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海貿潛力驚人
作者:小波不停      更新:2021-04-14 12:50      字數:2147
  徐遠是一個小海商,手裏邊有條中小型福船,一直做海州到日本的海貿生意。

  去年冬天的時候,天津港開海,他聽說以後跟著去跑了一趟船,生意做的還算順利,今年他打算再跑一趟。

  “東家、聽說北邊出台了新政策,隻要運糧食過去,就能免同等重量的關稅。”

  “是嗎?那咱們可得在南直隸附近找個港口裝些糧食。”從海州出發的時候船上裝的主要是蔗糖和茶葉,他原本打算到南直隸裝些絲綢和一些手工藝品,現在看來還得裝點糧食。

  做海商生意的,一般不會做單獨的一種品類,而是在船上多裝幾樣產品,這樣可以對衝風險。尤其是去北方做生意、物品還是雜一點的好,眼下南貨能拿得出手的硬通貨越來越少。

  在南直隸沿海、徐遠找了一家野港口靠岸、然後把絲綢、雜貨裝了船。正打算問那裏有糧食可以裝船的時候,就發現附近的魚船趁著夜色運來了大量的糧食。

  “劉東家、附近的民戶們怎麽都過來賣糧了?”

  “最近一段時間北上的船都會運糧、附近有餘糧的就運過來發賣。價錢稍微好點,起碼比堆在穀倉裏爛了的強。”

  “原來如此、徐某正好也裝些糧北上,聽說北邊運糧能抵稅?”

  “此事確實、已經有北邊過來的船東證實了!他拉了半船糧、半船綢子,結果免下來的稅太多,綢子的重量不足,還覺得虧了哪!”

  聽了港口商家的話,徐遠更對運糧食上心了。糧食不值錢,可綢子值錢啊,同等重量抵稅,肯定很劃算,操作得當,自己這一船的貨都能免了稅。

  裝好船、迎著橫風,徐遠直接到了天津港。

  作為一個船主和生意人,徐遠很喜歡這個港口。這裏秩序井然,貨物貿易區也特別合理。隻要將自己的貨物搬到臨時攤位上,自然會有買主上門。而且卸貨運貨也方便,又有專門的倉儲區,這些服務費用皆不高。總之在這裏做生意,極為便捷。就衝這個優勢,也比偷偷到私港去做生意好。私港雖然能逃稅,可亂七八糟的折騰下來未必能有官方港口賺得多。最讓人滿意的是,先做買賣再繳稅,無形之中讓生意人少擔了風險。

  “東家咱們的糧食被官方按市價收走了,同時還給了免稅斤兩的條子,算下來我們的其它貨都不用繳稅。”

  “好啊、這趟生意劃算。我這邊的貨也快出的差不多了,接下來就是進貨的事。鐵瓷、還有其它陝貨都進一些,然後咱們去東瀛。”

  “東家我聽說朝廷這邊大量從東瀛收海草,咱們去東瀛的時候也進一些,這生意穩當!”

  “是挺穩當的,銅料生意咱們沒啥渠道,多進些海草一來一會還能賺些。到底是朝廷、到北方做生意就是穩當,沒有苛捐、條理明明白白,以後咱們還是多跑幾趟北路生意。”

  像徐遠這樣的海商,現在對天津港生出了無數好感,在他們看來這地方簡直是坐生意的天堂。

  海貿的生意有多大,李振新不知道。可天津港運行以來,關稅的收入的數目卻讓人很震驚。

  “吳大人、財政部稅務局報上來的天津市舶司稅目怎麽這麽多?開年才一個多月,就能進賬近百萬兩?”

  “賬目應該不差,戶部的庫裏都進來了八十萬兩哪。”

  “如此看來、一年不到的時間,咱們投到港口建設上的錢差不多就全回來了?這也太快了點!”

  “是啊、前些日子我還發愁怎麽還借債哪。現在看來,之前的借債用不了幾年光靠市舶司,就能還清楚。”

  海貿李振新本來就很看好,但沒想到會有這麽好。天津港開埠後,一個月的吞吐量達到了一兩千萬兩,這也有點太誇張了吧!全年下來就這一個港口,貿易總額過億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這還是剛剛開始,以後恐怕還會長時間的增長。如此看來建設海軍的步伐必須得加快,沒有可靠的海軍、這麽巨額的利潤不招惹來餓狼才怪。

  “給孟參謀長去封信、讓他抓緊將天津港的炮台布置完備。目前隻能通過加強岸上防禦來應急,最起碼要保證港口附近萬無一失。”

  海軍建設需要周期,短時間內難有起色,因此不得不在陸地上先想想辦法。孟祥輝現在主要經曆放在軍港和海軍建設上,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天津辦公。

  “張帥、你看這舢板火船能抵大用嗎?總裁最近來了好幾封信,一直關心海軍建設,讓吾多問問你的意見,好及時調整布置。”

  “此船可用、雖然體量比較小,可操控靈活,在近海速度也比純粹的帆船快不少,尤其是在風向不利的時候,更有優勢,若是有數十艘這樣的小船,起碼能保證渤海之內的安危。”

  “那就好、我這就安排船廠加快生產進度,爭取在年內造三十艘以上的火船出來。”

  “要是能造大火船就好了,咱們就不會局限在近海,到了洋上也不懼強敵!”

  “此事急不得、宋尚書正帶人研製適合大船的汽牛,等研製成功後,可以先找幾艘大艦裝上。”

  “我們的船還是太少了,鄭賊手中千料的大船不下百艘,不知道何時咱們才能趕上人家。”

  “隻能慢慢來了、海船製造確實麻煩,我這邊正在想辦法、看能不能今年先造出一艘二號福船出來。隻要能做一艘,以後的速度就會變快。”

  “參謀長也不要太過急切、即使沒有大船,吾也能保證內海無憂。總裁說的對,大勢在我!鄭逆再強,也隻能在外洋稱雄,咱們有陸軍做依仗,他們奈何不得。”

  有靠山就是不一樣,張名振如今可是信心滿滿。鄭家的海軍再強,還不是隻能在外海幹看著?有本事他到天津港來找不自在!惹急了明軍,會直接從陸上打過去,抄他們老鄭家的老巢。不就是有船嗎?隻要朝廷這邊支持,張名振相信用不了幾年,大明海軍的規模一定會超過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