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又要擴軍
作者:小波不停      更新:2020-12-24 14:12      字數:2147
  榆林戰役終於迎來了尾聲,長達一個多月的戰事,虎威軍攻取了,綏德、米脂、葭州、神木、榆林城、府穀等數座城池,加上之前的延川、清澗、安定三地,一時間掌控的領地達到了十個縣州。

  這次戰役斃傷清軍三四千以上,俘虜清軍接近五千,光關寧軍就貢獻了三千多俘虜,可謂是取得了空前戰果!

  勝利當然令人喜悅,不過付出的代價也很慘重。神木戰役以及最後與關寧軍的遭遇戰,都是無比慘烈,虎威軍第二團和兩個車廂營幾乎被打廢。尤其事兩個新組建的車廂營,剛成立沒多久就全員減半!陣亡人數四百餘人,全員帶傷!

  “車廂營一定要重建,直接擴編成一個團!孟祥輝任團長,他這次戰役臨危不亂,沉著指揮,是個能擔大任的軍官!”李振新在將軍府對肖正南安排戰後軍隊恢複的事宜,孟祥輝被重點讚揚!若是沒有他臨戰的超常發揮,不要說打潰關寧軍了,這支軍隊都可能全丟在戰場上!

  “老肖,接下來你的工作很重,不但要將這次的戰損補充回來,還要抓緊時間擴軍,從咱們光複的地縣上補充四個團的兵力,這任務一點也不輕!”

  “將軍屬下覺得不難,一個縣也就征七八百人,還是沒啥問題的!其實還有個辦法,從這次的戰俘裏征一部分會更快!”肖正南一直不理解,李振新為什麽就看不上那些戰俘。在他看來這些戰俘的素質要比農民強,訓練起來會更快一點。

  戰俘不是不能用,而是現在不能用。虎威軍的底子還是太薄,戰俘一多就會使隊伍的純潔性降低!等虎威軍發展到十萬八萬,再談大量收編戰俘的事宜也不遲。

  這次的戰俘李振新打算用來修路,正好快春耕了,人力資源這麽緊張的時候,一定不能讓他們白白的耗費糧食。

  大戰之後諸事繁忙,軍隊要擴編、傷亡士兵要撫恤、光複地區要盡快建立行政機構、要修路、要春耕,總之好像所有的事都擠在一起了。

  這個時候才發現手邊的人才之缺乏,簡直是令人發指。基層管理者到還好說,反正抓一個會識字算數的人就能頂上去。但是像榆林知府這種差事,就不是什麽人都能幹了!

  最後還是把雷興頂了上去,臨時兼任榆林知府。盡快把行政體係給理清楚,沒有這麽個專業人員還真不行。李振新都覺得自己做這種事,肯定是幹不過經驗豐富的老雷的!

  老雷最近身體也不太好,就這樣也不得不帶著病驅北上。走的時候滿臉的不舍,主要是延川的油路還沒有鋪好,他覺得自己錯過了一個青史留名的機會。

  看著咳嗽不止的雷興,李振新覺得自己用人有點狠,純粹是萬惡的資本家。“雷大人,這次榆林的事就拜托你了,等我把其他事理順了,就趕到榆林。你可不要太忙,把身體累垮了就有點不值當!”既然行動上不能減輕人家的壓力,那就隻能在嘴上安慰兩句,反正又不花錢。

  “將軍你也保重,如今我虎威軍基業蒸蒸日上,老夫定當不負所托。”雷興如今心氣很高,滿清與他有血海深仇,他肯定希望虎威軍的事業越做越大。所以盡管身體不好,可依然無法阻擋他對工作的熱情。

  戰後軍烈屬的撫恤工作刻不容緩,別的不說,首先就需要解決近一千多套房子的問題,這是對犧牲士兵的承諾。振川現在太擠了,周圍可開發的餘地已經非常少,因此新的烈屬安置房被定在了延川。傷殘士兵除了徹底失去行為能力的以外,都被吸收進了治安大隊。他們被分配到各縣的治安隊當差,這是個一舉兩得的措施,既能安置受傷軍卒又能加強軍政委員會對地方的掌控力。

  既然要蓋商品房,索性就直接蓋兩三千套,在延川縣新修一個現代化的小區。延川本地的居民一般情況下不會成為商品房的消費者,他們有宅基地。不過一些虎威軍的戰士,還有移民、商人之類的還是有商品房的需求。多的不說,一兩千套房子還是能賣出去的。

  延川今年的行情非常好,皮毛生意越規模越來越大,再加上幾個製車廠,總體的產業規模估計快趕上振川的一半了。

  忙忙碌碌折騰了一個多月,才稍微閑了一點,虎威軍擴軍的架子算是搭起來了。擴編之後,虎威軍總計有六個主力步兵團、一個騎兵團、一個輜重團、三個炮兵營,再加上賀久通的獨立團以及一些警衛部隊和講武堂學員,正規軍的兵力總數達到了兩萬五千人以上。

  兵力驟增,李振新並沒有心情高興,因為軍費開支也增加了不少。一個月的軍費開支就超過十萬,這還不算裝備費用。

  養兵果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振川公司一年的純利潤全拿出來都還有一些缺口。要不是和薑鑲的軍火貿易能填補一點,恐怕就隻能靠發幣應付了。

  這時候才發現金融確實有大用,如果從淨收入上來說,虎威軍整個體係的運轉都緊巴巴的。可是李振新發現自己居然不是太缺錢,甚至還有餘力進行投資建設,這還真是一件相當神奇的事情。看來當初搞銀行和供應社絕對是一招妙棋,發出去的錢大部分都能被收回來,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的金融杠杆的力量?

  讓新收複地區的民眾快速的認同虎威軍的統治,修路和征兵是最有效的辦法。通過征兵,很多士兵的家庭就算是進入了體製內。而修路更是讓有勞力的家庭都和新政權建立了直接的聯係,每天都能領到工錢的勞工們激動不已。

  在商品經濟不繁榮的時代,農民們可是急缺現金。雖然虎威軍發的工錢是紙幣,但在陝北這一代虎威軍的紙幣信譽已經建立起來了,他們不覺得這和現銀有什麽區別,反正這玩意比銅錢都靠譜。

  按目前的情況來看,用不了幾個月,榆林等地的民眾就會徹底把大清朝拋到腦後。就像剪掉腦袋後邊的辮子一樣,滿清終將徹底成為曆史。