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壞人合在一起就是黃金搭檔
作者:小波不停      更新:2021-04-14 12:50      字數:2416
  成了聯防隊長,王福財感覺自己的黴運似乎到頭了。雖然靠著一年兩石糧食,是不夠一家人生活的,但起碼是個很好的開始。

  “王兄弟下工了?我要給你說個好事,你聽一下。”

  “範三、你會有好事找我?不會又是什麽典人妻女的買賣吧?上次的板子還沒挨夠?”

  “那裏,那種買賣我肯定再不能幹了。這次是好買賣,你知道從咱們河州再往前走,就到了迭部番子那裏。那一帶別的東西沒有,但盛產犛牛。前幾日我聽附近的軍爺說,軍營裏采購犛牛肉幹當軍糧,我想著走一趟迭部做這個生意。”

  “那你去做就行了,找我幹什麽?”

  “我一個人,這生意做不來啊。那些番子動不動就翻臉,沒有兄弟你的武力做援手,這生意不能做。”

  “你是打算讓我護衛著你去迭部做生意啊?”

  “我是想與兄弟合夥一起做生意,咱們兩人合夥把這條商路給跑通了,怎麽著也比做苦力上工的強。再說、兄弟你如今也是有身份的人了,靠當苦力掙這點碎銀子有辱身份啊。”

  範有貴最後說的這句話似乎有點道理,確實幹苦力活太跌份,一天下來也掙不了幾個錢。河州這邊官府給的工家太低了,連京城的一半都掙不到,一天下來,掙的錢,也就剛剛夠一家三口吃飯。

  可是和範三這種人做生意,有點不把穩。這人鬼心眼太多了,說不準那一天就會把人給賣了。

  第二天王福財看到劉老吏的時候,心裏突然有了個想法。要是把這人拉著一起做生意,就不用擔心範三搗鬼了。劉老吏這人盡管也是一肚子壞水,但做事比範三有章法,想問題想的遠,看事情看的透。有這樣的人,範老三那點算計,自然施展不開。

  “範哥、去迭部做生意,兄弟我自然想去,但就咱們幾個人,不把穩啊,我看劉老吏為人老道,要不把他也拉進咱們生意夥裏?”

  “拉劉老吏入夥?他這人心思多,我們兄弟做生意,被他攪和怕是要吃虧。”

  劉老吏心思多?你範老三就是省油的燈?要是剛來的時候,王福財說不準就信了他的鬼話,可現在他能信才怪。人家小王在京城也是混過社會的,論江湖經驗一點不比這些奸商、汙吏差。在他的堅持下,劉老吏最終還是被吸收進了做生意的小團夥。

  一行十來個人,牽著兩頭毛驢,帶著糧食、搪瓷、成衣、布料,日用品等亂七八糟的的東西,踏上了去跌部的商路。他們帶的東西不怎麽多,主要是沒有運輸工具,本錢也沒多少,就這還是範三想盡辦法籌措到的。

  到了迭部之後,他們遇到了麻煩,居然有競爭對手早到了這地方。

  “馬回子們帶著東西早來了這裏,把能收的東西都收走了,咱們這趟怕是要白走!”

  “範三,你不是說這趟生意十拿九穩嗎?我王福財可是把身家性命都投了進來!”

  “王兄弟稍安勿躁,咱們再想想辦法,我打聽一下,看能不能再往深走一點,那裏說不準能收上東西。”

  “沒用,咱們能想到的,馬回子們同樣能想到。他們肯定走的比我們遠,這裏再往前走就是河曲,通往那裏的路非常難走,靠咱們這點人是過不去的。”

  “那、劉兄你覺得我們該怎麽辦?這可是咱們這些人全部的家當啊、你可得想點辦法!”

  “你範三不是生意精,我能有啥辦法!不過照我的主意,咱們應該在這附近再轉轉,當地的牧民不可能把所有的東西都換完,怎麽著也應該還有東西可換。”

  “我都轉過了,犛牛幹、羊毛、差不多都被換完了。再有就是藏銀,鬆石,這些東西貴著不行,番子們也知道價格,不好賺差價。咱們的這些貨,全加在一起,也換不了多少東西。”

  “再轉一轉,招子放亮一點,絕對還有比較合用的東西。這世間的東西,有一樣就有第二樣,不可能孤生陽長。早些年我們去鄉下催稅,就是再窮的家裏,也總能搜絡出來東西。你範三當年也做過大生意,去的時候眼界往寬裏放放,估計能找到東西。”

  聽了劉老吏的話,範三又在附近的部落轉了一圈。還真讓他找到了點門路,犛牛幹雖然沒多少了,可犛牛還在啊,可以把犛牛換過去,自己製作犛牛幹,馬回子們好像不怎麽樂意買成牛!

  “劉哥,我還真有發現,這裏的犛牛咱們可以換過去,自己做犛牛幹。還有這裏養的一種豬,肉也挺香的,換過去估計也能賣錢。”

  “犛牛這生意可做,豬肉生意不好做。軍營裏不大規模收,咱們運過去出手不容易。你就再沒發現點別的東西嗎?咱們直接買犛牛,這種生意做個一兩次馬回子們就反應過來了,用不了多長時間,犛牛都會被換完。”

  “再就真沒東西了,我總不能把番子們吃的奶幹和酥油換回去吧!”

  “哎!這東西可做啊,咱們怎麽沒早點想到。”

  “這玩意怎麽做?軍營裏沒聽說收的,咱們那附近的百姓們也嫌味大,不吃這玩意。”

  “範三啊,你還是眼窩子淺,隻能做小生意。你覺得軍營裏收犛牛幹是為了什麽?”

  “自然是為了當軍糧啊!還能幹什麽?存下來當老本嗎?”

  “你說的這兩樣還真對了,我最近想明白了軍營大量收這玩意幹嘛。因為這玩意是肉食吃起來有勁,同時也能長期保存,適合軍隊隨身攜帶,是當備用糧,比罐頭更方便一點。而奶幹和酥油,你不覺得同樣有這個作用嗎?”

  “作用是有,但問題是人家現在隻收犛牛幹,沒說收這兩樣東西的啊?”

  “還是那句話,孤陽不生,軍營不可能隻用犛牛幹當軍糧,他們得用其它東西中和一下。至於收不收,就得看你範三的本事了,咱們這次先帶點過去,你去趟河州府,找駐軍探探路,我想應該是有的聊。”

  範三他們商隊,換了三頭犛牛和一堆酥油、奶幹回到了河州。帶著這些東西,問了一下收東西的人。幾個當官的看了一下東西,並問過能不能長期放以後,就痛快的把東西收了。並告訴他們以後有這玩意就送過來,最好把酥油的味道改進一下不要讓這麽衝,就更好了。

  有第一趟就有第二趟,王福財他們的商隊,還真把這條商路給跑開了。因為有先發優勢,他們很快站穩了腳跟,並通過多加香料改進了酥油的口感,在村裏開起了酥油加工點。與犛牛和犛牛幹相比,牧民們更想賣奶幹和酥油,這東西比犛牛幹生產周期短,產量大,更適合當長期買賣。這個奸商、汙吏、混混組成的商隊,仿佛天然適應邊境貿易,生意就這樣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