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大木同學拉風的出場方式
作者:小波不停      更新:2021-02-26 15:43      字數:2131
  吳貞毓與李振新談完之後,並沒有在洛陽待幾天,就匆匆趕會重慶城。這事太過重大,他必須把探的底帶回去,與永曆以及其它朝臣商議,大家共同做出武昌會議的應對方案才行。

  洛陽城中,方以智也有點著急武昌會議的事,為了此事他專程找李振新密談。

  “王爺、武昌會議的結果可能並不樂觀,不管是朝廷還是其它各部軍頭,他們未必有虛君共和的意識,同時咱們集中軍令和政令也對他們的實際利益有損害,此事得從長計議。”

  “先不管他們、密之你怎麽看吾的虛君共和之策?”

  “若不是在西北呆了這幾年,吾可能會和他們一樣反對。現在吾全力支持王爺的虛君共和,立憲堪定之策。這是目前解決天下亂局的最穩妥的方式,使天下不因一人之喜惡而興衰,讓各部不自危從而專心國事。既是削天下之權亦是向天下散權。”

  “密之,吾準備在國事會議召開之前,在興平時報上,發表係列文章,闡述虛君共和之理念,你這邊也準備一些文章,到時候共同刊登,要在咱們係統內首先形成統一共識。”

  輿論宣傳非常重要,目前來說不光是外邊的人對李振新要建立個什麽樣的政府,搞不明白,就是係統內部,估計也有很多人模棱兩可。這種情況必須要改變,得充分動用宣傳手段,來統一內部思想,同時讓治下百姓認同新的治國之道。

  李振新對武昌會議的結果,是一顆紅心兩手準備。若是各部能基本讚成立國方案,那就與這些軍頭們一起,盡快的發起對滿清的總攻,在一兩年內收複東部國境。若是這次會議形不成共識,光複全國的戰役就往後拖一段時間,先把河南、山西等新控省份消化來再說。

  飯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步一步幹。沒有友軍的協作,光靠興平均體係是無力承擔起兩場全國性戰爭的。既然這樣倒不如緩緩圖之,先將到手的地盤消化為熟地再說。盲目推進統一全國的進程,風險太大了。後世的曆史上,就有人過高的估計了國內經濟負擔的能力,在剛結束了一次全國戰爭後,又急忙打了一場更大規模的戰爭,然後就自己內部先崩盤了。

  十一月中旬,李振新動身南下,趕赴武昌,正式準備即將召開的武昌國事大會。

  大明各部的軍頭們,也在這段時間裏,陸續前往武昌。不管是抱有什麽目的,大家都不想錯過這次會晤,因為大家都知道這絕對是一場關乎國運的曆史性會議。

  “西寧王的使者已經傳來話了,他們家王爺在三天後就會到達武昌。”

  “目前能確定會親臨武昌的軍門有幾位?”

  “山西的薑小將軍,貴州的劉軍門、夔東的皖國公、西寧王已經確定會來,雲南的吳軍門的使者說,他家主帥,也已經動身,廈門鄭係和舟山的張軍門,此前聯絡的時候也答應要過來,隻是到現在還沒有傳來他們動身的消息。”

  “這兩部距離太過遙遠,很難保證是否能按時趕過來,咱們要做好他們過不來的準備。”

  鄭成功和張名振兩係,是現在唯二的與其它大明軍馬沒有直接連接的勢力。使者之間可以穿過敵占區,進行溝通。但主將就比較麻煩,唯一的辦法就是通過海船到廣東西南的港口上岸,然後穿過廣西、湖南進入武昌,這一路大費周章,他們未必想這麽折騰。

  隨後的幾天,李定國、劉體純、劉文秀、薑振宇、等人都按時抵達了武昌。吳三桂個老賊頭,猶猶豫豫一直盤桓在湖南境內,就是不敢進入武昌。

  他現在對李振新是又怕又懼,即害怕來了之後被收拾,又怕不參加這次會議,讓人找到理由更會收拾他。吳老賊如今最大的心願是,李振新等人忘了他的存在,讓他安安心心的做雲南王。

  相比與四川,吳三桂發現自己似乎更喜歡雲南。這裏雖然地處偏僻,民事複雜,但有一樣好處,就是安全,易守難攻,非常適合割據一方當老巢。

  “密之、吳輔台也到了武昌,咱們看個日子,準備正式開會吧。至於其他沒來的人,就不去管他們了,到時候把意思傳達一下就行。”

  反正每次開會,人都湊不齊,也就不刻意追求齊齊整整,地球少了誰還不是照常運轉?

  吳貞毓到武昌之後,並沒有再拜會李振新,不過他與其它軍頭聯係很頻繁,一副要搞事情的樣子。

  方以智看的日子是五天後,據他說這個日子適合搞大事。在開會之前李振新的想法是和李定國好好溝通一下,爭取能獲得支持,好讓武昌會議有個好的結果。

  這個想法還沒來得急實施,就被意外出現的人物給攪和了。負責會務接待的肖正南,在當晚突然找到李振新說有使者過來傳信,鄭成功和張名振,第二日將抵達武昌城。

  鄭、張兩人是怎麽回事?在此之前李振新等人可是沒有收到任何他們在路上的消息,怎麽就突然到了武昌?

  問過肖正南之後,李振新才反應過來,原來是自己的格局太低,思維一直停留在他們會走陸路。可不成想,人家根本不走尋常路,直接帶著艦隊,硬生生從長江航道駕著船來開會。

  “閩國公和越國公的艦隊,從長江過來,就不怕清軍阻擊嗎?”

  “王爺、在水麵上誰是他們兩家的對手?聽說這次過來的大小海船,有數百艘之眾,清軍根本奈何不了。”

  什麽叫大場麵?第二天李振新看到大木同學的時候,可真是開了眼界。數百艘軍艦在長江江麵依次擺開,哪場麵的壯觀程度,絕非陸軍所能搞出來。

  當艦隊駛入武昌城下的時候,城裏的民眾和軍將們自發的開始山呼,似乎從現在開始,大家對大明必將中興,才確信不已。

  看著鄭大木同學很拉風的站在旗艦上揮手致意,小李心裏很吃醋,武昌會議的風頭全讓這家夥給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