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吳又可醫科大學
作者:小波不停      更新:2021-03-15 22:41      字數:2260
  統計數據似乎還不夠細化!李振新確實不知道國民生產總值的統計方式,不然他早都在境內使用上了。好看看,每年真實情況的變化。

  財政收入增加了,首要解決的還是教育和交通問題。改善交通環境,各地的府縣動力都比較大,他們基本上都會想辦法,將自己的那部分財政收入拿出來進行投入。

  教育這塊,動力就有些不足,口號喊的震天響,實際推行卻不盡如人意。這玩意投資高,見效慢,運營費用高、人人都說是政績,可實際情況是從上到下支持力度都不夠,玩不出什麽名堂。

  從統計上來的情況看,也就延川縣的適齡兒童就學率比較高,能有個百分之六七十,不光是男童、女童也有不少能夠入學。全縣有小學堂近十個、中學堂三個、還有三個職業工讀學堂,就學人數過萬。除了這個縣以外,其它地方都是能應付就應付。絕大多數縣隻有一個小學堂、各個府州基本上都是把一個中學堂作為標配。

  “先生、教育方麵欠賬太多,這樣、軍政府明年拿出三百萬兩銀子,補貼地方教育建設。這三百萬、一百萬用來建設校舍、一百萬用來補貼教室工資、另外一百萬作為學生入學費用補貼。還有以後每年軍政府關於教育方麵的投資,在前一年的基礎上增加兩成。”

  “王爺、這筆錢主要是用於各地中小學堂建設上、還是大學建設上?”宋老頭覺得這些錢有點少,不好分配。

  “這些錢都用在中小學和職業學堂上,大學費用專項解決。軍政府每年撥五十萬兩、振川公司出一百萬兩,咱們還要在各個企業身上打點秋風。奔馳廠做個表率,每年捐十萬銀元用於大學教育發展。一年湊兩百萬的大學教育費用,不知道夠不夠用?”

  “夠用、現在不算講武堂,全部大學生不足一萬,平均下來每人一年開支都過百兩了,綽綽有餘。”

  “既然有富裕、吾看就再多辦幾所大學吧,甘肅和四川各開一所師範大學,在長安辦一所專業的醫科大學。”

  講武堂那邊的費用由軍方解決,所以算下來大學教育的經費還算寬裕。甘肅和四川都沒有大學,整個體係內也缺一所大型的醫學院,隻是在軍政大學設了分科。所以趁著經費富裕的時機,再辦三所大學。

  醫科大學的名字李振新力排眾議,直接用吳有性的字命名。無論是從私人感情,還是其所做的貢獻,李王爺都覺得用這個名字當之無愧。

  辦一所大型醫學院,不光是要花錢的問題,師資力量就需要大費周章的來解決。盡管軍政府體係內,醫生並不是很缺。但能開宗立派,能搞正經醫學教育的人,並不多,尤其是吳有性去世以後,醫學這塊,缺一些能拿住事的學術大牛。

  “向全天下揭榜,凡是在醫學和醫術上有過人之處的人都可以到醫學院應聘教授。一經錄用,以國士之榮待之。”

  隻能通過廣撒網的方式,來解決師資問題。這個時代民間應該還有一些醫學奇人和大牛,不像後世,所謂的民間牛人基本上都是騙子。

  除了本國的醫生以外,國外的醫生也可以引進一些。無論是東西方的醫學,目前都還處於進入現代化之前的階段。此時的西方醫學,在手段上並不比中醫豐富多少。不過他們在一些方麵的突破,還是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廣泛進行社會招聘、還有一個考量。當前整個醫學體係基本上都是吳有性這一派建立的,這不利於醫科的多元發展。在這個時代,任何一派的醫學都有大紕漏和不合理性,所以多元發展,是必須要展開的。

  “啊……”

  河南嵩山,一處山穀裏,傳來了一聲聲痛苦的嚎叫。

  “稍微忍一忍、骨頭接好就不怎麽疼了。”

  “劉大夫、我這腿以後會不會落下殘疾?”

  “看這個情勢應該不會、不過你也不應該掉以輕心,吾給你給的祖傳藥膏要按時貼敷,還有內服的生骨藥,也不能間斷。”

  “劉大夫、你的大恩德等俺的腿長好了,一定過來好好報答。”

  “不用了、我這幾天就要去外地,你過來家裏也沒人。”

  “大夫這是要去什麽地方?多長時間回來?”

  “去長安、至於能不能回來,就看造化了。”

  嵩山山穀的劉大夫,和眾多醫生一樣,他們在得知醫科大學招錄教授和講師的事情以後,就紛紛準備去長安一試身手,博一把前程。

  吸引他們去長安的,不光是物資待遇。還有巨大的名利誘惑,要是能在醫科大學立住腳,往小裏說,是出人頭地,功成名就。往大裏說,那可是揚名立萬、開宗立派的巨大機遇。自己所代表的醫學流派能不能登堂入室,就在此一舉。

  湧入長安的醫生數量之多,有點朝出了李振新的想象。大小醫生再加上他們的徒子徒孫,居然有三四千人。咱們國家果然是人口眾多,感覺幹啥事的人隻要集中起來數量都不會少。

  “王爺、來的人有點太多!我看咱們快點搞完考核,把他們打發走算了。”張同敞對聚集了這麽多人,意見很大。三四千人、人吃馬爵的,接待費都要花去不少。

  “這麽多名醫聚集於此,怎麽也不能浪費了。在長安舉行為期十天的名醫論壇、所有過來的醫生自由組織進行講座。十天後,他們進行內部投票選出八十人進入醫學院當教師。現有的醫學院高層,通過這幾天的觀察自行聘請五十人進入教師隊伍。”

  “這些人魚目混雜,也不全是名醫,不進行甄別怕有不妥。”

  “讓他們自己去甄別,反正當了教授,咱們也可以繼續觀察。沒有真才實學,打發回家就是了。對了、等這一百多人確定以後,由他們會同院方製定一個考核細則出來,對剩下的人舉行一次考試。考試前兩百名進入新建立的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工作。之後的五百名留用、分配到各省、府的官立醫院上班,軍醫院體係也可以再招三百人進入。”

  蒙混過關的人肯定有,但李振新覺得起碼有半數的人,還是有一定真才實學的。不能將這些資源給浪費了,基礎交通設施、基礎教育、還有基礎醫療,這三項中醫療最薄弱,不想點辦法解決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