲的厲害,可海商們似乎不情願給他們供糧。咱們這邊能抵不少商稅,來回都有錢賺,比把糧食買給孫賊劃算。”

  張同敞說的並不全麵,從海上流入的糧食增多,還有一個原因。朝廷海軍在海上與鄭家大戰而勝,也是原因。這次大戰之後,朝廷基本上掌握了這片海域的控製權,航線上的海盜倭寇,望風而逃,不敢再活動了。平靜的航道,讓這一地區的海上貿易進一步活躍。跑這條航線的商船數量驟增,自然而然運過來的糧食也增多了不少。也就是說,天津和京城這邊是吃到了海軍發展和海貿的紅利,連不參與海貿的平頭百姓無形中也受了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