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又走上了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
作者:小波不停      更新:2021-03-02 11:57      字數:2155
  耀州的大街小巷,這幾天十分熱鬧。雖然李振新在這裏呆了一天就啟程北上,但關於他的話題,這裏的百姓可足足討論了好幾天。

  “王爺對咱們耀州,可是重視的不得了。”

  “那是,咱們耀州能有今天,可都是王爺的功勞。當年他老人家帶兵攻長安,路過耀州大軍被困。正著急的時候,突然耀州的城隍現身,點來天兵幫王爺脫困。王爺感念耀州城隍的大恩,就給咱們耀州傳下了鐵瓷的手藝,說耀州可以憑此興旺百年。”

  “就是,這次王爺到耀州,有人想對王爺不利,但王爺說此城百姓都是忠臣,必然無事,結果果然無礙。這是咱們的城隍爺暗中庇護王爺哪,宵小之徒根本就進不了王爺的身。”

  “當然了,王爺是天降到咱們陝地的大救星,有真神在側時刻護佑著,怎麽會被奸人鑽了空子。你別看當時去的人都是臨時召集的,但實際都是神仙選定的良善之人,奸詐之人根本沒那個機會。”

  “吳家二郎,你當時就去了大料廠,莫非去的時候,城隍老爺暗中有點撥?”

  ……

  民間野史就是這麽不靠譜,才過去了十年時間。當時的事,就已經被傳的麵目全非。不但將事情的前後順序給傳顛倒了,還增加了很多神化色彩。這個版本的故事若是被李振新知道,一定會讚歎一下編這個故事之人的創造力。這樣的大才,不去當編劇真的是可惜了。

  離開耀州之後,李振新沒有多做停留,就趕到了延安。離開這裏好幾年了,他特別想看看這裏的變化大不大。

  放在後世,四五年時間,可以讓一座城市,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不過這個時代似乎,沒那種可能。

  延安城是有變化,有了一點後世工業城市的味道,比如城市裏出現了不少冒黑煙的煙囪。

  看到這些煙囪,李鉗工有點汗顏,穿越之後,搞出來的成績不大,倒是先把汙染給帶了過來。先汙染後治理,似乎是一條擺不脫的曆史規律。

  “武知府、延安城的其它發展吾很滿意,唯一不滿意的是,城市的綠化問題。咱們陝北本來就是地貧民饑,種一顆樹不易,今後你在城市建設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護樹木,同是也要製定相應的增加植被的政策。一定要多種樹,不管是鄉下還是城裏,種樹的事可不能馬虎,吾以後要專門派人來查看延安府的植被保持情況。”

  煙囪的事,暫時沒辦法。但種樹的事,得提上議程。以前主要顧及發展的事宜,沒條件也沒能力搞環保。現在情況變好了,得注意一下生存環境的問題。

  延安經過六七年的發展,已經像那麽回事了。這裏的產業形態要比耀州多元一些,棉紡、機械加工,各種手工作坊,加在一起產值基本上接近長安城了。若是把延川也算過來,一年的稅收過了三百萬。放眼全國,這裏都算是富庶的大府。光延安城,城市人口就接近三十萬,可以這麽說,延安府是目前城市化,比重最大的府,城市人口占比有百分之三十。

  整個延安府城市人口比重最大的地方當然是延川縣,全縣人口也就十多萬,而縣城和振川兩座城市的常住人口就有六萬多。全縣的城鄉人口,幾乎是對半分。

  故地重遊,當李振新再次來到延川的時候,發現這裏除了建築比後世看著土一些外,其熱鬧程度,與後世的一些縣城沒啥兩樣,甚至還有過之。

  “文強、你做知縣也有一年了,說說你的體悟吧。”王文強已經成長為一名縣令了,為了讓他的仕途得到更大的鍛煉,李振新將其先安排在延川縣。這裏的情況好一點,同時也複雜一點,既能鍛煉人,也能讓其仕途起步稍微順當一些。

  “先生、當延川縣令學生是戰戰兢兢,唯恐有負先生教悔。咱們延川縣一直是首善之縣,學生最怕的是被其它地方給超過了。這兩年神木憑著煤炭,發展很快,學生的壓力很大。”

  “有壓力才有動力,神木有煤,延川有油啊。當然你得認識清楚延川的優勢在那裏,以你隻見延川的優勢在什麽地方?”

  “學生以為,延川的優勢在於作坊,目前為止,咱們延川的貨物在遠近都不愁銷路。”

  “是也不是,延川貨之所以行銷天下是占了先發優勢。然而這個優勢正在慢慢被取代,近的如延安,遠的如長安,甚至是朔方和東勝,估計再過幾年,就會取代延川。”

  “先生、那該如何是好?還請為學生解惑。”

  “延川的優勢在人,這裏是最先發展工業的地方,工匠總體素質是其它地方比不了的。同時這裏也是教育最繁盛的地方,現如今百姓的識字率要比其它地域高出不少,這才是延川的優勢。延川畢竟是小地方,你和其它地方比產能,肯定是比不過,你得考慮怎麽發揮出人才優勢。”

  “學生愚鈍,還未想出解決之道,請先生不吝賜教。”

  “罷了、吾就給你明說吧。延川要進行產業升級,你們要做的是小而精,而不是大而全。要多鼓勵創新,要把目光瞄準到那些產量小但賺錢多的產品上。比如鍾表產業、軸承產業、鏈條產業、齒輪產業,還有像一些精密機械,蒸汽機的一些高端配件。這些產業你們能做,別人未必做的了。同時你還得進一步重視教育,不但要提高小學堂和中學的普及率,還得辦一些專業的大匠學堂。將有能力的匠人,進一步聚集在延川。記住了,隻要你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其實延川的情況並沒有這麽危機,靠著軍工產業和石油產業,這裏起碼還能再撐一二十年。但李振新可不想自己在明末建設的第一個大本營,以後衰敗下去。所以他提點王文強,讓其早點布局延川產業升級。隻要轉到機械精加工這塊,以後延川縣的發展就不成問題。歐洲的一些小國,靠著精密儀器生產,吃了好幾個世紀的老本,延川縣為什麽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