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宋應星八十大壽的重禮
作者:小波不停      更新:2021-03-15 22:41      字數:2156
  女英雄秦良玉哀榮盡享入了國忠祠,長安城的閑人們,就開始討論誰會是下一個能入國忠祠的人。

  這事包括李振新在內,心裏都沒準主意。當然在他心裏,還真有個確定能入的人選。

  不過這人現在還健健康康,最近這段時間大家在為他準備八十大壽的慶典哪。

  宋應星老先生,真是個人瑞,今年過完年後,都八十歲高齡了,可身體還是十分硬朗。比他歲數小的雷興、吳有性已然故去了好幾年。

  不知道是因為抗清大業進展順利,讓老頭心情好,還是因為他本來就有長壽基因,反正老人家特別能活。看目前的身體情況,估計再活個十年八年都沒問題。

  “先生、你八十大壽的時候,吾準備在軍政大樓專門辦一個宴會,為你賀誕,你這邊有啥要求!”

  “太奢華了,吾覺得還是簡單一點,沒必要搞的這麽隆重。”

  “還是要隆重一些,不然我們這些當晚輩的過意不去。”

  “有啥過意不去的,隻要盡心國事,匡扶社稷,老朽就高興。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大明中興,吾就無憾了。”

  “先生你這是將我的軍啊,你放心照這目前的情況來看,光複兩京、平定遼東也就是這幾年的事了。你可得保重身體,好迎接國朝的還都大典。”

  “本來覺得以老夫的身體,即使兩京光複也沒法去看了。不過現在看來,老朽還是有機會去兩京看看的。”

  “先生是說,蒸汽車有突破了?”

  “有了、前幾日樣車已經開始試行了。效果還不錯,吾正準備叫你去看一眼!”

  “真的?這速度也太快了。先生咱們這就去看一下。”

  聽到這個消息,李振新立刻不淡定了。開玩笑,心心念念的火車終於出來了,能不讓人激動嗎!

  在老宋頭的帶領下,來到了試車廠,一輛火車在實驗軌道上馳騁。看著冒黑煙的火車在軌道上運行,李振新覺得格外親切。

  “現在這汽車能夠運行自如,不管是行動還是停靠都能輕鬆做到。經過測試,能拖動三到五節馬車車廂,並且還有餘力,不過就是比較費煤。”

  宋應星詳細的介紹了眼前這輛火車的性能,基本上具備了實用要求。蒸汽車鍋爐是平放狀態,配備了離合變速係統,進退自如。同時也有離心調節器,和刹車係統。車頭的輪子上還裝置了減震彈簧,整個係統算是已經完善,是一輛可以上路的成熟機車。

  讓車停下來以後,李振新專門過去詳細的查看了一下具體構造。主要結構都是鐵製,不過也用到了大量的銅。全部用鐵,現在的工藝還達不到。不過用銅的話,強度和壽命都有影響。話說回來,畢竟是剛剛開始,能做到這個程度,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

  “先生、做這樣一輛車頭,現在得用多長時間?”

  “這不好說,若是單獨做一輛,起碼也得兩月時間。但若是弄一個專業的廠子,兩三月時間,也能做六七輛出來。”

  “那就建一個廠子吧,我估計以後要改進,也都是細節上的問題,主要工件改進的情況不是太大。先把廠子弄起來,第一批就按目前的樣車先生產二十輛,主要用於在工坊、廠礦上。根據第一批樣車的使用情況,及時改進。爭取在兩年內,能讓火車正式在鐵路上運行。”

  “應該可行,有一兩年時間,汽車到官道上運行,想來是沒問題的。”

  “先生、這事可是舉世罕見的大功!一定要好好慶賀一下,吾看慶典儀式就和你的八十壽誕一起辦吧。”

  本來就準備大辦的壽誕,因為蒸汽車樣車的成功,又被李振新提高了一個檔次。

  作為這項劃時代項目的主導人,老宋頭絕對應該被隆重的恭賀一下。

  宋應星八十大壽的慶典,基本上將軍政府高層以及相關人士都邀請來了。他們不但是來為老先生慶生,還是來開眼的。

  看到實驗軌道上,來回奔跑的火車,這幫土豹子算是見了一會世麵。很多人對於沒有人力和騾馬牽引,就能自己奔跑的火車,腦子裏根本沒概念。他們甚至以為,是裏邊有大力士或者是法師在驅動。

  可是進了車頭,看到那幾個黑乎乎的填煤工和駕駛員後,就有點想不通了。這幾個貨,怎麽看都不像是高人。

  有了火車,一切都會被改變。目前火車的速度並不快,和馬車正常奔跑的速度差不多。一個時辰能跑五六十華裏,換算成公裏的話,也就是每小時十五公裏左右。但它的優勢已經很明顯了,能拖動五節左右的馬車車廂,還能長時間不知疲倦的運行。

  理論上來說,火車是能夠晝夜不停地奔跑。一個晝夜下來,行使的裏程能有四百到六百裏。這是個什麽概念哪?這個概念就是以前,六百裏加急的速度已經成為了正常速度。

  長安到洛陽的距離近八百裏,乘坐火車不到兩天時間就能到。即使是去綏遠,如果鐵路連通,四天左右的時間也能到。隻要火車正式上路,目前境內的時空距離,會被縮短一半,而運力更是能提高兩三倍。

  軍事意義更不用說了,有了火車,草原上騎兵的優勢,會被極度弱化。他們基本上已經無力再對中原形成威脅了,隻要是在鐵軍沿線,中原軍隊的反應速度甚至比他們還快。

  現在已基本能確定,徹底統一北方,結束北方地區戰亂和割據局麵的時間,必然是在這一兩年內。火車和鐵路,讓李振新具備了平推滿清、祖大壽和唐通勢力的絕對優勢。

  熬了這麽多年,終於有了說在座的諸位都是垃圾的資格,李鉗工有種要喜極而泣的衝動。不過為了麵子,他並沒有當眾表現出來。而是回到家中,抱著閨女轉了好幾圈才平靜下來。時間過的真快,閨女已經九歲,都有點抱不動了。再過幾年,這丫頭就改談婚論嫁了吧?一想到這事,狂喜的心情瞬間就降低了下來。奶奶的,自家的好白菜成長的有些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