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東渡黃河
作者:小波不停      更新:2020-12-24 14:12      字數:2132
  老牛灣黃河渡口,一隊隊士兵正坐著小木船從西岸向東岸通過。

  三個士兵牽著馬坐到渡船裏,牢牢的把著船梆漂在黃河上,這些人都是旱鴨子,見到水有一種天然的恐懼!馬也沒有坐過船,一被搖晃就有點躁動。牽馬的士兵不得不用一隻手使勁拉住馬韁。

  這時候有一匹馬突然不受控製,在船裏劇烈的運動!“後生你趕緊把馬控住,不然咱們這一船人就翻在河裏了!”船老大拚命的控製船的平衡,受驚的馬搞的整個船搖搖晃晃。

  好在最後馬被控製住了,大家平安的到達了對岸。

  “王哥,這船真不是人坐的,這一會功夫我就覺得比打一天仗還吃力!”一個軍卒捂著胸口,向身邊的同伴抱怨。

  另一個人稍微好點,不過他的馬有點發暈站不起身來。“這過趟河就能要人半條命,以後咱們可要離水遠一點。”

  “可不是,聽說早上的時候,都翻了好幾船,有兩個人都被淹了!”看著身邊的黃河,之前抱怨的那個士兵唏噓不已。

  此刻李振新同樣望著黃河,不過他是在山頭俯視。穿越之前他來過老牛灣渡口,現在又站在這裏看著蜿蜒曲折的大河,心中感慨萬千。奈何不是詩人,無法賦詩一首。

  此次渡河是成軍以來第一次跨省行軍,手底下的士卒基本上都是沒出過省的土豹子。他們對渡河驚懼不已,按這個情況過了河還得休整一兩日才能繼續行軍。

  六千人渡河整整用了三天才完成,主要是馬匹太多。這些戰馬們平常的時候看著威風淩淩,一到了渡河的時候就慫包著不行,有的戰馬死活拉不到船上,真是費勁透了。

  “俊濤,我們走後你盡快安排人在這裏搭一個浮橋,這玩意用水泥和鐵鏈並不費多少勁。”李振新站在船邊,對送行的王俊濤交代了搭橋的事。渡一個河要用三五天時間,這也太耽誤事了。

  過了河直接打馬去偏關,嶽龍雲等人已經在哪兒等了好幾天。

  偏關已被興平軍在七天前攻破了,要是沒有這座城池在手,大軍這麽磨磨蹭蹭的過河是非常危險的。

  偏關縣衙,現在是興平軍東進兵團的臨時指揮部。李振新趕過來後,將主要將官迅速的召集起來,召開前敵會議,布置接下來的戰事安排。

  “將軍我軍自渡河拿下偏關後,就派出斥候,對這一代的清軍進行了偵查。據手下人匯報,目前正有一支清軍直奔偏關而來。”嶽龍雲將偵查的情況向大家作了一個匯報。

  聽到有清軍前來,李振新連忙問道:“清軍來人有多少?可是八旗兵?”

  “有三四千人,不是八旗兵是綠營兵!”

  聽到這個回話,李振新有點蒙了。三四千綠營兵?人數這麽少,他們是想幹嘛?莫非是不知道興平軍來了**千人?若是三四千八旗兵到還能理解,可這點綠營兵就有點匪夷所思了。這和前來送死有何區別?

  其實前來的清軍可不這麽想,他們雖然聽過虎威軍的名聲,但到底沒交過手。偏關失守隻是因為防禦力量太少,被偷襲才導致的。在他們的意識裏,三四千清軍的戰力足以應付前來的賊軍了!

  這個時代通訊不暢,一個地區與另一個地區交流也就隻能停留在紙麵上。雖然他們知道陝西的清軍縷縷在虎威軍麵前吃了虧,可這並不足以讓中低層軍官產生切身的感受。意識還停留在大清軍隊戰無不勝的美夢裏,特別是近期鎮壓反正亂軍的戰鬥非常順利,更是助長了心中的驕橫之情!

  “你們打偏關的時候和山西的清軍交過手,覺得他們的戰力如何?”李振新也沒和山西清軍打過仗,能作為參照的就隻有攻取偏關的這次戰鬥經曆。

  “守城的清軍太少,沒怎麽打就破城了,感覺他們比陝西清軍好打!無論是火器裝備還是戰鬥素養都差一些!”嶽龍雲如實的說出了自己的感受,偏關城打的確實有些輕鬆,虎威軍用炮火轟了一會城牆,然後爆破組的人上前炸開了一個豁口,大軍就進城了。

  雖然覺得這支清軍前來有點兒戲,但李振新還是給與了充分重視。獅子搏兔亦用全力,前來的清軍是到山西之後麵對的第一支主力部隊,必須要幹淨利落的拿下才行。這可是在山西戰場的第一次大戰,不容有失!

  由興平軍騎兵團和賀久通獨立團負責迎敵,嶽龍雲帶著第一團在身後策應,以防萬一!

  戰爭在第三天的時候打響,前線裏偏關不遠。清軍是馬步混編,推進速度並不快,害得大家多等了兩天。

  這一場仗順利的有些不像話,騎兵第一團都沒怎麽打,賀久通就帶著人衝開了敵軍的騎兵陣,然後對著步兵一頓狂砍!幾乎是一接觸,對方就崩潰了。

  對麵的清軍,可從來沒遇到過火器這麽凶猛的對手。麵對鋪天蓋地飛來的子彈和炮火,腦海裏隻有一個想法,趕緊跑,除了跑再也沒其他辦法。

  賀久通的團,近段時間戰力飆升。一方麵是裝備和訓練跟上了,另一方麵是心氣上來了。加入興平軍以來,經常打勝仗,心氣能不高嗎?再加上他們的騎術底子都不錯,很多興平軍騎兵團的戰士都沒他們的能耐。

  現在這個團的人馬隻要不打攻堅硬戰,說實話戰力都比興平軍主力部隊強一些,是一股可以用的戰力了。

  解決了這支清軍,李振新立馬命令全軍向朔州挺近。這附近已經沒有清軍主力,好幾個縣又被當地的義軍重新反正了。他們紛紛派人來聯絡李振新,還組織了不少糧草慰勞遠來的興平軍。

  一直以來清軍都能以少打多,這才能迅速的平定山西反正運動。可這回,興平軍直接給丫上了一課,他們在這裏的優勢也就蕩然無存。因為清軍瘋狂反撲和報複,這一帶的人可是恨他們入骨,有了興平軍撐腰,當地反抗人士聞風而動,對滿清勢力展開了狠烈的報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