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橡膠草是撬動陝甘的關鍵
作者:小波不停      更新:2021-01-24 00:20      字數:2171
  吳有性先生的靈柩進入長安的時候,全城百姓湧向大街。其實他們並不知道吳有性有多重要,隻知道是軍政府的大官,且是個名醫。但既然夏國公這麽重視,那肯定就是英雄。

  不光是百姓們心中有疑惑,軍政府的二把手同樣心有疑慮。“邦德、這忠國祠,以後軍政府的政要們逝世後都會入嗎?”

  “怎麽可能?與國有大功的人才能享這份哀榮!”老張也太天真了,軍政大員那麽多,人人都進忠國祠,這地方會擠不下的(其實秦王府的地盤夠大!)

  “那為何吳先生能入?”

  “吳先生與國有大功,自然要入!”

  “軍政府文武大員,都與吳先生貢獻相當,怎麽不能入?”

  “每個人肯定都有貢獻,但貢獻是有大小的。白穀先生是為國盡忠守節、獨撐時局,吳先生是為生靈奔勞、活民無數,在天地間立下大功德,方入此祠的。吳先生的著述,能救萬民於水火,其數年來不懼生死,深入疫病糜爛之所,此是大勇氣,大功德,隻有真正的大國士方能有此行。”

  估計張同敞是認識不到吳有性的貢獻和價值,才有這個疑問。在他看來李振新沒提雷興入祠的事情,單讓吳有性享受這個待遇,很令人不解。

  生老病死,一年又過去了。進入新的一年,要把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盡快恢複民力,方能為之後全麵戰爭提供有力的支持。

  靠一省之地,應對全國戰局本身就吃力,而陝甘又是有名的窮省,這個挑戰更大。

  陝西還好點,關中和陝南隻要舉措得當,怎麽著也不會差。陝北經過這幾年的發展,也有了一定基礎,也就平慶兩府比較困難一點。

  甘肅問題就比較大,地貧民饑倒是小事,關鍵在於地域太大了。從河西到秦州有兩三千裏的路程,搞什麽產業都被交通環境給限製住了。

  “老吳,你這邊有沒有發展甘肅的好點子?”係統內搞商業發展,就老吳最專業。

  “大帥、俺覺得可以在甘肅種膠草,那地方離西域近,想來是適合種膠草的!膠草現在的需求量特別大,就是全省都種也未必沒有銷路。”

  橡膠草?吳老三提的這個意見似乎有點道理。

  “老吳、西域那邊過來的膠草,現在就不夠用了嗎?”現在橡膠主要也就做鞋底子,其它方麵得需求似乎不大,全省都種,恐怕有點太多。

  “不夠用,目前的橡膠隻夠咱們鞋廠自用,很多外邊得商人想要進橡膠,可沒法供貨。估計產量再大兩三倍,都未必夠用。”

  聽了吳老三的說法,李振新基本上心裏有譜了。衣食住行,是人的本質需求。橡膠在出行這方麵占了很大分量,出貨量怎麽著也不會差,需求量將越來越多。

  “別山、甘肅那邊主要的經濟作物就推廣膠草。將來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

  “邦德、一省之地都種膠草,將來會不會太多了?”

  “不會、現在還處於推廣階段,全麵普及估計得三四年,那時候產量大了的同時,需求量也會變大。吾這邊給橡膠找到了一個新用途。”

  “什麽用途?”

  “做車輪,鐵製的車輪太過笨重,沒有橡膠車輪輕便。”

  既然要大力發展橡膠產業,那麽做輪胎這事就要提上日程。隻要橡膠輪胎走上正軌,不要說一省之地的產能,就是整個西部都種這玩意,也未必夠用。

  橡膠草肯定不是最適宜提煉橡膠的作物,南美產的橡膠樹才是。但這有什麽關係?橡膠樹比較適合熱帶,國內適合種植的地域太少,根本滿足不了大範圍的需求。反倒是用橡膠草提膠,更符合當前的利益。等南美那邊的橡膠產業成熟,估計得幾十年以上。到了那時候,再考慮經濟轉型的問題。

  說不準那時候,整個西部都脫貧致富了。恰上幾十年橡膠的錢,不香嗎?

  陝南秦嶺一帶的杜仲樹也需要大力發展,杜仲膠性能更優良,是高級橡膠的原料,以後的市場怎麽也不會差。

  有了支柱性農產品,陝甘的振興就問題不大。估計用不了幾年,這一帶就不會再是全國的拖累,反倒是香餑餑。

  從準葛爾那邊進口橡膠草,有點不靠譜。聽說那一帶的蒙古人,現在挖橡膠草都挖瘋了。人家就根本沒考慮可持續的問題,一心想著從野地裏挖。這能挖幾年?說不準三四年後,就被那些蒙古人給挖絕了,到時候橡膠產業會遭受重大打擊。

  李振新也想過,讓準葛爾人去種橡膠草。可這些家夥們,一點想幹的想法都沒有。野地裏能挖,為啥還要種?這不是給自己找活幹嗎?

  輪胎的研發,速度很快。不到半個月的功夫,就做出了合用的。當然現在做出來的輪胎,肯定不是充氣輪胎,隻能是實心輪胎。

  實心輪胎就實心輪胎,總比鐵胎好。實驗後,所有人都覺得這東西比以前的輪胎要好太多。有了這玩意,最大的改觀就是,車輪對路麵的破壞性降低了不少。

  鐵胎走過的路麵,總是會壓出一道很深的車轍。現在新修的油路,已經被車輪壓的全是深溝。這東西既沒有美感,最大的麻煩是破壞道路的排水。一有雨水,整條路就全是積水。長此以往肯定是不行,修好的路用不上幾年就得重修。

  “大家覺得這種新式輪胎怎麽樣?有沒有大範圍推廣的價值?”所有的實驗完成以後,李振新征求了一下幾位軍政委員的意思,看看他們對推廣橡膠項目最終意見是什麽。

  “這個車輪確實要比鐵胎強不少,我看以後油路上鐵胎車就不讓上路了。咱們花了那麽多錢修的路,被拉的全是車轍,太浪費。”

  “這個慢慢來,輪胎推廣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有了此物,我陝甘的百姓算是有福了,可以憑此多出不少進項!”

  大家一致意見是全力推廣,盡快讓橡膠輪胎成為主流。推廣橡膠輪胎,既能保護路,還能帶動整個地區經濟發展,絕對是一舉多得的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