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總部遷到延安(之前一章有違禁詞正在申請解禁)
作者:小波不停      更新:2021-01-02 21:21      字數:2202
  被晉商吵房團逼著不得不進行搬遷的李侯爺,怨念很大。又得花錢重新建一些設施,關鍵是建的這些設施又用不了多長時間,這錢花的有點浪費。

  為了省點錢,李振新將整個建設規模極力的壓縮,反正是可有可不有的設施一律不修,到最後連張同敞都有點看不下去了。

  本來他也是主張修建規模要小一點,這樣做就不會違製,體現了對皇權的尊敬。但沒成想,李侯爺批下來的的建設方案,小到一些機構都容納不下,這也太過吝嗇了。咱們也是不差錢的人啊,沒必要這麽省錢。

  饒是如此,建設工程也用了近半年時間才完成,到了1651年6月份的時候,搬遷工作終於要進行了。

  這次搬遷中,很多原有的機構還是留在了延川,比如李侯爺的家就暫時搬不了。

  侯爺夫人馬上要臨盆了,這時候折騰著搬房子,影響胎氣怎麽辦?張娜現在小心的都快瘋魔了,李振新建議她頓走動一點,都被訓了一頓,說是瞎出主意。沒辦法,暫時隻能兩頭跑,異地辦公了。

  “侯爺,這油路確實有大用,如今咱們從延川到延安可輕省了不少!你看這兩地往來的車輛,就沒有斷過!”張同敞和李振新一行人,沿著油路正在往延安趕去。宋應星在此之前,已經帶著一批人到延安了。

  看著油路上往來不絕的車輛,李振新也有些意動。來這個時代七年了,重要在陝北這個地方做了些成績。至少交通環境,因為他的到來而有了大幅提升。

  交通建設是非常有必要的,起碼對經濟發展的帶動效應就很明顯。一路走來,油路兩邊新修了不少房屋。很大一部分是磚瓦房,這在以前事不可能出現的。延安府的人,主要以土胚房和窯洞為主,那有那麽多錢修磚房?

  在延安的辦公大樓,並不小!是一座四層樓建築,大大小的機構基本上都集中在這棟大樓裏,李侯爺的將軍府也沒有獨立出來,隻是在樓中分出了一部分。

  “諸位,今天是正式搬遷的日子,多餘話就不說了,今後大家還需要繼續努力,可不能生出懈怠之心!”在搬遷晚宴上,李振新簡單的講了幾句話就結束了。反正這又不是什麽大事,沒必要折騰大家。

  延安是陝北重鎮,但是城市規模並不大。現在全城的人口也就一兩萬人,這還得算上附近的農民。

  既然行政機構搬到了這裏,那麽對延安的經濟發展就要重視起來。畢竟是一座府城,總不能被旁邊的延川縣一直壓著吧!

  這裏適合發展什麽產業哪?最後定為棉紡織業和成衣產業為主,然後將延川的製造業適當的往這邊遷移一部分。延安這裏能種植一部分棉花,同時也可以通過渠道從關中等地進一部分布料。

  棉布雖然價值沒羊毛布大,但是產量和用途可比羊毛布廣泛。在對草原的貿易中,同樣有重要的作用。羊毛布再好,也不可能全用它做衣服。貼身的衣服,還得用棉布。

  棉花也是新式火藥的重要原料,是戰略物資。鼓勵這一帶大範圍的種植,還是有必要的。反正這裏的土地糧食產量也不怎麽高,在一些山地上種棉花,可能比種糧食還劃得來。

  有了縫紉機,成衣產業就開始大發展了。現在延川那裏已經出現了好幾家小的成衣廠,將興平軍軍裝被服廠,延川遷到延安,應該能帶動整個產業的大發展。

  “宋先生,咱們這裏若是織布棉布的話,能不能產出和南方質量相當的產品?”與延川的其它產品相比,棉紡產業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一個龐大的競爭對手。

  江南是現在世界紡織業的中心,非但如此,再過兩百年它依然霸占著這個位置。在工業革命的早期,江南的手工業紡織產業都能憑借人力資源優勢,和人家正麵杠,由此可以看出它們有多恐怖。

  李振新也沒想著和這個巨無霸搶市場,目標很明確。能把本地市場占過來,再稍微能往草原上賣一點就不錯了。

  “要想和產出和江南差不多的棉布,除了紡織機械以外,還得建暗房,我看用水泥就能建!河北那邊有農戶在地窖暗房裏織出的布與江南布相差不大。”宋應星是這方麵的大專家,人家家裏就有織布廠,提出意見自然是相當專業。

  在地窖裏織布?這是怎麽一個操作?李振新有點搞不懂到底是什麽原理,可能和空氣濕度有關吧。既然宋專家說能夠解決,那就不用費勁琢磨了。

  不過在暗房裏織布,工作環境就有點差了。還涉及到照明以及防火的問題,棉花這玩意最容易著火,建廠房的時候一定要在這方麵注意一點。

  離軍政府辦公大樓不遠的距離,有一處小樓也迎來了新主人。亢老爺子,趕在李侯爺搬遷的前後腳,也搬了過來。這是人家自己修的辦公室,名字很直接,軍政府協理委員亢景業辦公處。

  為了慶祝喬遷之喜,他邀請了好幾個與自己一樣身份的協理委員,參加晚宴。有陝北的宋老三,晉商喬大元等人。

  “各位年兄,今日邀請各位來一方麵是,慶祝喬遷。另一方麵是公布一個事,今後這棟小樓就是我們這種,不在府裏任實職的同僚們的辦公場所。每人都分一件辦公室,這樣以後有些國事要處理的時候,大家也有個地方。”亢老爺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一個人辦公也沒什麽勁,倒不如把幾個沒職位的同僚都叫過來,一起上班才有氛圍。

  老爺子現在是春風得意,家裏的銀行已經搞的是風生水起,自己又在官府裏掛了職,人生可以說是圓滿了!自家老二說他是拿著雞毛當令箭,但亢老爺子不這麽覺得。這協理員有些知縣都沒撈著,也就是說起碼是個五六品的官位。

  若是以後興平軍將全陝都占了,那這職位就更加值錢了。當年張家口的那幫漢奸,給清狗拚死拚活的幹,也就是撈了個皇商的身份。我亢老爺子一出手,可是直接進權利機構。整個興平軍的協理員也就三四十號人,以後若是上郡侯光複了大明江山,那我亢景業豈不是成了朝廷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